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校園 閱讀(1.13W)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餘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翻譯】

九月十三日,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這是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這時晉軍駐紮函陵,秦軍駐紮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國軍隊一定會撤退。”鄭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臣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了什麼事了。” 鄭文公說:“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在危急時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當夜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牆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左右。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定邊邑,您知道這是很困難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呢?鄰國實力雄厚,就等於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來往經過,供一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沒有壞處。再說您也曾經施恩於晉惠公,他答應給您焦、瑕兩地,可是他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裡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哪裡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裡去奪取土地呢?損害秦國而有利於晉國,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委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自己就率軍回國。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可,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國,是不智;用衝突來代替聯合,是不武。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晉國的軍隊也撤離鄭國。

【賞析】

第一次教讀《燭之武退秦師》,我就被文章波瀾起伏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

文章剛一開頭,作者就用寥寥數筆交代了鄭國的危急形勢:秦、晉圍鄭,大兵壓境,鄭國危如壘卵。弱肉強食之勢,戰、守皆非良策。拯救鄭國,唯一的途徑就是外交。可是,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退蓄意來犯之師,談何容易!此文章的“一波”也。

文章第二段寫鄭伯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危機,佚之狐向鄭伯舉薦了燭之武。佚之狐慧眼識英雄,但鄭伯畢竟不是佚之狐,沒能過早的發現燭之武這匹千里馬。所以,才會有燭之武“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這壯士不遇,英雄末路,虛擲人生的無可奈何的悲哀和感傷。“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向鄭伯發洩一了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他會去說秦嗎?這在鄭伯那裡可是一個大大的問號。面對燭之武的牢騷,鄭伯先用“是寡人之過也”自責,此時的鄭伯並沒有止於自責,而是欲揚先抑,指明假如鄭國滅亡,對你燭之武也也沒有什麼好處。他的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終於感動了燭之武。燭之武決定去面見秦伯。至此,文章的第一折以鄭伯的勝利而告終。

第二折發生在燭之武與秦伯的談判桌上。燭之武“夜縋而出”與秦伯坐在談判桌前,怎樣才能消除秦伯的戒心呢?燭之武欲擒故縱,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置身於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燭之武引起了秦伯的好感。抓住有利時機,燭之武進一步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近鄰,因此亡鄭只是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會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接著,燭之武以利引一誘秦伯,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這些好處存在的前提,就是放棄攻擊鄭國。在一番拉攏引一誘之後,燭之武察言觀色*,不失時機的挑一撥離間了秦晉兩國的關係。燭之武指出,晉國曾經對秦國過河拆橋,背信棄義,從歷史說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經過燭之武的一番發揮,秦國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至此,燭之武不辱使命,文章好象已宣告結束。但,聰明的作者並沒有就此罷手,接著交代了晉國的形勢變化。

現在秦國成了鄭國的盟軍,風雲突變,晉國大夫子犯卻不識時務的請求出兵擊秦,被晉侯理智的阻止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晉文公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撤離了鄭國,至此文章第三摺好戲徐徐落下帷幕。整篇文章,波瀾起伏,扣人心絃,引人入勝。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翻譯及賞析2

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譯文及註釋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èr)於楚也。晉軍函(hán)陵,秦軍氾(fán)南。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以其無禮於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於晉無禮。以,因為,連詞。其,代詞,它,指鄭國。於,對於。且貳於楚: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且,並且,表遞進。貳,從屬二主。於,對,介詞。晉軍函陵:晉軍駐紮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氾南:氾水的南面,也屬鄭地。(古漢語字典注,氾作水名是念作第二聲。)

佚(yì)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假如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文公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麼作為了。”鄭文公說:“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在由於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佚之狐:鄭國大夫。若:假如。使:派。見:拜見進見。從:聽從。辭:推辭。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猶:尚且。無能為也已:不能幹什麼了。為,做。已,同“矣”,語氣詞,了。用:任用。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過,過錯。然:然而。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

夜縋(zhuì)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bǐ)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gōng)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xiá),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quē)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yuè),與鄭人盟。使杞(qǐ)子、逢(páng)孫、楊孫戍之,乃還。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樓放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然而越過別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裡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有滿足的時候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它到哪裡去奪取土地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

