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德國留學生活行前的物品整理

校園 閱讀(2.03W)

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選擇德國作為留學目的地。但是初到德國留學,生病了怎麼辦?日常生活費用要花銷多少?初到德國第一晚要在哪裡度過?如何申請居留許可?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讓無數選擇赴德國留學的學子頭疼,家長擔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國留學生活行前的物品整理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德國留學生活行前的物品整理

德國留學生活行前的物品整理1

生活類

先說下梅澤堡這裡的氣候吧,米特的氣候應該也差不多,畢竟隔的不是很遠。這裡冬天蠻冷的,會下好幾場雪,不過是乾冷,不是江蘇那種溼冷的感覺。夏天也很熱,基本在20多度,有沒有30度沒研究過,另外夏天氣候不穩定,有時還會砸點冰雹下來,還經常下雨,很難說的。春秋早晚有點涼,中午那段時間溫度還不錯,很舒適。

上衣:

春秋:早晚有點涼,要穿件外套,然後裡面穿件長袖或者短袖,熱了脫外套就OK了,所以帶幾件套頭衛衣或者春秋衫吧。另外,喜歡戶外運動的可以帶件防風,防水的外套,在這裡類似的專業衣服有點貴。還有喜歡穿襯衫的也可以帶點過來。

夏天:當屬T-shirt,polo衫,短袖襯衫,等等。這類衣服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用處最大了,不過也不要帶太多,因為在這裡買這類衣服的價格其實和國內差不多,甚至還有更便宜的。

冬天:每個宿舍都有暖氣,你把暖氣開到4~5檔(5檔最大)可以在室內穿短袖,上課的教室也同樣的,所以說在室內只要穿著夏天的衣服就夠了,出門就套件羽絨服。要是怕冷的,還可以帶上手套,帽子,圍巾。另外還可以帶2套棉毛衣褲(畢竟會下很多場雪,還有風,熱點沒關係),一換一洗,特別怕冷的再帶點薄線褲吧。畢竟從宿舍到教室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同樣,怕冷的還可以帶上帽子和手套。

綜合一下關鍵詞:春秋衫,衛衣,襯衫,線衫,T-shirt,polo衫,短袖襯衫 ,一件厚實點的羽絨服,一件一般的棉襖,帽子,圍巾,手套,棉毛衫褲,薄線褲

褲子:

隨便吧,帶幾條自己喜歡的,帶條厚點的牛仔褲冬天可以穿(這樣就不用穿棉毛褲了),另外中短褲可以再這裡買,畢竟你們來了是往秋天過,暫時穿不到,而且之後有聖誕節打折,元旦打折之類的,到時後可以買反季服裝,很便宜。女生的裙子一個道理吧。

內衣襪子:

男生內褲襪子帶足了,襪子有厚有薄最好,再帶兩件居家T-shirt或背心。女生也差不多吧,應該帶套睡衣在宿舍穿,因為有可能和德國男生住同一個套間(不過還是單人單間啦,屬於一廳很多室那種)。至於這些東西在這裡的價格和國內比,運動襪子差不多,內衣有點貴。

鞋子:

涼拖要帶,防滑很重要,洗澡要用。對應的棉拖就不要帶了,室內很暖和。平時穿的鞋子男生帶2~3雙就夠了,不夠穿的話在這裡買也可以,在一些大賣場,阿迪耐克之類的經常打折。再說到皮鞋,不能不說西裝了,提醒下,開學典禮最好穿正裝吧(起碼能體現我們重視這個儀式),並且到時有中德雙方校領導在,所以還是帶著吧,以後還可以找實習時穿出去。女生可以帶多點鞋,這裡小號的鞋很難買的,西方女性鞋碼都偏大,不過在一些鞋子大賣場還是能找到相應的碼數的。其他的一些鞋子,比如登山鞋,大頭靴等等一些厚重的就算了吧。實在想穿的話,就直接穿過來或者郵寄吧。

床上用品:

去年我們剛來時候發了一套包括床罩,床單,被子,被套,枕頭,枕套(床罩,床單,被套,枕套質量不是很好,會掉色,被子還可以,枕頭是鵝毛的很軟很刺人)。可以自帶一套來吧(被子不用帶,帶個記憶枕蠻好的,不過這裡也不貴,10歐左右就能買到)。

廚具炊具:

