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幼兒園科學教案合集15篇

校園 閱讀(2.6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科學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自然界中奇特的花草植物,知道它們奇特的功能。

2、通過觀察畫面、盆景,感知有趣的植物,並大膽地講述植物的外形特徵。

3、產生進一步探究花草植物的願望,對花草植物有好奇心。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一臺,電視機一臺。

2、教師準備含羞草一盆,幼兒從自己家裡帶一盆有趣的植物、圖片資料或影像資料。

3、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含羞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你認識它嗎?知道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2)引導幼兒看看、摸摸含羞草,觀察並說說:含羞草是怎麼變化的。

2、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植物。

(1)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本小組同伴介紹。

(2)每組推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3、觀察畫面,感知奇特的花草,瞭解它們特殊的功能。

(1)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奇特的花草,並與同伴交流。

(2)教師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講述引導幼兒看圖,並逐一介紹:

①會捉蟲子的花草:毛氈苔、豬籠草、瓶子草、捕蠅草。

②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王;

③會動的花草:含羞草、向日葵;

④長在水裡的花草:睡蓮、王蓮、荷花;

⑤可以治病的花草:黃連、金銀花;

⑥沙漠裡的植物: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指。(幼兒教育)

幼兒園科學教案2

設計思路:

主題活動“我愛我家”正在熱火朝天的開展,幼兒從本來對家的點滴認識,發展到“爸爸本領大”知道了爸爸的許多本領,進而對爸爸產生景仰,視他為自己的偶像。然而,有的幼兒覺得媽媽的本領也很大,也說到“媽媽對我可好了”類似的話語。因此,想到讓幼兒也介紹自己的媽媽。進而讓幼兒產生好奇:“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此活動是為了解決幼兒心中的'疑惑,讓他們瞭解自己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還有一個家,感知媽媽懷孕的辛苦,萌發對媽媽的熱愛。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瞭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長大變化的過程。

2.感受媽媽對寶寶的那種愛,激發幼兒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孕婦圖片、視訊資料。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感受孕婦的與眾不同

出示圖片

你們發現這個媽媽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比如:衣服,肚子,走路,動作等等(引導幼兒說說孕婦與我們一般人的不同之處。)

小結:是呀,媽媽穿的衣服比我們要大,要肥,這樣寶寶會很舒服的,媽媽走路的樣子也跟我們不一樣,動作很慢的,有了肚子裡的寶寶做事情也不方便的。

二、提問,瞭解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情況。(看圖片)

1.猜一猜,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媽媽會有什麼感覺?(幼兒自由回答)

2.猜一猜,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有什麼聲音?寶寶可能在幹什麼?

3.幼兒交流自己從媽媽那裡瞭解到的經驗。(幼兒自有分享)

4.回家都問過媽媽了,誰來說說看當時你在你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怎麼樣的?

小結:寶寶在媽媽肚子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時他會閉上眼睛睡覺,有時候會在肚子裡翻跟斗,有的時候還會伸懶腰,打哈欠呢!

三、觀看視訊----瞭解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成長過程

1.與幼兒一起觀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成長過程的相關視訊。

2.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是怎麼樣一個過程?

小結:其實呀,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也很調皮的,媽媽為寶寶做出很多的事情,媽媽愛寶寶,寶寶也愛媽媽。我們也要為媽媽做很多的事情,你們都會為媽媽做些什麼事情呢?我知道,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都是一個愛媽媽,愛自己的家人的好孩子。

四、活動延伸

我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真辛苦,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媽媽的辛苦。(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枕頭塞在衣服裡,然後去小便、洗手,體驗做大肚子媽媽的不容易。)

小結:做媽媽真辛苦,所以我們要愛我們的媽媽。

幼兒園科學教案3

活動過程:

一、 以郵包的形式揭示課題,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1、讓幼兒去試一試,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師:今天老師收到了一份禮物,是什麼禮物呢?請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告訴老師你摸到的東西是什麼樣的?你覺得可能是什麼東西?

幼:我摸到的東西是毛茸茸的!……有點刺手……摸在手心裡有點癢……可能是樹枝……

2、讓幼兒通過視覺觀察,用語言表達樹根的外部特徵。

師:剛才大家猜了這麼多,到底猜對了沒有?主我們一起開啟禮品盒看看。哦,原來是一個樹根!你們看看樹根是怎麼樣的?

幼:我看到的樹根是毛毛的……刺刺的……長的亂七八糟的……

3、提問:你還知道什麼植物有根?它們長在哪裡?

教師小結:原來植物都有根,都長在植物的最下面,都愛住在泥土裡。

二、 幼兒通過嘗試、初步認識一些植物的根

1、 幼兒動手試著尋找植物的根。

師:(出示種在沙盤中的植物)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的植物,請你們找一找它們的根在哪裡。找到以後想一想: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根在哪裡?它的根是什麼樣的?

