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人生》讀後感國中多篇

校園 閱讀(1.31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生》讀後感國中多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讀後感國中多篇

《人生》寫的是一個青年與兩個女子的愛情故事。

青年高加林的名教工作,被村中能人高明樓為自己的兒子謀奪了。他無奈之下只能去當農民。在此期間,他與農村的純真少女劉巧珍相戀了。不久之後他因為大官叔父回來又走後門得到了通訊幹事的職位,不久又回到了縣城。為了更好的未來,他拋棄了在他困難時陪伴支援他的巧珍轉向新時代女子黃亞萍。而劉巧珍在傷心痛苦之下,嫁與馬栓。不幸的是高加林被揭發走了後門又一次不得不回到農村,但這時的他已失去了巧珍。

讀完不由得心生感慨,人生充滿了機遇,大起大落雖不是所有人都會經歷,但也正是如此,才是人生啊。

路遙在開頭引用了柳青的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本書便糾結在這“選擇”二字上。

書中最為重要的選擇,大概便是高加林在劉巧珍與黃亞萍間的選擇了吧!那時的高加林還只是個懵懂少年呢!他無法區分,他對劉巧珍和對黃亞萍的感情孰輕孰重,再加上當時的社會觀念:瞧不起不識字的人。只有理智的分析造成了這個悲劇。

以我的立場去看,如果我是高加林,怕也是會選黃亞萍呢!

可是路遙的書,又怎麼可能只是一個少年對愛情的選擇呢?

《人生》更多的是一種對當時社會的控訴。

大字不識的'農村人和沒文化的農村人比起來,有文化的,甚至比不上不識字的呢。他們會為了利益,顛倒黑白、是非不分。

高明樓為了他的利益,可以讓他強行奪走高加林的名教工作,而不考慮他家中的艱難;

馬佔勝為了利益,可以在奪走了高加林民教工作後又為高加林走後門;高加林為了利益,可以拋棄在他困難時陪伴在他身邊的劉巧珍……在利益面前,這些人的面目如此不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不過如此。

高加林是個讀書人。那時雖然已不像古代以德為先,但他一定知道做事一定要不違背良心但他在愛情的選擇中已暴露了他的價值觀:他以利為先。

我無法、也沒有資格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來評價他。他是他那個時代的人的縮影:為利益拋棄了良知。

他的選擇看似只是從劉巧珍和黃亞萍中選擇一個,但隱於其後的則是從利益與良知中選擇一個。

可是他自己卻並沒有意識到這點,那時的他還只是個青年呢!

而年齡已經很大的德順老漢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那豐富的人生閱歷已經教會了他這些。

德順老漢,是一個被這種利益觀傷害了的人。

這不是他們的錯,這是時代的錯。

最後一個篇章,附了四個字:並非結局。

這也再次給了高加林長長的、美好的未來。而經歷了這一場戀愛的他會對這世界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許他還會再次犯錯,但他會更加警醒。我相信,他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我也給自己提了一個醒:不以良知換利益。

我會努力提醒自己,不讓自己犯與高加林相同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