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志願服務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校園 閱讀(1.02W)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志願服務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志願服務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志願服務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1

嘉興學院大學生赴湘西“愛心接力”志願服務團以“嘉興學院愛心群體”(10年“浙江驕傲”獲得者)的愛心接力活動為起源,10年12月開始組隊,09年3月開始徵募志願者。正式組建後共有45名隊員,是嘉興學院歷年來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支暑期社會實踐隊。

從今年3月到7月,這支隊伍為09暑期赴湘西服務做著各樣的準備。為了提高志願者的服務能力,我們制定了完善的志願者培訓計劃;為了更好的服務湘西,我們制定綠色資源迴圈計劃;為了籌措資金,我們參加谷歌杯公益大賽……組建至今,團隊已資助鳳凰貧困生近百名,為苗鄉學子募集學習用品、生活用品、衣物等無數。

20xx年7月12日,湘西志願服務團最終確定的27名志願者搭上西進的列車前往湘西開展為期20天的志願服務。服務團此行主要開展了教學、圖書館建設、調研、家計劃四項活動。這20天,隊員們不怕苦,不怕累,相互協作,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任務,使400餘名苗鄉學子受益。同時,我們深入苗族貧困山區,體驗當地生活,瞭解苗族文化,也與當地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下是我們暑期實踐情況的總結:

  1、教學工作方面

在教學方面,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討論,根據湘西地區不同於東部地區的特殊教育環境以及當地對德智體美等教育方面的欠缺,我們主要開設了苗族文化課(教授苗族歷史、名人、刺繡等)以增加苗鄉兒童對本民族文化的認知,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綜藝課(包括遊戲、故事、體育、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文化課(包括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寫字等課)以補充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增進隊員與學生間的交流來拓寬苗鄉學子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暑假生活。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隊員們在去湘西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就開始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準備教案以來準備解決到當地後在教學工作。隊員們收集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一些趣味性的知識,是一些書本中沒有涉及的內容,團隊希望通過這次支教可以給湘西的小孩子帶去些新鮮的東西,給他們帶去一些好的學習方法,更希望讓他們明白到讀書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各個支隊也都根據各駐地的實際情況對原定課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並採用了多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得教學工作有聲有色地開展。有的隊利用瘋狂教學法,有的隊設定正副班主任,有的隊將課堂幫到野外……為了挖掘學生們的潛力,歌唱比賽、朗誦比賽、運動會、篝火晚會、圖畫展、遊園會等一系列活動應用而生。20天的支教生活我們也積累了很多支教經驗:

1、隊員一定要挑選自己有所擅長有所感悟的科目,在進入教室前,要為一些突發狀況想好解決辦法。

2. 處理好課堂和課下與學生的關係,在課下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哥哥大姐姐,但是在課堂上只能是老師和學生。

3. 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要豐富,要了解孩子喜歡怎麼來接受知識。適當給予一定的獎勵會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4. 要多準備一些趣味性,課本中比較缺乏的知識。

5. 注意自己的言辭和行為,時刻記得自己是一名教師,說話做事前要考慮到是不是符合自己現在的身份,也要考慮到自己的話語對學生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6. 要學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當地的教學環境,準備合適的知識給孩子,自己需要作出改變的時候,不能猶豫不決。

7. 平時多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了解他們,會拉近彼此的距離,會使課堂變的輕鬆而有秩。

9. 要因材施教,對於不同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對一些上課調皮的學生,可以在課後與之談話,曉之以理。

10. 要把當天的上課的情況及時和隊友們交流,好的方面可以讓其他人借鑑,不足的地方也可以讓其他人注意。

隊員們每天都在摸索中前進,用心去與學生交流。但畢竟時間精力有限。我們的支教工作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每一天教學上的經驗與不足都讓隊員們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特別是在瞭解到不足後,能夠有最短的時間作出調整,在隊員不懈的.努力下,支教活動還是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2家訪工作方面

家訪主要包括調研和家計劃兩個方面。調研的主要工作是走訪貧困生家庭,登記貧困生資料,以便日後愛心人士開展一對一資助。“家計劃”的主要工作是調查收集留守兒童的資料,獲取兒童家長聯絡方式,為留守兒童與監護人拍一張合照,回到嘉興後沖印出來連同學生寫給家長的信一起寄給家長,為留守兒童與家長搭建起一座交流的橋樑,促進雙方感情。在20天的支教日子中,各支教隊的隊員利用每天放學後以及晚飯後的時間進行家訪,據統計我們一共走訪了100多戶人家,200 名學生。