2、 介紹三種根的外部特徵,與周圍小朋友比較不同之處。

師:(請一名幼兒上前)請你告訴小朋友,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根在哪裡?它們根是什麼樣的?

幼:我找到的植物是蔥,它的根長在泥土裡,拔出來時都是泥,後來我把它放在水裡洗了洗,根就變得白白的,一根一根的,細細長長的,像麵條,像頭髮,像許多線,像老爺爺的鬍鬚……

師:剛才小朋友說的真好,這種根真的很像老爺爺的幫須,誰能用兩個字說出,像鬍鬚一樣的根叫什麼根?好,我們就把這種根叫鬚根。還原哪些小朋友找到的也是須根?

幼兒搶著說:我找到的小麥的根是須根,我找到的芹菜的根是須根,我找到的水仙的根是須根……

師:老師也找到一種根,你們瞧,這棵菠菜的根中間是直直的,哪些小朋友也找到了這種根請舉起來。(師生共同檢查是否正確)我們給這種直直的根起個什麼名字?

師:還有一些小朋友找到的根和我們的不一樣,請你們把它們拿到上面來。大家看一看,這些是什麼植物的根,它們長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我們給它們起個什麼名字?

3、 教師小結三種根的`外形特徵。

三、 給植物的根找家

師:寶寶要回家了,請你們把這些鬚根、直根、塊根送回它們自己的家。

四、 瞭解根的功能用途

1、 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後用語言表達根的作用。

2、 介紹根和人類的關係,教育幼兒愛護植物。幼兒根據生活經驗指出根和人類的關係:可食用(請幼兒品嚐蘿蔔片、山芋片)。可以做中藥,可以製作根制工藝品。

五、延伸活動:製作根制工藝品。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上可以分為直根、鬚根、塊根三種。

2、幫助幼兒瞭解根有儲水、吸水、固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類有密切的關係,從而激發幼兒對植物的探索興趣。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禮品盒(裝有樹根)、各種植物的根若干、圖片若干、各類根雕的藝術品,切好的蘿蔔片、山芋片等。

嘗試準備:幼兒提前一天製作根吸水試驗,在裝有各色顏料的瓶中放入植物根進行觀察。

活動過程:

1、以“猜禮物”引題,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1)讓幼兒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師:孩子們,今天凌老師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請小朋友先來摸一摸,猜一猜,再告訴大家你摸到的東西是什麼樣的?你覺得可能是什麼?

(2)讓幼兒通過視覺觀察,用語言表達對番薯的已有經驗的認識。

師:剛才大家都猜了這麼多,到底猜對沒有?別急,閉上眼睛,讓凌老師把它請出來讓你們瞧瞧。(出示番薯)哦,原來是一個番薯。這可是凌老師上次帶著幼兒社團的小朋友到大羅山挖來的番薯哦!很特別吧!

A、你們吃過番薯嗎?都是怎樣吃的?

B、番薯可以做起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聽的凌老師都想嚐嚐了。可是,凌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考考你們,番薯長在哪裡?你們吃的是番薯的什麼呢?(引:“給你兩種選擇:A、果實B、根)

C、大家意見都不一樣,這樣吧!聽聽社團的小朋友是怎麼說的?(播放PPT) 師小結:原來我們吃的是番薯的根。

D、那除了番薯之外,你還知道什麼植物有根?它們長在哪裡? 小結:原來植物都有根,一般都長在植物的最下面,都住在泥土裡。

2、幼兒通過觀察、分類、種植等嘗試活動,初步認識植物的根的名稱。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用語言表達三種根的不同外部特徵。

師:今天,凌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植物,請你們去看一看,找一找,找到了拿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可以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等會兒再告訴大家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根是什麼樣的?

A、教師帶著孩子邊看邊說,逐一認識鬚根、直根、塊根。

(如:剛才小朋友說的真好,這種根長的可真像老爺爺的鬍鬚,那我們可以用兩個字給這個根取個名字,像鬍鬚一樣的根叫什麼根好呢?誰來試試看。(鬚根,教師出示相應的字卡)

B、我也找到一種根,你們瞧,這棵菠菜的根直直的,那我們也給這種根起個名字,叫什麼好呢?(直根)有哪些小朋友也找到了這種根?

C、有沒有小朋友找到的根和我們剛剛找到的根都不一樣的?請你把它拿到前面來,大家看一看,這些是什麼植物?它們長得根特別在哪裡?

師小結:植物的根原來還這麼有趣,有直直的直根,有像鬍鬚一樣的鬚根,有一塊一塊的塊根。根必須生活在泥土裡氏最高興的,現在凌老師請你們來幫幫忙,請你將自己手裡的植物種到屬於它們的根的小田地裡,好嗎?

