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校園 閱讀(1.93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

今年假期,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

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裡,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裡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著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裡,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裡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最後,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2

最近讀了李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做最好的老師”,是任何一個做教師的人的理想,可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裡,我想到了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是無濟於事的,李老師的話使我受到了啟發,也增強了信心,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每天進步一點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認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那每天就都會有新的快樂。

對於個別班級美術課堂上一些學生比較頑皮,常在課堂上搗亂,我採用了李老師這本《做最好的老師》介紹的方法是:多想學生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學生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

李老師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線,一直都在講臺,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我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是的,只有和學生們零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學生們的可愛之處,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記錄下和學生們的點點滴滴,才能體現老師的真正價值!

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著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最後,我還是要把李老師的一段話獻給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3

閒暇之時讀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後,我無數次地被他的深邃,他的執著,他的激情所打動,更感覺到自己似乎又找到了那久違了的衝動,從今天起,我要做最好的老師!

李鎮西校長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有沒有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呢?很多時候,是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結果是渾渾噩噩度日,喪失了做為一個人應有的情趣與活力,更談不上去超越自我,並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是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任何成功的背後都需要艱辛的付出。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我發現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良品質。堅韌、好學、勤奮……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作為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但我們也許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為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震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於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為大學聯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他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4

早就聽說李鎮西老師很厲害,剛拿到《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的,越看越愛不釋手,也沒感到倦怠,頭腦中一次又一次地閃著一個念頭:要多讀書,多動筆!這本書介紹很全面,李鎮西老師用一個個鮮活地事例把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技巧、教育情感闡述得很詳細生動,讀起來很親切,深受啟發。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大會上,校長多次強調要愛學生,也許我們以前理解的愛是片面的,李老師認為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師愛,首先應是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和沉思。在我們班有十幾個學生,他們都被各科老師認為是“極差生”,他們的差在哪裡呢?就差在成績,各科幾乎都是個位數,讓所有的老師都很頭疼,想放棄了。讀完李鎮西老師這本書,我才知道我犯了多麼大的錯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自己的個性,我們不可能培養出一樣大度的學生,我們要因材施教,使優點得到發揮,弱點得到彌補。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於他能從似乎都“差不多”的學生中,發現每個人特有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志向。大膽地讓每一個人的才能儘量得到發展,使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合格的公民,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找到了他的條件許可的合適的地位。教育到底是什麼?我想教育就是愛,愛是教育的靈魂,簡單粗暴的體罰,那不是教育;不講方法藝術的懲罰,那也不是教育。教育需要過程,教育需要心智。最近春天來了,感覺孩子們也躁起來了,打架,不完成作業,不遵守校規,反覆犯著同樣的錯誤,我很生氣,靜下心來一想,他們還是孩子,他們的品格還是可塑的,他們的情感也是可以感化的,也許我該換一種方式來處理,不能傷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做一個有耐心的老師,更重要的是做一個有愛心的老師。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提高教師的素養”這一章,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師素養,就要閱讀和寫作。以前,除了教科書以外,很少讀書,從工作以來,時間也多了,才開始閱讀教育專著,慢慢地我也喜歡上了閱讀,就像李老師說的,閱讀已經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之一,或者乾脆說,“閱讀欲”就是我的“生存欲”!這種“閱讀欲”是源於自身的危機感,學問的功底,學識的功底,使我如飢似渴地閱讀。在寫作實踐中,李老師也總結了自己的幾點體會,每一點都是那麼真誠。最讓我佩服的是李老師的習慣,他的“五個一工程”,他30年的從教之路,教育教學的經驗之談,都給了我很多啟迪。李老師工作繁忙,但每天堅持完成好自己的“五個一工程”,一個人下決心不難,難就難在堅持。如果我也這樣做,我想我的生活會更加充實,更加豐富!

