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通用18篇)

校園 閱讀(1.52W)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什麼書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通用18篇)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

自從我讀了海倫·凱勒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的主人翁就一直在我的眼前閃爍,她激勵著我。

海倫·凱勒剛出生19個月,因病雙目失明,不久又影響了聽覺。從此她就在漫漫黑暗的長夜與無聲的世界中度過。長期的盲人生活,使她倍感眼睛明亮的寶貴。她不能像平常人一樣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也不能欣賞到這個美麗而充滿樂趣的世界,只能用自己那雙嬌嫩的手觸控到遺憾和無奈。但她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有毅力,像在暴風雪中頑強生長的小草,能洞察別人的內心世界,而我們這些擁有明亮眼睛的人們卻總是對這視而不見,所以耳明眼亮的人,看到的東西是很少的。

海倫·凱勒曾說:“只有聾子才會珍惜聽力,只有瞎子才能體會到看見事物的巨大幸福。”如果通過三天,你就要變成瞎子了,那麼你也許會特別的珍惜自己的視力,用自己的眼睛來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如果再過三天,你要死了,那麼你又會做出多少令人歎為觀止的事情呢!

老師常說:“抓緊時間,好好利用你們的生命吧!”但我不以為然。因為誰都知道自己某一天一定會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的,但我們通常把那天想得太遙遠了。當我們身強體健時通常是無法想像殘廢的。這樣做,其時是我們看輕了生命的價值,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著,直到死去的那一刻才明白了,但卻已經晚了。

海倫·凱勒她那種永不言敗、執著奮進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就讓我們像瞎子珍惜視力一樣珍惜我們的生命吧! 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今年寒假,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我十分佩服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

當我讀到“老漁夫想:這裡離海岸實在是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因為他這時已經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向著更大的目標前進。再看看我們,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們都叫苦連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應該像這位老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標。

當我讀到“大馬林魚開始快速地圍著小漁船遊動,將纜繩纏繞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舉著鋼叉,在它躍出水面的一瞬間,竭盡全力地向它的心臟擲去,一聲哀鳴結束了大魚的生命,它靜靜地浮在水面上……”時,我的心也像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我非常欽佩老人那種毫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知道對手實力很強,但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老漁夫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老漁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成功。

在讀到大魚的血腥味被一群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劍魚的嘴等一切可以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衛,並最終趕走了這群鯊魚。但大魚的肉已經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還風趣地批評自己的左手“該工作的時候卻在休息”的時候,我也被老人樂觀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不能斤斤計較。

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也應該像他那樣,不能滿足於現狀,應該積極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2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對於至今才讀《平凡的世界》十分汗顏,這又一次強烈昭示了原先書讀得少得可憐,缺課太多。慶幸的是,我終於接觸到了它,不僅僅是接觸,而是被強烈吸引、深深震撼,特別是在逐漸走向成熟、懂得思考的三十六歲,讀這樣一部關於人性、人生、生活、情感的巨集篇鉅著,感到恰逢其時。

《平凡的世界》,從一開篇便被吸引住了,平生還從未有一本書能如此強烈地吸引著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樸實無華的文字,沁人心脾,其間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滿哲理的思考給我深刻的啟迪,引發強烈的共鳴。無論在哪裡,無論當時當地是如何的喧鬧與嘈雜,只要目光接觸那些文字,情緒情感就會被拉入小說中的那時那境,體會感悟著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為他們或憂傷或歡欣,或感動淚流或輕聲嘆息或幸福微笑。

讀《平凡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筆自然平實,讓人讀起來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現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沉,表面文辭飛揚,實則提煉不出精髓要義。二是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描寫細緻入微,而且景物描寫與人物心情、世事變遷相呼應,可謂一大特色。《平凡的世界》十個春秋冬夏,季節流轉,世事變遷,也映襯著人物命運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總能在敘述故事情節和描寫人物內心活動時,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對人生觀、世界觀以及人性、情感的歸納總結,恰到好處,發人深省。四是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中始終能反映出一種強烈的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奮鬥的勵志書。當然這部書包含的思想遠不僅僅是這一點,但於我而言這一點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著的那種生生不息、執著進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讓我感覺同樣充滿這種力量的是錢文忠的《玄奘西遊記》。

讀罷《平凡的世界》,又看《早晨從中午開始》。一種強烈而深刻的感受,路遙真正是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全部熱情和激情在寫作。他是理想的踐行者,用近乎殘酷的方式、非凡的毅力,身體力行了他關於人生的宣言:“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路遙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平凡的世界》,它決不會因時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為它所凝練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恆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從中汲取精神的養料,給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詮釋,給情感以至純至真的體驗,給懶惰以無可爭辯的痛擊,給執著進取以最有效的鼓勵。明天,將開始我第二遍《平凡的世界》的閱讀。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3

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畫卷上畫著美好的世界,童年充滿著夢想,洋溢著快樂,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幸福的;是沒有煩惱和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沒有高爾基那麼貧苦,甚至不及他的百萬分之一,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學習,不孝順父母呢?

