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星際穿越》觀後感

校園 閱讀(6.09K)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星際穿越》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星際穿越》觀後感

《星際穿越》觀後感1

這是一部美國的科幻片,所以他說的是英文,然後,他是一部科幻片,所以很多劇情我們可能都看不懂。

但,我們可以將整個故事分為幾個小節,從幾個小節中分析出這部影片想表達什麼,或者是我是怎麼樣理解的。

我們知道,這部電影講的是不知道多少年的時候,地球上缺乏食物、整天被沙塵暴影響、被疾病困擾,連剩下的玉米也快滅絕了。

故事中,男主和他的女兒在他女兒的房間裡發現了引力異常,然後意外獲得了一個座標,他就和女兒前往了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NASA航空局的,航空局的人知道男主是一個優秀的宇航員,所以想讓他留下來前往外太空!

男主不惜離開女兒兒子,離開家,離開地球,前往外太空。

這是一種奉獻的精神,就像中國所說的:舍小家,為大家。

再說到男主帶著幾個人前往外太空,第二次去的星球叫冰星,在那裡,一個小時等於7年,在男主前往外太空的時候,在冰星外面還留著一個黑人兄弟,等到男主回來的時候,發現黑人兄弟沒有休眠,並且黑人兄弟已經一個人度過了23年。

黑人兄弟說:即便你們可能死了,我不能把時間、生命浪費在睡覺上,所以我研究了23年的黑洞引力。

做一件事,如果團隊共同做一件事,當團隊只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是該放棄,還是繼續完成沒有完成的事情呢。

之後,男主決定開著飛船回到地球,當他們準備出發的時候,黑人兄弟站出來了,他說,要不要最後試一次黑洞,這其實前面是有鋪墊的,黑人兄弟一個人研究了23年黑洞引力,所以他說:最後試一次黑洞,給人類一次機會。

這是一種敢於挑戰的精神,要知道黑洞連時間和光都能毀滅的,如果失敗就沒有然後了。

說到,男主一行人出發前往黑洞,要知道黑洞的引力是無限大,但是他們必須停在黑洞的邊緣,所以需要幾個人共同配合,不然整個團隊就好覆滅,飛船就會摧毀,在任何時候,任何國家,任何的地方,團隊最重要的還是團結。

說到,男主一行人到達黑洞,原本的計劃是讓機器人獨自前往,可到了邊緣時,釋放了機器人之後,男主卻將自己也釋放了,他與機器人共同掉入黑洞中。

這是一種無私的,為團隊而犧牲自我的精神,說不定這一跳,命都沒了,所以計劃是讓機器人前往,但男主卻選擇犧牲自己,前往黑洞,如果沒有男主的及時的一跳,他們最後可能發現不了黑洞的祕密。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

舍小家,為大家,不能因為個人的情感或者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放棄一個團隊的利益。

像黑人兄弟說的,我一個人研究了23年,我為什麼不睡覺,我不能把時間生命浪費在睡覺上!

如果沒有黑人兄弟的研究,可能他們之後會回到地球,然後等待著滅絕。

還有就是團隊的團結,團隊的勇於挑戰,團隊的個人犧牲,都是我們該學習的,回頭看看,如果少了其中一步,最後的結局就不是美好的了。

《星際穿越》觀後感2

電影星際穿越雖然是科幻、懸疑片但其實並不燒腦,只要你認真觀看,加上些許思考就會發現,片子裡的理論講述很通俗易懂了。

電影講的是地球遍地黃沙,可食用的農作物相繼發生了枯萎病而減少,人們每日在沙暴的肆虐下生存。主人公庫珀因意外而發現一個隱祕地方,哪裡在進行一個拯救人類計劃,從而再次當上飛行員(宇航員),在太空尋找人們可居住的星球,穿越了黑洞,感受一小時七年的時間差距。最後發現教授的目的不是A計劃而是進行繁衍人類的B計劃;為了女主庫珀進入黑洞,在黑洞裡意外的進入了五維空間,在五維空間裡向女兒傳送那個老頭的公式關鍵資料,A計劃成功。另一方面女主不知道A計劃的成功,所以在所到的星球進行B計劃,男主庫珀最後被救,看到自己滿臉滄桑的女兒後,繼續開始他的旅程。到此電影裡的A、B計劃都成功實行。

