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哈師大附中2017-2018高一下學期開學測試語文試卷及答案

校園 閱讀(2.11W)

很多學校在開學時候會進行相關測試,測驗同學們上學期或升學前的知識儲備情況,目的是要老師更好的瞭解你的學習情況好因人而異重點培養。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一份哈師大附中高一下學期開學測試語文試卷及答案,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哈師大附中2017-2018高一下學期開學測試語文試卷及答案

  哈師大附中2017—2018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

  語 文 試 題

(說明:試卷滿分100分,答題時間為90分鐘。)

  一、選擇題(共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齧噬nièshì 犄角jǐ 戕害qiāng 殺一儆百jǐng

B.寥廓liáokuò 恢巨集huī 惶惑huáng 一泓清泉hóng

C.亙古gèn 恪守kè 坍圮tānpǐ 步履蹣姍pánshān

D.嫋娜niǎonuó 班駁bānbó 瘦削xuē 目光炯炯jiǒng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句是( )

①現在患多動症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父母覺得這是“過度診斷”,醫生只是在危言聳聽,也許孩子只是太好動,讓他們多運動就好了,菲爾普斯就是個例子。

②在辦公樓施工現場,滿眼望去,到處是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順利完工,工人們兩班輪換,不停施工。

③研究表明,WIFI發射器的輻射極小,且隨距離不斷減弱,一米外的輻射值就已微不足道。不過,還是建議將發射器放置在離床頭1米範圍之外,不用時儘量關閉電源。

④肥胖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而中國的肥胖現狀更是嚴霜烈日。世衛組織的最新報告顯示,在我國現有近9000萬肥胖者,這一數字已超越美國居世界首位。

⑤影片《湄公河行動》取材於當時驚天動地的“10·5湄公河跨國大案”,故事環環相扣、扣人心絃。其中,一場警察扮成商人與毒梟之間過招的戲碼看得人驚心動魄。

⑥1917年,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起用當時只是嶄露頭角的魯迅先生設計北大校徽,可謂是慧眼識珠。魯迅雖有忐忑,但交上的設計讓蔡元培連聲叫好,這一基本設計也沿用至今。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

A.家屬稱,從今年3月開始,錦鹿公司雖然承擔戒毒所西北區域的填土專案,但雙方並未簽訂合同。

B.雖然學校三令五申,要求學生自覺愛護學校環境,但是隨手亂丟垃圾,人走關燈,損壞桌椅等現象依然十分嚴重,令人擔憂。

C.白皮書說,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

D.由於《古文觀止》具有人文特色,自問世以後近三百年來,廣為傳佈,經久不衰,至今仍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選本。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這家企業改革的任務,是“減員”,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預算即使制定得再,在執行過程中也難免發生變化。

③今年春節期間,山西某地發生了一起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確 聳人聽聞 B.不只 正確 聳人聽聞

C.不只 準確 駭人聽聞 D.不止 準確 駭人聽聞

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型別,歸類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①沛公旦日從百餘騎 ②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③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④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⑤將軍身被堅執銳 ⑥失期,法皆斬 ⑦吾得兄事之

⑧外連衡而鬥諸侯 ⑨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⑩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A.①④/②⑤/③⑩/⑥⑦/⑧⑨ B.①④⑧/②⑤/③⑩/⑥⑦/⑨

C.①④/②⑤/③⑩/⑥⑨/⑦⑧ D.①④⑧/②⑤/③⑥⑦/⑨/⑩

6.下列選項中,文言句式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②有碑僕道 ③而今安在哉? ④仰觀宇宙之大 ⑤時人莫之許也 ⑥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⑦引以為流觴曲水 ⑧夫晉,何厭之有? ⑨客有吹洞簫者 ⑩相與枕藉乎舟中