我讀了《童年》這一本書之後,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才深知,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被父母寵著,慣著,千依百順,唯我獨尊,沒有受一點委屈和痛苦,還整天怨天尤人,做一點事情就叫苦叫累。無論父母如何用心良苦,我們都不知道,不懂得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童年》是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從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四歲的主人公阿廖沙因為父親去世,和母親回到外祖父家,後來隨母親改嫁,和繼父一起生活。在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掌管著家裡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兩個舅舅為了分家不顧一切,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洩。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外祖母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每次在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時候,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阿廖沙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好事情"等等。後來,阿廖沙不堪外祖父對母親的打罵,離家出走了。不久,母親就去世了,但是,阿廖沙沒有屈服,他在這些困難中懂得,活下去就是希望,只有鬥爭才能生存。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架,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讓我們向高爾基看齊,一起做一個堅強的人;刻苦學習的人;學會生存的人;不管身處怎樣的環境,面對怎樣的挫折,都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要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一起努力吧!

上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裡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裡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4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樂的,還是令人厭煩的,它都使我們一生難以忘懷。童年反映了我們兒時的喜怒哀樂,我想這麼些個喜怒哀樂早已在我們幼小、純潔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童年》這本書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樣令人忘懷,令人感慨的呢?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廖沙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在那裡,到處都是爭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時時刻刻地關注著他,阿遼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產,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一歲了,當年的高樂基已經走上了獨立謀生的道路,想想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還要父母給我幫忙,就說一次做奧數題吧,讀了一遍以後,覺得這道題很難,根本不經過自己動腦子試一試,就要爸爸來教我,其實這道題很簡單,還沒等到爸爸來教,我已經做出來了。記得還有那次夏令營吧,在綠色學校裡,教官要求我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說說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先要擦肥皂,然後這邊搓搓,那邊搓搓,再……,洗到再來,衣服還是不成樣子,髒的地方還是髒,所以爸爸批評我依賴性太重,缺乏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時又接觸到了一種小市民的社會生活,而這個階層的人的所作所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厭惡。然而,阿廖沙單純、完美的心靈並未受這些消極態度的同化,始終保持著自己高尚的思想。這種思想貫穿了他的一生,體現了他所有的內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讓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時產生一種敬佩之情。

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遼沙的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廖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裡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5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老人與海》這一部小說,但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機會去讀一讀這本小說。而高一課本中就有《老人與海》這篇小說,雖然說是刪減版但亦足矣。

在語文課本中,這篇課文可以算的上長的了,但我還是耐著性子把它看完。當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就被這個故事中老人的勇氣所震撼到。一個人是怎麼做到在年紀這麼大的情況下,坐在一艘小木船上,是怎麼樣殺死數條鯊魚的?有些人或許會說,他殺了那麼多鯊魚有什麼用?最終他最開始打的魚已經被鯊魚咬光了,有任何意義而言嗎?我認為這種想法既是正確的同時也是錯誤的。從客觀而言,沒錯,老人的目標沒有達成,沒有將那條魚帶回鄉鎮,他最初的目的是沒達成的。但是從主觀上來看,他在乘船回來的過程當中,他心中唯一的願望就是活著回到鄉鎮。這個心願達成了,即便他帶著只剩骨頭的魚回來我認為他也是成功的。我想,不管他的目的有沒有達到,他絕對是成功的。

當我第二次讀的時候,我更加仔細了些。發現有許多許多在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其中,固然有對老人勇氣更加細節的描寫。但最主要還是我發現了一些其他的東西。在老人第一次抵擋住鯊魚後,老人進行了一段長時間的自言自語。一開始沒仔細看其內容,認為只不過是老人增加自己信心的手段。但第二遍仔細讀了之後發現,其內容竟是老人對他自己殺了一條鯊魚,一個生命的譴責,以及說服自己,自己只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採取的手段。這個片段我至今未能理解,還是我自己本身弄錯了呢?所以並不作過多評論。

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在老人自認為活不下去的時候,想到了鄉鎮燈火通明,許多許多的人都在等他回去,而不知是諷刺還是因刪減或是因為其他,當老人回到鄉鎮的時候,一切都靜悄悄的,感覺像是沒有人在關心他的感覺。這點我也至今為明白。

雖然諾貝爾獎頒獎言是圍繞著主題的,但我卻發現了其他的一些東西。或許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吧,也許也只是我的粗心或是其他原因罷。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6

夢想是每個生命主中最美好的渴望。人間的奇蹟多出現在一個夢想過後,並經過努力使夢想成真。《夢想的力量》一文中的瑞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讀完這篇文章後,瑞恩的善良、愛心、執著深深地感動了我。一個只有六歲的孩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娛樂時間和玩耍時間。和他相比,我實在是感到有些慚愧,如果全家都看電影去了,我也一定要跟著去,為了微不足道的兩塊錢擦兩個小時的窗戶,實在是太不值得了。而瑞恩做的與我所想的正好相反,他認認真真地將窗戶擦了一遍,取得了距離他的夢想又近了一步的兩元錢。在擦窗戶的過程中,瑞恩一定感到過累,也一定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是一想到非洲孩子連乾淨的水都喝不到的情景,這種念頭就被打消了。

