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計算機統考試卷結構與各科難度分析

校園 閱讀(1.25W)

我們在進行計算機統考複習的時候,我們需要把試卷結構與各科難度情況瞭解清楚。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計算機統考試卷結構和各科難度解析,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計算機統考試卷結構與各科難度分析

  計算機統考試卷結構和各科難度解讀

1.歷年計算機統考的試卷結構分析:

計算機考研專業課在2009年即今年年初實行了第一次統考,統考科目包括四門計算機專業課:資料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和計算機網 絡,這四門課程合在一起稱為電腦科學專業基礎綜合,共150分。四門專業

課在試卷中所佔的分數分別為:資料結構45分,計算機組成原 理45分,作業系統35分,計算機網路25分。從年初考過的真題情況來看,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考試一共有兩種題型:單選題和綜合應用題。第一種題型是單選 題,共40道題,每題2分,滿分80分。其中1-10題是資料結構部分,11-22題是計算機組成原理部分,23-32題是作業系統部分,33-40題是 計算機網路部分;第二種題型是綜合應用題,共7道大題,滿分70分。按題目編號來說,41題、42題是資料結構題,分值各為10分和15分,43和44題 是計算機組成原理題,各佔8分和13分,45題和46題是作業系統題,各佔7分和8分,47題是計算機網路題,分值為9分。

2.計算機統各科難度分析:

資料結構★★★★

考試內容包括:線性表、棧、佇列和陣列、樹和二叉樹、圖、查詢和內部排序。考生複習時首先要深刻理解資料結構的三要素:邏輯結構、儲存結構以及在其上定義的各種基本操作,要把複習的重點放在掌握常用資料結構的這三個要素上面。

舉例來說,棧這種資料結構有兩種實現方式(即儲存方式):順序棧和鏈式棧,經過一到兩輪的複習之後,考生應該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C語言(當然也可以用 C++等高階語言)寫出這兩種方式下棧的定義以及初始化、進棧、出棧、返回棧頂元素等各種基本操作的演算法實現,有條件的同學,可以上機除錯演算法。也就是 說,對於每一種常用的資料結構,在掌握了它的邏輯結構和儲存結構後,一定要親自動手,自己寫出各種基本操作的演算法實現,這個過程需要認真體會和反覆琢磨。 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基本演算法以後,才能在此基礎上對常用的資料結構進行比較靈活的運用,而對於資料結構的靈活運用,正是這門課程的難點所在。把握重點和難 點的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多動手,勤思考。