這個電影十分走進科學,不經讓我想到馬克思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這句話;整篇電影的腦洞十分大十分科學,將蟲洞、黑洞、還有更高維度等未知領域具象化的表現出來。從發現教授捨棄地球上的人類目的,A計劃的不可能,實行B計劃,主人公也堅持不放棄,最後成功拯救人類。

《星際穿越》觀後感3

“我們都身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裡出現好幾次王爾德的這句詩,這句詩是對這部電影的最佳定義。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運用自己的藝術手法和智慧把我們引入了一個令人陶醉痴迷的星際探祕穿越之旅。

說本片是科幻其實親情篇也無不可,因為電影裡處處洋溢著主角庫珀和他女兒墨菲之間的父女親情。故事發生在未來世界,地球的環境日益惡略,沙塵暴,還有農作物的枯死病,使得人類連溫飽都成問題,更嚴重的是沒有如果綠色植物都滅絕了,就不會再光合作用,就沒有氧氣,人類會滅絕,那個專家教授對庫珀說:到了你的女兒這一代,人類就會滅絕。作為父親,他離開自己的孩子去拯救地球,他說他想的不僅是自己的孩子,還有更多其他家庭的孩子。在結尾處,電影裡讓庫珀在超立方體的五維空間裡和墨菲聯絡,能夠穿越時空聯絡的只有:引力和愛。我是學理科的,也同樣被主人公的情感打動。

布蘭德教授發現在土星附近有一個黑洞,我就很懷疑,為啥太陽系裡有黑洞,我們的太陽,火星、土星、地球還相安無事。在黑洞附近有一個蟲洞,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蟲洞可以使平面上相聚較遠的兩個點在三維空間裡短時間連線, 在影片裡蟲洞的 形狀不是洞而是一個透明的球, 好像根據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計算蟲 洞長度並不是很長只有幾十米, 可是影片裡為了加視覺效果, 彷彿走 了好長時間。 再者這個蟲洞彷彿就是為了那個黑洞而生的, 從蟲洞裡 一出來就到了黑洞的邊緣地帶。電影真是無巧不成書啊。

黑洞的時間效應使得短短三個小時變成了 23年,人類的命運在大自然面前是那麼渺小,彷彿生死就發生在一瞬間。當然,被時間和 空間分隔的父女最終還是得以重新相聚,庫珀履行了自己回家的諾 言,墨菲的理論拯救了人類。 對庫珀而言,他對於承諾和任務所有 的堅持,都是出於愛。航程的燈塔,旅途的終點,始終是女兒所在的 地方。

《星際穿越》觀後感4

影片是以一種極其樸實的方式展開敘述的,最開始是幾位老人對著鏡頭回憶過往,如一部深沉的紀錄片,於是畫面跟著回溯到老人們的回憶中,漫天的黃沙、破舊的車子,鬱鬱蔥蔥的玉米田……然後,一架無人機掠過。

於是我們通過這些細枝末節的刻畫,瞭解到這個反智主義近未來,為何反智?因為「連飯都吃不上了,還要傾一國之力登月」——這是不可容忍的。因此主人公庫珀,作為一名前航天員,不得不退休回家種田。

諾蘭曾在一個訪談中提到,他希望藉由此片,重新燃起人們探索太空的熱情。

於是在似乎是被命運安排的一次異像的啟示下,庫珀被引向了這個世界不為人知的祕密——一個名為「拉撒路」的拯救計劃。計劃負責人告訴庫珀,地球已經危在旦夕,要麼出去尋找生路,要麼困在這裡等死。