多麼善良的孩子呀!多麼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呀!他那金子般的心打動了全世界的人,使全世界的人都像瑞恩一樣幫助有困難的人。

看來,美好的善良的夢想,會給人帶來希望,會給人帶來無窮的動力,並能創造出奇蹟。

這正是夢想的力量!它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無盡的力量!能讓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創造一個個奇蹟!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7

平凡,這個詞十分抽象,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於這浩瀚無窮的世界,我們人類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無論是悲與歡、窮與富、強與弱,對於這歷史的長河不過是些平凡的小事罷了。我素來對平凡都是這樣認為的。可讀了《平凡的世界》後我改變了這樣的看法。

這本書是矛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是悲劇?是喜劇?還是正劇?都有一點點。這裡面省略了華麗的描寫,省略了驚天動地的情節,省略了驚險離奇的故事,講述的無非是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世界。

這本書講述了:故事的主人公孫少平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從上學時候吃黑麵饅頭到他長大成人後成了一名攬工漢,依然很艱苦。可是哥哥的工廠又倒閉了,全家好幾口人的生活壓力全壓在他一個人的身上。開始他承受不了,可後來他堅持住了,還總結出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讀到這裡我不禁為他留下了眼淚。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思索了起來,孫少平留給後人的態度是什麼?是一種對苦難的崇高感和自豪感,是對生活的熱愛與美好。妹妹寫信給他說:她後悔為什麼自己是農村人,而孫少平卻回信給她說“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我不僅把我受的苦和孫少平所受過的苦相比較。我的苦無非是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多,晚睡會兒;或做完作業,家長不讓玩電腦;或是家長多報了幾個補習班,沒時間玩就哭天喊地,捶胸頓足。孫少平呢?他每天都在危險的煤窯中掙著微薄的工資,而就這點杯水車薪的錢,卻是全家一個月的費用。兩者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啊!現在我們過得錦衣玉食的生活,簡直是蜜罐裡泡大的,但還不滿足。我經常在超市裡看到有的小朋友因得不到滿足,而在商店裡號啕大哭;有些小朋友很自然地把魚頭夾給媽媽吃,認為這是她的最愛;還有些小朋友更是過分,竟然打罵養育他的家長,還建立什麼反家長聯盟,對抗家長。而孫少平呢?他頓頓喝野菜稀飯吃黑麵饃,卻用少得可憐的糧食為奶奶做白饃。當少平用自己唯一的錢給患有多年的眼疾、半身癱瘓在床的奶奶買了一瓶止痛藥和兩瓶眼藥水後,奶奶的眼角滑出了兩顆淚珠,我的眼淚也止不住流下來,我們和孫少平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或許,在物質上,我們比孫少平富有,但在精神上,我們卻比他貧窮。茫茫天地,芸芸眾生,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世界。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8

這個暑假我讀了沈石溪寫的《最後一頭戰象》,使我受益匪淺。

其中,使我倍受感動的是熊媽媽為了小熊出門覓食,卻被獵人捉住了,當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時,熊媽媽衝破籠子順著氣味找到了觀察站。可是小麗麗剛睜眼時看到的是作者而把他當成了媽媽一樣寸步不離。母熊因小麗麗三番五次的回到觀察站而很是惱火。

過了幾天,母熊帶著小麗麗覓食的時候,一隻雪豹撲向小麗麗。母熊與雪豹搏鬥了起來。雪豹死了,而母熊的腸子也流了一地,無奈之下母熊把小麗麗託付給了作者便死去了。

這隻偉大的母熊盡到了以為母親應該盡到的責任,並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人類,動物世界裡的愛不比我們人類的少,母愛是偉大的,任何人都無法讓母愛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母熊雖然死了,但她對孩子的愛將永遠閃亮在我們的心裡。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9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0

暑假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對於我來說,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它帶給我無窮的樂趣和知識。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好書——《絕佳拍檔之成長不煩惱》,這本書的作者是商曉娜,出版社是明天出版社,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雙胞胎兄弟——馬一左和馬一右。書中講的就是他們和家人、同學之間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他們兩個吵架了、運動會前他們和父母之間的商量、晚飯後他們的爸爸媽媽爭吵誰洗碗、馬一右有了微博後到處去找“粉絲”、他們的媽媽要參加考試……