家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外出打工的,不然當地人民微薄的收入全靠在家務農,主要是種植當地盛產的菸葉。所以我們家訪時總會碰到大人不在家,在地裡幹活的情況,並且很晚都沒有回來,也或者是家人沒有到齊,無法拍合照。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第二次的家訪,實際上很多家庭我們都跑了兩三次,有些還跑了四五次。當地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很少出現外來人口,他們的語言都是苗語,外出打工回來的人還是會講普通話的,但年紀大一些的根本不會,所以每次家訪我們都會帶上一名高年級的學生,即為我們帶路,也可以幫我們做翻譯。雖然比較辛苦,但是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為每一個家庭都拍到了合照,這是我們訪的宗旨。我們還拓展了工作範圍,不但為留守兒童與監護人拍合照,也為非留守兒童家庭拍全家福,並決定回嘉興後沖印出來寄回當地,因為對很多當地的老人來說,這恐怕是他們這輩子第一次拍照,他們每當明白我們要照相時就會去櫃子裡找出壓箱底的那件漂亮的苗衣換上,整理好裝妝容,然後端坐著;而留守兒童的合照沖印兩份,一份寄回當地一份寄給兒童父母。而對於那些貧困學生,我們的到訪給他們帶去了鼓舞和希望。

家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好接觸學生的平臺,因為訪我們走進了當地學生家中,走近了當地學生的生活,融入了當地學生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了當地窘迫的生活現狀和落後的教育體制。也許家訪在常人看來對他們的幫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相信,這一張張小小的照片承載著一家人的濃濃情誼,承載著孩子對父母滿滿的愛,也承載著我們對苗鄉人民深深的祝福。

  3、日常生活方面

在20天的支教生活中我們編織了一段平凡樸素而不失瑰麗色彩的生活。雖然支教的日子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是生活中的一幕幕畫面卻時時刻刻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在湘西支教的日子中我們基本上穿的都是印有“嘉興學院”字樣的隊服。一方面,它隨時提醒著我們自己是一名大學生,代表了嘉興學院的形象,要嚴於律己,給學生做出表率;另一方面,簡單樸實,整齊統一的隊服也給當地村民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最令隊員們難忘的莫過於我們在學生家中第一次穿上了苗衣,做工精細、色彩絢麗的花案,巧奪天工的裁剪,讓我們近距離的接觸了湘西苗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受到了獨特的文化傳承。按耐不住驚喜激動的心情,我們拍了不少的照片,不管是和別的隊員還是回來後和家人朋友,這都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毋庸置疑,湘西地帶,地勢不平,山路較多,我們所有的出行基本上全靠一雙腿。各隊的隊員們每天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外都會去家訪,每次去家訪,我們都會叫一位高年級的學生給我們帶路,在為期20天的日子裡,我們的足跡遍佈了駐地村子的每一條小路,有時一次家訪就要花幾個小時,走好幾里路。村裡物資匱乏,採集需要的物品只能通過這個途徑去鎮山購買,而小隊與小隊的交流走訪,也只能靠步行。特別是好友和古塘的隊員他們趕集需要翻越1個多小時的山路。但再難走的路也阻擋我們做好這次支教工作的決心。

回頭看看我們走過的這20天,大家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忙碌而充實中度過了,而每個隊都有很多值得驕傲的事:木裡的隊員們用10幾天的時間整理了1000多冊圖書建成了木裡鄉第一個圖書館,都良田隊為學校豎起了校牌和旗杆,好友隊組織修繕了破舊的校舍,古塘隊為孩子們澆製了乒乓球桌……雖然很苦很累,但看到孩子們的笑臉,看到我們留下的印記,我們無怨無悔了。

  團隊建設方面

團隊27名成員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磨合,團隊建設也不斷完善。團隊設立1個大隊長,4個支隊隊長。支隊長要安排落實各支隊的具體工作,並向大隊長彙報工作。我們團隊有隊旗、隊徽、隊歌、口號、宗旨、團隊部落格、每日討論會,這些都使隊員們更有歸屬感和自豪感。我們時不時地高歌“愛因為在心中”,我們也時不時地用照相機記錄我們的美麗瞬間。各支隊也都在後期確定了支隊隊歌,建立了支隊部落格。當往事成為回憶,我們深厚的隊友情卻不會褪色。