庫珀說,我還有孩子。老頭告訴他,離開地球,才能救你的孩子。

不像以往太空題材的科幻電影,火箭升空倒數十秒時,影片沒有給出類似助推器點火,指揮室如臨大敵的場景,而是庫珀開著卡車離開家門,漸行漸遠。

他對女兒說,不要讓我就這麼離開。後視鏡中,家園慢慢縮小,最終變成一顆不可見的光點,宇航員心中帶著萬千思念,飛向了未知的空間。

這就是整部影片的基調,勇氣,信念,以及愛。

先遣隊的任何一名隊員都不知道任務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因為他們明白,這是可以挽救人類的唯一出路。這也是俄國火箭先驅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墓誌銘所表達出的信念,地球,無論它如何美好,也僅僅是人類的搖籃,而人類是不應該永遠待在搖籃中的。無論是被迫還是主動,延續種族的唯一途徑就是跨出搖籃,走入宇宙。

配著莊嚴的管風琴奏鳴,航天器在土星光環的映襯下顯得那麼渺小,這就是人類的火種,脆弱而珍貴。

穿越蟲洞的那一幕,導演處理的很剋制,而且在表現蟲洞外觀的鏡頭裡,也採用了比較靠譜的影像;同樣的態度也出現在後面對黑洞的表現上,為了在銀幕上重現最「逼真」的黑洞,特效製作團隊搭建出了數千臺計算機組成的工作群,在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同時也是本片的最初框架提出者)的黑洞模型上進行模擬,耗時整整一年,累積800TB的資料量,終於得到了影片中——也是有史以來最真實的黑洞場景。當了解到這一切時,我驚訝得無以復加,這是何種敬業的態度啊。

片中對情節的嚴謹要求達到了細緻入微的程度,無論是劇情的前後鋪墊這種故事層面的,還是天體引力對時間的影響這種科學層面的,諾蘭都做到了邏輯完整,滴水不漏。

作為一個科幻迷,能看到這樣的佳作,再無所求了。

後面的故事推進,不復雜卻震撼人心。在那樣極端的環境下,人的犧牲,堅忍,信念,理智,執著,這些不斷閃耀著的人性光輝,在冰冷無情的外層空間帶給人溫暖和希望。

當庫珀墜入黑洞後,接下來的故事逐一呼應了前面的鋪墊,於是布蘭德的那一番關於愛的辯解,在這裡被賦予了格外的含義。

最終,諾蘭給出了光明的結局,那就是Plan A和Plan B都獲得了成功,其實從一開始,這兩個計劃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因果環在閉合的一剎那,一切答案攸然顯現。

庫珀去醫院看望年邁的女兒,她對他說,我知道你會回來的,你保證過。

這一幕終將成為科幻電影史上的經典相逢場景之一。無論相對論本身如何冷酷無情,作為人類的我們,有些鐫刻在基因中的情感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影片結尾,庫珀重新坐進航天器,去追尋布蘭德的足跡,在宇宙的另一邊,在那個名為卡岡圖雅的巨大黑洞之旁,布蘭德已經建立了人類的前哨站。

而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有更多未知的邊疆,等待人類去開拓。

不要停下前行的腳步,不要失去心中的希望,不要忘卻自遠古以來就始終縈繞不去的那個夢想,這就是人類的未來,我們的歸宿,終將是漫漫星辰。

《星際穿越》觀後感5

毫無疑問,《星際穿越》是近年來野心,視野最巨集偉,涉及科學和科幻構思最深入的科幻電影。

《星際穿越》最出色之處在於:它前所未有地把科幻小說中的高度概念化的科幻構思和科學假說以視覺方式呈現出來,包括黑洞、蟲洞、奇點、五維空間、時間膨脹與壓縮(相對論)、全球食物危機、類地行星探索、深度休眠、墨菲定律等等。這個電影故事如果放到科幻小說中,可以說毫不新奇,甚至只及得上四五十年前的科幻小說設定。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無法剋制地一直在想一部中國科幻小說:鄭文光先生的《飛向人馬座》!《星際穿越》的後半段基本就是《飛行人馬座》的縮寫版。尤其是主角在飛船燃料不足的情況下,藉助黑洞的力量飛向目的地一段,簡直和小說裡的情節一模一樣!但這個故事放到科幻電影中,《星際穿越》則是相當了不起的。影片把一些很巨集大甚至有些枯燥複雜的科幻構思與人類情感結合起來,在這一點上,《星際穿越》比諾蘭的《盜夢空間》做得更好,後者整個複雜巢狀的故事基礎是男女主角的愛情,其實缺乏堅實的闡述。