在這麼多有趣的故事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他們幫老奶奶發傳單的事情。一天,馬一左和馬一右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見了一位發傳單的老奶奶,他們看見老奶奶的手裡拿著厚厚的一疊傳單,於是上前問道:“老奶奶,您要發多少張傳單啊?”“500張,”老奶奶說,“我還得發完才能回家去呢。”老奶奶的話讓馬一左和馬一右大吃一驚,他們覺得老奶奶好像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可憐,小女孩要賣完火柴才能回家,老奶奶要發完傳單才能回家。於是,馬一右從老奶奶的手裡搶過了一半的傳單,老奶奶愣住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馬一右說:“讓我幫你發一些傳單吧!”說著,他就跑了。馬一左也搶過一點傳單,一起幫忙派了起來。不到20分鐘,傳單就全派光了。第二天,全班同學都知道了這件事,放學後,他們突然發現,在他們後面跟著一串“小尾巴”,這條尾巴是班上的大部分同學排成一列而組成的。到了昨天發傳單地方,馬一左和馬一右發現老奶奶又在發,於是就想過去幫忙。誰知,那些同學竟然都跑了過去幫忙。老奶奶愣了在那裡,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時,傳單已經被髮完了;馬一左和馬一右眼睛直瞪著那些同學,那些同學搶了“屬於他們”的好事……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趣,把她推薦給大家。書中講的故事,都是我們身邊常發生的事,可是我們卻沒有用心去體會它的樂趣。其實,在我們成長的路上,除了上學、做作業,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陪著我們,只要你細心觀察,慢慢用心體會,你就會發現它無窮的樂趣。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1

《五四班的新教室》中,有個年青有為的帥哥班主任綠綠老師,因為長得一副愛笑的模樣,脾氣又好,所以被稱為“綠柿子”老師。綠綠老師是個有愛心、孩子氣、開朗樂觀的人。

綠綠在與“四大金剛”的較量中體現出了十分機靈的一面,次次躲開了“四大金剛”的惡作劇。對於這一次次的性質惡劣的事件,綠綠並沒有很生氣,而是做出了相應的理解與懲罰。在這裡,我很支援綠綠的所言所行。童年是個無憂無慮、懵懂的年代,綠綠在解決學生麻煩時,更多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所以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喜歡。當知道五四班將被分散到其他班時,全班同學都感到天塌地陷。大家怎麼捨得離開綠綠老師呢?綠綠老師也捨不得離開同學們。於是,師生決定同心協力保住五四班。然而正在這危難時刻,轉來了一個叫喬韻芝的漂亮非主流女生,把五四班攪得天翻地覆,還曾站在教學樓頂上揚言往下跳。自殺事件讓大家汗顏,綠綠還在“瞎鬧”,“你跳,我也跳!” 最終救下喬韻芝。正因這件事,綠綠被領導批評,說處理不當,怎麼能鼓勵孩子跳樓呢?而且還被扣了獎金,外加寫檢查。經過這件事,綠綠竟成了第一位逃學的老師,後來還是給一位公園偶遇的老爺爺勸回去的。

綠綠雖然有時候有點孩子氣,但對他的學生充滿了愛,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老師。說道責任,那什麼是責任呢?責任,是不可丟棄的使命,拋棄它可以感到暫時的輕鬆,殊不知會後果會不堪設想。曾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19xx年5月28日,一列火車向關內行駛。一位鐵路工人把起道機遺忘在軌道上,結果造成了震驚中外的火車翻車事故。一個小小的疏忽,經造成十節車廂報廢,三名旅客喪生。這次是事故原因,無疑是這位工人沒有盡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

梁啟超曾說過:“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在盡責任中的樂趣。”所以我想,我做任何事,都要認真負責,才可能成就自己。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像綠綠老師那樣的有責任的心的人吧。盡責可以成就你我。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2

哥哥為我買了一本書,書名是《小王子》。這是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的作品。書的內容用中文、英文、法文三種文字來寫的,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的心情卻是無比的複雜。

其實這本書的章頁很少,並且每一頁幾乎都會有一幅圖,這讓我們小孩子看起來不是那麼的乏味。聽書名您肯定以為這本書應該是個童話故事,但它不是,而是一本地地道道的耐人尋味的成人書。

聖·埃克蘇佩裡是一名法國飛行員,在一次飛行出現故障迫降時,他差點兒丟了性命。就是在這次意外中,他幸運的活了下來。他把這次的奇蹟用想象中的人物神話般的講述給人們聽,於是他嘗試著脫離我們這一星球,在經過多次失敗、多次創傷之後,終於在地中海,他完成了自己的這一願望。

假如我們用平庸的隻言片語,假如我們滿足於通過這些話語來尋找他身上的“一種高貴”,那麼我們就會產生種種誤解和錯誤,甚至製造一些津津樂道之事。比如認為貝多芬成為音樂家比貝多芬降生更為容易,聖。埃克蘇佩裡這樣寫道:“考慮到任何東西都不能和人的生命相交換,很顯然尋找生命的意義是很困難的。”