讀完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李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一個人也許永遠達不到所謂的“最好”,但我想,只要今天比昨天好,一天天不斷地超越自己就一定會匯成一個人一生的“最好”。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5

不久前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裡,我想到了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是無濟於事的,李老師的話使我受到了啟發,也增強了信心,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每天進步一點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認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穫,那每天就都會有新的快樂。

上學期,我接下二年二班班主任的工作。那是我第一次當班主任,立志做一名受學生喜歡和家長愛戴的好老師。而學生也確實沒有辜負我對他們的那份熱情,課堂學習和交流非常積極,但我得管理工作並不盡如人意。轉眼間一個學期過去了,我在看了李老師這本《做最好的老師》後,對這方面找到了一些靈感。李老師提供的班級管理方法很多,現在我管理班級不再手忙腳亂,工作也不感覺那麼累了。

李老師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線,一直都在講臺,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我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是的,只有和學生們零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學生們的可愛之處,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記錄下和學生們的點點滴滴,才能體現老師的真正價值!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著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最後,我還是要把李老師的一段話獻給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6

一、用愛去感化學生

教學的兩個主要角色就是老師和學生。可以說師生關係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教師要怎樣與學生和諧相處呢?

李老師告誡我們,要想和學生相處,我們就不能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他們,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老師都有生氣的時候,李老師面對這種情況是怎麼做的呢?他在以前對學生也生過氣、發過火,但最終李老師都以巧妙的辦法處理了此事,並且讓學生心服口服。現在細想自己的以前,自己也有過發火衝動的時候,但發過火去,就不了了之了。現在自己的孩子也在上學,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過程中,發現孩子做錯事並非是故意的,而是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去做的。女兒偶爾一次去同學家玩耍,而沒有事先電話告訴我,以致於全家非常著急、生氣,我們到孩子所有可能去的地方尋找都沒有找到,結果她自己回來了,回家後她講了自己的理由,她是因為貪玩給忘了。你能說她是故意的嗎?想想我們的學生,他們很多時候也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才發生的錯誤,我們能單純地批評他們而不問緣由嗎?誰沒有犯錯的時候,大人有時候都犯錯誤,何況是那麼小的不懂事的孩子,孩子不就是孩子嗎,在學生犯了錯誤時,我們教師及時地去幫助他們,交給他們正確的方法,他們才會改正。他們需要在不斷的犯錯誤中學會明辨是非,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用愛去啟迪學生

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要及時恰當地表揚孩子們,讓他們在充滿陽光的環境中,茁壯的成長。這是李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始終貫穿的思想。我們要愛學生,但是不能憑藉自己的感情只愛那些自己認可的學生,我們對學生應該一視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老師的一句話、一個關切的眼神或一個微笑就能給學生莫大的動力,讓他感受到老師是關心他的,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溫暖。作為老師,我們更要注意觀察去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肯定他們,賞識他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是他們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著他們的缺點和短處不放,只要相信我們的學生是優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李老師說得對,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和同學心貼心;因為有愛,才有崇高的靈魂和蓬勃的朝氣。當學生喜歡你的時候,他很自然的也就會喜歡你的課,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吧。想想我們的學生,如果我們每天處在一種批評學生的狀態,學生肯定受不了,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學生跟你產生了牴觸的情緒,他還能學好嗎?他還能服你的管理嗎?可想而知,你的.教育管理會越來越難。所以我們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隨時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去表揚他們,讓他們在陽光的沐浴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通過閱讀《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深深認識到:對於教師,要做到有“愛心”的確不容易。教育上的愛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把自己的愛很自然地貫穿在我們教育的每一個環節,去感染每一個學生。總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少一些衝動,多一點耐心;少一點煩躁,多一點思考;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表揚。這樣,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學生很出色,我們的教學生活將會更加愉快。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7

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李老師說的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物件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作為教師,在學生的面前要保持著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喚醒孩子的童心,這樣才會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後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於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雲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穫了圓滿。