影片中有不少科技硬傷,但都不算很嚴重,比如火箭離辦公區如此之近,比如整個NASA似乎只有邁克爾·凱恩這麼一位老先生在做基礎研究,比如黑洞中既無強大得足以撕碎一切已知物質的引力也無超高溫的等離子流,比如飛船沒有反推減速裝置就能降臨其他星球等等。

從麥田守望者出發去太空漫遊!這就是影片全部的意義所在。不管怎麼說,《星際穿越》是一部非常純粹的科幻電影,它重新拾起了科幻電影中的“朱庇特神話”題材(指非常傳統的太空探險題材)。在這個科幻電影格局往往變得非常微小的時代,這種意義比它的水準到底如何更巨大。

《星際穿越》觀後感6

一部《地心引力》書寫了一段太空自我救贖之旅,而今年的《星際穿越》則全面升級,主人公所要面臨的不再是自我拯救,而是擔負著拯救全人類的使命。

雖然本片格局變大,但精神核心卻是無比明晰的。如果說《地心引力》告訴觀眾學會放手,那麼《星際穿越》想告訴大家的就是學會抓住。緊緊抓住那些你所珍愛的一切,親人、愛情、甚至是全人類的命運。相比《地心引力》中單一敘事,本片中雙線並進的結構如同擰在一起的導火線,最終引爆了這樣一部太空傳奇,綻放出更為絢爛的煙火。

在整部影片中,提到最多的兩個詞,應該就是“時間”和“引力”了,這兩個詞恰是影片故事的關鍵所在。布蘭特說“他們”是更高階的文明,在他們的世界,時間可以以物質的方式存在,回到過如同走下一座山谷,到達未來如同爬山一座山峰。這如同預言一般的話語最終成為現實,而那個“他們”其實就是未來的人類,五維空間中時間如同一個稜鏡折射出的各種光交錯著,蟲洞讓穿越空間變為現實,而“黑洞”則是穿越時間的祕密通道,時間難以琢磨,無數個平行時空在同時進行著,究竟哪裡才是“現在”,而未來和過又如何存在,這樣的問題足夠燒腦,無法解答或者說無需解答,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明白時間可以很長,也可以很短,長到一不小心活了一百二十歲,短到久別重逢時卻是永遠的分離。

而“引力”,除了它本身的含義,還有著深一層的意義。在片中,這種“引力”就是存在與庫珀和女兒墨菲之間的親情和愛。庫珀前往太空尋找新大陸的初衷,是源於拯救自己的家人,而墨菲學習物理,做太空研究的初衷,是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父親平安歸來以及人類的新希望,正是這種引力相互作用,使得庫珀勇往直前,甘願冒著自我犧牲的危險來獲取黑洞中量子資料拯救人類,也正是這種引力,讓墨菲刻苦專研,最終找到了讓整個人類獲得新生的方法,最終愛的引力成就了整個人類的希望。布蘭特對墨菲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大致意思是她選擇自己男友勘察的那顆星球,之前用了太多理論分析判斷,這一次就單純的用情感判斷,愛是一種還無法解釋的超能力,讓她做出這樣的選擇。雖然庫珀一意孤行,最終還是發現,布蘭特的選擇是正確的,不得不說,愛往往總是與幸運相伴。

綜上所訴,對於那些吐槽《星際穿越》有硬傷,根本不能算是硬科幻的人們,我只能說,諾蘭拍了一部他想拍的電影,只是這一次披上了科幻的外衣,僅此而已,感動與喜歡,與其他無關。