去年我們剛來時候學校(連同床上用品一起)發給我們每人一個煎蛋的小鍋,一個大碗,一個玻璃水杯和一把勺子。前期還是很有用的。另外把電飯煲帶上吧,選小的輕的,不用太高階,只用兩年而已。想合夥吃的可以考慮合帶一個大點的。盛菜的盤子,碗筷勺至少帶一套,菜刀隨便帶不帶,這裡也有賣的,而且質量很好,當然價格也會高點。各類鍋就沒必要帶了,畢竟很重,而且只能用平底鍋,所以建議來了買,這裡超市是有的賣的,有好有壞,530歐不等,到時候就知道了。刀砧板也不要帶,這裡也有賣,木頭的1~2歐左右。另外刀叉,杯子都可以這裡買。開罐器,削皮刀,拔絲板這邊比國內貴多了,會常常派上用場,揀便宜小巧的帶上吧,或者帶一把大瑞士軍刀,挺實用。

電器:

1.電腦可以在德國買,配置好價格低還沒綠壩。不過怕麻煩的就直接國內帶了吧,順便帶根電腦線,有備無患。滑鼠最好備2個,防止壞了,這裡不便宜的。還要帶上能重灌系統的光碟,就怕萬一啊。還有什麼耳機,攝像頭,話筒都備了吧,電腦包反正不算重量。另外要用散熱器的話,能國內帶就帶吧,這裡也貴。

2.燒水壺建議不帶,這裡有7歐一個的,能用就好。

3.電吹風,看自己需要,這邊也超市有便宜的。

4.錄音筆剛來很有用,順帶可以練聽力,但是我也就用過兩三次。

5.電動剃鬚刀,男生就帶了吧。

6.充電器和充電電池在這裡很貴,在國內買吧。

7.轉換插頭要帶足,還可以考慮買個歐洲通用的那種多功能轉換插頭(以後出德國旅遊會用),拖線板帶個好點的。

8.手機隨便吧,可以帶也可以在這裡籤手機,不過手機在這裡大部分是充當鬧鈴的角色的。

理髮用品:

這裡理髮店最便宜的6.5歐,如果頭髮長的比較簡單,那理完以後還能看,如果長得太複雜,那就女生理髮比較貴。所以帶一套理髮工具是不錯的選擇:電推子(推薦philip的,300元左右),打薄剪一把,平剪一把。

藥品:

剛來這邊可能會水土不服,出現腹瀉,過敏等症狀,所以常見必備藥品還是要帶上的,比如感冒藥,退燒藥,止瀉藥,創口貼,雲南白藥,風油精,紅花油,眼藥水,達克寧,消除過敏的藥膏,胃藥,暈車藥等等,各人視情況而定。另外在這裡可以享受免費醫保,不過不是隨便什麼病症都行的,到時候會有說明。

洗漱化妝用品:

1.牙膏,牙刷可以帶點來,這裡牙膏品種沒國內多,價格稍微貴點。牙刷就普遍比國內貴了。

2.洗髮液,沐浴液,洗面奶可以來了買,實在要帶的話建議帶那種小罐的來,大瓶的就不要帶了,這裡價格不是很貴,品種還多。

3.毛巾帶幾條來吧,不是很佔地方,隨便塞包裡就可以。

4.指甲刀之類的帶一套來吧,這裡很貴。

5.肥皂,洗衣粉什麼的不要帶了,來了買吧。

6.隱形眼鏡藥水,沒什麼必要帶,可以來了買,價格稍微貴點。

7.髮膠,髮蠟,我看還是算了吧,這裡有的賣。

8.剃鬚刀帶點來,這裡有點貴。

9.化妝品可以帶點常用的,可以來了買,這裡有很多牌子,迪奧,蘭蔻在商場裡都是隨便放那賣的。

10.香水就算了,這裡很便宜,要用過來買吧。

食品:

內類品種和國內差不多,不過有些肉價格上貴很多吧。豬肉,牛肉(蠻貴的),雞肉是主打。羊肉,兔肉也有賣,很少見吧,還很貴。鴨和鵝非常貴。還有很多肉腸,價格普遍便宜。另外還有賣很多加工過的肉,比如熟豬蹄,豬舌,醬肉排之類的,價格適中。魚,蝦仁也有賣,不過一般都是海貨,淡水類很少。

蔬菜

大白菜,包菜,茄子,蘿蔔(胡蘿蔔很多,白蘿蔔少),藥芹(季節性蔬菜),扁豆(季節性蔬菜),蘑菇,土豆,黃瓜,花菜,西蘭花,酸菜(還沒勇氣去嘗試),洋蔥,蔥薑蒜,西紅柿,燈籠椒。