聖。埃克蘇佩裡在大地與星空中度過44載之後,神祕的消失於大海之中,他的生命結束了,但他的思想、他的心靈、他的《小王子》永遠於世。這是一部寫給大人們的童話,所有喜歡這本書的讀者就像喜歡自己的一個朋友,甜甜的、淡淡的,帶有一絲哀怨。這本書的`結局讓我忍不住紅了眼眶,可是如同他們的約定——五億個小星星就像小鈴鐺載著思念在天空中微笑,曾經有過的回憶依舊存在。所以,當夜晚仰望星空的時候,只有你——只有你能夠擁有會笑的星星。

如今《小王子》已滿60歲了,它曾是法國最著名的書,也是全世界最令人喜愛的書,現在仍是!儘管這本法國人寫的童話於1943年在美國首次出版,而法國人卻只願意記得它的法國出版日——1946年4月。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3

在暑假裡,我讀了一本叫《狼王夢》的動物小說,這是我第二次讀它了,小說中的內容讓我記憶越發深刻了。

這次重讀,我還仔細地讀了下作者的介紹,這本《狼王夢》是出自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之手。沈石溪原名沈一鳴,於1952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慈溪,他於1969年國中畢業後便赴雲南西雙版納插隊,在雲南邊疆生活了18年,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他主要以創作動物小說為主,創造出一系列以狼為題材的小說,已經出版的作品5百多萬字,我在讀小說的過程中瞭解到了狼的許多生活習性,覓食習慣,我問爸爸為什麼作者會這麼瞭解狼呢?爸爸說這是作者在長年的邊疆生活中,對狼進行長期觀察的結果,同時啟發我說我們要在生活中仔細觀察每種事物,瞭解各種事物,積累各種學習與生活的經驗。

這本書中主要講述了一隻叫“紫嵐”的母狼,懷著公狼“黑桑”的遺願———讓後代成為狼王,生下了“黑仔”、“藍魂兒”、“雙毛”、“媚媚”。然後辛苦地培育它們,想讓他們成為一代狼王,但是都失敗了,直到母狼“媚媚”長大後自己生下了新的小狼仔後,“紫嵐”為了自己的後代不被金雕獵殺,與金雕同歸於盡了。

“紫嵐”為了完成公狼的遺願,無論自己付出多大努力,多大犧牲,她都毫無怨言,從黑仔到雙毛的培育,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好,讓自己的孩子歷練得更強大,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與血淚,甚至是生命。她的這種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所以在整本書中,我最喜歡母狼“紫嵐”。

從“紫嵐”這位偉大的母親的生活映射出我們的母親是如何生下我們,又將我們養大成人的艱辛歷程,我們要好好地學習,健康地成長,長大後成為有用之才,來達成母親對我們的期望。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4

不要以為科學就是愛迪生的一盞燈,居里夫人的一顆鐳。法布林告訴我們,其實科學還是身邊的一隻螞蟻、一隻蚱蜢。

“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云云,他們都是科學,都是我們身邊的觸手可及的事物。

法布林用他的《昆蟲記》,讓我們知道其實科學離我們一點也不遠,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法布林是偉大的,《昆蟲記》是成功的。他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情趣。在法布林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此時,一個個昆蟲的故事就像活的一樣浮現在我的眼前。

昆蟲無處不在,科學也無處不在,只要你細細觀察,處處留心,你,也是一個科學家!作文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5

《格列弗遊記》是斯威夫特的一部傑出的諷刺小說,出版兩個多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作品運用諷刺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的社會矛盾,揭露了當時統治集團的腐敗和罪惡,並抨擊了侵略戰爭和殖民主義。儘管是對宮廷和政治家的諷刺,但作品卻超越了它的時代和地方的侷限,尤其是前面的那兩個部分,被認為是文學的偉大寶庫之一。

外科醫生格列弗出生在諾丁漢郡的一個家庭,曾就學於劍橋大學,學的是醫科。格列弗更喜歡在船上當外科醫生。而不是在岸上謀求一個較好的職位。經過幾次深海航行之後,他成了“羚羊號”船上的一位外科醫生,這艘船在萬迪門西北海岸遭遇的一場強烈的風暴中失事了。

船上所有的人中,只有格列弗一個逃到了岸上。他筋疲力竭,一倒在地上就睡著了。醒來時,格列弗發現他的胳膊和腿都已被綁住,周圍是一群群極小的矮人。他們給他拿來食物和水,把他運送到他們的京城去。威嚴的國王比他的臣民們整整高出半英寸,他和他的官員們一起來看格列弗。

格列弗終於弄明白了,他是在小人國。他們把他捆綁了好長時間。最後格列弗讓他們相信,他並無惡意,並以名譽擔保,絕對不傷害他們,他們就把他鬆開了,還請來六位教育學教授,教格列弗學習他們的語言。為了使格列弗維持體力,他們給他提供了足夠他們自己一千七百二十四個人吃的肉和飲料,這個數量是他們根據格列弗的身子和他們的身子的比例用數學精算出來的。他們叫來三百個廚師和七十二個待者為格列弗做飯上菜,派了二百個女裁縫給格列弗縫衣服,三百個裁縫給格列弗做外套。

