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微生物學》的教學分析

校園 閱讀(1.09W)

微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農業化學、植物生理學和植物病理學等學科相互滲透。它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對微生物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的教學,使學生在分子、細胞形態或群體水平上掌握各類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長繁殖、營養、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分佈和分類進化等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並將其應用於醫療衛生、生物工程、生物製造和環境保護等領域[1]。微生物學課程包含內容較多,涉及面廣,技性術強,是生物學及其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除重視微生物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傳授外,還應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我們現將《微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實施的一些有益方法總結如下,以和同行分享。

《微生物學》的教學分析

一、師生互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教學過程中,老師們經常集體備課,互探有無,做到充分備課而不是簡單的背課[2]。具體做法為教師基於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對其進行優化,然後根據課程知識體系的要求,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儘量壓縮教師的授課時間,在課堂上主要講述重點和核心內容,留出時間,以便更多的學生能在課堂上參與到與老師互動的環節。學生自學和教師引導為主的教學方法增加了學生課堂上當家作主的責任感,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被迫填鴨式接收、不能也不敢出聲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動起來,使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和興趣主動投入學習,比較顯著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此外,為了避免同一批學生因微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課程的相互聯絡和滲透而導致教學內容上的'被重複,我們提前和相關課程的授課教師進行聯絡,做到知己知彼,儘量避免相同知識點的重複講解。當遇到一些重複內容時,我們主要採用學生自學和老師答疑的方式,且教師答疑時需儘量使用簡練、幽默、易懂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關注。這樣即使學生掌握了該部分內容,又做到了時間上的節省和避免因內容重複而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全方位多角度的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

板書加掛圖的傳統微生物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教育的需要。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微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使教學效果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首先,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化。通過多媒體技術,可將形態微小、種類多樣的微生物世界展示到螢幕之上,這樣的教學效果遠勝過任何生動的語言描述。其次,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提供的資訊量非常巨大。教學過程中,除了文字描述,還可穿插海量的相關教學圖片供學生觀看,通過圖片展示可大大加深和加強學生對一些基本理論或操作技術的理解。第三,基於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多媒體手段可將多種網路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提供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

微生物自身不但個體微小、形態多樣、且其營養方式和遺傳型別多樣、代謝機制錯綜複雜,學生往往感覺微生物知識繁瑣、抽象和難以理解。針對這種情況,多媒體技術(flash動畫、動態顯微錄影、PPT課件等)的應用可使微觀世界巨集觀化,使原本靜態的內容動態化,使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化。例如,把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顯微世界以色彩豐富、直觀、清晰、生動、形象的三維畫面給學生進行展示,以動畫的形式展示細菌鞭毛的運動、T偶數噬菌體的增殖過程、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運輸方式和細胞的分裂過程等內容。這種教學方式深受學生的歡迎。

三、通俗化和形象化教學方式的推廣

微生物學的理論和操作相對比較抽象,且各知識點之間聯絡緊密,該特點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將抽象理論與具體例項的相結合,提高學生對微生物學抽象理論的感性認識。為了做到理論與具體例項密切聯絡,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我們在教學中充分藉助了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的例項來實現教學通俗化和形象化。如,在講述細菌形態時,我們將葡萄球菌的形態比喻為單粒葡萄,其群體形態猶如一串葡萄;將鏈球菌的排列方式比喻為女士的珍珠項鍊。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的印象,可使教師輕鬆地講,學生輕鬆地學。

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興趣是學習和創新的動力,但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推進。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微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並努力促成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創造性學習奠定基礎。具體措施有:首先,因材施教。我們在教學過程非常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智力發展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思維力和創造能力訓練,並對他們實施不同層次的評價標準和考核體系。第二,以創新為主線和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以新為核心,倡導學生運用新思想、學習新理論、提出新見解、列舉新課題,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多元化廣口徑傳授知識。我們致力於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在教學中廣泛引入微生物的課外觀察。如:帶領學生觀察因微生物導致的楊樹潰瘍病,觀察植物根系共生菌根真菌和根瘤菌等。另外,我們還鼓勵學生課堂提問、課外查閱資料,自己整理,自己總結並在課堂以報告會形式進行教學內容討論,加強師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