諾蘭的這部電影中,最讓我著迷的並非其中多麼"硬"的科幻基礎和絢爛的畫面,更多的是其中對於時間和愛(親情、愛情)的討論。在電影中,宇宙裡存在著無數種人類所不瞭解的時間,有一些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曾幻想過的,像回到過,或預見未來;而也有一部分時間是人類無法預見和不曾聽聞的,即使是在最理論的科學中也不曾出現。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讓人類意識到時間並非如我們一直以來所想象的那樣,而一代代科幻作家也在不遺餘力的`完成人類永久的夢想,對於時間祕密的破解,或是掌握它,利用它,來彌補那些遺憾或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引起的恐慌。

在諾蘭這部電影中的時間是分外讓人著迷的,因為靠近黑洞而導致時間變慢(和地球時間相比)。結果他們消耗的幾分鐘卻是地球上的二十多年,而對於人類有限(或短暫)的生命來說,二十多年是個巨大的變化。孩子長大,父親變老。這對於人類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劇變,也是我們從未曾經歷過因此面對他,除了恐慌和不知所措外一無是處。時間在電影中除了變慢還出現了扭曲與實體化,在多維空間中,時間成了一個可以觸控的實體。而對於由它構成的過和未來,變成了"可以跨入的山谷和可以攀越的山峰"。在這裡,時間和我們的有限瞭解之間存在著巨大鴻溝,對它一點的瞭解就會徹底顛覆人類千百年來的牢固認知。而對於那些由時間所引起的滄桑,變遷更讓人類一下子難以承受。因為,即使人類的整個生命,甚至是人類整個群體的生命加起來,在宇宙這個尺度下也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就更不用說個體人類所擁有的時間了。因此,我們都不可能經受住二十多年在半個小時中過。

而與此同時,諾蘭在這部電影中提出了一個分外引人注目的問題。問題的提出是由安妮海瑟薇所主演的布蘭德,她認為愛這種人類自始至終沒弄明白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或是另一種形式的科學,或許當它出現在不同的時間形式或是維度裡的時候,會發生改變。而當他們看著二十多年的時間在瞬間溜走之後,他們明白,人類如果想要抵抗這樣的"時過境遷",那必須有一種力量來支撐自己,而愛在這個時候便成為某種孤獨困境中的覺醒武器。電影中,父親對於女兒的念念不忘,女兒對於父親的愛和堅信,都在支撐著他們對抗時間而企圖超越它獲得某種聯絡和溝通。而最終也確實成功了。布蘭德所提出的那一個關於愛的問題是分外迷人的,因為對於愛,人類千百年來對它熟悉而陌生。詩人寫了無數行詩來稱讚和紀念它;作家寫關於它的詩;人們為它欲生欲死……但當我們真正的自問,我們對它瞭解多少的時候,我們往往發現那裡空空如也。就像人類對於時間的迷戀於不斷的追逐,對於愛,人類同樣如此。

這是諾蘭在這部電影中安排的兩個最為迷人且感人的因素。我想起美國作家桑頓懷爾德那本讓人悲傷而恍然大悟的小說《聖路易斯雷大橋》。在其中,對抗死亡和遺忘的最好,或說是唯一的方法就是愛。懷爾德告訴讀者,在生與死之間,唯一的一座橋樑就是愛。而在諾蘭的這部電影中,對抗千變萬化時間的唯一手段同樣是愛,也只有愛,才能在滄海桑田中永存,讓那些擁有和分享他們的人類獲得存在的價值與永恆。

《星際穿越》觀後感7

最近,我看了一部英語原版大片《星際穿越》。它講述了在人類的未來,地球上的環境十分惡劣,植物無法存活,人類無法生活。

在這危急關頭,主人公庫珀接受美國航天局的命令,帶著機器人和其他幾名宇航員到外星系考察尋找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他們駕駛飛船,連線上了一個空間站,通過“蟲洞”來到了一個奇特的星系,這裡所有星球上的一個小時就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

他們脫離空間站,開著飛船來到了第一個星球。他們發現整個星球表面充滿了水,但只過了幾十分鐘就會有一個幾百米的大浪降臨。於是他們馬上撤離了這個星球而繼續前往下一個星球:以還休眠在那裡的曼恩博士的名字命名的星球。但到了那裡他們才發現這裡根本不適合人類生活,之前曼恩博士說“這裡很好”只是他的一個詭計。他這麼說是因為他的飛船燃料已經不夠了,但他怕死,就想讓別人開飛船過來,趁機弄走飛船,開回地球。但是聰明的機器人沒有讓他的計劃得逞,曼恩博士的飛船發生了爆炸。