縋: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運。既:已經。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手下的人。這是客氣的說法。敢,冒昧的。執事,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越:越過。鄙:邊邑。焉:何。用:介詞,表原因。陪:增加。鄰:鄰國,指晉國。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厚,雄厚。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舍:放棄(圍鄭)。行李:古今異義,出使的人。共其乏困: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共,通“供”,供給。其:代指使者。嘗:曾經。為:給予。賜:恩惠。為···賜:施恩。許君焦、瑕:(晉惠公)許諾給您焦、瑕兩城。濟:渡河。設版:修築防禦工事。版:築土牆用的夾板。朝:在早晨。厭:通“饜”,滿足。東封鄭:在東邊讓鄭國成為晉國的邊境。封,疆界。這裡作用動詞。肆其西封:擴充套件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將圖謀秦國。肆:延伸,擴張。封:疆界。闕:侵損,削減。盟:結盟。戍:守衛。還:撤軍回國。[注:在古漢語詞典中明確標註為“缺”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說”同“悅”,喜歡,高興。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zhì);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微:沒有。夫人:遠指代詞,那人,指秦穆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損害。與,結交,親附。知:通“智”。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的道義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調。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去之:離開鄭國。之,指代鄭國。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假如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文公同意了。燭之武推之說:“我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麼作為了。”鄭文公說:“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在由於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樓放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然而越過別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裡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有滿足的時候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它到哪裡去奪取土地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註釋

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

以其無禮於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於晉無禮。以,因為,連詞。其,代詞,它,指鄭國。於,對於。

且貳於楚: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且,並且,表遞進。貳,從屬二主。於,對,介詞。

晉軍函陵:晉軍駐紮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屬鄭地。(古漢語字典注,氾作水名是念作第二聲。)

佚(yì)之狐:鄭國大夫。

若:假如。使:派。見:拜見進見。從:聽從。

之:推之。

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

猶:尚且。

無能為也已:不能幹什麼了。為,做。已,同“矣”,語氣詞,了。

用:任用。

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過,過錯。

然:然而。

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

縋(zhuì):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運。

既:已經。

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手下的人。這是客氣的說法。敢,冒昧的。執事,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

越國以鄙(bǐ)遠:(然而)越過別國而把遠地(鄭國)當做邊邑。越,越過。鄙,邊邑。

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詞,表原因。陪:增加。鄰:鄰國,指晉國。

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厚,雄厚。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舍:放棄(圍鄭)。

行李:古今異義,出使的人。

共(gōng)其乏困: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共,通“供”,供給。其:代指使者。

嘗為晉君賜矣: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嘗,曾經。為,給予。賜,恩惠。為···賜:施恩。

許君焦、瑕:(晉惠公)許諾給您焦、瑕兩城。

朝濟而夕設版焉:指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濟,渡河。設版,修築防禦工事。版,築土牆用的夾板。朝,在早晨。

厭:通“饜”,滿足。

東封鄭:在東邊讓鄭國成為晉國的邊境。封,疆界。這裡作用動詞。

肆其西封:擴充套件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將圖謀秦國。肆,延伸,擴張。封:疆界。

闕(quē):侵損,削減。盟:結盟。戍:守衛。還:撤軍回國。[注:在古漢語詞典中明確標註為“缺”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說:“說”同“悅”,喜歡,高興。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微:沒有。夫人:遠指代詞,那人,指秦穆公。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損害。

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與,結交,親附。知:通“智”。

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的道義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調。

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去之:離開鄭國。之,指代鄭國。

創作背景

該文故事背景是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時。秦、晉聯合攻打鄭國。鄭國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

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貳於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三、詞類活用(例句)

(一)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夜縋而出 (夜:表時間,在晚上)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表時間,在早上)

③既東封鄭 (東:表處所,在東邊)

④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西:在西方)

2、名詞作動詞

①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軍:名詞用作動詞,駐紮)

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

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

①既東封鄭 (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

②闕秦以利晉 (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 (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2、動詞的使動

①若不闕秦(闕:使動用法,使……削減)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亡:使動,使……滅亡)

③燭之武退秦師(退:使動,使……退卻(撤兵))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

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

2、形容詞作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變雄厚;薄,變薄弱)

(四)數詞活用

且貳於楚也(數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

四、一詞多義

(一)重要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例:其內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

④離心,背叛(例: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複。(例: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⑥從屬二主。(本文: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2、鄙

①邊邑,邊遠的地方(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國以鄙遠”)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③看不起,輕視。(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准許 (同現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例:本文:“許之”、“許君焦、暇”)

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

④約數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⑤表處所 (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4、闕

①què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築物。(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史記·扁鵲傳》)