在格列弗的需要都得到滿足後,格列弗也想為他們做點事兒。他第一件要做到的事是在到處走動時不傷害他們的人或是他們的財產。這是極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為這些人是這麼小,格列弗可以把他們中的一兩個人偷偷藏在外衣口袋裡。在街上走,如果格列弗的腳步重一些,就有可能讓他們的大樓搖搖晃晃倒下來。或者說,如果眼睛不留意下面的東西,就很容易一腳踩死幾頭牛。

一天,國王極其友好地來找格列弗,因為他遇到了很大的麻煩。毗鄰的布來夫斯古國的君王已威脅要把小人國夷為平地。布來夫斯古國的海軍有五十艘大戰船,正在準備啟航。格列弗就又趟水又游泳地到達了他們停泊船隻的主要港灣。用小刀割斷了五十艘戰船的錨索,接著,在每條船上栓上一根纜繩,拖著船走了回來。這一來,就迫使布來夫斯古國投降了。

這一功績為格列弗帶來了榮耀,也給他樹立了幾個強敵,其中的一個是小人國海軍的高階將軍。當然如果格列弗願意的話,他可以把他們這些人和整個王國都碾碎在他的靴子下,但格列弗曾保證不傷害他們。因此,當他們密謀要審判格列弗並將他的眼睛刺瞎時,格列弗別無他法,只好逃走了。格列弗來到布來夫斯古國,他們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請他留下來。可格列弗對國王和親王們都感到厭倦了,他告訴他們,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只要一隻船離開。

他們在船上儲備了一百頭牛、三百隻羊,有母牛,有公牛,還有四百個廚師準備好的肉,這樣格列弗就不會捱餓了。第三天格列弗啟航了。在途中遇到一個英國商船船長,當格列弗把他的故事告訴他時,他認為格列弗瘋了。直到格列弗從口袋裡拿出幾頭牛,他這才相信了格列弗。讓格列弗非常傷心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船上的一隻老鼠拖走了他的一頭羊。

回到家,格列弗才知道叔叔約翰去世了,他把在埃皮附近的莊園留給了格列弗,這些財產足以使格列弗一家不再遭受貧困。但格列弗心中還是熱切渴望著漫遊,他又一次出海了,這次乘的是到蘇拉特去的“冒險號”船。

航行途中,一場大風暴之後,船駛進了一個陌生的海灣去找淡水。在岸上漫步時,格列弗和他的同伴們走散,落入了當地大人國的巨人手中,這些巨人幾乎沒有哪一個身高低於六十英尺。

他們把格列弗拿出去展覽,格列弗的名聲傳到了國王和王后的耳朵裡;他們命令把他帶到宮廷去。格列弗被帶到了那兒,由一個抓獲他的人的女兒照管,那個小姑娘名字叫格盧姆達克裡奇,她九歲了,個頭長得比年齡小,還不到三十英尺高。乘著王室的火車,格列弗遊遍了他們的王國,這個國度長六千英里,寬三千至五千英里。京城長五十四英里,寬四十五英里,是個很奇妙的城市。國王的宮殿方圓七英里,主殿高達二百四十英尺,寬度和長度相稱。國王的馬廄也是一幢漂亮的建築,能容下五百匹馬,這些高貴的牲口都身高五十四至六十英尺。

格列弗常說,小人國裡的人從外表看沒有瑕疵,而大人國的人卻粗糙不堪。後來他才想到,小人國裡的人的瑕疵與他們的個頭成比例,缺點太小,看不出來;而大人國的人可能比他們實際上顯得更粗糙一些,那是因為他們巨大的身子把每一個缺陷都放大了。這些身體龐大的人至少在有些問題上心胸更開闊,比如說:開啟一枚雞蛋,是從大的一端打好,還是從小的一端打好?這個問題幾乎使小人國一分為二,但是大人國的人根本就不會被這種事搞得睡不著覺。這一點格列弗是從大人國國王談到一個政治問題時看出來的。格列弗講起了自己的國家——英國。“一個政府要求持不同觀點的人改變或是不改變他們的意見,”他說,“這是專制。”

陛下對英國很感興趣。格列弗詳細地講述了英國的歷史,他為此感到十分驚訝。他斷言那似乎只不過是一連串的陰謀、凶殺、革命、流放,都是貪婪、內訌、虛偽、憎恨、慾望、怨恨和野心帶來的最不的結果。“怎麼能讓這種可惡的害人蟲在地球上爬行呢!”他說。他的這種誹謗性的判斷令格列弗痛苦萬分。

