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昆蟲記讀後感探討

校園 閱讀(3.26W)

內容摘要:《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撰寫的一部關於昆蟲本能與習性的著作,全書充滿了各種妙趣橫生的昆蟲故事。作者以其敏銳的目光來觀察昆蟲,以樸實而略帶人性的筆觸來描寫昆蟲,把讀者們帶進了一個趣味無窮,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探討

關鍵詞:《昆蟲記》 法布林 昆蟲 故事

在國內,《昆蟲記》經常以啟迪讀者科學知識的課外閱讀經典的形式出現,各種插圖本、有聲讀物深受大家,特別是青少年的歡迎。這部作品之所以歷經一百多年的淘洗仍能經久不衰,那是因為它與一般的文學作品有所不同,是一部集學術性與文學性於一體的經典著作。閱讀這部著作不僅能讓人汲取知識,同時又能獲得思想和美感。

一、法布林與《昆蟲記》

七歲時,法布林重新回到父母身邊,開始接受教育。通過自己的努力,他考上了沃克呂茲師範學校的公費生,畢業後,在一所國小裡當教員。任教之餘,他潛心研究昆蟲,根據自己的直接觀察,撰寫並發表了一系列論文。由於教師的薪資待遇很低,法布林一生都未擺脫經濟拮据的困境,直到五十多歲時,他才依靠辛苦攢下的稿費,在普羅旺斯買下一處坐落在荒地上的舊宅。法布林將這片荒地命名為“阿爾瑪斯”(“阿爾瑪斯”是音譯,中文又譯作“荒石園”,取其荒蕪與一毛不拔之意),至此他終於實現了“擁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觀察昆蟲”的願望。法布林把“阿爾瑪斯”當成自己的家和昆蟲實驗場,在那裡專心致志地思考、觀察、實驗和寫作。1910年,當《昆蟲記》的第十卷問世時,他已經是一位耄耋老人。

《昆蟲記》的法文題目是《Souvenirs entomologiques》,直譯的話,可以譯為《昆蟲學回憶錄》。周作人最早把這本書譯作《昆蟲記》,而後一直被譯界沿用至今。法布林之前的昆蟲學家只做昆蟲的蒐集與分類工作,他們手持放大鏡,解剖昆蟲屍體,仔細地檢視昆蟲的觸角、大顎、翅膀和足,卻不思考這些器官在昆蟲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他們對昆蟲的判斷力、本能和生活習性甚少研究。專家們根據昆蟲的外形給其命名,把身體構造相同的昆蟲歸入同一種類。法布林通過細緻入微地觀察,發現這種做法並不合理,因此,他給《昆蟲記》取了一個副標題《Etude sur l’instinct et les moeurs des insectes》(《對昆蟲本能及習性的研究》),並提出要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活生生的昆蟲,“研究它們在活著時的活動,它們的本能和習性,它們的才能和感情”,根據昆蟲“工人”所從事的職業來給其命名。法布林的研究以直接觀察為依據,就像他自己說的:“在對某個事物說‘是’以前,我要觀察、觸控,而且不是一次,是兩三次,甚至沒完沒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鐵證下歸順聽從為止”。他本著追求真理的科學探索精神來觀察昆蟲的勞作,以富有情感的筆調來描寫昆蟲的生活,使得《昆蟲記》自問世以來就為廣大讀者所喜愛。

二、《昆蟲記》中的趣事兒

雖然法布林開始動筆寫作《昆蟲記》時,已經年過百半,但他仍像一個好奇心滿溢的孩童一樣,喜歡提出各種各樣的疑問,根據問題進行觀察和實驗。“我習慣在每個答案後跟著提一個新問題,直到碰到不可知之牆為止”。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正是憑著對昆蟲所懷有的濃厚興趣,法布林才把大半輩子的時間與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昆蟲上,就像他自己所說:“在昆蟲學大量的領域內需要天真。沒有大量這種資質――在講求實際者眼中的奇思怪想,誰還會去關心小小的蟲子呢?”。他數十年如一日地手持放大鏡,觀察昆蟲的出生、蛻變、築巢、覓食、求偶、繁殖,以孩童般的視角,真實而質樸的筆調記錄下昆蟲的本能和習性,展現給讀者一幅幅栩栩如生,生趣盎然的畫面。在他的筆下,小小的昆蟲們無一不是身懷技藝的行家裡手:長腹蜂是揮舞瓦刀的“泥瓦工”,黑蛛蜂是技藝高超的“製陶工”,土蜂是下針精確無誤的“麻醉師”,切葉蜂是名副其實的“裁剪工”,黃斑蜂是技藝驚人的“鞣氈大師”,而蜾蠃則是“挖掘工”、“採脂工”和“粉刷工”。下面請看“演唱者”蟋蟀放聲高歌的場景:

“園子裡夜間歌唱的蟋蟀非常多。每一簇開著紅花的巖薔薇都有自己的合唱隊員;每一束薰衣草上都有自己的演唱者。那些枝繁葉茂的野草莓樹,那些篤蓐香都變成了一個個合唱團。所有這些小生物在灌木叢間用它們清脆動人的聲音互問互答;或者不如說,每個歌手不管別人唱什麼坎蒂列那(譯者注:中世紀時的一種敘事抒情歌曲),獨自在慶祝自己的歡樂。