水果還是很豐富的,不說了啊,來了就知道了。還有各類肉,蔬菜,水果罐頭賣。主食就是米飯,麵條,土豆。其他一些在國內見到的東西可以去亞洲超市買。比如老抽,醋,麵霸,老乾媽,火鍋底料,豆腐(這裡超市也有賣),青菜,豆芽等等。不過價格會比國內高很多。

最後建議你們帶一些調味品,像雞精,煮湯的香料,十三香等等,還有那些國內的乾貨,比如蝦米,香菇,木耳,幹香腸(過年吃的那種),黃花菜等等,還可以帶點茶葉。

德國留學生活行前的物品整理2

德國留學之住宿

德國留學生活住宿是首要問題。住宿無論對於德國本國學生還是對於中國學生都是最大的一筆開支。依據城市的不同,房價也有很大的區別。如果能夠租到學生房,房價會便宜一些,大約在每月100歐元左右。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中國學生到德國是需要先讀語言的,這樣就不算是正規德國高校註冊的學生,從而無法享受學生房的待遇。

德國留學之飲食

在德國日常飲食的開支也不少。一般的學校都有學生餐廳,雖然比起校外的餐館要便宜很多,但是每天吃學生餐廳的花費也不少。所以要想省錢,還是要自己動手。

德國有中國超市,裡面可以買到一些普通德國超市買不到的東西,例如涮火鍋的佐料、香油等等。一個月100歐元的伙食費就可以維持中等飲食消費水平了。

德國留學之交通

國外不比中國,交通費用非常高。但是,在德國作為一名學生,可以享受很多的交通優惠政策。在柏林,學生可以花500歐元買一張年票,這樣在乘坐柏林地區的交通工具的時候就不用再買票了。

以上是關於德國留學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德國留學生活行前的物品整理3

由於文化差異的影響,德國與中國人在生活上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留學生要想在留學初期就儘快適應異國生活,那麼提前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

日常購物

德國的大型連鎖超市主要有以下幾家:REALPLUSLIDLALDI。德國所有超市基本都在晚上8點關門,週日和節假日休息。雖說晚上8點才關門,但一般6點左右超市裡的商品已所剩無幾,特別是新鮮蔬菜和麵包等。魚類以及家禽類產品都以速凍方式處理後出售,提供的品種少,只需按標準烘烤就可食用,去普通的超市也可搞定。

德國的蔬菜水果比肉貴,普通的超市蔬菜種類很少,推薦大家到土耳其市場去看看。所謂的市場其實就是臨時搭建的大棚,只賣便宜的新鮮蔬菜和瓜果。

丟了鑰匙後果很嚴重

到德國上學肯定都屬於房客,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把鑰匙弄丟。在德國也可以配鑰匙,但這項服務有很煩瑣的'手續,服務機構不會給普通房客配鑰匙,如果弄丟了只能找房主協商解決。德國也有開鎖匠,但收費都很高,均價都在130歐元左右。

日常生活

廁所:德國城市的專用廁所極少。德國餐館飯店的廁所都可免費使用。高速公路加油站的廁所通常要付費。有的廁所僅有德文標識。Herrn 男廁,Dame女廁。

郵政:德國的郵政標誌為黃色。大城市的車站郵局24小時營業,小城市的郵局一般營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每天8:00-12:00。航空信必須註明Luftpost,快信上要註明Eilpost標示,郵票可以在Tabak和Kiosk買到。

通訊:大城市通訊訊號都不錯,在中國入139網的手機在德國同樣可以使用,但是話費非常高。

天氣變化頻繁

德國的天氣說變就變,尤其是雨季,一天裡天氣突變幾次的情況也是頻繁發生。每天開窗通風不要緊,外出時一定要關上窗子。因為住戶屋裡都是木地板或地毯。一旦雨水進來,屋子裡的地板或地毯就會變形甚至發黴了。

平時不要在牆面或地上留下汙漬,如果不及時處理,將來被房主發現會要求住戶賠償房屋損失或花錢請專業公司處理,甚至要求住戶更換地板地毯或重新粉刷牆面等。

出租單車

現在全球提倡節能減排,當然提倡不是喊口號,更要落在實處。我們每天出行時,儘可能的利用排放那些較低的交通工具。例如單車以及地鐵。現在柏林、法蘭克福、科隆、慕尼黑等城市,有一種新型的單車租賃服務。在這些城市的街頭隨機的佈置有一些供租賃的單車。這些單車沒人看守,車上有密碼鎖。需要租賃的人打一個電話得到解鎖密碼後就可以用車了。費用不是按照路程而是按照時間計算的,所以騎得快更划算。