D、幼兒洗手

3、結合PPT,幫助幼兒瞭解根的用途。

師:(1)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根,那你們知道根對植物有什麼用嗎?

(2)植物的根對我們人類又有什麼用呢?

(3)剛剛你們說了這麼多根的用處,一起來看PPT,看看根還有什麼用?

4、品嚐根的零食和添畫遊戲,結束活動

師:不看不知道,根的用處還真是奇妙。有一個粗心的攝影家,拍了好多照片把根都忘了拍進去,我們一起來幫幫忙,把這些植物的根把它畫起來,畫好了,可以獎勵你一份根的零食哦!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1)、幼兒添畫,教師分零食

(2)、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發現、再現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在操作活動中有規律地繪畫圖案,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律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熊的圖片一張

3.幼兒領域的操作用書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律。

(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小熊搬新家了,它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裡去做客,看看它們是誰呀?(小兔,小貓,小狗)

師:去小熊家有三條不同的路,三位好朋友各走了一條小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走的是怎樣的小路呢?

小兔:不同顏色一隔一的排序

小貓:不同大小一隔二的排序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序

(引導幼兒發現並講出其中的規律。)

二、出示PPT,引導幼兒體驗學習不同排序方法。

(一)引導幼兒按規律排列。

師:三個好朋友都到小熊家了,小熊可開心了,為小動物們準備了它們最愛吃的食物呢!可是想吃這些食物可沒那麼容易哦!小熊還為小動物們提供了沒有裝飾完的'盤子呢,我們只要把小熊的盤子裝飾完,最愛吃的東西就會出現了。

小兔:不同實物一隔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蘿蔔)

小貓:不同大小一隔二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小魚)

小狗:不同形狀一、一、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骨頭)

三、幼兒動手操作。

(一)簡單介紹活動內容。

師:小熊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去做客呢,但是小熊為小朋友出了一道題,闖關成功的小朋友才可以到他家做客。小熊出的題在老師手上,叫按規律畫。畫對的小朋友才可以到小熊家做客。

(二)教師的示範講解。

(三)幼兒動手操作。

1.提出製作要求:

按一定規律排序

保持安靜,完成後舉手告訴老師。

幼兒園科學教案5

目標:

⒈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⒉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準備:

⒈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回形針、記錄單等材料每組一份。⒉扇子,吹風機。

重點:

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難點:

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過程:

一、談話匯入——風兒在哪裡?

師:有時,風兒不知躲到哪裡去了?樹枝,樹葉都不動搖了,我們有什麼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幼兒討論)

師:當風兒出現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現象?

二、幼兒操作,感知風兒能使有些物體移動。

提供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給每位幼兒提供了操作的機會,葉瀾教授認為,教學活動應該讓每個參與活動的幼兒人人都能夠喚起內在的激情。)

⒈幼兒猜測。

師:請你猜一猜朝他們吹氣時他們是否會移動?怎麼動?

(此段設計從生活中選取學生熟悉的素材,既“吊”起了幼兒探索的“胃口”,同時在幼兒的元認知和新知的建構之間搭起了“橋樑”為後面的學習探究拉開了成功的帷幔。

科學活動最基本的特點是從幼兒身邊的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科學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並從中獲取科學知識。因此,適當的問題是探究的起點。)

⒉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將物體有序擺放,一次一個孩子逐個向不同的物體吹風,記錄吹動後物體移動的路線。

(第一次操作簡單易行,很好的幫助了幼兒感知梳理風力大小對不同物體的影響,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有關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通過親身操作活動促進幼兒積極的情感態度,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在遊戲中愉快體驗。)

⒊交流。請幼兒說說哪些物體被風吹動了,哪些沒有吹動?為什麼呢?它

移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活動中,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傳授去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在這裡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結果顯得尤為重要,唯有交流才能讓幼兒盡力表達的更清楚,推理得更嚴密。)

⒋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磁鐵或一塊石頭,引導幼兒製造風,想辦法使其移動。

(讓幼兒學會解決一個問題的能力遠遠要比讓他們去牢記100個問題的答案來得重要。第二次操作,讓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提升,在第一次初步感知物體能否移動和風的關係的基礎上,嘗試解決問題,思考風力的大小和物體移動的關係。)

三、表演“風來了”情景。

⒈幼兒以組為單位:每位幼兒認領組中的一種實驗物品,假設自己就是這一物品,然後其它幼兒對著他吹氣,這一“物品”模仿剛才的運動情形,進行相應的表演。

幼兒逐一進行遊戲表演。

⒉全體幼兒表演

幼兒假設自己是風,教師鼓勵他們象風一樣的行動,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強風,做一陣輕風,慢慢的安靜的下來然後開始颳風。

