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薦】傅雷家書讀後感

校園 閱讀(2.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唐朝杜子美曾說過“三個月的戰火之後,一條來自家鄉的訊息抵得上一噸黃金”。當一個人不能親自說話時,家書是一種關心和交談。我知道一個著名的家庭有一本麥家寫的書,名叫《《致兒子的一封信》》。他對青春期兒子的漫無邊際和執著的態度就像一碗只在新年吃的“幸運湯”。它又熱又粘。我也知道《曾國藩家書》是嚴肅而現實的,就像一劑苦藥,它教會了許多孩子和孫輩。《傅雷家書》是求同存異。它具有自然的中國寫書風格。它也有自己的西式風格,範圍廣泛,思想開放。它在情感上是平靜而有尊嚴的,但它傳達了溫暖的情感。

《傅雷家書》記錄了傅聰與父母的家書,父子的人生哲學,朱力做人的方式。母親們關心生活的細節,並在年輕時交流經驗。在這封蘊含著深厚感情和豐富教育智慧的信中,傅雷先生的原則和對生活、藝術和祖國的執著正在流淌出來。

它看起來像一艘精神駁船,傳遞著家庭的高貴品質和紙與短篇故事的長故事。

傅雷先生品格高尚,以身作則。他更注重孩子教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傅雷先生在翻譯英法經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有這些成就都離不開他個人的努力和奉獻。然而,家書中沒有一個詞不在年輕的傅聰灌輸——“奉獻、謙虛、忠誠和簡單”的基本理念。正是因為傅雷以身作則,忘了吃飯睡覺,追求他心目中神祕的文學力量。傅聰也更加努力地練習鋼琴,思考浪漫而富有哲理的肖邦。

傅雷先生和他的大兒子傅聰之間的情感是一種分享和建議教育的方式。他們也是老師和朋友。他們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值得向現代家庭學習。它就像純茶和茶一樣,不沉不浮,彼此靠近,為弘揚民族文化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社會時尚的進步燃燒自己短暫的生命,稀釋個人利益以實現更大的自我,甚至在最困難的時候,相互鼓勵。傅聰的導師喬迪稱讚傅聰。因為他熱愛祖國,他出色的音樂技巧和天才般的頭腦,註定要為他熱愛的祖國贏得榮譽……”

傅雷先生在為傅聰進行艱苦的音樂訓練時,滲透了父親獨特的愛,這種愛的載體是他愛國、敬業、謙虛、嚴謹的言行。朱在他的書中所提到的先做人、後做藝術家、再做音樂家、再做鋼琴家的人生哲學,就是附在這條又細又美的“雙鯉魚”上的。

傅雷先生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熱愛,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對國家的忠誠,對社會的熱愛,對中華偉大文明的探索,傅雷先生一生無盡的遺憾,是對子孫後代的殷切希望。我希望今天的青少年能夠利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勢頭,讓自己置身於一個更好的環境中,衝破障礙,向前看!

世界不會因為你的靜止而停止,所以繼承你的夢想,帶著希望的火炬,帶著這艘船的精神力量,繼續航行,新生活的黎明正等待著你的觀察!“裸體的孩子很孤獨,他將創造一個世界。”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嘔心瀝血教子篇,書信凝聚父子情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傅雷對兒子的186篇書信裡,是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如何做人,人們說,子女像是一隻風箏,而父母,則是拉風箏的人,他們看著我們越飛越遠,捨去自己的不捨與深情,將我們再次放高,再次遠離,只望我們能成為最想成為的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能遨遊天際,不論東西。

對於傅雷家書這本書,我想談的,只是兩個方面的內容,做人與親情。

我感謝於我的父母,我自某個時間點出生,自白矮成黑洞,在南北迴歸的線,於太陽直射的點,黃赤的交點為23.5個光年,我來到了這個世界,可以在這世間快樂的生活,可以看見這世間的一切美好,可以用心去感受這世間的靜美。我聆聽於明月驚蟬的幽靜,感嘆於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無奈,也曾報一顆熾熱的愛國心,去賞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邁壯情。我的父母,他們給了我一個健全的身體,深刻的思想,溫度的心靈,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式報答他們,只能付出當今每日之努力,望有日劍起茫茫峰巒,遙見繁煙紛飛落,青山茫茫雲霧徜徉,鋒芒必顯,金榜題名。望這世間悲歡的你,普通紛繁心事的你,有想要去的遠方,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不再試圖摘月,要讓月亮奔你而來。