計算機組成原理★★★★★

考試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概述、資料的表示和運 算、儲存器層次結構、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匯流排、輸入/輸出系統。考生在複習時,首先要重點掌握單處理機計算機系統中各個部件的組成結構和基本工作原 理。全部複習完後再把這些組成部件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各部件之間是通過什麼聯絡起來的、是怎樣聯絡的,最好在頭腦中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隨著複習的深 入,這種認識要不斷加深,這樣就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並且複習過的內容不容易遺忘。由於內容比較零亂,條理有點繁雜;並且計算機是一個內部執行狀 態難以直接觀察、高度複雜的封閉式系統,資訊在計算機內部各部件之間的儲存、運算、傳送等難以講解;需要有適當的教學實驗作為輔助性學習。考生在複習時, (1)需要有數位電路的知識基礎。(2)首先要重點掌握單處理機計算機系統中各個部件的組成結構和基本工作原理。(3)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比較真實的部件 組成和執行控制例子對複習非常有幫助。(4)關鍵的帶有一定全域性性的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是重要的考點,需要把握各知識點的對應與從屬關係,適當少關注 細節問題,讀一些試題與解。(5)做題過程中多關注基本知識與概念,針對考題找準答題思路,找準習題中包含的關鍵知識點,絕不會有非常複雜、高難度的計算 問題。(6)課程中某些技術性指標有定性瞭解和定量計算兩種,要把握好二者的區別。(7)複習時不用過分追求知識的深度與全面性,以考研為主要目的。全部 複習完後再把這些組成部件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各部件之間是通過什麼聯絡起來的、是怎樣聯絡的,最好在頭腦中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計算機作業系統★★★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作業系統概述、程序管理、記憶體管理、檔案管理和輸入/輸出管理。考生複習時重點應該放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包括一些常用的算 法,如:併發和並行的概念、程序的概念與狀態及相互轉化、訊號量和P、V操作、死鎖及其預防、避免、檢測與解除、頁式、段式和段頁式儲存管理、磁碟排程算 法、裝置管理等。難點主要是運用作業系統的基本原理來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如:運用P、V操作實現程序之間的同步和互斥。我認為,作業系統這門課適合出綜 合應用題的考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地方:1)運用P、V操作實現程序互斥和同步。這個考點在今年年初作為綜合應用題剛剛考過,但很有可能繼續考,因為這個 知識點出題的靈活性比較大;2)各種作業排程演算法:這個考點可以和平均週轉時間、平均帶權週轉時間相結合,作為綜合應用題進行考查;3)銀行家演算法:這是 個比較經典的演算法,可以作為綜合應用題來考查;4)儲存器管理部分出綜合應用題的考點主要有:邏輯地址到實體地址的變換和頁面置換演算法,其中地址變換的題 目在今年的試題會考過;5)磁碟排程演算法:如電梯排程演算法、掃描演算法等。如果作業系統的綜合應用題也考類似資料結構第41題的簡答題形式,那麼考點將會更 多一些。

計算機網路★★★

考試內容主要圍繞TCP/IP協議層次的具體展開,包括以下內容: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 絡層、傳輸層、應用層。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的特點是:在考研專業課中所佔分數最少,但是涉及到的具體的知識點最多。考生複習時要注意按照層進行知識點的複習 和總結。對於每一層,重點把握這一層的協議有哪些、引入這些協議的原因、涉及到哪些重要演算法、演算法的內容、每一層和上下層之間的關係、每一層用到的硬體設 備及作用等,也就是說,學習完一層時一定要用系統的方法將具體的知識點串連在一起,不要侷限於孤立地理解和掌握每個細節的知識點。

這四 門專業課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絡,資料結構和組成原理是作業系統的先修課程,計算機網路相對來說比較獨立,或者說不需要先修課程。內容的交叉有一些,主要表 現在組成原理和作業系統這兩門專業課之間,二者都包含了儲存系統和輸入/輸出系統的.內容,如:記憶體管理的各種頁面置換演算法、虛擬儲存器等。如果不是跨專業 考生,也就是說這些專業課以前都系統的學習過,那麼複習時可以不按順序。但如果是初學者,必須先學習完資料結構和組成原理後再學習作業系統,否則有些概念 和原理難以理解。四門課的複習時間應該合理分配,重點放在資料結構和組成原理上,尤其資料結構更要多花一些時間;作業系統和計算機網路的很多知識點需要在 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相對來說容易一些。當然難易程度是相對的,具體情況也要因人而異,靈活安排。

  計算機考研的複習經驗總結

首先對於跨專業的來說

當然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專業課啦!因為我們一點基礎都沒有,我們要用幾個月的發奮學習來和那些計算機科班出身的來較量,其實一點優勢都沒有。但是不能因為這些而中途放棄,不要因為看不懂書中的某個知識點而放棄,更不要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而放棄。一旦決定了考研,就要心無雜念、風雨兼程。對於考研所需要學習的計算機專業課,其實就是四本書:嚴蔚敏的資料結構,唐朔飛的組成原理,西電湯子瀛的作業系統,謝希仁的計算機網路。

a 資料結構:其實我感覺資料結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四門課當中就屬資料結構和網路好懂點,但是網路知識點又太多太雜。我建議把嚴奶奶的教學視訊下下來,四十八個學時的,對著書看視訊,大概花一個月就能把書認真的過一遍。當然了,其中的演算法,能看懂的儘量看懂,看不懂的就先放一放吧。