(以遊戲的形式開展,不僅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即讓幼兒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而且再次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活動再次達到高潮。)

四、延伸活動。

⒈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風吹到植物上植物的變化,及吹到人們身上,人們的動作,並用身體動作模仿。

幼兒園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探索、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徵。

2、嘗試製作水泥沙,初步瞭解沙子的功用。

3、喜歡科學探索活動,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沙子,人手兩個杯子、攪拌棒。

沙畫圖片、水泥、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沙、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沙)這是什麼?你以前見過嗎?請你去輕輕地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玩一玩這些沙長的什麼樣?(幼兒操作)

教師通過幼兒的回答小結:沙子是細細的、一粒一粒的,摸在手裡軟軟的------

二、進一步探索沙子的特徵

剛才,有的小朋友說沙子會流的,請你來演示給小朋友看看(一個幼兒操作)教師操作:原來沙子會流動的,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東西也會想沙子一樣流動的?(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講述)

我們以前做過糖和鹽的小實驗,還記得糖和鹽放在水裡會怎樣嗎?如果沙子放了水會不會溶解呢?(幼兒猜測)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三、瞭解沙子的功用

小朋友,你們知道沙子有什麼用嗎?(可以玩、畫畫(出示沙畫)

出示水泥沙,這是什麼?(幼兒猜測)老師告訴你們這是用沙子做的,請你來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沙子是軟軟的,而這個確實硬硬的。原來軟軟的沙加了水泥和水,太陽一晒就會變成硬硬的水泥沙,沙子是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材料。

小豬想要請我們小朋友為他做一間堅硬、牢固的房子,你們想幫他嗎?(交代方法、要求)

活動延伸:

你們的'水泥沙做好了嗎?現在把他放到太陽下晒一晒,就會變的堅硬,可以給小豬造房子了。

小百科:沙(砂)子的用途很廣泛:它除了用於建築、修路、過濾、養殖美化、當冶煉的速容劑外、還是製造玻璃的主要材料它含矽元素、在體育運動上除了沙池外還可做練拳的沙包、防洪用的沙包它功不可沒!

幼兒園科學教案7

教案目的:

1、讓幼兒初步認識、瞭解地球,知道地球是一個十分巨大的球體,是我們人類和其它動物共同居住生活的地方。

2、教育幼兒愛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3、初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探索興趣。

教案准備:

1、電視機、電腦、2個課件;

2、地球儀一個;

教案流程:

一、請你猜一猜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法國人……都住在什麼地方。

二、向幼兒介紹地球

1、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地球嗎?它是什麼形狀?(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地球儀,請幼兒觀察並討論地球的形狀。

小結:地球是一個非常大的球體,形狀像球而略扁,地球儀就是縮小的`地球模型。

3、通過看課件,讓幼兒瞭解地球上面有什麼?

(1)提問:地球是一個很大的球體,你們知道它上面有什麼?(請幼兒憑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識回答) (2)觀看課件。然後通過提問,鞏固幼兒對地球上有陸地、高山、海洋、人、動物、植物的認識。

4、讓幼兒在地球儀上找出海洋、陸地的位置,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和最熱的地方在哪裡?

三、學念兒歌《地球是個運動員》。理解並學習兒歌內容,想像兒歌展示的畫面,領會詩中對地球生動、形象的描述。

四、小結:地球上有許多人、動物和植物,而地球只有一個,它是我們大家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注意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多植樹......)

五、結合課件,教師有表情的講故事《地球生病了》,然後組織幼兒討論:地球為什麼生病了?怎樣給地球治病?......進一步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和探索興趣。

六、延伸活動:

開展爭當“環保小衛士”活動——啟發幼兒在平時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保護環境的工作。

幼兒園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和親人的屬相,培養幼兒和家人之間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幼兒簡單的推理能力。

3.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種動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感知、瞭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12年一個輪迴的規律。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生肖鍾、山洞大山的圖片。

2.學具:蛋糕盒製作的鐘面、十二生肖的圖片.膠水等

3.知識準備:幼兒認識時鐘。

活動重點:幼兒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活動難點:知道十二生肖每12年輪迴一次。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出示生肖鍾,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二、展開

1.瞭解十二生肖的12種動物,簡單的感知其排列順序,理解其含義。

(1)請幼兒說出鐘面上有多少種動物,為什麼?我們來數一數,看看是不是12種。從哪開始數呢?老鼠第一?誰第二?誰第六?小兔第幾?

(2)小朋友當中有沒有屬“小老鼠”的?為什麼說自己是屬“小老鼠”的?(引出“屬相”一詞,豐富幼兒詞彙)小朋友還知道有什麼屬相?

