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教育學的備考技巧考的研經驗談

校園 閱讀(2.73W)

從2006起,教育學開始全國統考。目前國家只出了《教育學統考大綱》,上面列出了考試可能涉及的所有的知識點。教育學基礎綜合包含四科,考試科目包括中外教育史、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教育研究方法。

關於教育學的備考技巧考的研經驗談

由於國家沒有指定參考書,所覆蓋的知識點比較多,因此複習前很難著手。我根據大綱上的知識點和一些專家的解析,在書店買了十幾本書,主要有王道俊《教育學》、十二院校《教育學基礎》、孫培青《中國教育史》、吳式穎《外國教育史》、吳慶麟《教育心理學》、馮忠良、伍新春的《教育心理學》、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袁振國《教育研究方法》等。這麼多書當然不可能一下看的完,如果時間充裕,而且有耐心的話,可以慢慢的把這些書讀完。裡面有好多知識點雖然對考試來說沒有多大用處,但是對有用的知識點是補充、說明或者有相關聯絡。這樣細細看過一遍對知識點可能記的就比較深刻了。但是如果時間不多,這樣很顯然比較浪費時間。我當時是把大綱提到的知識點都勾了出來,剩下的一律不看,即使這樣,知識點還是比較多,不連貫,而且不同人出的書觀點都不是很一致。下面我把每一科的複習過程總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是中外教育史,大綱規定中外教育史佔100分,相當大的比例,總共三百分,它就佔了三分之一,或者更多。因此在中外教育史上花的時間要相對多一點。中外教育史又分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中外很多教育家的思想彼此有融合點,對於我們來說很容易混淆。中外教育史知識點比較雜,需要理清層次。先說外國教育史,外國的人比較多,對於我們來說也比較陌生,而且人名和他們的教育名稱都不好記,這就需要花多點時間死記硬背。但是他們的教育思想是很連貫的,因為有什麼樣的思想,所以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措施,一般是這樣。因此可以把他們的思想用一條線竄起來,只要想到第一點,後面的就跟著出來了,尤其是他思想裡最突出的部分一定要記牢。對於中國教育史,所涉及的教育家我們多少都些瞭解些,重要的是區別開來。總體上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抓線索,大家特別注意知識的橫向聯絡和縱向聯絡。縱向上,要理清按照時間順序事件發生的脈絡,橫向上可以將中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史進行對比,幫助理解;另一個是重分析,研究歷史的作用往往是為了更好地指導現在,因此在複習過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學歷史,而應注意分析和評價,同時注意積累分析評價的思路及要點。對於複習中外教育史還有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對每個知識要列提綱。把每個教育家的'思想都提綱挈領,看著提綱就一目瞭然了,那些細節的思想也能馬上就能想起來。以後背的時候,條理也清楚,能很容易找到每個教育家思想上的差別。第一遍看過去,我們基本掌握了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識,瞭解了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展、教育實施程序的基本線索,再看第二遍的時候,要重點關注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嘗試分析、評價中外教育史實,揭示規律,總結經驗。

然後是教育學原理,大綱中規定教育學原理佔100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門。這門課函蓋了學多基本概念,這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各個概念都要挑出來背。教育類學科複習的目的是注重理解,但同時也要做好筆記,把一個問題的各個方面分條列出,既可以幫助大家集中注意力,到在隨後複習中也便於自己查詢。要一邊做筆記一邊細看書遇到不懂的概念再到其他地方查,要搞懂細節問題。複習教育學原理抓重點進行學習是非常有效和有利的。由於參考書目較多,尤其需要記憶的知識較多,不可能全部都記住。因此複習時要注重全面,但也要認真地記錄書本上的重、難點,分清主次,這樣會減輕複習工作量。

剩下的兩門相對佔的分數較少,總共佔70分,可以花相對少點的時間。對於教育心理學,這門課有很多的案例,這些案例都是很生動的,讀起來就象一個個小故事,應該不會太枯燥。記住這些案例,一些教育心理就容易多了。但是概念性的東西還是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硬背。不過這門課,可理解性很強,概念也不難記。教育研究方法,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一門了。較好的方法是聯絡實際,將概念放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去體會。大綱要求能初步運用教育研究方法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設計教育研究思路,因此這門課靈活性比較大,不要死記硬背,重要的是理解,能運用這些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育學基礎知識的複習,大概就這些內容。總之,複習這門課還是要耐心,認真,細緻,概念要重在理解。勤做筆記,反覆記憶,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穫。不僅在考研上,在以後的生活中,這些知識依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希望大家都能考出自己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