第一遍主要是對資料結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知道那本書主要講了什麼。把不考的內容刨去,第一章主要講資料結構研究內容、表示方法以及關於演算法一些概念,第二章線性表的儲存分為兩種:順序儲存和鏈式儲存,第三章棧和佇列,第五章陣列和和廣義表極少一部分為考試內容,第六章樹和第七章圖是重中之重,第九章查詢和第十章排序也是蠻重要的,外部排序是12年新增的考試內容(相對來說不是太難)。當然了,我感覺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最好在腦海裡形成一個知識框架,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那樣複習起來就輕鬆點。

第二遍的時候把不懂的地方再看看,書看的差不多的時候可以找點題練練手啦。其實我一戰的時候感覺就看懂了資料結構,二戰的時候看書很輕鬆,但是僅僅看懂是不夠的,這對於其他三本書也是一樣的,我們需要的是應對考試,需要多加實踐,多做習題。我一戰的時候就是時間不夠,只把王道的那本複習全書過了一遍。二戰的時候王道論壇每門課都出了一本聯考複習指導,我都買了,認真的做了兩遍,質量還是蠻不錯的。還有一本就是李春葆的資料結構習題與解析也有不少人推薦,應該也蠻不錯的。考試的時候,資料結構的45分分佈為11道選擇,兩個大題(其中有一道為演算法題)。

其實說實話,演算法不用太糾結其中,我兩年考試那個演算法題都寫的迷迷糊糊的。實在不行直接上漢字,你只要寫上一般都會給你分數的,這點你要認識到,當然我不是讓你把它當作政治試卷來答。好好規劃時間,習題集至少要認真的完成兩遍,到了12月份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做模擬卷子啦。尋找到做題目的那種題感,考試的時候才能正常發揮出來平時的實力。

b 組成原理:我感覺這是這四門當中最難受的一門。看書那個表層可能很短的時間就能瞭解,但是深層次的東西,必須要挖掘出來。其實說實話,把四本書真正弄懂弄透的話不做習題也能考個不錯的成績。

那麼對於這門課,理解基礎上的記憶並且要通過適當的練習來加促進理解。唐朔飛那本書配套的習題集還是蠻好的,至少解題思路等方面和那本書是一致的。我舉個例子,資料定址有立即定址,直接定址,暫存器定址,暫存器間接定址,間接定址,基址定址,變址定址,相對定址,堆疊定址。那麼其中找到資料花費時間最長的當然是間接定址,因為這種定址至少要兩次訪存。花費時間最短的有可能是立即定址或者是暫存器定址(立即定址限制了資料位數)。對於間接定址,使得編制程式方便,特別是對於子程式的返回。而基址定址和變址定址有相似之處,都是藉助於暫存器來擴大了定址範圍,但兩者使用方法及場合卻有著天壤之別。

基址定址是面向系統的,主要用於為程式或者資料分配儲存空間的,而且其基址暫存器值不變,指令當中的形式地址提供位移量。而變址定址是面向使用者的,經常用於訪問字串、向量和陣列等成批資料,其指令中形式地址提供基準值,變址暫存器提供偏移量。對於這些,不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過程是很難把握這方面的習題的。組原知識點之間的聯絡還是相當緊密的,所以可以通過它們之間的聯絡來加深理解。總之,我感覺四門課當中組原花費的時間應該適當多一點。而且考試的話,最拉分的也是這一塊。我二戰的時候把配套的習題集和王道的那本複習指導都做了,考試的時候感覺還好。其實主要還是書,弄懂了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c 作業系統:其實我請教過好幾個學長都說作業系統不難,但是我直到現在感覺作業系統裡面還有些沒弄明白。其實作業系統有些東西和組原還是掛鉤的,比如說外設的管理什麼的。貌似這門課的重難點就是訊號量,11年的訊號量蠻簡單的,但是當時沒弄懂書上的什麼生產者和消費者,還有讀寫者,當時答錯啦。二戰的時候專挑了很多這樣的題做,發現其實題目都是圍繞這些基本的訊號量來展開的。所以說把書上的那幾個基本的弄懂了然後找點習題實踐下,應該就能將這塊搞定啦。最讓我頭疼的是那個什麼核心態和使用者態,書上也沒有具體介紹。結果看各家的參考書上發現還有點區

