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

校園 閱讀(9.03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1

“秀才碰上兵,有理講不清”,這是一句流傳已久的歇後語。自古以來,文人和武將就像對立的兩端,難以和平共處。但在幾千年前的春秋時期的趙國,那一將一相,一武一文,卻同心協力,讓趙國被列入戰國七雄的行列。

在《將相和》中,“相”——藺相如憑著過人的膽識和出眾的智慧,在眾多文官中脫穎而出,步步高昇,從一介平民官至上卿。這,就讓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將”——廉頗不滿了。廉頗為人豪爽,總是讓藺相如下不了臺,但藺相如卻一再容忍,一讓再讓。他用自己的言行和寬容之舉,每每感動廉頗。直到廉頗負荊請罪,兩人成為之交好友。

如果不是藺相如的`寬容謙讓,如果沒有廉頗的悔過自新,趙國就不會強大起來,也很難立足於七雄之中。正如藺相如所說:“現在秦國不敢攻打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給秦王攻打趙國提供可乘之機。”的確,秦王三番五次地尋找機會為難趙王,但每次都悻悻而歸不能得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有藺相如和廉頗。完璧歸趙前,若不是藺相如的有勇有謀,珍貴的和氏璧可能已經落入秦王之手了;澠池會上,若不是廉頗早有準備,趙王或許早已身陷虎穴了。藺相如和廉頗這兩個對國家十分重要又缺一不可的人才,一旦自相殘殺,就會讓趙國陷入內亂的水深火熱之中,也為虎視眈眈的秦國提供可乘之機。

藺相如的寬容在品德上是高尚的,在國家的危急存亡之秋更是彰顯重要。當然,廉頗的“迷途知返”也是難能可貴的。

可以說,這一份寬容,成就了一雙英雄的美名;這一份寬容,挽救了一個國家的命運;這一份寬容,譜寫了一曲天上人間的精彩;這一份寬容,增添了歷史書卷中燦爛輝煌的一頁!

寬容,真是人間最高尚的品格!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2

學習了《將相和》這篇文章後,我不禁有感而發。文中的藺相如是多麼胸懷廣闊、多麼機智勇敢啊?而廉頗又是一個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的人!這兩個人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篇課文讓我回味無窮。

課文主要講了“完璧歸趙”、“澠池會見”“負荊請罪”這三個小故事。因為藺相如在頭兩個小故事中立了功,所以被趙王看重,提升了藺相如的官位,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高。廉頗自然而然就不服了,尋著要找藺相如的事兒。藺相如就躲著廉將軍。大家都看不順眼了,而藺相如的一番話,卻使大家心服口服,使廉將軍心服口服。廉將軍靜下心來想一想,覺得自己真不該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利益。於是,他主動揹著荊條去請罪。這就是“負荊請罪”的故事。

讀過課文,我腦子裡的“記憶書”竟主動翻到了破舊的一頁。哦,那些陳年往事不應再去提。可是那件事卻讓我記憶猶新,我無論無何都忘不了,因為他教會了我很多道理。

那個上午,老師說要開運動會,我和一位要好的朋友興高采烈地報了名——參加兩人三足。大家都知道,這需要二人之間的默契。但是,在一個暴風雨過後的日子,由於我不小心使她摔在泥濘的道路上,她便生氣地一發不可收拾。我向她道歉,她仍然哭喪著臉。我也是怒火沖天,就不理她。

老師說,參加專案的同學都要加油,為班爭光。這時,我心中一震,心想該怎麼辦才好,不過我想,他不來主動跟我和好,我就不會理他。一天一天過去了,離運動會開始的日子近了一步又一步。我心急如焚。這時,他出現在我的眼前,主動要和我和好,我才明白自己和他相比有多大的不足。

比賽那天,我和她同心協力,終於取得好成績。

《將相和》讓我更深的明白了好多,我喜歡這篇課文,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關於將相和的讀後感3

《將相和》一文選自《史記》,作者是司馬遷,說起司馬遷,我還是有些瞭解,司馬遷創寫的《史記》用為人物寫傳的形式來反映歷史,成功地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如治水的大禹,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偉大詩人屈原,西楚霸王項羽。它既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歷史著作,又是一部傑出的文學著作,曾本魯迅先生成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是漢代的人。

《將相和》一文中有三個小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完璧歸趙記述了戰國時期,趙王得到一件無價之寶——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假意向趙王說,他願意拿十五座城換和氏璧,趙王與趙國大臣都知道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UI見了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這是,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

之後,藺相如勇敢地出使秦國,看到秦王沒有拿城換壁的誠意,就提出舉行典禮,拖延時間,叫下人把壁送回了趙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賢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都知道,去吧,就怕有危險,不去吧,顯得太膽怯。藺相如就認為應該去,趙王就讓藺相如和他一起去,讓廉頗在不遠處做好了低於秦兵的準備。秦王以叫趙王為他鼓瑟,並記錄下來,以此汙辱趙王。藺相如見此,也讓秦王為趙王擊缶,並記錄了下來,秦王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只好讓趙王回去。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憑什麼他藺相如靠一張嘴,反倒爬到我頭上去了,這話自然就傳到藺相如耳中,藺相如為了顧全大局,處處讓著廉頗,說,秦王不敢來犯,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廉頗知道自己錯了,就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從此,兩人成了好朋友。

這三個故事讚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也讚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