  結束語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對於處在大學的我們,是一次難得的社會鍛鍊,其可以讓我們接觸社會,關注到社會上一些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當代大學生風采。而對於湘西的孩子們來說,其也可以學到一些知識,可以認識到一群大哥哥大姐姐,還可以和一大群夥伴一起玩耍,這也是一件讓他們開心的事。

20天的時間很短暫,我們能做的也很少。我們能教會孩子們的很少,能改變的也很少,但我們都盡力去做了,我們會真心去關注他們、關心他們、愛他們,20天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卻讓我們彼此之間建立了信任,也給我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

第一次走進陌生的湘西,面對陌生的生活規律,面對孩子們的野性,我們從緊張小心地應對到自然友好的相處。在這20天裡,我們也學會了很多。儘管我們有很多做得不好的,但我們盡力了。存在不足我們改正,嚴格提出批評;存在優點我們發揚,面對問題我們不退縮,面對矛盾我們心平氣和地從對方角度去分析,忙碌之中求發展。

這20天的經歷讓我們成長了很多。隊員們都很慶幸能參加這個活動,能夠去都湘西,能夠去接觸這些孩子,不管怎麼樣,我們有一個統一而肯定的結論:湘西的孩子需要我們,湘西的百姓很歡迎我們!

“愛心接力,永不落幕“,我們希望我們的活動能在嘉興學院一直延續下去,以嘉院學子為橋樑,架起鳳凰嘉興兩地間友誼的橋樑,同時讓社會各界一起來關注湘西!

我們也衷心地希望團隊能越走越遠,越走越順!

志願服務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2

——交通安全知識與急救常識宣講

此次“交通安全安全知識與急救常識宣講”暑期社會實踐,是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學院蓬勃志願者協會以一個學生志願者團體的形式申報的青年志願服務團隊奔赴新勝村、服裝城、哈平路等地進行交通安全知識與急救常識宣講小分隊。協會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利用暑假進行交通安全知識與急救常識的宣講。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摸索出在中國小校進行交通安全教育的經驗,為以後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宣傳打下理論基礎,另外通過社會實踐獲得準確的交通管制資料,為我們學習交通知識提供實驗資料。

(一)社會實踐流程篇

7月中旬,蓬勃志願者協會實地走訪了哈爾濱市南崗區王崗鎮新勝村委員會及其新勝國小,確立了假期社會實踐的地點和內容。同時,我們還選擇了服裝城,哈平路,中央大街等地一些交通現狀比較繁華的地帶進行了交通安全知識宣傳的考察。並且,我們在答辯的過程中確立了這三個地點作為交通安全知識與急救常識的宣講地點和調研地點。

7月10日至24日,協會組織編寫了交通安全知識手冊和交通安全意識調查問卷,順利完成了社會實踐的準備工作,包括志願者的篩選以及宣講人員和調研人員的培訓。

由於準備比較充分,社會實踐志願者團隊提前一天出發。7月25日,我們把團隊分為幾個小組,到哈市一些交通繁華的地帶進行交通現狀實景拍攝、取材。

7月26日,青年志願服務團隊分為三組,第一組走進新勝村,首先走訪當地的村民,瞭解他們以及他們孩子對交通安全知識的瞭解情況和交通安全意識,同時宣傳此次社會實踐,為接下來的宣講活動做準備。第二組走進服裝城附近的街區拍攝交通車輛違規和行人橫穿馬路、跨越護欄的現象,同時,在該地區發放《交通安全手冊》150冊和交通安全意識調查問卷100卷第三組為交通安全知識教研組,他們專門負責以後幾天交通安全知識與急救常識講座的準備工作與完善工作。

7月28日,團隊所有成員走進了新勝村,開始了一整天的交通安全知識宣傳。在新勝村我們為這裡的中國小生做了三次講座(分別為交通事故預防與急救常識課,交通安全常識課與現代交通工具認識課)和一次“我心中的汽車”繪畫美術課以及交通安全意識調查。

7月29日,團隊走進中央大街實踐地,發放交通安全手冊,深得市民的好評和認可。

7月30日,將前段時間實踐中整理的交通安全宣傳材料以及“心中常綠紅綠燈,文明交通伴我行”宣傳條幅帶到哈平路進行宣傳,同時進行“文明交通,珍愛生命”的簽名活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此次簽名活動為我們的社會實踐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二)交通安全教育現狀與思考篇