別,所以就迷茫啦……我的笨方法就是不懂的話就直接記憶,也許考試的時候還能派上用場。當然我不提倡這種,不懂的知識點可要儘量弄懂。

d 計算機網路:這門課理解難度上不大,但是就是知識點太多太雜。如果你十天半個月不看的話,基本上就會忘個一乾二淨。我記得內部閘道器協議IGP當中那兩協議:RIP協議和OSPF協議,雖然能看懂,但是具體怎麼實現的我看了四五遍都沒記下來。於是沒辦法,只能看了忘,忘了再看。然後多做題來鞏固,關於網路方面一般的話題目還是比較簡單的。

關於真題

其實也許你們會問我為什麼沒說真題,你們可以看看近幾年的真題。我覺得研究真題倒不如多看幾遍書啦!計算機自統考以來這三四年一年一個形式,根本就捉摸不透,所以我感覺研究真題沒多大意思。倒是可以在最後模擬的時候把真題拿出來練練手。還有個建議,如果你買了一家出的輔導書,就別買它的模擬卷子啦。我把王道的四本書做了兩遍,然後十二月份做那六套模擬卷子的時候,給我產生了很大的錯覺。那六套當中的題目和那四本書上的題重複率太高,我最高能考個140,最低也是120多,感覺自己就是那個水平啦!結果那天考完專業課是一塌糊塗,和平時模擬的感覺差的太遠啦。所以我才得出上句那個結論,希望各位能在最後模擬的時候真正找出自己的不足,找缺補漏,以更完備的知識儲備來迎接考試。

  考研計算機複習重點:資料結構

一、資料結構的章節結構及重點構成

資料結構學科的章節劃分基本上為:概論,線性表,棧和佇列,串,多維陣列和廣義表,樹和二叉樹,圖,查詢,內排,外排,檔案,動態儲存分配。

對於絕大多數的學校而言,“外排,檔案,動態儲存分配”三章基本上是不考的,在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本科教學過程中,這三章也是基本上不作講授的。所以,大家在這三章上可以不必花費過多的精力,只要知道基本的概念即可。但是,對於報考名校特別是該校又有在試卷中對這三章進行過考核的歷史,那麼這部分朋友就要留意這三章了。

按照以上我們給出的章節以及對後三章的介紹,資料結構的章節比重大致為:

概論:內容很少,概念簡單,分數大多隻有幾分,有的學校甚至不考。

線性表:基礎章節,必考內容之一。考題多數為基本概念題,名校考題中,鮮有大型演算法設計題。如果有,也是與其它章節內容相結合。

棧和佇列:基礎章節,容易出基本概念題,必考內容之一。而棧常與其它章節配合考查,也常與遞迴等概念相聯絡進行考查。

串 :基礎章節,概念較為簡單。專門針對於此章的大型演算法設計題很少,較常見的是根據KMP進行演算法分析。

多維陣列及廣義表 :基礎章節,基於陣列的演算法題也是常見的,分數比例波動較大,是出題的“可選單元”或“侯補單元”。一般如果要出題,多數不會作為大題出。陣列常與“查詢,排序”等章節結合來作為大題考查。

樹和二叉樹 :重點難點章節,各校必考章節。各校在此章出題的不同之處在於,是否在本章中出一到兩道大的演算法設計題。通過對多所學校的試卷分析,絕大多數學校在本章都曾有過出大型演算法設計題的歷史。

