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遷徙的鳥》觀後感8篇

校園 閱讀(3.11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遷徙的鳥》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遷徙的鳥》觀後感8篇

《遷徙的鳥》觀後感1

陡峭的黃山,寬闊的黃河,翻騰的長江,雄偉的長城,把我的思緒帶到了繁華的北京,奇妙的鳥巢。

鳥巢,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而我卻一直沒有機會去鳥巢看一看,所以這一直是我的一個遺憾。

這個暑假正是舉辦奧運會的時候,而我也很慶幸,因為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去觀看比賽,雖然只看了兩場,但我也很興奮,因為有一場圓了我的夢,是去鳥巢觀看比賽。

早晨才3點,我就起了床,奔向我們那可愛的學校。到了學校後,所有人都興奮的'談論著鳥巢,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終於出發了,在車上我就想象著鳥巢是多麼的巨集偉,水立方十多麼的美麗……突然車停了,原來是到地兒了,我們下了車開始向鳥巢前進。

我們越往前走,鳥巢和水立方露出的面積越大。終於我們到了鳥巢的腳下。這時,我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喜悅感。科技和古老文化的激情碰撞閃耀出炫目的火花點燃了我們心中的祥雲;水立方的拔地而起,“鳥巢”的傲然挺立不正是我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嗎?

過了檢票站,我們進入了鳥巢,乍眼一看,座無虛席。比賽在一片歡呼中開始了。運動健兒們充分的發揮著自己的才藝,唯一令人遺憾的就是劉翔因為腿受傷退出了比賽。但是,我們相信他,也相信每一個運動健兒,因為他們都是最棒的!比賽結束了,我們回到學校後,都自己回家了。

到家後,我心中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喜悅感,因為中國強大了,它被喚醒了!鳥巢就是一個傑出的代表,它的陡峭勝過了黃山,它的寬闊勝過了黃河,他的翻騰勝過了長江,他的巨集偉勝過了長城!鳥巢是中國的結晶,是中國的自豪!更是中國的驕傲!

我相信!中國的明天會更好!中國的明天會更強!中國!加油!

《遷徙的鳥》觀後感2

寒假的一天,媽媽帶我去看一部由30個科學家用了40個月拍成的電影一一《遷徙的鳥》。主要動物是:斑頭雁、丹頂鶴、夭鵝、海鸚鵡等。它們春季飛往北極圈,翻山越嶺,不怕惡劣的夭氣,中途不吃不喝,不怕艱辛,終於到達目的地。鳥兒們在這兒生兒育女,秋季把孩子帶回自己原先生活的地方。別看小鳥們那麼小,可它們還是使出吃奶的勁兒,儘量跟上媽媽。

我想:遷徙的鳥兒真可憐啊!它們有的不分晝夜地飛,有的白天飛,晚上休息。但還是有種種災難迎接著遷徙的鳥兒們:自然災害、環境破壞、人類偷獵者們。這使鳥兒們的隊伍從一隊減少到一半;從一半減少到兩三隻。有些鳥兒因為非常疲倦,就在工廠旁休息,結果,被油浸得飛不起來了:有些鳥兒因為喝了廢棄水,就中毒死亡了;有些鳥兒被煙霧薰死了;還有些鳥兒被偷獵者打死了。聰明的科學家正在想辦法讓遷徙的鳥兒不遷移,這樣,鳥兒的只數會越來越多,不再減少,這是一個多麼好的辦法!再說,絕大多數鳥兒都是消滅害鼠害蟲的能手,是樹木的“醫生”,是農民、漁民的“助手”。在科學研宄中,鳥兒有很多用處:人們根據鳥兒的.飛行發明了飛機:鳥兒還為研宄空氣汙染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我們要學習鳥兒堅強、堅定,不達到目的永不灰心的品質。我們還要保護鳥兒,讓人類成為鳥兒的好朋友。要成為鳥兒的好朋友,必須做到幾個條件:不能亂砍伐樹木;要保護環境;不能捕殺鳥兒;工廠排出的廢物必須在當地就處理,不可亂排。要是人類再不保護鳥兒的話……也許,它們就會從世上消失,那就意味著我們再也見不到鳥兒了。所以,我希望人人都保護鳥兒,讓它們世世代代,繁殖後代,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生機勃勃。