現在,格列弗已經成了一個偉大民族的寵兒。但卻是以喪失人類的尊嚴為代價的。格列弗多想又和他的同類在一起啊,他還想吸一口面對著祖國的大海的空氣。格列弗的懇求得到了允許,他被帶到了海邊。格列弗的小保姆格盧姆達克裡奇病了,由一位詩童來照看他,他把格列弗獨自一人留在海邊,只管自己去找鳥蛋了。就這樣,在格列弗單獨一個人時,一隻大鳥叼起了他睡在裡面的那隻旅行箱,把他帶到很遠的大海上,接著箱子掉進了大海。幾乎就在這一刻,一艘英國船隻正好駛過,把格列弗撈了上去。就這樣,格列弗奇蹟般地被救了,再一次安全地被帶回了英國。

格列弗又去航行了,經歷了幾場冒險。最奇特的一次是一個島上的居民把他從荒蕪的陸地上救了出來,他們的島是在空中飛的,同樣神奇的是有一塊巨大的磁石在吸引著飛島上升下降。飛島上的人把自己看作是高人一等的種族,而在格列弗看來他們無非都是一隻眼睛向裡凹、另一隻眼睛直瞪天頂罷了。

後來的一次旅行把格列弗帶到了人形獸和有理智與人性的馬的國家去了。這些人形獸是馬的奴僕,他們有一些與人類十分相似的惡習,而那些叫作“慧馬”的聰明而有道德的馬甚至到最後都把格列弗看作是一個人形獸,這令格列弗痛苦萬分。

“慧馬”的外形像馬,他們訂有比格列弗以前與之一起生活的人所擁有的更為合情合理的法律。他們對人類的許多習慣深惡痛絕,以至於使格列弗後來也蔑視他的同類了,格列弗但願自己也是一匹“慧馬”,能讓自己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可是他們怕格列弗成為人形獸的頭頭,有朝一天會給他們帶來麻煩,就把格列弗從他們的王國趕走了。他們答應給格列弗造一條小船,又裝滿了食物。這樣,格列弗划著小船離開,最後又到達了英國。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6

俗話說得好:“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蘿蔔、有人喜歡青菜。“同學們暑假要怎樣過得好呀?”我想:這個應該是很多同學想了好久的問題。我想有的同學會這樣想:過暑假我要趕快把所有的作業做完了才能玩得開心,因為我要到江門購書中心看一本好書,因為讀書讀得多了我知識就會更多,還有的同學可能會想:放暑假了我要出去玩!“這個同學的想法是不對的!第一個同學的想法是對的!為什麼呢?因為寫完作業就能玩,就能到江門購書中心看一本好書了。

其實看書也有樂趣!因為書裡有我們的沒見過的故事、作文、畫片。所以看書也快樂的樂趣。比如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就要把讀書的時候心情要非常變得虛心,釋放出來。

平時,我最喜歡看楊紅櫻啊姨所寫的《笑貓日記》,還有《男生日記》,我看的心情非常興奮,因為我想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比如楊紅櫻啊姨所寫的《笑貓日記》中的《塔頂上的貓》裡面所說寫了笑貓,它很多的心情,這隻貓是用笑來表達。它用笑來表達的。它會微笑、狂笑、冷笑、獰笑、嘲笑、苦笑,還會皮笑肉不笑。它是一隻思想的貓,它相信格決定命運。它喜歡觀察人,也能聽說的話。它的主人是杜真子,笑貓以前是住在杜真子家,因為杜真子的媽媽不喜歡笑貓就把笑貓趕出家門,而且她經常傷害笑貓的自尊心。從此笑貓就離開了杜真子家。杜真子的媽媽有個姐姐,她很美麗、優雅的女人。她有一顆童心,就是活到八十歲,她的心也不會老。她尊重孩子,杜真小特別喜歡她,她有一個兒子他叫馬小跳。笑貓喜歡到她家住,她也歡迎笑貓去她家住。所以笑貓搬到馬小跳住,杜真子經常去看笑貓。

看!讀一本好書的讀後感是多麼重要!我讀了這本書我的讀後感是:童心是多麼重要啊!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7

近些天,爸爸給我購進了一套書,名叫《百年百部》。據說還是世紀好書呢!我迫不急待地捧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在其中我看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個故事名叫《人與狼》,大概是這樣的:有一隻狼撿到了一個被人所拋棄的男嬰,因為膝下無子,就把他帶回去,哺給他狼奶,待他就像待自己親生兒女,那個嬰兒白白胖胖的,眉毛上有一顆特別醒目的黑痣,時間一長,他們之間就建立了一種感情。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眨眼就是兩年時間。這時的母狼更辛苦了,不僅要每天出去捕食,還要時時刻刻注意保護男嬰的生命安全,不讓其它野獸來偷襲。可是再警覺的老虎也有打盹兒的時候。有一天,趁狼外出捕食,有一個進山打獵的獵人碰巧看到了這個在狼窩裡的孩子,因為也無兒無女,便把這個孩子抱回了他的家來養育他,並教給他關於打獵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時間就如流水般嘩嘩逝去,一轉眼十六年過去了,當年的男嬰也變成了一位年輕英俊的優秀獵手。這一天,老獵人六十大壽,請來了他的所有朋友。老獵人正在興頭上,便叫小夥子出去打獵,拿回來獵物給客人們展示展示、助助興。於是小夥子就跨上駿馬,帶上弓箭出發了。