圖 :重點難點章節,名校尤愛考。如果作為重點來考,則多出現於分析與設計題型當中,可與樹一章共同構成演算法設計大題的題型設計。

查詢 :重點難點章節,概念較多,聯絡較為緊密,容易混淆。出題時可以作為分析型題目給出,在基本概念型題目中也較為常見。演算法設計型題中可以陣列結合來考查,也可以與樹一章結合來考查。

排序 :與查詢一章類似,本章同屬於重點難點章節,且概念更多,聯絡更為緊密,概念之間更容易混淆。在基本概念的考查中,尤愛考各種排序演算法的優劣比較此類的題。演算法設計大題中,如果作為出題,那麼常與陣列結合來考查。

二、資料結構各章節重點勾劃:

第一章 線性表

作為線性結構的開篇章節,線性表一章線上性結構的學習乃至整個資料結構學科的學習中,其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在這一章,第一次系統性地引入鏈式儲存的概念,鏈式儲存概念將是整個資料結構學科的重中之重,無論哪一章都涉及到了這個概念。

總體來說,線性表一章可供考查的重要考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線性表的相關基本概念,如:前驅、後繼、表長、空表、首元結點,頭結點,頭指標等概念。

2.線性表的結構特點,主要是指:除第一及最後一個元素外,每個結點都只有一個前趨和只有一個後繼。

3.線性表的順序儲存方式及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下的兩種不同實現:表空間的靜態分配和動態分配。靜態連結串列與順序表的相似及不同之處。

4.線性表的鏈式儲存方式及以下幾種常用連結串列的特點和運算:單鏈表、迴圈連結串列,雙向連結串列,雙向迴圈連結串列。其中,單鏈表的歸併演算法、迴圈連結串列的歸併演算法、雙向連結串列及雙向迴圈連結串列的插入和刪除演算法等都是較為常見的考查方式。此外,近年來在不少學校中還多次出現要求用遞迴演算法實現單鏈表輸出(可能是順序也可能是倒序)的問題。

在連結串列的小題型中,經常考到一些諸如:判表空的題。在不同的連結串列中,其判表空的方式是不一樣的,請大家注意。

5.線性表的順序儲存及鏈式儲存情況下,其不同的優缺點比較,即其各自適用的場合。單鏈表中設定頭指標、迴圈連結串列中設定尾指標而不設定頭指標以及索引儲存結構的各自好處。

第二章 棧與佇列

棧與佇列,是很多學習DS的同學遇到第一隻攔路虎,很多人從這一章開始坐暈車,一直暈到現在。所以,理解棧與佇列,是走向DS高手的一條必由之路,。

學習此章前,你可以問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經知道了以下幾點:

1.棧、佇列的定義及其相關資料結構的概念,包括:順序棧,鏈棧,共享棧,迴圈佇列,鏈隊等。棧與佇列存取資料(請注意包括:存和取兩部分)的特點。

2.遞迴演算法。棧與遞迴的關係,以及藉助棧將遞迴轉向於非遞迴的經典演算法:n!階乘問題,fib數列問題,hanoi問題,揹包問題,二叉樹的遞迴和非遞迴遍歷問題,圖的深度遍歷與棧的關係等。其中,涉及到樹與圖的問題,多半會在樹與圖的相關章節中進行考查。

3.棧的應用:數值表示式的求解,括號的配對等的原理,只作原理性瞭解,具體要求考查此為題目的演算法設計題不多。

4.迴圈佇列中判隊空、隊滿條件,迴圈佇列中入隊與出隊演算法。

如果你已經對上面的幾點了如指掌,棧與佇列一章可以不看書了。注意,我說的是可以不看書,並不是可以不作題哦。

第三章 串

經歷了棧一章的痛苦煎熬後,終於迎來了串一章的柳暗花明。

串,在概念上是比較少的一個章節,也是最容易自學的章節之一,但正如每個過來人所瞭解的,KMP演算法是這一章的重要關隘,突破此關隘後,走過去又是一馬平川的大好DS山河了,呵呵。