親情很廣,需用一生去品讀,而做人也是一樣的。在本書中,傅雷先生曾說:“慢慢地你會養成另一種心情去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去驚心動魄,能夠從容的立場分析前因後果,你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我很喜歡這句話中的淡然之感,但也羨慕野心之覺,在這茫茫時間,我只處於風華正茂,就是想要最好的,想做的事,直接去做,一敗塗地也好比從未開始。你生而有翼,為何竟願一生匍匐前行,形同蟲蟻。你付出的每一點努力,都是為了你的未來增加一份勇氣與底氣。過了這段時間,人又要學會淡然,淡然是千帆之後的懂得,是一種至高的生活境界,人淡如菊,梅開偏偶,淡然是夜的精美,雪的輕盈,雨的飄逸,是一處獨處的美麗,越是淡然越接近自然,淡然是禪意中盛開的花朵。

傅雷家書這本書,教會我們很多,讓我們懂得的也很多,願你在聽,願你在品,願你能知道那兩個最愛你的人,那一場哲理人生的旅行。

與君共勉!

傅雷家書讀後感3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裡行間的感情,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為人深深所動容。

於現在而言,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範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判斷。然而我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著我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於是,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擇淨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脫,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著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著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脫、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生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說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後感4

有人把母愛比喻成一枝盛開的百合,在每個角落中散發著它迷人的芳香;而父愛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個角落中默默地吐著它那獨有的清新芬芳。就如《傅雷家書》中的那位父親。

在一封封或長或短的書信中,傅雷作為一名父親,對於兒子的關心與想念溢於言表。“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你看,字裡行間都飽含著傅雷的愛子情深。

傅雷作為一位長者,對兒子的教導與叮嚀更是時時刻刻。“末了,以後你再不能自費航空來回;為國家著想,航空票開支也太大,而火車來回對你的學習時間又有妨礙。總而言之,希望你全面想問題,要分出你目前的任務何者主要、何者次要;不要單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窪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都說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你說,傅雷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教育兒子先做人,後做事,怎能不讓我們感動?

而傅雷也扮演著他兒子的知心朋友。傅雷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在信中,他以相當多的篇幅與自己的兒子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談藝術修養;當兒子遇到煩惱,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用細緻而深刻的言語與兒子交流溝通。

正如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

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這看似平常的一張張書信,卻又不平常。因為那背後是滿載著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摯愛、期望,那是父愛!

這時,我如夢初醒,在生活中被我忽視的就是父親的愛啊。去年的生日,我邀請了幾位好朋友到家來聚會。她們都都說阿姨的手藝真好,做的菜很好吃。其實為了招待客人,看似是媽媽在廚房與餐廳之間忙前忙後,而我卻不知道的是,之前的絞盡腦汁想菜譜,菜市場精心挑選蔬菜,到最後一盤盤美味的佳餚擺在面前,這一切一直都是背後的父親付出的辛苦與設計最多啊!

向來只有讚頌母愛的偉大,可又有誰知道藏在背後的是那含蓄而又的父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5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用幾句話來表達家庭教育的全部精華,那就是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堅定的人,能嚴格要求自己。”從古至今,孟母三遷,林伯渠取名教子……歷代名人全力以赴,踐行著這條名言中所蘊含的道理。

可是,教育是一種複雜的事情:它是一種偉大的職業,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任何教育方式都會引起困難與衝突,很難讓孩子成為一個在各方面真正優秀的人。然而,在千千萬萬個為教育而竭盡全力的人中,傅雷做到了,一本《傅雷家書》讓他成為了每個人人生的楷模。

