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通用5篇)

校園 閱讀(2.66W)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相信各位教學工作者這段時間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何不趕緊對過去工作做一個總結,以往後的工作做參照。那麼如何避免教學總結最後成為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通用5篇)

  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1

7月中旬,根據運教研函字[20xx]42號檔案精神,我們河津市教育局組織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年回顧——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特點

1、組織嚴密,層層選拔。

4月份,我們接到運城教研室關於組織首屆國小語文、數學課堂教學大賽的檔案後,立即以“河教研”的檔案形式轉發給我市各單位,要求自下而上按上級檔案精神組織大賽。各單位制定了實施方案,並於4月—5月進行了校級初賽,5月中、下旬,每個單位選拔出2名教師準備參加市級複賽,共34名選手。

7月中旬,我們下發了補充通知,在河津第四國小舉辦市級大賽。大賽分低、中、高三段,各確定一個課題,同講一節課。(低段一年級下冊《回收廢品》;中段三年級上冊《什麼是周長》;高段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並對每名選手編號,面對評委講課,當堂亮分,力求公正、公平賽出真水平。

最後,在34名講課教師中選拔出一等獎3名(其中2名並列),二等獎3名,三等獎8名(其中3名並列)。

2、選手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34名選手風格各異,34節課精彩異呈,人人亮特點,節節顯特色。比如趙雲霞老師的《回收廢品》以情境串為主線進行教學;任水平老師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郭美玉老師神情怡然的教態與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等等。

此外,34節課也有共同的特點:首先,參賽選手都能運用新課程理念來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比如三維目標的結合、教師角色的轉化、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進、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等等。最為突出的是:在《回收廢品》這節中,老師們都採用了“創設情境——圖中收集資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應用已學方法解決新問題”的教學模式,體現出了培養學生蒐集資訊,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的課程改革目標。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節中,老師們注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同時,讓學生採取“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什麼是周長》一節中,老師們大都以故事情境引課,激發學生的學習、思考興趣,能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解“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其次,所有參賽選手能在沒有多媒體的情況下,將承載多種教育功能的教學情境用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有列印圖片,有繪畫圖片,有自制教具,創意性強,很好地解決了僅靠教師描述情境、學生幹聽的低效教學的問題。

無論我們推薦的選手在運城的比賽結果如何,我們內心都很欣慰,我們教師的整體素質上了一個臺階。這得益於近幾年的新教材培訓與課堂觀察研討活動,尤其是近兩年來,在我們局領導一班人及教研室米文革主任帶領下組織進行的“聯片教研”,當然更離不開我們基層學校與一線教師的研究學習。如果說培訓觀摩是“綠葉陪襯紅花”,以點帶面的話,那麼聯片教研就為“遍地是紅花”,人人都能受益。

  二、不足之處

1、教材處理不恰當。比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節,主要重點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以及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有些老師設計的練習題過多過難。再比如《回收廢品》主要解決的是比多比少的實際問題,重點是探索理解解決方法,有些老師卻歸成型別題: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用加法;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用減法;其次教材上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前後順序,應是通過擺小棒等實際操作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之後再列式計算,有些教師是先列式再通過擺來計算結果。

2、概念講解不透徹。比如《什麼是周長》一節中,周長的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怎麼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絡起來,如學生熟知的通俗的說法“一圈”,而不是讓學生硬記封閉圖形有周長與不封閉圖形無周長。還有“邊線”的意思的理解,這些都將有助於學生對周長概念的理解。

3、學生探索活動的操作作品不能充分展示交流。比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在轉化過程中,如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學生的方法很多也都不同,而多數老師們只選擇了一種來展示。

  三、幾點建議

1、加強學習,認真鑽研與教材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充分挖掘教材思維內涵,正確處理教材內容,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2、注意細節處的教學。比如高段《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節中,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中,沿平行四邊形的高將平行四邊形剪開後通過平移的方法拼成一個長方形,老師們的演示幾乎都是挪開的,不是平移的。再比如《什麼是周長》的教學中,老師演示沿邊線摸一圈時,一隻手拿圖形,另一隻手摸,摸著摸著就斷開了。為什麼?拿圖形的手擋住了。有什麼好辦法呢?可讓拿圖形的手放在確定的起點處就可避免尷尬。

3、絕不能出現知識錯誤。比如,《什麼是周長》的教學中,有位老師板書:“物體表面或一週的長度叫做圖形的周長”。雖然老師疏忽了,可給學生留下了模糊甚至是錯誤的印象。

以上意見,目的只有一個,供大家參考。如果當中有合理的成分能讓大家吸收,並讓它成為促進教學實踐的因素,那就是我的最大期待。

應該說,這次活動有收穫,也有遺憾。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沒有完美的課堂,但是我們不能放棄追求完美。因為這種追求代表著一種態度,那就是努力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的態度,是努力促進我們自己專業成長的態度,所以我們沒理由不堅持!