在天上,就在我頭頂上,天鵝星座在銀河中劃上它那大大的`十字架;在下面,就在我的四周,蟋蟀的交響樂在抑揚起伏。這歌唱自己歡樂的小不點兒令我忘記了群星璀璨的場面。這些天上的眼睛平靜而冷漠地瞧著我們,我們對於這些星星是一無所知的。”

從上面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昆蟲記》除了是一部嚴謹的昆蟲學作品,還是一部優美的散文鉅著,它實現了科學與文學的完美結合,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述的合二為一。它不像其他科學類作品那般內容晦澀難懂,用詞枯燥無味,讀來反而給人一種妙趣橫生,彷彿與蟲兒面對面交流的感覺。縱觀洋洋灑灑的十卷本《昆蟲記》,其語言樸素而純真,文風流暢優美,雋永風趣,深入淺出,使得這部著作不愧有“昆蟲的史詩”之稱。

除了將昆蟲纖毫畢現的形態特徵展現在讀者面前,法布林對蟲兒心理、情感的揣摩與刻畫也可謂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他本人也被國際學術界譽為“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譬如,毛刺泥蜂在攻擊毛蟲得手之後,用跗節跺腳,梳理翅膀,不時地把大顎和前額貼在地面上,用後足將身體撐得高高地,彷彿要翻筋斗似的。法布林認為這些動作是毛刺泥蜂表達心中喜悅的一種方式,就好比當人類沉浸在成功所帶來的歡樂中時,會做出搓手的動作一樣。有時候,法布林也會從人類的倫理道德視角來解讀昆蟲的行為,正是蟲兒身上所帶有的這種人性化特徵才使得該書與眾不同,引人入勝。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關於天牛成蟲與幼蟲的描寫。 “成蟲和幼蟲的職責完全悖離了常規:幼蟲正值身強體壯,擁有強健的挖掘工具,承擔起繁重的工作;而成蟲卻享受幸福的時光,不懂技藝,不工作,只是遊手好閒。孩子本應躺在他的保護人――母親懷抱中過天堂般的生活;而這兒的孩子――幼蟲,卻成了母親的保護人。

被法布林喻為“爬行的小腸”的天牛幼蟲只有味覺和觸覺這兩種非常遲鈍的感覺,但它竟然可以清楚地預知未來。它為成蟲挖出一條通往樹皮層的通道,後者只要鑽透薄薄的木質層或樹皮層就可以獲得自由。法布林用略帶人性的筆觸來描繪昆蟲世界的日常生活,使得整套叢書的字裡行間洋溢著一股濃濃的人情味,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讀來令人深受感動。

在《昆蟲記》中,法布林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昆蟲的捕食過程,在他看來,“捕獵性昆蟲傳記最突出的特徵就是介紹昆蟲的捕獵方法”。為了弄清楚某種昆蟲的捕獵技巧,他有時會跑到野外環境中去觀察,有時會想盡一切辦法捉住需要的昆蟲,再把昆蟲放到人為佈置的環境中進行實驗。他不但親自出馬捕捉昆蟲,而且還從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來召集孩子們幫忙,有時甚至要向家人求助。當我們讀到書中有關捕食性昆蟲與獵物搏鬥的場景描寫時,就會覺得法布林的所有努力與付出都是值得的。昆蟲彷彿被置於聚光燈下,交戰雙方的動作之傳神,場面之生動,交鋒之激烈,一切都展現得那麼淋漓盡致,且看:

“當敵人靠近時,它便立起身體,模仿舞蛛的樣子做出防禦姿勢。滑稽蛛蜂對它的威嚇不屑一顧,在滑稽的外表的掩護下,它猛地衝向綵帶圓網蛛,動作非常敏捷。它們閃電般交戰了一回合,綵帶圓網蛛被打翻仰躺在地。蛛蜂在上,它與圓網蛛腹貼著腹、頭頂著頭;它用足控制住綵帶圓網蛛的足;用上顎咬住對方的頭胸部;它用力蜷起腹部,向下方伸過去;它拔出螫針;接下來便……”

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當我們讀到此處,不禁要為法布林傳神的描寫而大聲喝彩,透過文字彷彿能看到捕食性昆蟲與獵物正在上演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生死大戰。然而,這種戰鬥場景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凶殘與血腥,相反,更多地顯示出生命力的蓬勃。

如果不是法布林對渺小生命所懷有的尊重與熱愛,不是他的悉心觀察和詳細描述,也許蟲兒的這些故事還不為人所知呢。法布林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大門,讓我們領略到昆蟲那妙不可言的靈性。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捧著一顆真誠的心來對待每一種昆蟲,他就像是一個為兒孫講述故事的老人,把昆蟲世界的趣事兒向讀者娓娓道來,令人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石薔.中外科學家發明家叢書――法布林[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43.

[2]法布林.昆蟲記(卷七)[M].姜潔等譯.花城出版社,2001:165.

[3]法布林.昆蟲記(卷四)[M].姜潔等譯.花城出版社,2001.

[4]法布林.昆蟲記(卷六)[M].姜潔等譯.花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