A.①⑥/②⑦/③⑤⑧/④⑨/⑩ B.①②⑦/③⑤⑧/④⑨⑩/⑥

C.①⑥/②⑦/③⑧/④⑤⑨/⑩ D.①②⑦/③⑤⑧/④⑨/⑥/⑩

  二、論述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文,完成7~9題。

《論語》說:“禮之用,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前句是根本的價值觀,後句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態度;總的是在承認差別的基礎上求各得其所。

以和為貴不是單純的美好願望,是以對宇宙的根本認識為基礎而提出的根本價值觀。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提出了“和實生物”的觀點。指出宇宙萬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諧共存的統一體。從自然到人類社會,從家庭、單位、社群、社會、國家、國際,以至生態,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萬物以和為基礎,存在於和的狀態中。以和為貴是在這一根本認識基礎上提出的,就是以和為最高的價值。和的實質是各得其所,以和為貴就是要在承認差別的前提和基礎上求各得其所。

孔子說“政者正也”,又說如果有機會當政,一定以“正名”為當務之急,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他治國的根本理念。《子罕》篇又有“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以各得其所釋“正”。“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程子說:“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聖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則也,唯止於各於其所而已。”“和為貴”,就是以各得其所為最高的目標。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認差別,在承認差別的基礎上求和諧,而不是取消差別求統一、和諧。

達到和諧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各得其所的基礎是中。只有各個部分、各種因素都無過無不及,達到中的要求,才有整體的和。程子說:“使萬物無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

各得其所是目標,和而不同是原則,中庸、中道是途徑。和與中是從不同的角度說,和是總體的狀態和目標,中是各區域性應處的狀態和要求,二者相合,就是中和,也就是各得其所。

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精神,基本貫穿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滲透在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使我們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斷相互吸取、相互融合,形成了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在廣土眾民的中華大地上,組成統一的國家,長期保持穩定統一的局面,綿延發展。對外,中華民族始終與世界各國、各民族人民友好相處,以愛好和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現於世界。

中華文化的貴和思想,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在承認差別的前提和基礎上求各得其所,指示瞭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危機的方向。今天我們深化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外交上實行和平外交政策,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也是求“萬物各於其所”。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統籌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求其各得其所;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也要求其內部各因素、各方面,如政府和市場之間,各種經濟成分之間,以及城鄉,東、中、西部,貧富之間等等,各得其所。可以說改革就是調整各方面、各部分的關係,以達到各得其所的目標;各得其所是改革的目標和實質。(選自錢遜《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三:和》)

7.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和為貴”是根本的價值觀,“君子和而不同”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態度,二者都是在承認差別的基礎上求各得其所。

B.因為以和為貴是以對宇宙的根本認識為基礎而提出的根本價值觀,所以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提出了“和實生物”的觀點。

C.以和為貴是在宇宙萬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諧共存的統一體這一根本認識基礎上提出的,體現了“和”為最高價值的觀念。

D.孔子主張為政者當“正名”,“正”是他治國的根本理念。而他強調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也就是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程子認為萬事萬物無不是各得其所,聖人之所以能使天下順治,也是因為能使天下蒼生各得其所,而使天下萬物各得其所,唯中而已。

B.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別,盲目地取消差別求統一是不現實的不合理的,君子都會承認差別,並在差別的基礎上追求和諧。

C.只要堅持中庸、中道的基本方法,各個部分、各種因素都無過無不及,達到中的要求,就會實現整體的和,達到和諧。

D.要想達到各得其所的目標,就應該堅持和而不同的原則,走中庸、中道的途徑。和是總體的目標,中是各區域性應處的狀態和要求。

9.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中華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精神,正因為如此,才會使廣土眾民的中華大地長期保持穩定統一的局面。

B.貴和思想,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中華文化,使得中華民族始終以愛好和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現於世界,也為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危機指示了方向。

C.深化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外交上實行和平外交政策,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都是為了達到“萬物各於其所”的目的。

D.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使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各得其所,改革、調整好各方面、各部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