總之,提高數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希望我們的數學教師能以此次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為契機,在課程改革實驗中大膽探索,摸索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2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夢想,是學校、家庭、社會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課堂,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數學學習活動應是在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追求,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做法。

  一、追求高效課堂要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

1、瞭解學生個性。大多學生的個性是在學習中他們最愛得到老師的誇獎,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

2、瞭解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比如,在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教師應儘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這些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又應用於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3、瞭解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有針對性的進行團體學習輔導和個別學習輔導,搞好提優補差工作。

  二、良好的自學能力是高效課堂的堅強後盾。

對於國小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

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預習時建議教師要有預習的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特別是低中年級的學生,這樣學生在預習可以有的放矢,還可以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講,而對於在預習中已弄懂的可以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還可以想一想自己看問題的角度與老師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種好些;課後複習,學生可先合上書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課堂內容在腦子裡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然後自己歸納出幾個“條條”來。同時,教師還應加強對書本例題的剖析和推敲,因為課堂內老師講的例題儘管數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師要研究每個例題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個例題的關鍵所在,思考這類例題還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提問,把已知條件和求解目標稍作變化又有什麼結果,解題中每一步運算的依據又是什麼,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識,這類題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求解等等。

數學教學的關鍵不在改變數學知識本身,而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觀,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與自覺鑽研數學的習慣,學生將終生受益。教師要不斷地將學習數學方法化納入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讓學生明白“授人以漁”的道理。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我們知道,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學習新知時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學生的潛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中,沒有潛能的學生是不存在的。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要拓展學生的心理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充分發揮其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就個體學習的內在的質而言的,關鍵是看自我在學習活動和學習行為中的角色地位與表現。與之相對的是“被動學習”、“他主學習”或“機械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問和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求知慾的表現。而隨著歲月的延續,往往有許多的兒童的這一方面的天性都被我們教育者扼殺了,那就是把許多有問題的小嘴教成了沒有問題的啞巴才是最可怕的事,因此我們教師要善於利用兒童這份天性,想方設法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由於學生間存在著個別差異,在發問時,學生往往不能說到關鍵之處。這時,教師應以激勵為主,消除學生的懼怕心理,激發他們發問的熱情。

如果遇到學生沒有問題或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應有意識地與學生互換角色,提出關鍵問題,同時發揮小組合作精神,讓學生自由言論,嘗試解答。久而久之,學生能夠養成一種善於思考、勇於提出自己想法的習慣,這對學生學習新內容、研究新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如果不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只是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的解題方法,雖然這樣可以比較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但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惰性。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機會,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努力發展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的知識、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也不斷提高。

  四、構建媒體型學習模式,追求高效課堂。

使用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對教師來講,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學任務和目的。利用資訊資源,可以節省教師的備課實踐;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加大課堂教學的資訊量等。對學生來講,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學到比原先更多的東西。利用網路資源,學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的教學資訊,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多種感官並用,加快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隨著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一些難點問題的突破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高層次、高效率的現代教育手段,把它運用到數學教學中,不僅能有效的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數學計算能力和拓展數學思維方法等智力素質,同時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質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應的發展,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以全面的發展和提高。

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為學生的空間想象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如:我在教學“射線和角的認識”時,藉助多媒體技術,動態演示直線、線段、射線的形成以及它們間的關係,較為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掌握三種線各自的特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學生的動手操作,更能激發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強創造力。例如,“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運用傳統教具很難講清楚,並且花時較多,而利用計算機模擬剪拼,把圓等分成8份、16份……多次投映,將一個複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問題在有限的時空內得到妥善解決,得到了圓面積公式,並有機的向學生滲透極限的思想。這樣,既有效的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益,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使學生從害怕、厭惡數學並樂意學數學。我們正是想通過這種努力,呼喚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

然而,一味地強調效率的同時,更要注重效益。並不是所有的教學都要藉助於資訊科技來完成;並不是運用資訊科技的教學就一定是好的教學。如果僅僅是把教材內容搬上了螢幕,用投影機來代替黑板,那就是一種不講效益的整合。在使用媒體課件教學時,要根據課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課件,課件始終應服務於教學而不是教學圍繞著課件。避免一堂課只是教師不斷表演自己高超的製作技巧,把課件從頭到尾演示給學生看,學生除了欽佩,就是審美疲勞,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感覺是在電影院一樣。因此,利用多媒體教學時,要“身體力行”,要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為準則。整合的重點應該放在那些傳統教學不便解決或無力解決的教學問題上,放在那些切實需要運用資訊科技加以解決的教學問題上。

  五、形成良好的習慣,為高效的課堂保駕護航。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國小階段正處於培養習慣的關鍵時期,應在結合上進心培養的同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好習慣一旦形成,學生的上進心也就“定向”了。學生的上進心是教師組織教學能否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要致力培養,在培養過程中難免會有反覆,但我們要善於抓反覆,反覆抓。如此,學生怎能不上進?

