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江漢》原文及翻譯賞析

校園 閱讀(1.28W)
《江漢》原文及翻譯賞析1

詩經:江漢

《江漢》原文及翻譯賞析

江漢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遊,淮夷來求。

既出我車,既設我旟。

匪安匪舒,淮夷來鋪。

江漢湯湯,武夫洸洸。

經營四方,告成於王。

四方既平,王國庶定。

時靡有爭,王心載寧。

江漢之滸,王命召虎:

式闢四方,徹我疆土。

匪疚匪棘,王國來極。

於疆於理,至於南海。

王命召虎:來旬來宣。

文武受命,召公維翰。

無曰予小子,召公是似。

肇敏戎公,用錫爾祉。

釐爾圭瓚,秬鬯一卣。

告於文人,錫山土田。

於周受命,自召祖命,

虎拜稽首:天子萬年!

虎拜稽首,對揚王休。

作召公考:天子萬壽!

明明天子,令聞不已,

矢其文德,洽此四國。

註釋

首句當作“滔滔”,下句當作“浮浮”。浮浮:眾強的樣子。

譯文

長江漢水波濤滾滾,出征將士意氣風發。

不為安逸不為遊樂,要對淮夷進行討伐。

前路已經出動兵車,樹起彩旗迎風如畫。

不為安逸不為舒適,鎮撫淮夷到此駐紮。

長江漢水浩浩蕩蕩,出征將士威武雄壯。

將士奔波平定四方,戰事成功上告我王。

四方叛國均已平定,但願周朝安定盛昌。

從此沒有紛爭戰鬥,我王之心寧靜安詳。

長江漢水二水之濱,王向召虎頒佈命令:

“開闢新的四方國土,料理劃定疆土地境。

不是擾民不是過急,要以王朝政教為準。

經營邊疆料理天下,領土直至南海之濱。”

我王冊命下臣召虎,巡視南方政令宣誦:

“文王武王受命天下,你祖召公實為樑棟。

莫說為了我的緣故,你要繼承召公傳統。

全力盡心建立大功,因此賜你福祿無窮。

“賜你圭瓚以玉為柄,黑黍香酒再賜一卣。

秉告文德昭著先祖,還要賜你山川田疇。

去到岐周進行冊封,援例康公儀式如舊”。

下臣召虎叩頭伏地:“大周天子萬年長壽!”

下臣召虎叩頭伏地,報答頌揚天子美意。

作成紀念康公銅簋,“敬頌天子萬壽無期!”

勤勤勉勉大周天子,美名流播永無止息。

施行文治廣被德政,和洽當今四周之地。

賞析

據《後漢書-東夷傳》,周厲王之時因為政治昏亂,東方的淮夷入寇,虢仲徵之,未能取勝。宣王之時,首先消除玁狁之患,然後宣王親征,平定淮夷之亂。宣王駐於江漢之濱,命召伯虎率軍徵之。召伯虎取勝歸來,宣王大加賞賜,召伯虎因而作銅簋以紀其功事,並作此詩,以頌其祖召康公之德與天子之英明。

誓師

六章寫宣王對召伯虎賞賜規格之高和召伯虎的感戴之情。全詩以“矢其文德,洽此四國”作結,表現出中興君臣的共同願望。

詩中有些句子看似語意相似,其實卻表現了不同的意思。如第一章“匪安匪遊,淮夷來求”等,出於召伯之口,是說:宣王不求安樂,而勤勞於國事。第三章“匪疚匪棘,王國來極”,出於宣王之口,則是說:不是要給百姓造成騷擾,也不是急於事功,四方都必須以王朝政令為準,這是大事。第二章“四方既平,王國庶定;時靡有爭,王心載寧”,同樣表現了臣子對天子的體貼。而第三章“式闢四方,徹我疆土”,則出之周王之口,體現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觀念。

的命,又扶其繼位,輔佐宣王化解宗族矛盾,和合諸侯,平定外患,其功蓋世。然而,正因為這樣,他更要注重君臣之禮,以身作則地維護周朝統治階級的宗法制度。這首詩就表現了老功臣的這樣一種意識。前人評此詩“意深筆曲,高詞媲皇典”,“通篇極典則,極古雅,極生動。退之《平淮西碑》祖此而詞意不及”。吳闓生《詩義會通》評此詩說:“以美武功為主,而無一字鋪張威烈。後半專敘王命及召公對揚之詞。雍容揄揚,令人意遠。”雖不無溢美,但也確實看到了此詩的特色。

《江漢》原文及翻譯賞析2

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古詩簡介

《江漢》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該詩描寫了詩人漂泊在江漢一帶的所見所感,以及自己並未因處境困頓和年老多病而悲觀消沉,集中地表現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精神。全詩雖委婉含蓄地表意,但十分感人

翻譯/譯文

我漂泊在江漢一帶,思念故土卻不能歸,在茫茫天地之間,我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看著遠浮天邊的片雲和孤懸暗夜的明月,我彷彿與雲共遠、與月同孤。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註釋