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真正的教育在於提升修養。

孔子對孩子的藝術修養要求很高,一句“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更是成為了重要的哲理;司馬光注重孩子的品德修養,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慎節用,他的兒子司馬康從小懂得節儉的重要性,並以簡樸自律;居里夫人善於抓緊時間對子女進行早期教育,培養孩子在實踐能力上的修養,不僅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更錘鍊了他的性格。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優秀的人必然有一個有修養的心靈。

莊子雲:時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於行之美惡。傅雷正是發現了修養的重要性,才會在教育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動人以言,其感不深;動人以行,其應必速。真正的教育在於以身作則。

范仲淹節儉樸素,在兒子結婚的時候,既沒有購買貴重奢華的物品,也沒有舉辦隆重的婚禮,維護了他的家風;北平淪陷後,偽“新民會”邀請李苦禪“出山”,李苦禪不為所動,凜然拒絕,為孩子作出了最好的榜樣;梁啟超為人正直,致力於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們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梁啟超終於用他的行動換來了九個子女個個成才的碩果。教育不僅在於向孩子傳播道理,更需要傳播道理的人言行一致,偉大的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成為壯舉。

傅雷在信中寫道:“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過於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過於以身作則。”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就是架在川上的橋樑。

學高為師,正身為範,提高修養才能成為孩子的老師,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孩子的楷模。傅雷之所以獲得成功,正是因為做到了這兩點。他的修養決定了孩子人生的方向,他的行動體現了孩子人生的價值,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讓孩子成為他的心目中成功的人。

《傅雷家書》中體現的不僅是教育的哲理,更是每個人人生的哲理。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家,是在風雨席捲大地的時候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家,是在現實中處處碰壁時候的一絲慰藉。讀了《傅雷家書》——這本充滿親子之愛的書。我感受到了親情之偉大,之絢爛。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45年至1966年間寫給孩子們的書信,每一封信都充滿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愛”。父子之間談藝術、談人生、談道德、談做人,開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淺。

讀了這本書,我打從心底裡,羨慕傅聰有傅雷先生這位父親,感嘆於這偉大的愛。他們之間沒有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坦率得像個久別重逢的老友——從藝術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質需求,從做人的基本道德談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長談個天南地北;推薦書籍、推薦漢代石碑上的刻畫,共同欣賞人類的智慧。更有快漫出紙張,漫出天際的父愛令我動容——傅雷先生病重,卻依然堅持給兒子寫信、寄信,只為兒子在異國他鄉為人處世時多一份後盾,過的安定;又擔心兒子在國外語言的干預下忘記中文,傅雷先生細心地找來了許多古籍幫助兒子……何來這份堅持?是父親對兒子最真摯的愛,是一種偉大的本能。我讚美這溫暖的本能,嘆於它的樸實而絢爛,回首,我們的父親不皆是如此?

說回開拓眼界一事。書中談外國古典音樂,談及多位音樂家——肖邦、莫扎特、巴赫等,並結合當時的風評予以分析,使我更直觀感受到古典音樂文化的燦爛輝煌,更深入瞭解到了其中的知識。除了外國的文化,父子倆還談及中國文化,基本圍繞藝術方面——行書、敦煌壁畫、拓印工藝等,令人不禁驚歎於中國文化的神奇魅力。尤其是傅雷將這些在書上描繪出來時,我腦海中已經浮現出實物的模樣,多希望一睹“尊容”。開拓的,是許許多多的中外文化,是燦爛的歷史

最後說到受益匪淺,除了文化上的開拓眼界,還有對一生受用的做人道理。《傅雷家書》是中國現代最最經典的家教範本,青少年讀後,便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明白了人生的基本修養和心境。傅雷先生談了許多關於做人做事的道德,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這是我時刻記著的,這使我不會緊張,不會太好勝,心情好了,做事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傅雷先生的句句話,皆是良苦用心,字字又都是精華,使我受益匪淺。

一封信,連起的是父子之間感情的橋索;一封信,展示出的是家教的基本原則;一封信,表現了藝術與道德。封封家書,苦苦用心,是可永世不倒的結晶。

傅雷家書讀後感7

翻開《傅雷家書》,裡面的閱讀提示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不知不覺讀完了《傅雷家書》,眼角不禁泛起淚光。