其次形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責任心的培養必須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全身心的投入,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認真審題,按時完成作業,計算後,要認真檢查“一步一回頭”,認真書寫等,逐漸學生養成了自覺、主動、認真的學習習慣。這些都是高效課堂的基礎保障。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才不會是一句空話,才會落到實處,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於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才會為孩子們今後能成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創新性人才奠定基礎。

  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3

2015年11月7日至9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舉辦的“《七彩語文》杯”全國蘇教版國小數學教材第五屆優秀課評比暨課堂教學觀摩會。來自全國各省的31名選手參加本次大賽的現場比賽,另有7位數學特級教師進行了教學展示,他們課堂教學特色鮮明,充滿了魔力與朝氣,詮釋了新課改的真實含義。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和他們的差距。接下來,我就本次活動談談在聽課過程中感受最深的幾點;

  一、語言幽默、平和充滿愛

每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比較幽默,同學們陣陣傳來歡快的笑聲。課堂氣氛非常好,每位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回答問題。例如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國小的張齊華校長的《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張校長乾脆利落的說話風格,揮灑自如的幽默語言,讓在場的每一位聽課老師和學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語調比較平和,親近的聲音時刻的鼓勵和牽引著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們用謙遜的目光和動聽的音符替代了我們的焦躁和嘮叨。

  二、多媒體使用、形象生動

每位教師的多媒體使用都非常熟練,講到哪,點到哪。而且課件做的比較新,比較生動。不少教師好製作了flash,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使學生很輕鬆的去突破重難點,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有的教師採用了現代電子裝置完成教學,如江蘇省南京市遊府西街國小的武捷老師上的《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認識和應用》,讓每位學生用ipad自己動手操作、實驗、親身體驗本節課的重難點。讓他們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更加牢固,應用起來更加靈活。

  三、教學環節、層層相扣

在課堂中,每一環節問題的設定,包括新課的匯入都非常自然,讓學生們通過自己身邊的例項或者經典的故事,從而引出新課的內容。每一環節設計意圖都非常清楚,講解問題比較細緻。例如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的王嵐校長的《小數的初步認識》,在匯入環節的設計,由“數學課”想到了“數”,由幼兒園學習過的數到我們現在學的數,很自然的談話間就引出了本節課所要認識的小數。又如江蘇省南京市琅琊路國小的張冬梅老師的《小數乘整數》,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相信學生,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思考、給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更好的融入到本節課中來。

參加這次活動,一方面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學習到了新版蘇教版教學的新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讓我學習了執教老師們課上的機智和從容。

  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4

  一、注重合作探究的方法指導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讓學生參與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評價反思等重要學習方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已基本採用。

  二、面向全體,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數學學習不僅僅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在教學的同時,調動學生積極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學習潛力,促進智慧更加有效地發展。在數學教學中,主要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來增強效率。

1、激發動機。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教學時必須採取適當措施,激發學生直接和間接的學習動機。如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很有用,激發強烈的求知慾望等。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有疑問才有活動的動力,創造的激情,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2、激發興趣。教學效果取決於學生的興趣。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在最佳狀態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所以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熱情,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在教學實際中,我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性的組織一些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程倡導學生學習中的交流應是多向的,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應包括學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互動。因此,一節好課就是把學生的各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順利地直觀地完成預設目標。

  三、要享受成功,更要經受挫折

在新課改中,廣大教師都很注重為學生提供成功的契機,都很重視對學生的尊重、信任、賞識和肯定,“你真棒”等表揚語瀰漫課堂,確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誤區:有的教師不管學生表現如何,一律給予誇獎,即使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回答都給予“真了不起!真聰明……”的表揚。事實上,這種廉價的表揚不僅不能起到真正激勵的作用,相反會助長學生浮躁的學風。我認為表揚與批評都是對兒童行為的一種強化手段,恰如其分、實事求是的強化,並真正得到他人的認同,對於學生行為的規範、學習態度的好轉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提倡獲得成功的同時,應該要讓學生經受一些挫折與失敗。在學習這一艱苦的勞動中,必然會經受挫折或失敗。成功只有在失敗的折射下才顯得更加耀眼,在挫折的磨鍊下才更有價值。

