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懸崖電視劇觀後感

校園 閱讀(5.83K)

假期無事,通宵達旦看完了國產電視劇《懸崖》,開始的幾集,像其他的地工片一樣,都能引人入勝。特別是細節手法的運用,(這是我自己的說法,就是當地下工作者在工作的時候,蒙太奇嫁接鏡頭暗示危險正在逼近,這時候是最揪觀眾的心,而這時一般運用慢鏡頭,吊足觀眾的胃口),讓觀眾情不自禁的心跳加促。但是看著看著我不禁對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特別是塑造形象的一些語言和做法產生不認同感?文中的主人公周乙是潛伏在警-察廳的我地下工作者,其常掛在嘴邊的,就是“生存是最重要的”,電視劇中的對手戲角色顧秋妍也因此和其爭論過。其後的一些做法也踐行了周的這樣的觀點。

懸崖電視劇觀後感

一:同志的性命VS陷阱時,選擇不作為。

我深深不理解的是,當週從佳木斯回來的時候,高彬讓其從佳捎回一封檔案,事前知道這是哈爾濱和佳木斯聯合搜捕兩地地下黨的行動方案,機敏的周早已識破了敵人的陷阱,在回來的途中面對同志的生命和自己的命運進行艱難抉擇的時候,他也曾猶豫過,但是最後還是選擇了不作為。可能是為了這個常年潛伏的、好不容易打進敵人高層的人物的安全著想吧,在猜到了敵人的搜捕物件的情況下,組織僅僅是轉移了個別的核心人物。我不知道周潛伏的具體任務,可能也會有拯救更多人生命的機會,但是面對大批的同志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他沒有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別人生命的做法。我不知道當被捕的同志知道自己的同志能救自己而沒有作為時會什麼想法,但是我知道,當老紀為了掩護他咬死一條狗的時候,沒有考慮自己和周誰的價值更大,有的是為了同志的'命,犧牲自己是一個黨員應該做的。當沒有這樣的精神,只考慮生存價值的時候,黨就沒有了戰勝敵人的生命力。這不僅讓我想到教科書上的,背凍死的軍需處長和一位戰士的故事。這難道成了新時代敵特片新的價值取向?還是導演覺得是符合新時代價值觀的電視創新呢?

二:自己的安危VS正義感的青年選擇消滅

電視劇中第二處讓我哽咽在喉的是電視劇中任警官。一個家境貧寒的警校畢業生,為了不受欺負被-迫邁進警-察局的大門,先是被作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推向執行一個大家以為必死的任務中,可是憑著自己的靈活逃了回來。大難不死的他,認為警-察局中周乙是唯一一個壞人堆裡的好人,也就成了他唯一一個信任的領導和大哥。但是就是面對這樣一個朝氣蓬勃,還沒結婚的青年,當週乙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毅然決定殺死他,讓一個年輕的生命,為自己的信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樣的安排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表達地工鬥爭的殘酷性?還是告訴人們就是最親近的人也不能沒有防人之心?哎!!

三:自己的親人VS自己的安危大義凜然

當生存成了周第一首選的時候,上述的做法就順理成章了,可以犧牲戰友的命,可以殺死本可以爭取的年輕的生命,也可以親自執行殺死自己同志的任務。但是就是這樣金貴的有“大任於肩”的人物,當得知妻子孩子被監視的時候,卻開始像失去控制的下墜的風箏,審訊間隔給麻-醉-藥,不惜暴露自己和國民黨的高-官做交易。最後在大的東北形式沒有明朗的情況下,在革命尚未成功,尚需這位有經驗的地工努力的時候,竟然接受堂而皇之的撤退到蘇聯享福的命令。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時,竟然在撤退前,沒有做好自己“工作關係的妻子和孩子”的善後工作,導致後來的用這位有親情的孩子的性命來要挾的結果。這時候,這位偉大的地工,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任務就是普通人的地工,大義凜然的回來,實施了一個自己認為偉大的換女計劃。

這樣長達幾集的濃彩重墨的描寫這位地工,為親情的有血有肉,義無反顧,把一個自己口頭常說的“布勒什維克是特殊材料的人”演繹成口是心非,把一個身兼重要使命潛伏下來的地下黨員演繹成了一個偉大的父親,我不知道任警官的信佛的媽媽,其他因為其不入敵人陷阱而白白送死的同志們的親人知道後會怎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