這是一部充溢著父愛的教子之作:傅聰因出國留學要長期居住在異國他鄉,傅雷夫婦只能通過書信的方式與兒子聯絡,對兒子無限的思念和愛也只得用書信傳遞。書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經驗為例,闡述了許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

“聰”“親愛的孩子”,信中開頭常有這樣的詞語,短短几個字,卻多麼情真意切!傅雷夫婦每天以淚洗面,只能通過這樣的語句和兒子親近,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信中有這樣一段:“別讓我們等你的信再等下去了!孩子!一切保重!凌霄想又學乖了許多,告訴我們一些小故事,好不好?近一個多月媽媽常夢見你,有時在指揮,有時在彈協奏曲。也夢見彌拉和凌霄在我們家裡,她每次醒來又喜歡又傷感。”這些話語表現出傅雷夫婦對遠在國外的孩子的深切思念。在寫最後幾封信時,傅雷的眼疾越來越嚴重了,但仍然堅持,尤其是傅雷養病時向兒子傾訴苦悶的情感,每天都守著孩子的信,像守著孩子的影子,放下嚴父的形象,表達對孩子的思念,怎能不讓人潸然淚下?

記得兒時,因家中經濟條件的限制,父親總是節衣縮食。一件棕黑破舊的衣裳,父親常年穿在身上,這衣服彷彿飽受歲月的折磨,身上的補丁更是十分刺眼。衣服質地粗糙,拽著父親的衣角,好似樹皮一般刺手。“爸,你怎麼不買件新衣服啊?”,我問道。父親撣撣身上的塵土,笑著說:“這衣服挺好,穿在身上舒服又結實,爸都老了,不用買多少衣服。”那時每和父親一起走在街上,都不想與他靠近,曾一度認為有失自己的顏面。父親似乎很瞭解我,在人多的地方都下意識迴避。那天父親興高采烈的推開門說:“孩子,快來,試一試這衣服合不合身,爸看別人的孩子都穿,特地為你挑的。”我換上新衣服,看看背後父親那身衣服,我才發現父親老了,曾經烏黑的頭髮早被時光偷偷染上白色,曾經英俊的臉龐早被時光無聲的刻滿了皺紋……剎那間,我的淚水決堤而出。

想想現實生活中,步入青春期的你也許父親的關係僵化,但是家庭的負擔,孩子的學業,逼迫他必須用時間灌溉,用汗水付出,用肩膀扛起這個家。作為子女,為什麼不能好好地孝順他呢?

父愛是座山,高大威嚴;父愛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愛更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淨……

傅雷家書讀後感8

開啟《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父親對孩子的深愛作為一條人類的公理,如同太陽的光輝溫暖著其間的每一個人。傅雷對傅聰的愛也是如是,這樣的愛是高尚的、純潔而又無私的,它盪滌了世間塵事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華,留下的是舔犢情深的人間第一情。“多少對你的愛,對你的友誼,不知如何在筆底下傳達給你!孩子,我精神上永遠和你在一齊!”這是多麼真摯的人間真愛呀。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裡都滲透著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中便少了幾分唏噓不已,更沒了世事鑽營的技巧,寫下的卻是對人生、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人生何其大,真理又何其空!而這又是多麼可能會使這些家書變成概念的準則!然而沒有,做父親的以他自我大半生的心路歷程來給愛子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這般的揭示卻不是那種藝術化的“展示”,卻是結合了百般的勇氣和無私的愛。

傅雷極其敏銳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家書中有一句話是“赤子便是不明白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堅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在生活上,他教給兒子外國的禮節,指導兒子的為人處世;在事業上,他為兒子蒐集資料,一齊研究音樂藝術,他們是一對父子,卻更勝似一對朋友。在兒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時,他以活力的語言喚起兒子的自信;在兒子演出成功時,他以平實的話語說服了兒子的躁動。他為兒子所付出的,遠遠勝過自我。