宇航員們和機器人決定前往埃德蒙多星,但由於飛船燃料有限,只能靠“蟲洞”的引力產生彈弓效應,使飛船彈射向埃德蒙多星。但飛船還是太重了,所以無奈之下庫珀只能把他和機器人乘的飛船駛入“蟲洞”。飛船著火了,庫珀被彈射了出來,無意中進入了一個五維空間,在這裡他看見了他女兒小時候的樣子。

他讓女兒手錶的指標振動成某種規律,女兒發現後馬上根據摩爾斯電碼知道了五維空間……

庫珀醒來後發現他已經來到了一家醫院,外表四十多歲其實一百二十多歲的他在八十多年後又一次緊緊抱住了自己九十多歲的女兒。

這一部電影讓我懂得,人類想要尋找其它星球作為自己移居的目的地,機會十分渺茫。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保護環境、愛護地球,地球才是我們人類可依靠的家。

《星際穿越》觀後感8

諾蘭是好萊塢中的異類,是白左樂園中隱祕的反動分子,這一次,他的世界觀又一次隱藏在了諸多鏡頭之中,成為這部電影一條無法忽略的暗線。

電影展現給我們的是一代即將滅絕的人類,人口減少,資源匱乏,枯萎病,沙塵暴,這很容易讓人想起環保主義者們的滅世預言,真的嗎?

這個時代看上去從繁榮跌落下來並不遙遠,也就數十年左右,主角捕捉到的那架飛行了許多年,已經失去基地的印度無人機,為什麼是印度?而不是美國?此中大有深意。

衰落應該是從美國開始的,我們能夠從老頭的敘述中聽到那時候似乎每天都有一個新的idea產生,每天都在誕生新技術,人口眾多,科技繁榮,大家都非常有進取精神。

而現在呢?NASA早已被解散,因為人們不願意花費無謂的金錢在太空探索上,甚至在教科書中編造謊言說登月是子虛烏有之事。更顯然地,基因科技在這之前已經被禁止掉了,因為人們對接踵而來的農作物滅絕束手無策。

和以往的末世電影非常不同的是,這描述的不是一個墮落的末世,人們依然彬彬有禮,社會制度依然行之有效,但喪失了一種最重要的東西,也是人類做為從森林裡走出來的智慧生物,做為上帝的子民最重要的東西:一種進取精神。

你可以說它是貪慾,也可以說它是野蠻,在這種意志的支配下,我們向大自然無止盡地索取資源與能量。我們運用高超的智慧,發現物質運動的規律,併成功地利用這些科技,一次又一次倍增了能量利用的規模,一次又一次擴大人類的疆域,從大河流域,到內陸腹地,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天空,又開始了對外太空雄心勃勃的探索。

這電影中的一切,顯示了人類的另一種發展路徑,減少人口,遺棄科學技術,消滅下一代的好奇心。顯然違揹人類天性的這一切,是怎麼在短短几十年內發生的呢?

結論再明顯不過了,看看我們身邊的環保主義者們形形色色的口號,你也許就是其中的一員,甚至會覺得自己一點都不過分。當然單獨的一個環保主義者也許並不過分,問題在於所有的環保主義者們加起來,構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反對石油,反對核電站,反對基因工程,反對太空探索。我曾有言,環保主義思潮,是一種在人類社會中自生的反人類思潮,各種形態的meme,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的:更少的人口,更低的能源消耗,這是一種自我毀滅的力量。

在電影中,諾蘭的暗示再明顯不過,這個世界是被成功控制了輿論,改造了世界的環保主義者們滅絕的。它不僅讓人口銳減,生活變得死氣沉沉,還讓我們對大自然的災禍毫無還手之力。這不是環保主義者們預言的末世,恰恰相反,這是環保主義者們一手創造的末世。