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裡,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裡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以“愛”為己任,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於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所謂“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讓我們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獻出自己最大的愛心,做最好的老師,做孩子最喜歡的老師,讓自己無悔!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8

把課堂還給學生,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是學生惰性強,提不出問題。二是老師惰性強,即使學生提問題,老師也不願面對學生千奇百怪的問題,因為這樣備課難度大大增加,還不容易控制課堂,影響教學進度。所以長期以來,課改喊了很多年,課堂真正的自主學習並沒真正落實,大多沿用結合教學重點精心設計一些問題的層次,不敢正在放開。今天讀了李鎮西老師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看到了“逼問激疑:讓問題點燃學生的求知慾”這一章,很有啟發,好像找到了方向和方法。

在書中,李鎮西老師說真正有用的問題應從學生中來這樣教學才更有針對性。但長期被動學習的學生往往是提不出問題的,或者說即使有問題也不願提出來。面對這種現狀,第一,這就需要老師“逼”,甚至達到“你不問,我就不講”的地步。老師別怕麻煩,也別嫌問題幼稚而雜亂,只有先逼,才能越好,越會提問。第二,要教會學生無中生有地發現問題。有些課文文字淺顯,內容易懂,許多學生會覺得沒什麼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無中生有”地發現問題:在看似明白曉暢的地方發現其耐人尋味的底蘊,“於不疑處有疑”。“於不疑處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是讓學生在“不疑處”多想想:“為什麼會這樣寫?”“能不能不這樣寫?”“還有沒有更好的寫法?”學生如果具備了這樣深入探究的思維能力,即使再簡單的課文他們也會以挑剔的眼光提出許多問題。第三引導學生善於發現高質量的問題。語文教學中的所謂“高質量”的問題,其實就是儘可能地緊扣教材訓練內容的問題。除了讓學生找出有關字詞句障礙,我一般是讓學生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進行思考,進而發現問題。一般記敘文:記敘的要素是什麼?繼續對結構是怎樣的?記敘的詳略是怎樣的?語言表達方式有哪些?所要表現的中心是什麼?小說:人物、情節、環境、語言”。散文:形是怎樣散的?神是怎樣聚的?文章的構思如何?議論文:中心論點、論證結構、論證方法、語言特色。說明文:說明物件、說明特徵、說明順序、說明語言。有時,李老師還提倡學生對所有課文養成“四問”的習慣。這四問是:寫了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還能不能寫得更好些?

我覺得李老師的做法很有指導意義。對我啟發很大。尤其是後一點,在我平時的教學中,基本都是從文章的文體特點進行學習指導,在深度引導解讀中也常常遵循—寫了什麼、怎麼寫出來的、為什麼這樣寫、還能不能寫得更好些這樣的步驟,但就是控制性學習太強,自主發問式的自主學習實踐只是偶爾為之,遠遠不夠。看了李老師的文章,我增強了信心,我願多點耐心、愛心,增加些智慧,少點近利,多點遠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把課堂還給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多說無益,不如行動。自主課堂請從逼問開始。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9

李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不是刻板的學說,而是以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個小小的故事為例,讓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與前程,博愛與偉大,看的過程中也讓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動著。

李鎮西老師說作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應該具備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童心使他能走進兒童的心靈,愛心使他能“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而責任心則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時代的高度,著眼於兒童的未來與社會的未來,培養出“追求真理的真人”。

我也一直認為作為一名老師要真正的站在學生的角度,進入他們的世界,而不是一味的將自己的經驗強加給他們。我的觀點是把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孩子,關心他們,在他們的犯錯的時候,責怪的同時也要耐心的教導他們,監督他們。李鎮西說過“愛心是好教師的基本條件,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只要我們心中有愛,用那熾熱的愛去點燃孩子們心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自尊心,他們一定會成為明天最美麗的花朵。對學生的愛要像父母對孩子的愛,即使他在調皮搗蛋,成績不好,都不可以放棄他們。