《遷徙的鳥》觀後感3

一棵枯死的樹,樹幹彎曲,樹枝粗壯,卻十分低矮,整棵樹都呈現土黃色。上面突兀的站著一隻白頭鷹,使整個畫面顯得頭重腳輕,感覺要向一邊傾倒過去。樹的後面,沙地則勉強地托起一輪橘紅色的夕陽,將白頭鷹強健的身軀映成了一片黑影。忽然,那黑影騰空而飛,撲騰了幾下碩大的翅膀便開始放鬆地滑翔。卻又一次落到了懸崖邊上,俯視著蒼茫大地。直到現在,沙地還在支撐著,用盡畢生力量吃力地托住下沉的夕陽,然而夕陽還是不留情面的一個勁兒向地底滑去。在僅剩的半輪夕陽的模糊的輪廓中,飛過了雁群,而在雁群為背景的懸崖上,那隻白頭鷹孤獨地向墜落的.夕陽展翅而去。

這一幕是《遷徙的鳥》中最震撼我的片段。白頭鷹,將飛越1800英里,從美國的西部到達阿拉斯加。這對於一隻候鳥來說,距離確實短了些。但是它將面對更大的困難——它將孤身飛達。這就是它最大的考驗。候鳥們雖然可以吃得起路途遙的苦,卻始終是離不開陪伴,孤雁時常悲鳴。

我想,鷹之所以可以成為鳥中的王者,是因為他們在其他鳥兒抱團取暖的時候,獨自翱翔於冰天雪地,俯視大地;他們在其他鳥兒精心梳理羽毛的時候,堅決撞碎自己的帶鉤的喙,獲得新生;他們在別的鳥兒為自己孩子餵食的時候,狠心把自己的孩子推下懸崖,不顧其死活。他們的翅膀一次又一次的折斷,他們的孩子一隻又一隻的死亡,他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的破裂。這使他們冷漠孤傲,但也造就了他們王者不滅的靈魂。白頭鷹的遷徙,不需要陪伴,他們自知方向——逆風的方向便是家鄉!

《遷徙的鳥》觀後感4

《遷徙的鳥》是一部紀錄片,記錄了候鳥們艱辛萬分的遷移過程。雖然這部電影沒有任何文字,但每個人都感覺得到候鳥們那百折不撓的精神。

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種對於迴歸的承諾。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們如何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浩瀚汪洋中如何獵食;如何逃避人類殘忍的獵殺……這些困境,候鳥都要一一面對、一一克服。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它們既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風沙的摧殘,可它們都能昂首挺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飛達它們的目的地繁衍生息;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海獅、海豹們對抗到底,保護企鵝寶寶的安全,儘管危險重重,但仍堅強支撐下去,面對親情,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大天鵝飛越1200公里,始終對生命保持著一份堅持……這些候鳥們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又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佩服更令我感動。鳥兒們的這種精神不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生活中的人們,何嘗也不是像這群遷徙的鳥一樣呢?你只有張開雙翅,努力地、無畏地、堅強地飛,一直保持著一份對未來的堅持,不被重重困難所壓倒,才能實現你人生的目標啊!如果遇到困難你怕了、累了、跌倒了卻不願自己站起來,那也許永遠不可能達到你理想的目的地。所以,堅持下去吧,只要堅持下去,你肯定會看到成功正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遷徙的鳥》觀後感5