出路在哪裡?電影的答案似乎又回到了好萊塢式的膚淺和俗套,家庭與愛,這代表了人類的另一種天性:繁衍的本能。對這一點,環保主義者們又一次站在了人性的對立面。不論是激勵主角走下去的動力,還是PlanB,都在提醒人們,天性是無法磨滅的,而且只有我們的天性可以讓我們存在,而且還將一直存在下去。

故事的結尾依然是美好的,老去的墨菲躺在病床上,房間裡擠滿她的子孫們,正如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 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

《星際穿越》觀後感9

最近,在我們班掀起了一股“科學”熱潮,因為這幾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星際穿越》。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在不遠的未來,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這時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的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他們利用蟲洞到達了多個星球。

看完電影,我的感觸很多。我讚歎墨菲的聰慧。欣賞布蘭德的無畏。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庫泊那種勇於奉獻的精神。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著許多的未知,這便是整個電影的最大看點。庫泊在充滿危險的宇宙中尋找一線生機。

當然,這是部科幻片,裡面有很多深奧的知識,比如五維空間,蟲洞等。電影放完後,我依然有許多東西沒有弄明白,所以回到家後,我還查閱了資料,終於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

看電影時,我不知道後面男主角庫泊進入黑洞以後掉下去的地方是什麼,網上有人說是奇點,也有人說不是奇點。 潑墨啊潑墨 [host]:不是奇點。奇點是體積無限小引力無限大的點,落到奇點就變成一個點了。未來人在男主墜向奇點的途中開了一個通向五維空間的入口,入口的另一端就是矩陣形狀的超立方體,接住掉出黑洞的庫泊然後載著他飛向女兒的時空點。

還有,我以為整部影片說的就是人類可以改變歷史。但資料說的是通過引力滲透來影響改變我們的宇宙,讓“歷史”去改變自己。未來人也不確定影響哪一個才是最正確的,而庫珀選擇了手表秒針這一關鍵物品,並通過那個五維空間把資訊傳達給了自己女兒小的時候。並由此拯救了世界。

通過這部影片,我知道了科學無處不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等待我們去探索,發現!

《星際穿越》觀後感10

氣候劇變,沙塵暴頻繁,莊稼瀕死,物種滅絕??《星際穿越》描述的情景,令人震撼、疑惑且久久不能“釋懷”.環境惡化,人口膨脹,食物耗盡,有些人往往想的不是如何保護地球,而是以人類在外太空尋找新家園為主線。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宇航員穿越時間後,與年邁的女兒相會。不得不說電影本身巨大的資訊含量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對物理的理解範疇了,不過與其討教其中一些沒看懂的物理現象,我更享受的是科幻外衣下的家庭片。

因為這部電影給了我太多的面,文藝的、 哲學 的、科幻的,還有一個恆古不變的精神力:愛。愛, love ,在這裡變成了高維空間量子態的一種具體的、實際存在的力,就跟重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力相類似。當庫珀即將離開家園時,在墨菲又悲傷又氣憤地對庫珀說 “ 為什麼你就是不相信你應該留下來 ” 的時候,被深深觸動,心裡五味陳雜,愛別離的滋味不是好受的。然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數。手錶、散落的書籍,樁樁件件都是線索,牽連著這對父女的心。

置身於浩瀚的宇宙星際中,感受著作為一名父親的心情,是拯救,是捨己,是惦念,還是期盼?從太空中回望地球的感覺估計只有飛船上的人才能體會得到吧。在通過科學家們在 太陽系 中的 土星 附近發現了一個 蟲洞 時,緊張、激動、興奮,滿懷於心,探險小組期待通過它可以打破人類的能力限制,到更遙遠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通過這個蟲洞穿越到太陽系之外,目標是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在這艘名叫做 “Endurance” 的飛船上,探險隊員著面臨著前所未有,人類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戰。人心難測,庫珀與同行的人經歷了種種磨難後,在太空看著兒女發來的訊息,悲欣交集,潸然淚下;當他們從一個星球回來後,自己明明感覺過了不久,地球卻已經過了二十三年,轉眼之間,兒子畢業了、成家了、有孩子了。宇宙如此浩瀚,地球如此渺小。庫珀穿越至五維世界後,看著女兒生活中的每一幕,卻無法真正回到某個時點,百感交集。