在那段父子離別的日子裡,父親用一封封家書,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文字,延續了一段遠隔重洋的父子情,讓遠在他鄉的兒子不再孤獨。是那一封封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父親的另一面,讀懂了父親那份熱烈卻又深沉的愛。傅雷對兒子的愛,不是那麼強烈,也不是那麼震撼人心,更不是那麼耀眼,但它很溫暖,慢慢地流入心裡,滋潤著整個靈魂。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某些所做所為,身為孩子的我們不懂,覺得很困惑。

《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在背後對我們的愛。

傅雷是一個典型的好爸爸的例子。他博學,睿智。是孩子們的好老師,好父親。

有一次處“倘若你情緒不好,也老老實實和我談談,我可以安慰安慰你,代你解決一些或大或小的煩惱。”這句話完全是商量的語氣。但在那個年代下,封建迷信思想還是很嚴重。可見有學問的人就是不一樣,思想都比較先進。這樣的父親,是當時每個孩子都渴望的。

在那時,父親就像是一座高聳的山,只可遠望,不可攀爬。每個孩子都對自己的父親敬而遠之,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父親,會被打。

其實,挺羨慕傅聰,傅敏有這樣的父母。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能理解他們,而且表達這麼明確。家人之間本不需要猜忌。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親人。

在我們的眼中,父母可能不像這樣。但他們對我們的愛,就如傅雷夫婦對他們孩子們的愛。可能沒這麼坦誠,可能沒這麼直白,可能沒這麼顯而易見。但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發現他們對我們的愛。

有時,我們可能會怨他們這麼囉嗦,可能會怨他們這麼落後,可能會怨他們這麼不理解我們等。但是,反過來想一想,我們理解過他們嗎?比他們先進到哪裡去?囉嗦難道不好嗎?

我們只看到了他們不好的一面,但有去感受他們的另一面嗎?

我們讀過書,看過故事。難道你沒有看過其中某些主旨是“每件事物都有兩面性”嗎?所以,當你怨他們的時候,有去想過為什麼這樣嗎?

有些人會覺得,這很正常啊!誰沒看過自己父母不爽的。我可以告訴你,是有,而且幾乎每個人都有。但,我也要告訴你,不爽歸不爽,但千萬不要埋怨他們,不要恨他們,哪怕他們怎麼對待你,哪怕他們是錯的。可以討厭,可以不理解,但不要恨。他們畢竟是你的父母,就算不是親生的,他們也養了你,讓你受教育了。這是要感恩的。

父母愛你。但有時候過分的愛,會變質。一種變成溺愛,寵你寵出新高度;另一種則是要求,不斷的要求,使你成為完美。

溺愛,我們都知道。溺愛會使人自視極高。

要求,有兩種可能。

一是使你成為完美的人,活得瀟灑,但內心卻容易妒忌。二是放棄自己,嚴重會衍生出其他的人格,而這些人格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在要求的過程中,你完成不了,而自己又沒自信,但又不能讓他們失望,於是慢慢的自己變了。有一天,受不了的話,你原來的那個人格就會死亡。取之而代的是你分裂出來的人格。

所以,愛,也是門技術活,需要技巧,需要情商,需要觀察與理解。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寒假期間,我讀了傅雷先生的《家書》。書中收錄了傅雷夫婦寫給兒子傅聰的一百多封家書,這些家書讀起來親切又溫暖,純真、質樸的文字讓人好像在面對面同他對話一般。傅雷夫婦給傅聰的諄諄教誨,也深深地影響了我,在字裡行間中都透出傅雷夫婦對兒子的愛。

這諸多封信中,表達最強烈的就是濃濃的愛子心切。從“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中就可見一斑了,這段話看時就情不自禁地想要流淚。父母對於孩子的愛與期望,離開的不捨和思念都濃縮在這段溫柔真誠又樸實無華的話裡面。親切的言語和真摯的情感讓我感動不已,面對孩子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外出奮鬥打拼時,父母是悲喜交加的複雜情感。由此,我明白了,天下的父母都是深愛著自己的兒女,身為子女,更要報答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同時,傅雷是非常細心的一個人,他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藝術文化,小到為人處世,事無鉅細。傅雷愛兒子,但卻不溺愛兒子,他對兒子悉心培養,希望他成為一個時刻愛國、淡泊名利的人,這樣的父親怎能不令人敬佩呢?