②què城樓

③què皇宮,引申為朝廷(詣闕上書,書久不報《漢書·朱買臣傳》)

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杜甫《歲宴行》)

⑤quē,缺點,過錯(有馳慢之闕。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⑥jué侵損,削減。(本文:若不闕秦)

⑦jué挖掘(若闕地及泉《左傳·昭公二十年》)

5、微

①細小,輕微(同現義)

②衰敗(國勢衰微)

③卑賤(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義(成語)

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⑥假如沒有。(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②謙詞敝人

③疲憊(例:《資治通鑑》:“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④損害,衰敗。(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裡)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裡)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於之)

⑦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於此)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語氣詞,還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

②是寡人之過也(結構助詞,的)

③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不譯)

⑤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用“也”表判斷)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

(二)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之”作賓語前置的標誌,正常語序:有何厭)

2、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①以其無禮於晉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③佚之狐言於鄭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語

①(晉惠公)許君焦、瑕

②(燭之武)之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③(燭之武)夜縋而出

④(燭之武)許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

2、省賓語

①敢以(之)煩執事(省略介詞賓語,指滅鄭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之:指鄭國)

3、省介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省略介詞“於”)

六、固定句式

夫晉,何厭之有(何……之有:表反問的句式,譯為:有……的呢)

七、課外自己補充一詞多義:“之、夫、以、而、焉、其、若、說、之、鄙、微”。

賞析

概述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傳》。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左傳》長於敘事,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之令。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事情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前此兩年(公元前632年,即魯僖公二十八年),爆發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結果楚國戰敗,晉國稱霸。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經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於晉,這就是晉秦聯合攻打鄭國的直接原因。這次戰爭,也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秦、晉圍鄭,形勢緊迫,在這幹鈞一發之際,鄭臣燭之武僅憑口舌說服秦伯,使秦轉變對鄭的態度,化敵為友,對晉以友為敵,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突變呢關鍵在於燭之武所說的兩點針對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滅鄭於秦有害無益。秦對鄭鞭長莫及,若以鄭為東道主,就為秦稱霸提供了住、食等種種方便,更何況“亡鄭以陪鄰”,這對秦有什麼好處呢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晉有野心(對此秦本有戒心),燭之武列舉了秦伯曾親身領略過的事實,再進行科學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晉是大敵。燭之武用語不多,對秦穆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這是一篇記述行人之令的散文。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之,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後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這篇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段解

文章開篇就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秦晉兩大國聯合起來圍攻鄭國,戰爭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為下文燭之武臨危受命埋下伏筆。

寫燭之武臨危受命。他在鄭伯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係國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燭之武的深明大義。

本段是全文的主體,也是說退秦師的關鍵。分四個層次:一是燭之武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引起對方好感;二是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三是陳述儲存鄭國,對秦國有好處;四是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並分析晉國貪得無厭,從而使秦穆公意識到晉強會危秦,於是與鄭國訂立了盟約,乃至幫助鄭國。

本段記晉師撤離鄭國,同時體現一代霸主晉文公的政治遠見。

文章特點

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組織嚴密,前後照應。秦、晉圍鄭的主要原因,是晉國為了擴大自己霸主的威勢,征服異己,再加上晉文公與鄭有個人恩怨。這一事件的發生,與秦毫無關係。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暗示了這一事件的背景,這就為全文的發展作了鋪墊。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他們之間並不是無隙可乘,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並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展開的。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後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果。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構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圓滿。

二、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燭之武退秦師》雖然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它寫得波瀾起伏,毫不呆板。當鄭國處於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秦君,沒想到引起了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生了波折。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的戲劇性。燭之武在說秦君的時候,一開頭就指出亡鄭於秦無益;但接著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以此作為緩衝;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後,子犯發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係一下子轉而緊張起來。最後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風波,終於平息。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緊扣讀者的心絃,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三、說理透闢,善於之令。這篇文章,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這個主題本身,決定了它必須著意描繪人物語言,使之令引人入勝。從這點來說,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之令。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係,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過去的所為,反過來幫助鄭國。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這就使秦君不能不聽從他的說之。燭之武鬥爭策略的巧妙還表現在,他奉命去說秦君,完全是為了鄭國的利益,而他在說之裡表現的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於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之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全部說之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於秦無益,說到秦、晉歷史關係,說到晉國滅鄭之後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優秀散文作品

⒈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及形勢的這與整個故事發展有何關係

文章的第一段用“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又用“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說明攻方的態勢,暗示鄭國已經危在旦夕。這就點明瞭燭之武遊說秦伯的背景,為下文的故事發展作了鋪墊。