(3)小朋友的屬相為什麼有的是牛、有的是老鼠、不一樣呢?(幼兒交流討論)

小結:同一年出生的孩子屬相就一樣,豬年生的屬豬,牛年出生屬牛……一年一個屬相。

(4)結合生肖鍾觀察一共有多少種屬相。

小結:原來,鐘面上的12種動物就是人的12種屬相。

2.發現.感受十二生肖12年輪迴一次的規律。

(1)你還知道誰的'屬相?(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親人的屬相)

(2)想不想知道客人老師的屬相?我們一起去採訪好嗎? (3)幼兒交流採訪結果、

(4)結合交流採訪結果,引導幼兒思考:有的客人老師的屬相和小朋友的一樣,也有的老爺爺的屬相和小朋友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啟發幼兒結合“生肖鍾”進行思考。鼓勵

幼兒說出客人老師的屬相是以前輪迴到的,小朋友的屬相是以後輪迴到的,屬相是不停的輪迴的,一年一種屬相)

(5)十二屬相輪迴一次要多少年?

(6)小結:十二生肖12年一個輪迴,一年一個屬相,不停地向前的輪迴。

3.講解故事,幫助幼兒瞭解十二生肖排列的由來並初步熟悉其排列順序。

(1)十二生肖為什麼會這麼排隊,你知道嗎?(鼓勵幼兒按經驗講述)

(2)介紹一個神奇的關於體育比賽的故事,引導幼兒熟悉故事並複述故事。

三、結束

和幼兒一起製造生肖鍾。

1、小結:今天小朋友在生肖鐘上發現了許多祕密:人的屬相有12鍾,屬相12年輪迴一次,一年一種屬相。

2、今天小朋友自己也來做一個生肖鍾。

附故事:十二生肖

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想給這十二種動物排個隊,可是怎樣排呢?十二個動物出主意:大家來比賽,按勝負決定誰排在第一,誰排在最後,玉皇大帝來做裁叛員。

比賽開始了,參加第一個專案的是鑽山洞比賽。老鼠、牛、老虎站在起跑線上。聽到口令,老鼠一竄就鑽進了山洞。老虎看見了心理也非常的著急,也學老鼠的樣子想鑽進山洞,但是不小心,腳一滑摔了一腳,等老虎爬起來的時候,牛已經鑽進了山洞,老虎得了最後一名。

緊接著進行的是爬山比賽。兔子、龍、蛇早早的站在起跑線上,口令還沒有響,蛇就積極忙忙往山上爬,玉皇大帝判蛇犯規退出比賽。兔子又蹦有跳非常靈巧,龍要一步步往上爬,兔子得了第一名。

第三項比賽是跨步比賽,誰的步子跨的大,誰就得第一,馬、羊、猴準備好了,馬跨出了一大步,羊的步子比馬要小,猴的腿最短,跨的步子也最小。

最後一個比賽專案是跳高比賽,雞狗豬聽到口令,大聲一叫,雞跳過去了,狗跳過去了,但是把橫竿給弄倒了,豬鼓足了勁也沒有跳過去。]

比賽結束了,按照比塞的結果,老鼠排在了第一,豬排在了最後,次序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幼兒園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2、讓幼兒瞭解青蛙的外形特徵和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成長過程。

3、使幼兒知道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動重點:瞭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找朋友。"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和你們打招呼呀?"播放青蛙的叫聲讓幼兒聽辯,匯入新課。

二、認識青蛙

"小朋友你見到的青蛙是什麼樣子的?小時候,它的名字叫什麼?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小結:小蝌蚪究竟是怎樣一步步變成青蛙的,我們看段視訊就明白了!

三、觀看課件,幼兒總結出青蛙的生長過程。

1、播放課件一遍,提問:

"小蝌蚪經過哪些變化,最後才成了青蛙呢?(師根據幼兒回答,張貼圖片。師不做評價)

2、再次播放課件一遍,提問:"小蝌蚪是這樣變成青蛙的嗎?(請個別幼兒參與評價。)

師小結:原來呀,青蛙是經過了:卵→小蝌蚪→長出前腿→長出後退→小青蛙→大青蛙的生長過程。

四、分發作業單,鞏固認識青蛙的生長過程。

五、總結:青蛙生活在小河、水溝及水田中,以蛾、蚊、蠅類等農業害蟲為主要食物。據統,一隻青蛙一年至少要吃掉1500只害蟲。每隻青蛙吃掉這麼多害蟲,成千上萬只青蛙吃掉的害蟲就很多了。因此,人們把青蛙稱為"捉害蟲高手",並把青蛙當做人類的好朋友。

相信小朋友們,從今天起,我們一定能做到保護青蛙,愛護青蛙。

幼兒園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瞭解和樹有密切關係的事物,增進對樹的瞭解。

2.教育幼兒懂得愛護大自然。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松鼠,樹林1,鳥窩,

2.各種動植物、自然環境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交流:我見過的.大樹

1.教師:小朋友,我們都見過很多的大樹,現在我們來說一說你都見過什麼樣的大樹?