垃圾袋與購物袋

公寓屋外的垃圾桶裡分別裝有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分別是:回收金屬廢品的藍色垃圾袋,回收塑料製品的黃色垃圾袋,回收廚餘垃圾的黑色垃圾袋,以及回收廢紙張的綠色垃圾袋。

扔垃圾非常有講究,丟棄垃圾時需按類別分別存放在不同垃圾桶裡。比如我們在丟棄一個發黴的麵包時,要把塑料包裝紙撕下拆散,放到有黃色垃圾袋的垃圾桶裡,而發黴的麵包則要放到黑色廚餘垃圾袋的垃圾桶裡。平時在超市購買塑料瓶的飲料,超市為了很好的回收塑料瓶就會收取顧客押金,大概0.25歐元,等我們把瓶子拿回超市,超市回收櫃檯會返還顧客押金。玻璃類的廢品不可亂扔在公寓外的垃圾桶裡,一般社群裡都有回收點,超市外也有專門回收廢玻璃的垃圾桶。

德國的購物袋普遍有兩種:一種是印有超市宣傳圖的布袋,一種是由棉材料製成的可降解購物袋。前者是由超市免費發放給顧客的,數量少,尺寸都一樣大。後者由顧客在購物時自行購買,尺寸大小不一,價格從幾歐分到一歐元不等。

德國留學生活行前的物品整理4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 銀行存款、健康保險、何處找宿舍、生病了怎麼辦?等等的問題。在這兒搜房德國給初到德國的您一些重要提示。

醫療服務

在德國看病,首先是找私人診所,而不是上醫院。要看病首先要看家庭醫生Hausarzt。家庭醫生最好在住處的附近找。除了所謂的全科醫生(Allgemeinmediziner)即家庭醫生外,還有專科醫生(Facharzt)。家庭醫生決定病人是否要轉診到專科醫生那裡。各診所的開門時間不盡相同,幾乎所有診所除值班診所以外週末和週三下午都關門。實在不行也可以去醫院,那裡一直有急診。如果情況緊急不可耽擱,也可以呼叫急救醫生,電話號碼112。

駕車

德國交通是右行,超車只許從左邊超。德國的高速公路不限速。如果住在德國,外國駕照一般在入境後六個月內有效,超過六個月就必須換照,除非你擁有的是歐盟駕照。想買車,除了到車行,還可參考報紙上的諸多售車廣告,或在網上查尋。有了車必須到各地交管局的牌照發放處(Zulassungsstelle)登記,有關資訊每個市政府都會提供。

去政府機關辦事

在德國居留時間超過三個月者,必須在入境一週內到居民登記處(Einwohnermeldeamt)登記,登記時必須出示租房合同或房主證明。居留許可證由外國人管理局(Auslnderamt)簽發。為此必須證明你在就讀期間經濟有保障:或有獎學金收入或有足夠的個人資金。一個學生每月至少要有500歐元。辦理居留許可需要出示有效學生簽證以及護照、醫療保險證明、房主的租房證明並提交三張標準照。有時還需要一張醫生證明。若有問題,可向各大學的外事處(Akademische Auslandsamt)尋求幫助。

購 物

德國商店一般9到20點營業,麵包房、肉鋪和藥房則清晨即開門,大型超市開門也早,晚上也關得晚。星期六,除了市中心,很多商店只開到中午。小商店大多在13到15點午休。星期日除個別商店外幾乎都關門。在商店不開門的時候需要少量日用物品的,也可到所謂的報亭或者加油站購買。 禮 節 說德國人愛準時,並非成見。只有去派對,晚點兒沒事,其它時候還是準點兒為好。另外德國人也被視為較有距離感,不太隨便。這一點在語言上也看得出來。陌生人或年紀稍長的稱您(Sie),你(Du)則是互相很熟之後才稱呼的。同齡的年輕人之間大都直呼你。相逢時的輕吻只是在朋友間常見。德國不興鞠躬,而是握手。

德國的貨幣是歐元,幾乎所有商店都接受刷卡。現金及信用卡可以到銀行、儲蓄所和郵局領取,也可以在那裡開個收支的轉賬賬戶(Girokonto),可以便捷地掌控款項,比如通過銀行自動取款機。想儲蓄,可以開個儲蓄本,不過最好事先比較一下銀行、儲蓄所推出的不同儲蓄方式和條件,以爭取儘可能高的利息。大部分銀行為學生提供免費轉賬賬戶,值得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