團隊最初調查的地方是黑龍江大學至服裝城路段,此路段正在進行惠民的地鐵工程建設,交通比較繁忙,車輛、行人都比較多,交通秩序比較混亂。此路段違規停車現象比較嚴重,有的車輛甚至停在禁止零時或者長時停車的十字交叉路口的道路上,顯然他們對交通法律法規瞭解並不多,或者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比較淡保在調查的過程中僅僅三十分鐘一個十字交叉路口就有七八次不同程度的車輛違規現象,甚至有的車輛在禁止掉頭的路段掉頭。為了構建安全、快速、平穩的城市交通,我認為光靠交通警察的督察,交通現狀也是難以改善的,還要全名提高司機的法律法規意識。

然而,團隊調查發現,在電子大廈的周圍,本來有人行橫道,只需從電子大廈向前走過幾分鐘就可通過人行橫道,但是許多市民卻選擇了從橫穿馬路、翻越護欄,在護欄的一側,車輛高速行駛,極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一些市民還抱著自己的孩子翻越護欄,我想在如此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會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嗎?這讓我們志願者感覺非常的擔憂。在調查中發現,一些中國小生橫穿馬路與翻越護欄的現象也頻頻發生。根據調查一些橫穿公路的中國小生,他們知道一些交通安全知識,但是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比較差,究其原因還是沒有一個好的交通環境來引導他們。一些老年人也有橫穿公路、翻越護欄,通過抽樣調查,他們大多不瞭解交通安全知識,缺乏交通安全意識,橫穿公路知識為了方便,但是忽略了生命安全。從未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有橫穿公路、翻越護欄的現象,他們對交通安全知識的瞭解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大多數未成年人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接受一些交通安全知識,但是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同時,他們對現在交通安全現狀也不太滿意,希望得到改善。

對於中年人來說,大多數對交通安全知識都有了解,但是除了司機外,其他人對交通法律法規瞭解的不夠全面,大多數是一知半解。更有甚者,有些市民竟然不瞭解交通燈的含義,這讓我們志願者很疑惑,可能是以前的交通安全教育缺失。而許多市民瞭解交通安全知識,但是,他們卻同樣不顧及交通事故的危及,橫穿公路、翻越護欄。而且,許多人瞭解交通法律法規,但是他們卻不遵守交通規則,有明知故犯的嫌疑,許多人都是等到發生交通事故才後悔沒有遵守交通規則。許多瞭解交通安全知識,卻不遵守交通規則,究其原因就是他們交通安全意識不強。

為了構建安全、平穩、快捷、和諧的交通,我們應該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識,深入瞭解交通法律法規和交通安全常識。目前,在我國還沒有專門的交通安全教育的課程,沒有系統的教育,為此我們提出在中國小校進行交通安全極教育,加深中國小生對交通安全知識的瞭解和認識。

在交通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成年人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和宣傳是最困難的,以成年人為宣講物件很難起到好的效果。通過此次實踐,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教育中國小生來帶動成年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提高,如果小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如果由子女來提醒其父母珍愛生命、遵守交通規則,這樣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通過他們來影響更多的人,這就是我們實踐所得出的“小手牽大手”的含義。

針對國小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特點,容易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我們應該探索出一套適宜中國小生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的方案,在中國小開交通安全教育的課程。拓展中國小生的視野,讓他們不僅僅只學到語文、數學,只培養國小生的語言邏輯與邏輯思維能力,還接觸交通範疇,託扎視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我認為中國小的交通安全意識的提高,有助於交通事故發生率減少,這是一個長遠的系統工程。

此次實踐,我們還發現大多數中國小生交通安全意識薄弱,儘管他們瞭解不少交通安全知識,但是他們只是停留在說與瞭解的程度上,並沒有形成較強的交通安全意識。因此,在以後的交通安全宣傳與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還特別注意交通安全知識“實習”。例如,讓中國小生在道路上認識交通標誌,帶領他們正確過馬路。另外,我們還沒有發現有專門針對國小生交通安全意識的研究和課程教育的教案。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我們編寫了針對中國小生的《交通安全手冊》,並且在社會實踐當中,我們不斷完善《交通安全手冊》,為以後進行中國小生交通安全教育和宣傳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