⑴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無禮於晉”及“貳於楚”都直接關係到晉國,而與秦國無關,這就為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⑵秦、晉兩軍,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鄭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兩軍分駐南北兩邊,互不接觸。這為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祕密活動增加了有利條件。

⒉本文在展開故事情節上有何特點

⑴文章篇幅雖然短小,故事情節卻有頭有尾,層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接著由佚之狐推薦,引出燭之武,這是故事的開端;鄭伯於危急中請燭之武前往秦營,燭之武不念個人私怨,慨然應允,這是故事的發展;燭之武在夜間“縋而出”,祕密私訪秦伯,並用一番動人的言之說服了秦伯,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並派人戍守鄭國,最後晉也被迫退兵,鄭國轉危為安,這是故事的結局。整篇故事結構是完整而嚴謹的。

⑵波瀾迭起,曲折有致。秦晉兩軍夾擊鄭國,形勢十分危急,在這關鍵時刻,佚之狐力薦善於之令的燭之武,並斷言:“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此為一波。但當鄭伯去請燭之武時,卻遭到了燭之武的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顯然,燭之武對鄭伯過去的用人方針有看法,對自己過去所受到的排擠也是憤懣不平的。此時,鄭伯趕緊認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並指出:“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深明大義,在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不計私怨,捐棄前嫌,毅然應命。這寥寥幾筆,給行文平添了一層波瀾。燭之武利用黑夜,祕密出城會見秦伯,並說服了秦伯,秦伯答應退兵。晉大夫子犯主張襲擊秦軍,形勢又緊張起來了,故事出現了第三折。最後,晉文公分析了形勢,認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鄭終於轉危為安。

⒊燭之武為什麼能說服秦伯

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於之令,寫得極為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之裡處處為秦著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⑴處處為秦著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但作為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為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為秦著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著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充套件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著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⑵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著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為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之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寫作特點

⑴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⑵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波瀾起伏,生動活潑。例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之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⑶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之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訊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簡析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春秋左傳》

說客在春秋之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穿梭來往於各國之間,或穿針引線,搭橋過河,或挑撥離間,挖敵方牆角,或施緩兵之計,贏得喘息之機。可以說,缺少了這些用現代文言漢語稱為外 交家的角色,春秋舞臺所上演的戲劇,必定沒有這麼驚心動魄,精彩紛呈,波瀾迭宕。有了他們,臺前。臺後兩條戰線上真是熱鬧非凡,你方唱罷我登臺,演出了古代戰爭史上獨一無二的一幕。

我們發現,說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之辯才,善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外,往往善於抓住利害關係這個關鍵,在利害關係上尋找弱點和突破口,從而大獲成功。燭之武憑三寸不爛之舌 說退秦軍,不費一兵一卒為鄭國解了圍,便是一樁典型的範例。

在一個沒有權威、各自為利益紛爭的時代,利益原則便是行動的最高原則,精明的說客或外交家必定深諳此道。以利益作為交往原則,關係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無懈可擊。甚至可以說,曉之以利益,動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手段更見效。即使在現代社會,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也首先是從利益原則出發的。這個原則,恐怕比仁義原則更實際,更能長久,儘管仁義原則更值得讚賞,可是這世上有幾個講仁義的人呢

講利益原則,首先要以平等為基礎。沒有平等,也就在根本上取消了利益。利益必須通過交往實現,一個人不同他人發生聯絡,就無所謂利益;交往也意味著交換,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不付出就無所獲。只想獲得而不願付出,就破壞了交換,也沒有了平等,也就很難再獲取利益。

交換,實質上也是讓對方有利可圖。燭之武去遊說秦穆公,如果秦穆公覺得無利可圖,會甘願罷休嗎所謂挑撥離間,多半也要利用人們覺得有利可圖的心理。離開這一點,挑撥挑間是難以成功的。搞陰謀詭計的人也常常利用這一點。“將欲取之,必先予 之”,這也是說用給予好處引人上鉤,然後再將其吃掉。

中國傳統的謀略,可以說把利益原則發揮到了極致。除了上面說的之外,還有所謂借刀殺人、過河拆橋、上屋拔梯、賞一安百、欲擒故縱、美人誘惑、坐收漁利、奇貨可居、害一利百等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利用或發揮利益原則。可以毫不誇張他說,處世為人的方方面面都與利益原則有千絲萬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