2.啟發幼兒結合已有的知識講述各種各樣的大樹。

3.教師:小朋友見過這麼多大樹,你知道這些大樹有哪些好朋友嗎?

引導幼兒思考大樹和動物、自然環境有哪些聯絡。

二、瞭解:大樹的朋友

1.出示圖片:大樹和啄木鳥

(1)畫面上有什麼?(大樹,啄木鳥)

(2)大樹和啄木鳥是好朋友嗎?為什麼說它們是好朋友?

2.引導幼兒觀察樹與其他事物的關係。

(1)出示圖片:鳥窩

提問:樹上有什麼?(鳥窩)

鳥窩是誰的家?為什麼安置在大樹上?

鳥窩和大樹是不是好朋友呢?

(2)出示圖片:陽光和大樹

引導幼兒討論:陽光和大樹是好朋友嗎?如果沒有陽光大樹會長成什麼樣子呢?

3.幼兒操作:找找好朋友

讓幼兒在卡片中找出大樹的好朋友,並說明理由,為什麼和大樹是好朋友。

如:花在樹旁靜靜地開放,一隻小松鼠在樹枝間跳來跳去,一頭熊在樹洞裡東面,

一隻啄木鳥在為樹捉蟲等等。

4.拓展活動

啟發幼兒給大樹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幼兒園科學教案11

一、活動名稱

大小、長短、前後、上下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複習鞏固大小、長短、前後、上下的概念。

2.培養幼兒動作靈敏、反應迅速、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大、小球(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盆各一個、長繩短繩各一條、長短毛線繩與幼兒人數相同、長橋短橋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後放有8個易拉罐)、大樹一棵(樹上有與小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小果子,樹下有與大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大果子)大圓點、小圓點的貼上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附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自由選擇大圓點、小圓點進入活動場地。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匯入。簡單說明戶外活動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複習鞏固區別大小。

出示許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讓幼兒觀察。

師:場地上放有許多球,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球有什麼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師:請大花把大球拿起來,放到大盆裡,請小花把小球拿起來放到小盆裡。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還是小球?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之間互相比較,誰的大誰的小。

2、複習鞏固區別長短。

出示二根繩子,一根長繩,一根短繩。

師:場地上放有兩根繩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著兩根繩子有什麼不同?

幼:一根繩子長,一根繩子短。

師:請大花走長繩小花走短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你走的是長繩還是短繩?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每人取一根毛線繩,互相比較長短。說出誰的長誰的短。

3、複習鞏固區別前後。

出示玩具娃娃讓幼兒觀察哪是前面哪是後面。

師:請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請小花到娃娃後面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裡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後面玩.再交換活動一次。

遊戲:看誰反應快。師:小花站到老師前面,大花站到老師後面。再交換活動一次。

4、複習鞏固區別上下。

出示大樹,讓幼兒觀察樹上有什麼?樹下有什麼?

幼:樹上有果子,樹下有筐子。

師:請大花去摘樹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樹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請把果子放到樹下小花的筐子裡。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裡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裡?再交換活動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觀察,說出頭在身體的上面,腳在身體的下面。

(三)結束部分:

遊戲結束:幼兒按大小頭飾分成兩組,分別跑過長短兩座“橋”大花去拿樹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樹上的小果子,再分別到玩具娃娃的前邊與後邊。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醒來的冬眠動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瞭解哪些動物是冬眠的'。

2.嘗試在遊戲中說說英語,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冬眠的動物

2.趣味練習:給冬眠的動物寫封信

趣味練習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說說冬眠的小動物

請幼兒說說,知道有哪些小動物是冬眠的。

二、觀看幻燈片,師生討論。

討論幻燈片中的小動物是否冬眠。

(其中有爭議的地方可讓幼兒在“小問號”內記錄。)

三、遊戲:Wake up!冬眠的動物醒來啦!

1.玩法

幼兒對紙袋裡的小動物說些有關春天的話,然後把冬眠的小動物拉出來。

2.玩法

幼兒做冬眠的小動物,教師做叫醒小動物的人。

聽到“冬天來了,許多小動物開始冬眠啦!”幼兒做睡覺狀。

聽到“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醒來了。

小青蛙,Wake up!Wake up!”小青蛙就做醒過來的樣子。

然後再去把其它冬眠的動物叫醒。直至所有的小動物都醒過來。

規則:冬眠的動物聽到“wake up!wake up!”才可醒來。

叫醒小動物的人要說一些有關春天的話。

四、給冬眠的動物寫封信

冬眠的小動物醒來了,小朋友想對它們說些什麼話呢,寫下來吧。

幼兒園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感知物體的內部是有間隙的

2、同一容器內的物體與物體間也是有間隙的。

3、培養幼兒科學、有序、合理安排空間的思維方式。

活動準備1.每組一個托盤,一個空廣口玻璃瓶,石頭、小石子沙子、水若干,一把小勺、一根筷子,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桌上擺放的實驗用品

