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偶遇》讀後感(精選7篇)

校園 閱讀(2.0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偶遇》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偶遇》讀後感(精選7篇)

《偶遇》讀後感 篇1

都說最穩定的關係是沒有關係。最讓人輕鬆的關係是比萍水相逢簡單點,比擦肩而過複雜點。最好的關係是你懂我的言外之意,我懂你的弦外之音。那我們的關係呢?

因為相欠,才會在茫茫人海相見。因為不欠,才會在相識後擦肩。可能有一天也會站在十字路口感嘆:終有弱水替滄海,再無相思即巫山。

一路走來遇見過挺多人,偶遇過不少風景,也自由發揮,搞砸過一些關係。某一天發現,當我臉上無所謂的時候,心裡也真的無所謂了。100度的水都能涼,何況37度的人心。有一個很喜歡的對話是這樣的:

A:沒有朋友,那多孤單呀。

B:有了也一樣!

都說知己難求,找一個人陪你喝雪花很容易,但找一個人陪你勇闖天涯卻很難。在沒有定數的時間軸上,未來會遇見誰,好像都已被提前安排好。沿著這個軌跡走,或早或晚,都會在他踏過千山萬水過來的那一刻,讓你方寸大亂。而你的詞不達意,他的言不由衷,也會把這一步之遙踏成萬水千山。敬而遠之的曾經擁有,多年以後的同道殊途,也許讓你百轉千回,可能讓你難以入睡,但這不一定是你目前還單著的理由,哈哈~

再鐵的關係,就算經過10年的風雨,也會因為一句話沒有說清楚,路人甲的身份成了唯一能祭奠這段過往的墓誌銘。能丟的都不重要,重要的也不會珍惜。可能珍惜後的失去讓人更痛,而我們本能的趨利避害,也就無所謂成為誰的甲乙丙丁。既能一廂情願,也能願賭服輸。何況願賭服輸的最高境界是從來都不會輸,而你,永遠都是那個眉宇間寫滿風調雨順的姑娘。

畢業兩個月,可能是選的地方不對,寢室八個人,就我和寢室長混得最慘。她在北京,我在深圳。我房租是室友墊的,室友結婚的份子錢是室友出的,隔三差五的還被室友養著,我也不覺得自己慘呀。只是在點外賣的時候,手無足措不知道要吃什麼?吃飯的時候覺得每一份都好難吃,後來反思,不是飯的問題,而是吃的人不對。習慣了4年一起進進出出的你們,突然四散天涯後,就我一個人走夜路回家,也害怕這麼健忘的我很快忘了你們無所畏懼的樣子,如果有一天在茫茫人海偶遇,啥也別說,先來個自我介紹呀,從你叫什麼名字開始,哈哈~

《偶遇》讀後感 篇2

今天我看了一本神話故事《木偶遇險記》,讓我對主人公感到非常佩服。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位農夫-傑佩託,他用木頭做了一個木偶,名字叫做匹諾曹,匹諾曹剛開始非常頑皮,他們的家庭條件不是太好,連本書都買不起,傑佩託用自己僅有的一件大皮襖換了一本生字表,給匹諾曹學習,可匹諾曹還不知道珍惜,整天還是到處玩耍,無所事事。

有一次,匹諾曹去看皮影戲,傑佩託到處找他,都不見人影,傑佩託決定出海去找匹諾曹,可是在途中遇到了海浪,船翻了,傑佩託掉到了海里,被鯊魚吞進了肚子裡,後來匹諾曹知道了傑佩託被鯊魚吃了,他不怕危險,一下子跳進了海里,去救傑佩託,結果也被鯊魚吞進了肚子裡,他們在鯊魚的肚子裡團聚了,可是匹諾曹不甘心當鯊魚的食物,他趁著鯊魚睡覺的時候衝了出來。

讀完了這本書,雖然匹諾曹不學無術,當他看見了傑佩託遇到了危險,匹諾曹奮不顧身,挺身而出,把傑佩託救了出來,我們應該學習他的臨危不懼,不怕困難的精神。

《偶遇》讀後感 篇3

說真的,《魯豫有約》這個節目看得不多,情感訪談類的節目我很少看,但是看完此書我忽然明白一件事:似乎誰都不能倖免來自感情的困擾,愛與不愛,婚與不婚,信任與背叛,留下或離開……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很認同魯豫的一段話:等一個不愛你的人,就像在機場等一艘船。愛情的殘酷在於:一個愛你的人有可能有一天不再愛你;而一個不愛你的人,基本上沒有可能有一天愛上你。而婚姻,它的可怕和可貴之處在於:不管有沒有愛,只要你願意,它就可能存在。

所以,有力氣,真夠愛,就使勁折騰,堅持;累了,不愛了,就放手,彆強扭。但也同時坦然面對和接受自己選擇帶來的喜悅和苦果。

書中99%的求助信講述與愛情有關的事情,1%關於親情,然而,沒有一封信完全關乎職場……

此時此刻,在這個初夏週五的夜晚,忙完工作的我終於坐上了回家的地鐵。地鐵的風很大,穿過依然洶湧的人潮讓我忽然想起孫燕姿的一首歌:

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

我排著隊 拿著愛的號碼牌

……

這個世界上有人等你,挺好!