  四、根據內容和特點選擇適當的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好的教學方法,但教無定法,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代數知識、幾何知識、統計知識等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學幾何知識時我採取從直觀到抽象的方法逐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教學統計知識時採用讓每個孩子經歷統計過程的方法,讓他們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2、根據學生實際選擇適合的方法。在教學中要立足於學生是“教學之本”。教師選用教學方法時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習基礎、個性差異都是教師要考慮的因素。

總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盡心地教是認真地學的前提,認真主動地學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總結5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種教學手段,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效益。

  一、在新課程理念下改變教學觀念,正確認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教學目標準確、教學中是否達成目標是衡量有效課堂教學第一標準。有效課堂是實現教學目標達成的課堂,強烈的目標意識是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目標及課堂教學目標把握得越好,教學就越有效。所以,我認為準確確定一節數學課的教學目標並加以完成是一節課有效的第一標準。

2、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優化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

教學中包括三要素:學生、教師、教學內容。現行的教材與以前的教材相比,許多教學內容都進行了調整,這更加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適合學生的發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有層次性,學生學起來也更加輕鬆、更加有興趣。

  二、在新課程理念下實施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課前激趣的有效性。在許多公開課時,時常會看見課前教師要求學生靜息,教師等待上課鈴聲上課,我在上課時,充分利用了這幾分鐘的時間,在開課前就揭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如在上《圓的認識》時,我在網上找了許多漂亮的自行車讓學生觀察,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提前揭發。

2、課堂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情境創設容易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點烯學生的智慧的火花。情境創設要體現以下三個特徵:一、趣味性。情境創設有沒有趣味是這節課開課的關鍵,如在上《分數的再認識》時,我用多媒體設計了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在上《統計》時,我安排了教師投球遊戲等。這樣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趣味中思考、發現數學知識。二、針對性。創設出好的情境,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三、可操作性。創設的情境要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利用生活知識感悟數學內涵。如在上《人民幣的認識》,我設計了同學們在商場內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學習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3、課堂質疑的有效性。課堂質疑是國小數學教學中進行啟發式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在數學課堂中,為了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不斷變換表達的,如:猜一猜,老師要提出什麼問題;你是智慧老人,你會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你是老師,你會提出什麼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你知道些什麼,你還需要解決什麼問題,請你對大家談一談;你發現了什麼?你對這人問題有什麼疑問嗎等多種激發學生興趣的數學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主動質疑,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

4、課堂全面關注學生的有效性。教學有效性追求的應該是所有學生共同、全面的發展,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數學來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①課堂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在現行的教材中,有許多知識都與學生生活非常貼近,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日常生活知識,讓學生學習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要讓學生主動收集數學資料,如我在上《百分數》時,讓學生自己收集百分數的知識,採用彙報的形式,用身邊的數學進行教學。

②課堂要善於捕捉閃光點。課堂教學的過程充滿了變數,預設和結果往往不完全吻合,課堂中學生會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質疑,甚至會提出許多怪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應變能力,教師要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並給予解決,在課堂教學中不扼殺學生的智慧,讓學生有充分的表現慾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③課堂要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多媒體教學調節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小組合作學習和多媒體教學調節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知識,小組合作學習時,每個小組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要讓每位同學發揮出作用。

5、課堂時間安排的有效性。課堂教學中的時間能否得到充分利用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一般的教學課堂應分為情境創新、揭示課題,整個課堂質疑,師生探究知識過程,層次練習,學生小結,學生對這節課學完後質疑,當然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調整,一節課合理地安排時間,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實施。

6、課堂教學要素融合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的要素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只有使各個要素從不同的角度綜合發揮作用,有機融合,相輔相成,形成有效的教學綜合力,才能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

7、課堂評價的有效性。對學生進行評價是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斷實現預定發展目標。在課堂評價中我主要採用了真誠的言語鼓勵評價:如很好,很棒,不錯,會動腦筋,真精彩,棒、棒、棒、你真棒等;多彩的視覺刺激評價:如在黑板上評紅旗,畫笑臉娃娃,在黑板上畫上花籃等;溫馨的體態暗示評價:如對錶現好的孩子豎起大拇指無聲的示意;孩子回答完問題後,與之握握手、摸摸他的頭、對他進行肯定或安慰。通過評價,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8、課堂練習的有效性。課堂練習是鞏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體現,是教師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練習時要體現層次性,以適應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使不同的學生得到發展。

9、課後反思的有效性。有效在於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每節課後,教師一定要注重反思,並作好教學隨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基本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追求更大的教學效率與教學效益。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意識、自我教育能力和教學素養,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學生道德品質、審美情趣、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地把握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