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八年級生物期末複習資料

校園 閱讀(7.59K)

1、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沒有脊柱。

八年級生物期末複習資料

2、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00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魚之所以能在水裡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魚在游泳時,靠軀幹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6、在難以直接拿研究物件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物件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12、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13、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氣體交換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鰓絲中Co2—水中

15、魚的主要特徵: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6、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19、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複雜的聯絡,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複雜得多。(1)比較乾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複雜多變。

22、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援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2、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溼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溼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佈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裡,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恆溫動物比不恆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兔的體溫恆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迴圈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33、門齒——切斷食物犬齒——撕裂食物臼齒——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

36、盲腸主要用於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於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於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