串一章需要攻破的主要堡壘有:

1.串的基本概念,串與線性表的關係(串是其元素均為字元型資料的特殊線性表),空串與空格串的區別,串相等的條件

2.串的基本操作,以及這些基本函式的使用,包括:取子串,串連線,串替換,求串長等等。運用串的基本操作去完成特定的演算法是很多學校在基本操作上的考查重點。

3.順序串與鏈串及塊鏈串的區別和聯絡,實現方式。

演算法思想。KMP中next陣列以及nextval陣列的求法。明確傳統模式匹配演算法的不足,明確next陣列需要改進之外。其中,理解演算法是核心,會求陣列是得分點。不用我多說,這一節內容是本章的重中之重。可能進行的考查方式是:求next和nextval陣列值,根據求得的next或nextval陣列值給出運用KMP演算法進行匹配的匹配過程。

第四章 陣列與廣義表

學過程式語言的朋友,陣列的概念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了,應該已經“一回生,二回熟”了,所以,在概念上,不會存在太大障礙。但作為考研課程來說,本章的考查重點可能與大學裡的程式語言所關注的不太一樣,下面會作介紹。

廣義表的概念,是資料結構裡第一次出現的。它是線性表或表元素的有限序列,構成該結構的每個子表或元素也是線性結構的,所以,這一章也歸入線性結構中。

本章的考查重點有:

1.多維陣列中某陣列元素的position求解。一般是給出陣列元素的首元素地址和每個元素佔用的地址空間並組給出多維陣列的維數,然後要求你求出該陣列中的某個元素所在的位置。

2.明確按行儲存和按列儲存的區別和聯絡,並能夠按照這兩種不同的儲存方式求解1中型別的題。

3.將特殊矩陣中的元素按相應的換算方式存入陣列中。這些矩陣包括:對稱矩陣,三角矩陣,具有某種特點的稀疏矩陣等。熟悉稀疏矩陣的三種不同儲存方式:三元組,帶輔助行向量的二元組,十字連結串列儲存。掌握將稀疏矩陣的三元組或二元組向十字連結串列進行轉換的演算法。

4.廣義表的概念,特別應該明確表頭與表尾的定義。這一點,是理解整個廣義表一節演算法的基礎。近來,在一些學校中,出現了這樣一種題目型別:給出對某個廣義表L若干個求了若干次的取頭和取尾操作後的串值,要求求出原廣義表L。大家要留意。

5.與廣義表有關的遞迴演算法。由於廣義表的定義就是遞迴的,所以,與廣義表有關的演算法也常是遞迴形式的。比如:求表深度,複製廣義表等。這種題目,可以根據不同角度廣義表的表現形式運用兩種不同的方式解答:一是把一個廣義表看作是表頭和表尾兩部分,分別對錶頭和表尾進行操作;二是把一個廣義表看作是若干個子表,分別對每個子表進行操作。

第五章 樹與二叉樹

從對線性結構的研究過度到對樹形結構的研究,是資料結構課程學習的一次躍變,此次躍變完成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你到實際的考試中是否可以拿到高分,而這所有的一切,將最終影響你的專業課總分。所以,樹這一章的重要性,已經不說自明瞭。

總體來說,樹一章的知識點包括:

二叉樹的概念、性質和儲存結構,二叉樹遍歷的三種演算法(遞迴與非遞迴),在三種基本遍歷演算法的基礎上實現二叉樹的其它演算法,線索二叉樹的概念和線索化演算法以及線索化後的查詢演算法,最優二叉樹的概念、構成和應用,樹的概念和儲存形式,樹與森林的遍歷演算法及其與二叉樹遍歷演算法的聯絡,樹與森林和二叉樹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