在信中,傅雷不像是以一個說長道短的長的身份,更像是以一個能提客觀合適的建議的無話不談的朋友來給傅聰寫信。傅雷把對兒子各個方面的關懷,培養都寄託在了這一封封書信裡,他希望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希望他成為“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中,我讀到更多是傅雷自己,他善於剖析自己,從身自的經歷中總結出經驗和教訓。他對子女是因材施教,在對傅聰的音樂教育上,原是強調技巧,後又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真是了不起的教育呢!

書中還有許多經典語錄在人細細地品味、推敲後,就會有許多的人生感悟。比如“由痛苦換來的歡樂才是永恆的”“一個人唯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多和大自然與造型藝術接觸,無形中能使人恬靜曠達,維持精神與心理的健康”……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多深刻的一句話啊,順境、逆境交替,得意、失意輪轉是人生的常態,我們不要奢望生活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要求自己以強者的精神和意志坦然地面對人生,在生活的起起伏伏中演繹輝煌,才能真正幸福。

這本《家書》不僅讓我讀到了父愛、母愛,還讓我明白瞭如何處世,感悟了許多人生中蘊藏的哲理,令我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無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傅雷

“兩地書,父子情”,我再次感受到這六個字的厚重。傅聰,隻身國外留學,在沒有方便通訊的年代裡,國內的父母堅持用書信的方式,和兒子保持聯絡。書中錄入了從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到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的一百多封信,每一封都是真情流露。

讀這本書,留下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傅雷先生給兒子聊到的關於藝術的話題了。其中,有很多話是讓我無比贊同,比如“適量的音樂會能刺激你的藝術,提高你的水平;過多的音樂會只能麻痺你的感覺,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氣與新鮮感,從而損害你的藝術”。

當然,聊藝術話題,也正是因為傅聰從事鋼琴演奏的事業,而傅雷先生在信中更多的是關於教導孩子的忠言:“沒有認清一個人的時候,切忌隨口吐露心腹。一則太不考慮和你說話的物件,二則太不考慮事情所牽扯的另外一個人”。

書中當然也少不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嘮叨,比如說提醒他要有計劃的花錢呀、要照顧好自己的妻子啊,還有教他如何提高自己,如何“回憶所學”……總而言之,信裡包含的是一個身為父親,對漂泊在外國,遠離故鄉的骨肉的殷切囑咐、關心以及不可能缺少的愛。

信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字眼——很久沒有看到你的信,今日收到,看了又高興又激動,又或是“五十多天沒給你寫信了,千言萬語,無從下筆;老不寫信又心神不安;真是矛盾百出”。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訊息,也渴望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活,亦或是自己要帶給孩子的告誡。這些話語,就是愛的最好體現!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兩個詞——傳承與堅持。

可以說,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包含著自己的責任與生活的經驗。作為一個父親,他必定會用某種方式,將這些全部傳達給孩子。時間、空間,成為了父子的阻隔,但一眼阻擋不住。更是以一封封信,上百上千的文字,向孩子證明,這些阻隔都不會成為父親對他傳達愛與責任的攔路虎。我相信,傅聰一定也會傳承下來,無論以哪種方式。

還有一種力量,貫穿著整本書,那就是堅持。無論事態如何,無論身體如何,都不是不寫信的理由。雖然有些時候,也會有所推遲。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才是最打動人心的!

傅老先生用心詮釋什麼是父愛,用文字詮釋父愛,並不是每個父親都能如此表達父愛的,所以,真的有些羨慕傅聰。但是我想,傅雷先生說出了世上所有父親想說卻又埋藏在心裡的那份真愛——傳愛不言愛。

父愛就是一本書,值得你一輩子用心去讀。而人生就像是在書中尋路、探索,有這樣一位父親,指引、護航,該是莫大的幸運!再讀《傅雷家書》,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