假期媽媽帶著我和妹妹一起來的奧斯卡影城觀看了一場震撼人心的電影,名字叫做《遷徙的鳥》。

《遷徙的鳥》主要講述了候鳥在春季時返回它們北方的故鄉,也就是從南半球飛向了北半球,候鳥中有一些不是特別常見的,如:歐亞灰鶴,它們需要飛躍600英里;白鶴,它們需要飛躍3100英里;白額黑燕,它們需要飛躍1500英里;斑頭雁,它們需要飛躍1500英里;丹頂鶴遷徙的距離是最短的,它們只需要飛躍600英里;白頭鷹,需要飛躍1800英里;加拿大雁則需要飛躍2000英里;雪燕需要飛躍2500英里;沙丘鶴需要飛躍2000英里等,還有一些候鳥沒說,在這裡先到此為止了,這些鳥中分為兩批,有一批是不怕苦也不怕累的,所以它們會更早到達它們的故鄉,還有一批是有些怕苦也有些怕累的,所以它們中間歇的`時間較長一些。它們在遷徙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如在雪山時,可能會遇到暴風雪,也可能會遇到雪崩等自然災害,總而言之,遷徙的鳥必須要有一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行。

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訪名醫,嘗藥草,經過20多年努力,終於寫成了藥學鉅著《本草綱目》;著名發明家愛迪生自幼謀生,他正是有了滴水穿石這種精神,才發明出了許多東西;諾貝爾從小就為人民發明炸藥,親人被炸傷,經過20年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難終於發明了固體炸藥。

有一個暑假我去學游泳,前幾節課還好好的,但在第4節課的時候,我嗆水了,晚上回來我給爸爸媽媽說了以後,又說我不想學了,媽媽便舉了以上的幾個例子,我聽媽媽說的頭頭是道,堅持了下去,最後取得了成功。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堅持就是勝利,只要堅持了,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遷徙的鳥》觀後感6

《遷徙的鳥》是一部非常出色、評價極高的自然紀錄片,由著名法國大導演雅克·貝漢執導,20xx年上映。

《遷徙的鳥》直接界定了世界頂級紀錄片“獲取真實”的標準——前後共600多人蔘與拍攝,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膠片長達460多公里。這部動用了17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的'電影甫一出世,就引起轟動。短短三個星期內就有250多萬法國人為它走進影院。

印象最深刻的是沙丘鶴在沙漠中,有一隻小鳥因為翅膀受傷沒有跟上大部隊的形成,成為了螃蟹的食物;有一隻雛鳥在稻田裡,然而不遠處就是一臺收割機,雖然影片中沒有講述鳥最後怎麼樣了,但是結局可想而知;還有一隻企鵝的幼崽,被其他鳥類當作食物,影片中雖然沒有直接的鏡頭,但是大鳥嘴上的血跡和企鵝媽媽的悲鳴有告訴了觀眾結局······

這部影片在一開始向觀眾講述了候鳥的遷徙的雄偉壯觀,但是到後面就開始講述現代化對候鳥的影響以及鳥類之間的自相殘殺,這一切都值得思考。

為了完成這部紀錄片,攝製組一共花費了四年來讓鳥習慣有攝像機,這樣一來才能拍打在遷徙的過程中的鳥。有些甚至要在雛鳥一出生就將攝像機放在旁邊,讓鳥兒能夠習慣這樣的生存環境。

“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電影開篇第一句話飽含深意。《遷徙的鳥》的導演、拍過100多部電影的名導雅克·貝漢說:“飛翔對鳥來說不是人們想象的什麼樂趣,而是為了生存而拼搏。它們要穿越雲層、迎著暴風雨,許多困難不是我們能夠想象的。”

《遷徙的鳥》觀後感7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之人黑暗之際感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一一泰戈爾

適者生存,這是一個不變的自然規律,候鳥的遷徙目的只有一個:生存。《鳥的遷徙》裡講了許多鳥的故事,灰雁,大天鵝,會“輕功水上漂”的克拉克水鳥……

片頭,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一群群候鳥成群結隊地飛回北方的故鄉,它們飛過遼闊的海洋,飛過茂密的叢林,飛過荒蕪的沙漠,飛過繁華的都市。穿過萬水千山,飛過大江大河,經歷百種艱辛,只因心中的信念:飛向遠方。