劇中主角的女兒名為墨菲,衝破重重阻礙,>克服困難,終於通過手錶這個媒介,不僅解救了地球上的人類,還救了她的父親。以其命名的“墨菲定律”意味著: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 墨菲定律 ” 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 “愛德華 ·墨菲 ( Edward A. Murphy )工程師提出的,主要內容包括: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墨菲定律的原句是這樣的: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這一點讓很多人心神不寧,戰戰兢兢,但是我卻覺得不必糾結於此,反正會出錯,何必去那麼努力的苛求完美,人生就是因為太苛求才會讓自己那麼糾結。

即使在現實中感覺再擁擠,我們在這個宇宙中也還是>孤獨的,有什麼是比全人類和平地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更重要的事情?有什麼理由讓我們不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有什麼理由去破壞這和平美好的一切?還有什麼比愛更重要?愛有很多種,父母對子女的愛,朋友之間的關愛,戀人之間的愛,對熟悉的人的愛,對陌生人的愛,對寵

物的愛,對一切眾生的 ”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 的愛,廣義的愛,狹義的愛。誰知道明天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為什麼不用慈悲包容的心去愛每一個人、愛每一個生命? 庫珀一直面臨著回到女兒身邊和拯救全人類的艱難抉擇,是對女兒的愛讓他在被陷害時不失信念、拼命求助、擺脫種種困境,最終回到女兒身邊,即使女兒已白髮蒼蒼,但能回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哲學 :這部電影的顧問是請的 Kip Thorne ,他是當今世界上研究廣義相對論下的天體物理學領域的領導者之一。我很難辯解這些物理科學現象是有很多槽點漏洞瑕疵還是無懈可擊的。我只知道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 哲學 , 哲學 的盡頭是神學。而所謂神性,便是人性。後面部分的五維空間再現很有意思,據說還有更高十三維的空間 ,原始佛經講佛陀進入甚深禪定能見到三十三天的世界,我們這個世界不過是個投影似的存在,所以說諸法空相,一切唯心造。更高維的空間的生物甚至沒有肉體的存在。所以迴歸到人性,這部片表達的中心最終還是愛,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超越時空感受它的存在。一直都對各種天文理論好奇,宇宙於我而已是一個神祕、深邃、擁有無數的祕密等待人類去發掘的存在。聽聞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后又陸續看到各種觸動人心的影評,於是以最快的速度去看了。 最近周圍各種熟人離職,心裡不是沒有感覺到冷清的。前天又一個要好的同事回去,雖然心滿意足地餞行了一場,但是心裡那種分崩離析的感覺並沒有消失,無常兩個字一直沉在我的心底,沉甸甸的。此乃前言。

過去未必就真的過去,未來也未必就在未來。過去和未來未必不會有重疊的時刻,不禁想到 ” 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 “”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 .過去的自己做出讓現在的自己後悔的決定,這後悔不必要也不可避免。只有不去做可能會讓將來的自己後悔的事情。時間不等人,過去早已過去,即使能回到過去也無法改變它了,活在當下,擁抱每一個現在,去愛每一個生命。 百感交集時聽見了讚歌一般的詩篇,美得讓人熱淚盈眶(狄蘭 · 托馬斯的《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暮年仍應燃燒咆哮;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雖然在白晝盡頭,智者自知該踏上歸途, 因為言語未曾迸發出電光, 他們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好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著他們脆弱的善行 本來也許可以在綠灣上快意地舞蹈, 所以,他們怒斥,怒斥光的消逝。 狂人抓住稍縱即逝的陽光,為之歌唱, 並意識到,太遲了,他們過去總為時光傷逝,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在生命盡頭,用模糊的雙眼看到 失明的眼可以像流星般閃耀,歡欣雀躍, 所以,他們怒斥,怒斥光的消逝。 而您,我的父親,在生命那悲哀之極, 我求您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讓我們仔細體味這詩篇,體味這藝術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