1、石頭、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畫有玻璃瓶輪廓的紙和筆。

2、說一說,石頭、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麼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動,石頭、小石子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摸起來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頭比小石子兒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無味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聞起來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來的。

二、探究的問題

1、你能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都裝到一個瓶子裡嗎?試一試。

2、幼兒用兩種方法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裝到一個瓶子裡。

(1)先裝大石頭,再依次裝小石子兒、沙子和水。

(2)先裝水,再依次裝沙子、小石子和大石頭。

三、記錄實驗過程。

1、說一說我的發現。

(1)先裝了大石頭,因為大石頭佔的地方大,然後又放了些小石子,

這樣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給填上了。

(2)後來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間的縫隙填上了。

(3)最後倒水,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裝沙子、小石頭和大石頭,沒有成功。

四、實驗發現

1、先裝大石頭,再裝小石子、沙子和水,這樣裝得較多。

2、應把物品都裝進瓶子裡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敗了。

幼兒園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觀察、瞭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有喜歡小兔子、關心秒度 動物的情感。

3.豐富詞語:毛茸茸、三瓣嘴、蹦蹦跳跳

活動準備

1、動畫片:小兔子真可愛

2、兔子一隻,草、白菜、胡蘿蔔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

動畫片引發觀察小兔子興趣。

二、觀察小兔子

1、兔子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有順序的'觀察兔子的頭部(長耳朵、三瓣嘴)

身體(橢圓形、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

尾巴(短短的)

2、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啊?我們來學一學好嗎?

三、抱抱小兔子

1、那你喜歡小兔子嗎?我們來輕輕的摸摸它抱抱它好嗎?

2、小兔子全身長滿了什麼?(毛)

3、身上的毛是什麼顏色的?

4、抱起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毛茸茸的、柔柔的、軟軟的、暖暖的)

四、喂喂小兔子

1、小兔子愛吃什麼?(青菜、青草、蘿蔔)

2、吃東西的時候它的嘴巴是怎麼動的?(

結束部分

教師:那我們一起喂喂小兔子好嗎?

帶著兔子和孩子們一起散步,給兔子吃點。

幼兒園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課件和講述等活動,初步瞭解有關動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識。

2、激發對動物的探索興趣,增強對小動物的熱愛情感。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蜻蜓和母雞生寶寶的多媒體課件、紅、綠綵帶、小紅旗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師: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客人,看,是誰來了呀?(小鳥)小鳥長大了,它想飛到外面去看看周圍的世界,我們跟著小鳥一起去看看吧。

評析:幼兒對小動物都很喜歡,匯入時借用小鳥這一小朋友都熟悉的動物形象,以引起孩子的專注力和探索的興趣。

二、觀看課件、瞭解動物的兩種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課件瞭解卵生動物的常識。

1、觀看蜻蜓的課件。

(1)提問:故事裡小鳥碰到了誰?蜻蜓媽媽在幹什麼?

(2)蜻蜓媽媽是怎樣生小寶寶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寶寶是怎樣長大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ppt課件,(卵→幼蟲→蜻蜓)

(3)師:還有哪些動物和蜻蜓一樣也是產卵的?(出示ppt課件:蝴蝶、蒼蠅、蚊子)

(4)師:你們知道得真多,小鳥謝謝你們告訴它這麼多知識,它繼續往前飛,又會看見什麼呢?

評析:課件的出現,給孩子們一個視覺的探索空間,幼兒通過觀看了解蜻蜓媽媽生寶寶的過程。

2、觀看母雞的課件。

(1)小鳥看到誰在幹什麼?母雞是怎樣生寶寶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ppt課件(母雞→雞蛋→小雞)

(2)師: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呢?(出示ppt課件:鴨、鵝、鳥)

小結:像這些動物媽媽先產卵,小寶寶呆在卵裡,吸收卵裡的養分,然後不斷的變化長大,最後長成和媽媽一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這種動物媽媽生寶寶的方式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卵生。

評析:對於常識的概念如果沒有形象的感知,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像這些動物媽媽”從具體再到抽象,並及時的幫助幼兒梳理並小結,讓孩子對”卵生”的概念更加的形象。

(3)擴散思維:還有哪些動物也是卵生動物?(出示ppt課件:鷹、螞蟻、魚、壁虎)

師小結:其實動物界裡,很多鳥類、昆蟲累、魚類、爬行類都是卵生動物。

(二)瞭解胎生動物的有關常識。

(1)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卵生動物的呢?(不是)

(2)出示ppt課件,貓的圖片,貓媽媽生下的寶寶是誰?它長的怎麼樣?