在電影裡,我看到了它們的漫漫遷徙路,它們自由自在的翱翔,歡樂輕鬆的嬉戲,也有它們與自然進行艱辛的搏鬥,人類對他們殘酷的獵殺,但沒有什麼能牽絆它們,只因心中的信念,他們一次又一次起程。

在眾多鳥兒的故事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隻差點落單的灰雁,它降落在一個水池休息,卻被水裡的網勾住了雙腳,在小男孩為它解開網眼之後,它就帶著腳上殘缺的網繩,追向夥伴們。掠過寧靜的'湖面和金黃的麥田,穿過引水渠和橋洞,飛過叢林沼澤,飛過埃菲爾鐵塔……

信念牽引著他們,將其引向幸福的目的地。

信念對於我來說很模糊,我記得楊老師講過信念的重要,而此刻,我剛看完《鳥的遷徙》好像明白:何為信念。

鳥兒的信念,是飛向大洋彼岸,飛回故鄉,這才有了讓人歎為觀止的候鳥遷徙;種子的信念,是在黑暗中尋找光明,衝破土壤,這才有了燦爛綻放的花朵;蠶蛹的信念是在痛苦中掙扎著,在痛苦中掙脫層層束縛,這才有了破繭成蝶的華麗轉身。

世間萬物都須有信念。

信念是呼吸的空氣,是沙漠中旅人的甘泉,是寒冬中第一縷暖陽,信念讓人有目標與動力,讓人充滿活力,永葆年輕。

沒有能不能,只有想不想,只要你一定想,並帶著信念出發,你就一定能。

《遷徙的鳥》觀後感8

雪鵝4000km、鴿子4000km、長頸天鵝3000km、加拿大鵝3500km、白頭鷹3000km……

當這些令人咋舌的資料擺在我面前時,我實在不明白:是什麼動力驅使這些遷徙的鳥兒飛越重重困難,年復一年地進行這危險的飛翔呢?

在遷徙中,鳥兒們面臨著眾多難關:槍殺、雪崩、寒冷、天敵、疲倦……沒有人可以幫忙,更沒有人擁有能力去幫忙。在自然面前,一切都顯得如此微不足道,鳥兒們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決定命運。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優勝劣汰是大自然千百年來默守的法則,對於鳥類也不例外。於是,不計其數的鳥兒被淘汰了。記得一群紅鵝在跨越東歐時,其中一隻被工廠瀝青粘住,同伴們只能選擇離開,剩下他孤單地靜候死亡,一群加拿大鵝遷徙時,突如其來的馬群使得一隻加拿大鵝被拋棄,最終只能徘徊在廣漠的戈壁,不斷哀鳴……

既然如此艱險,它們又為什麼要遷徙呢?

我想,這動力應該是鳥兒們的一個夢,一個關於溫暖春天的夢。沒錯,遷徙是痛苦的,但鳥兒們也會快樂,因為它們知道:只有經歷過最苦,才能品嚐到至甜。它們飛著,痛並快樂著。

其實,人不也跟鳥一樣嗎?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如同圈養的家禽,雖然十分安穩,但到頭來只有被人果腹的下場;而那些勇於拼搏,渴望未來,充滿夢想的人,如同那些展翅高飛的鳥兒,勇敢地向溫暖的春天遷徙!對於我,我心甘情願地選擇後者。有人說,那太辛苦了,可我不這麼想:如果成功,那便說明我是個強者;如果不幸失敗,我也不算輸——畢竟比起那些不願嘗試的人,我已經是贏家!

還記得影片結尾說:"這些候鳥的迴歸是對春天的一種敬意,歸來為完成一個諾言。"現在應改成:這些候鳥的迴歸是對勇者的一種敬意,它們歸來是為了證明——自己從不曾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