①江漢:該詩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帶所寫,因這裡處在長江和漢水之間,所以詩稱“江漢”。

②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變通的讀書人,這裡是詩人的自稱,含有自嘲之意。是說自己雖是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卻仍然沒有擺脫貧窮的下場;也有自負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樣的心憂黎民之人已經不多了。

③“片雲”兩句:這句為倒裝句,應是“共片雲在遠天,與孤月同長夜”。

④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病欲蘇:病都要好了。

⑤蘇:康復。

⑥存:留養。

⑦老馬:詩人自比。典出《韓非子·說林上》中“老馬識途”的故事:齊桓公討伐孤竹後,返回時迷路了,他接受管仲的“老馬之智可用”的建議,放老馬而隨之,果然找到了正確的路。

賞析/鑑賞

首聯用自嘲的方式寫出詩人滯留江漢的困境。此詩以首句頭兩字“江漢”為題,正是漂泊流徒的標誌。“思歸客”是說詩人想回鄉而不能回,只得四處漂泊,浪跡天涯。詩人思歸而不能歸,成為天涯淪落人,其中包含著詩人的無限辛酸。“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負”這樣兩層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頷聯二句緊扣首句,對仗十分工整。通過對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把他“思歸”之情表現得很深沉。他由遠浮天邊的片雲,孤懸明月的永夜,聯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彷彿自己就與雲、月共遠同孤一樣。這樣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為一片。字面上寫的是詩人所看到的片雲孤月,實際上是用它們暗喻詩人自己。詩人把內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當中,感慨自己雖然四處飄零,但對國家的忠心卻依然像孤月般皎潔。昔人認為這兩句“情景相融,不能區別”。

頸聯直承次句,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詩人積極用世的精神,運用借喻手法寫出了詩人雖然身處逆境但依然壯心不已的精神狀態。就律詩格式說,此聯用的是借對法。“落日”與“秋風”相對。前者是虛寫,比喻“暮年”,上聯明明寫了永夜、孤月,本聯的落日,就決不是寫實景,而是用作比喻。黃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齒”,是詠懷而非寫景。否則一首律詩中,既見孤月,又見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而後者是實寫。身處江漢,面對瑟瑟秋風,詩人不僅沒有了往日的感傷情懷,反倒產生了“病欲蘇”的感覺。這種變化是詩人壯心不已的心態和積極用世的精神的反映。這恰好說明,次句的“腐儒”,並非純是詩人對自己的鄙薄。這與李白“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的思想境界,頗為相似,表現出詩人身處逆境而壯心不已的精神狀態。

尾聯借用了老馬識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現了詩人老當益壯的情懷。“老馬”是詩人自比,“長途”代指驅馳之力。詩人指出,古人存養老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詩人雖是一個“腐儒”,但心猶壯,病欲蘇,同老馬一樣,意在表明自己雖然年老多病,但他還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為。另外,詩句中也自然流露了言外之意:“莫非我真是一個毫無可取的腐儒,連一匹老馬都不如麼?”表達了怨憤之情。

全詩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現了詩人老而彌堅、壯心不已的心理狀態。詩人雖已五十六歲,北歸無望,生計日蹙。儘管如此,卻孤忠仍存,壯心猶在。此詩集中地表現了到老不衰、頑強不息的精神,十分感人。

《江漢》原文及翻譯賞析3

原文:

江漢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漂泊在江漢一帶,思念故土卻不能歸,在茫茫天地之間,我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看著遠浮天邊的片雲和孤懸暗夜的明月,我彷彿與雲共遠、與月同孤。我雖已年老體衰,時日無多,但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依然存在;面對颯颯秋風,我覺得病情漸有好轉。自古以來養老馬是因為其智可用,而不是為了取其體力,因此,我雖年老多病,但還是能有所作為的。

註釋

①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變通的讀書人,這裡是詩人的自稱,含有自嘲之意。是說自己雖是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卻仍然沒有擺脫貧窮的下場;也有自負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樣的憂黎民之人已經不多了。

②這句為倒裝句,應是“共片雲在遠天,與孤月同長夜”。

③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病欲蘇:病都要好了。蘇:蘇活。

④存:留養。老馬:詩人自比。

賞析:

詩人身滯江漢,心有感而作此詩.他用凝鍊的筆觸,抒發了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和報國思用的慷慨情懷.前兩聯寫所處之窮,後兩聯寫才猶可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評論這首詩說:"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見其工.中四句用‘雲天’、‘夜月’、‘落日’、‘秋風’,皆景也,以情貫之.‘共遠’、‘同孤’、‘猶壯’、‘欲蘇’,八字絕妙,世之能詩者,不復有出其右矣."確實,詩的中間兩聯,情景相融,妙合無垠,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故歷來為所稱道,明代胡應麟《詩藪·內篇》就說,這兩聯"含闊大於沉深,高(適)、岑(參)瞠乎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