他在野外打到了一大堆小動物,有麻雀、野兔、山雞等。正當他準備班師回朝時,忽然有一隻狼闖入他的視線,這使他激動不已,對準那隻狼拉滿了弓。老獵人曾經說過,真正的獵人都要打一匹狼來顯示自己的水平。可他馬上掃興極了,因為他發現這是一匹萎靡不振年老的母狼。本來沮喪的他想放棄,但他還是想,打一隻狼就是好樣的。於是就把箭向那隻狼射去,可箭只射在狼的前腿上,狼一驚,帶著箭傷向前逃去,小夥子緊追不捨。狼逃著逃著,竟逃到懸崖上了。小夥子步步緊逼,把狼逼到了懸崖邊上。正當狼絕望時,突然認出了小夥子眉毛上的那顆黑痣。頓時它表現出久別重逢的喜悅,狂熱地撲向對方,想要擁抱對方。可正當它跳起來時,一支箭卻洞穿了它的胸膛,使它直挺挺地倒下懸崖,在它掉下懸崖的一瞬間,它嗷叫了一聲,飽含慈愛和欣慰,卻沒有半絲抱怨。正是這聲嗷叫,使小夥子愣了一下,勾起了他對往事的記憶。當他明白一切後,瘋狂地用弓狠抽了幾下馬臀部,馬嘶叫一聲,載著他奔向懸崖。“媽媽!”這是他第一次喊,也是最後一次喊狼媽媽。這洪亮的聲音將會永遠在懸崖裡迴盪、迴盪……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慨萬千,同時更為《百年百部》這套書之好感到震驚。雖然我還沒有讀完,但它其中的一本書中的一個故事都寫得栩栩如生,讓人覺得身臨其境,便可知其一整套書的魅力是深不可測的。“《百年百部》真不愧是一個世紀的文學瑰寶啊!”這句話是我發自肺腑之音。希望聽完我對這套書的介紹後,你也會感受和理解到這套書的引人入勝之處及其精華所在。

  讀什麼書的讀後感 篇18

在暑假裡,我閱讀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這本書寫得生動有趣,其中也不乏驚險和悲傷,《海底兩萬裡》寫於1870年,這本名著是凡爾納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在海洋旅行真實的所見所聞!

1866年,上海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怪物,阿龍納斯參加了捕捉行動,但在捕捉行動中阿龍納斯和一些人都不幸落水,於是,他意外到了這個怪物身上,後來才發現這不是怪物,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從此這個構造奇妙的潛水艇帶著他過著海底的生活,帶他環遊海底兩萬裡。

我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海底的生活是多麼的有趣啊!他們每天都吃魚,當他們的食物不夠時他們還到海底“打獵”。他們環遊了南極、大西洋。潛水艇裡非常漂亮、繁華。如果我要是能有這樣的潛水艇我也要環遊世界各地,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啦。

他們環遊世界各地過著童話般的海底生活當然是不可能事事順利的。有一次,諾第留斯號受到了衝撞,機器上的一根槓桿被弄斷了打中了一個人。當時副船長在那個人得旁邊,他奮不顧身衝上去擋在那個人的前面經受槓桿撞擊,結果那個船員後來還是得病了。尼摩船長要阿龍納斯先生為他治病。但結果卻是讓人很傷心,那個船員只能活兩個小時了。最後,其他人為他準備了海底葬禮。還有一次他們遊覽到南極。一天,潛艇突然被急速增多的冰層給壓在了海底下。壓著船身的冰層一共有十米厚,而船內的空氣只夠用48小時了。他們每天顧不著吃飯,從早到晚拿著鏟子去鏟冰。可他們每天只能剷掉一米厚的冰。到了晚上,寒氣增多了,早晨被他們挖掉的一米厚的冰又增高起來。就這樣,兩天過去了,尼摩船長不得不放出了倉庫內儲存的氧氣來維持生命,見挖冰的方法不行,於是他們採取用熱水去衝冰的方法。一天下來,冰層還剩4米了。最後一天,當冰層還剩1米時,船內的氧氣幾乎所剩無幾了,阿龍納斯昏了過去。突然,他感到了一股清新的空氣,那是他朋友將他們儲存的空氣給了他。於是,他們又信心大增,努力衝了出去!

它告訴了我各個我不懂的美麗的島嶼,它告訴了我康塞爾是何等的忠誠,還告訴了我許多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者在海底遨遊,能看見許多珍貴的魚兒,又能經歷這麼多希奇古怪的事,我是多麼的羨慕。

而且難得可貴的是,能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

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這本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非常佩服他們都不自私自利。

佩服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僕人康塞爾對主子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身的去營救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這本書還寫了冰山封路、章魚襲擊……許多險情。這些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

不得不說,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