(3)出示ppt課件,狗的圖片,狗媽媽生下的寶寶是誰?它長的怎麼樣?(引導幼兒觀察小貓、小狗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一個模樣就有頭、身體、四肢、尾巴,還要喝媽媽的奶長大呢。)

小結:像小貓、小狗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一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這種動物媽媽生寶寶的方式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胎生。

(4)發散性思考:出示ppt課件,大象是胎生動物還是卵生動物?還有哪些動物也是胎生動物?(出示ppt課件,豬、牛、兔……)

師小結:其實在動物界,許多哺乳動物都是胎生動物。

三、鞏固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

(1)分別出示各種小動物ppt課件,讓幼兒猜猜它是卵生動物?還是胎生動物?

(2)幼兒講述後,教師逐一出示答案。

評析:圖片的的一一展示,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動物的探索慾望,也是幫助幼兒記憶胎生、卵生的`一種直觀、有效地方式。

四、出示ppt課件,以競賽的形式,幼兒進行搶答,進一步鞏固對卵生、胎生的知識。

1、師介紹參賽小組:紅隊:紅隊必勝,耶。綠隊:綠色綠色,健康快樂!耶。

2、師介紹遊戲規則:當出示動物圖片時,請每隊隊員進行舉手搶答,答對的小組隊員自己插上一面小紅旗,搶答結束後以紅旗多的一隊獲勝。

3、總結得分情況,祝賀獲勝小組。

評析:“比賽”是大班孩子很喜歡的一種競技形式,能有效的激發幼兒的合作、團結意識。這個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幼兒的主動參與性強,都想通過努力得到小紅旗為自己隊爭光。

五、活動延伸:

師:大自然還有許多動物,哪些是卵生動物,哪些是胎生動物呢,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閱資料,收集一些圖片帶到幼兒來,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目標是“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組織本次活動時,我首先從幼兒常吃的雞蛋入手,引出了卵生的概念,接著自然過渡到人的出生,引出胎生的概念。同時,藉助多媒體演示,幼兒對胎生和卵生的含義有了比較清晰的理解。區分環節照顧到個別差異;最後延伸環節是對能力的提升,留給幼兒思考探索的空間,也體現了終身發展的科學教育理念。

幼兒園科學教案15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驗瞭解常用的導電材料。

2. 初步培養幼兒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二. 活動準備

乾電池 電珠

銅線 鐵絲 鋼絲 鋁線 橡皮管 棉線 塑料管 紙棒

手電筒 記錄紙 筆

三. 活動過程

1. 手電筒的發光原理

(1) 出示手電筒

問題:手電筒怎麼會發光?

(2) 探究手電筒的結構

a.幼兒回答手電筒怎麼會發光。

b.拆卸手電筒

電珠 電池 銅片

結論:光有電珠和電池手電筒是不會發光的,必須有銅片把電珠和電池連線,電珠才會發光。銅片是可以通電的導線。

2. 實驗:尋找能通電的導線

(1) 問題:除了銅片,還有哪些是常用的導電材料?

幼兒自由討論

(2) 教師提供材料,幼兒進行實驗操作並記錄。

(3) 總結:金屬是可以導電的。

思考:在任何情況下金屬都是可以導電的嗎/非金屬都是不可以導電的嗎?

3. 電池與電珠發亮的系列實驗

(1) 現象:相比較一節電池,兩節電池能使電珠更亮。

a.幼兒實驗展示

b.第一次結論: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2) 第一次驗證: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a.三節電池做實驗,其中一節放反,電珠反而變暗。

b.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

幼兒自由討論

c.第二次總結:每節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3) 第二次驗證:每節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a. 根據第二次的總結,幼兒自由操作實驗。

b. 實驗結果:電池電壓超過電珠負荷電壓,電珠會燒壞不亮。

c. 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

幼兒自由討論。

4. 延續問題:電對人體的傷害

設計思路:

孩子們在玩手影的區角遊戲時,對不同型號手電筒發光程度不一樣的現象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電池大的電量就大。”

“你們看,前面的小電珠有大小的'。”

“這個手電筒裝了兩節電池,怪不得比較亮。”

……

電的概念,對於幼兒來說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活動設計中,幼兒的所有探索都輔助於小電珠這一很好的載體,通過小電珠的發亮情況,來讓幼兒感受電的神奇力量。

活動主要分兩個環節。第一環節試圖讓幼兒通過自由選材進行電珠發亮實驗,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導電材料;第二環節是通過利用電池數量進行電珠發亮實驗,初步培養幼兒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從而得出電池數量與電珠發亮程度關係的正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