李老師的書中對弱生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對弱生降低要求,他書中有一個例子:有個叫萬通的學生,他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偷東西,上課搗亂等一些壞毛病,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對他放棄,但是李鎮西老師並沒有放棄他。他首先從以前教過他的老師瞭解他,瞭解他的家庭,當萬通犯錯誤時,他並沒有對他大聲呵斥,而是循循善誘地對他進行教導。他面對萬通的學習成績時,並沒有採取消極的態度來看待,但萬通進步時,李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當面表揚她,帶她去划船,去遊玩,這些都給萬通給予了莫大的鼓勵,這些都促使著萬通一直在進步。

當我看到這些時,思緒就把我帶進了我的班級,就讓我想到了我們班級裡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我曾經對我的學生說過,在我的語文課中沒有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學生,沒有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和令人頭疼的後進生,有的只是對語文課的態度,一切都一視同仁。說歸說,在做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不公的。以後我也會對那些弱生降低要求,爭取讓他們在我的語文課裡獲得最大的自我效能感,讓他們在我的語文課裡獲得最大的幸福感。

李老師的五個一工程即上好一堂語文課,每天找一個學生談心,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每天閱讀不少於1萬字和寫一篇教育日誌,可能一天乃至一週或者一個月能夠堅持,但是要做到每天都堅持這樣做,我相信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一年的工作裡,我只做好了李鎮西老師所說的兩條,上好一堂語文課,每天讀書不少於1萬字,其實內心感覺特別慚愧,雖然自己也找學生談心,但是沒有做到每天找一個學生,並且沒有好好的思考過教育問題,就更別說教育日誌了,讀書使我改變了不少,提高了自己的修養,這些和優秀教師相比的確差的太多,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要向李鎮西老師那樣做。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在這個新學期,做最好的老師會成為我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我會不斷的提醒自己,用愛心溫暖學生,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有責任心的教師。

《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感10

近階段,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名為《做最好的老師》,我不由得思考,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才最在益於學生的成長?我從事教學工作已經近十年了,究竟怎樣做才能做一個最好的老師,學生最歡迎的老師。

看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深有感觸的,覺得他像一個神話一樣,回到我工作中,我覺得當我面對那幫學生時,我應該做最好的老師,至少我現在一直在努力,盡我心去做我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責任。

回想自己的教學工作,對於自己的學生,其實更多的還是愛。有時學生犯錯了,我也會感到很氣憤,但是,細想起來,孩子畢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說的那樣,你不要指望學生會和你同步,不要把他們看得太大,他們只不過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們會那麼聽話,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麼到位嗎?其實,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鎮西老師說過:“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要說的是,你如果真想要和學生相處,你就不要老是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

有時,我們老師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對上課遲到、做錯事情、違犯紀律的學生嚴加責罰。這樣適得其反,學生會因為你要求太嚴而產生牴觸情緒,就像學生牴觸其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為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不是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應該允許他犯錯,因為犯錯是為了下次不犯錯。有一段時間,因為經常扣分,我就很惱火,常發脾氣,效果卻不好,還是扣分,並且我已經明顯感到學生有牴觸情緒了,那怎麼辦?突然之間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我作為老師到底是幹什麼的?我的職責難道只是每天守著他們說不準扣分嗎?好像老師與學生之間除了批評就什麼也沒有了?難道師生之間的感情連幾分都不值嗎?這種思考給我的衝擊力很大,我的後背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長期以來我總是因為學生表現得不好而批評他們,卻很少表揚他們,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們表現不好的一方面了。我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學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焦點是發現學生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總盯著他的缺點和短處!正像我說進的那樣,師生之間的情誼絕非一兩個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學生是優秀的,你別說,他還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變自己,努力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和諧、寬鬆的成長環境。

總之,希望所有的教師像李鎮西老師那樣要求自己,做最好的老師,學習他那種對學生的態度,學習他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他那種對自己永不滿意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