《偶遇》讀後感 篇4

這是我第二遍看完這本書。

魯豫剛出這本書的時候,我只是想著隨便翻翻,可是並沒有想到翻看了之後會如此喜歡,然後很快地看完了第一遍。看完第一遍之後內心很複雜,有對書中的那行愛情故事的遺憾,悲痛,也有對自己愛情的思考。一時間覺得腦子很亂,對很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自己的意識也在看書中潛移默化,可還是更多的是迷茫。但唯一堅信的是,書中魯豫對於愛情,對於人生的看法我都很認同,那一瞬間覺得找到了soulmate,那一種堅信給了我之後的生活力量。於是乎我想等再過段時間,我要再看第二遍。因此,愈發為這是一場偶遇欣喜。

幾個月後,隨意的翻開了這本書,多了很多見解,自己的思想也開始成熟。但唯一不變的是對愛情的篤定,我更加堅信,我不想將就,也不想成為別人的將就。也堅信能分開的兩個人都是因為沒那麼愛,因此分開也就不再有遺憾。

同時,不會因為外界的壓力就隨便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因為除了你,沒人替你過你將來的日子。想要什麼就去追逐什麼,不要辜負自己,不用辜負現在,不要再為未來的事情擔心,一旦做下決定,就不要再輕易更改,要有那種篤定,也不要留有遺憾,愛情如此,人生亦然!

《偶遇》讀後感 篇5

先說說這本書的作者吧。

陳魯豫。如果不是在這本書上,在六個核桃的包裝盒上見到過這個名字,如雷貫耳的《魯豫有約》還讓我以為她姓魯呢!

為此,我特地問了身邊的朋友:“你對魯豫有什麼印象?陳魯豫。”

她想了想,感覺很陌生。

我覺得不可思議,繼續提示:“《魯豫有約》!六個核桃!!”。

“哦~她呀!沒什麼印象,就是太瘦了。”

我大致猜測大部分沒看過她的節目,不太瞭解她的人,也就知道她太瘦了吧。那就談談胖瘦這個問題。

魯豫書裡自稱魯小胖,我蠻喜歡這個名字的,腦子裡浮現出可愛的圓嘟嘟的模樣,可能也是作者本人喜歡的樣子。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她對自己太瘦這一事實的太過在意,從文中一次聚會上她怒懟一人因問她:你那麼瘦,是不是有厭食症啊?也看出她還未釋懷。

其實太胖和太瘦都要面臨來自外界的輿論和打壓,但相比之下,太瘦總好過太胖。和朋友在路上看到一個特別瘦的人,我倆看著人家的大腿,再看看自己的胳膊,默默地收起了吃得正開心的蛋糕雞腿蝦條(雖然早晚要吃掉)。我們評價一個瘦子皮包骨頭,衣服架子時也是帶著一點羨慕的眼光,如果碰巧她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就可以競選當模特了。而胖子只能由於體積大底盤穩充當鼓勵人時的反面教材,站到試衣鏡前嘆口氣說:“還是多點讀書吧。”

這本書其實蠻讓我吃驚的,文字犀利,一針見血。先入為主,我對魯豫最初的印象不太好,是看到網上對她的負面評價,說什麼她不會做主持不會說話啦,問問題沒水平啦,涉及人隱私啦等等。

但書裡的回話還是很有水平的,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身材瘦小內心強大的短髮美女。為此我特地搜了她的節目《魯豫有約》。與張靚穎那期和張安樂的那期沒看下去就看了個開頭,與李開復聊人工智慧那期看完了,看看深深被小型人工智慧機器人所吸引,被李開復的人格魅力和口才所折服,對魯豫還保持之前的看法沒怎麼變。可能她更擅長寫文章、電臺回信之類的自己跟自己的對話,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畢竟《魯豫有約》自開播以來,已有十六七年了,家喻戶曉,還是有她的`資本的。

就這本書而言,我很欣賞。作為一個情感電臺節目,聽眾發來自己情感中的困惑疑慮,她回答。這種情感電臺節目很多很多,大部分都是心靈雞湯,無關痛癢的套話。但這個不一樣。

她以自己或者朋友的故事開頭,真實有的不乏幽默,再分析聽眾的故事,解答疑慮,我說過,犀利,一針見血!就喜歡她這種真性情!(我喜歡的話在書裡都有下劃線)

聽眾帶著疑惑來信,但她很少給聽眾一個明確的結果,任何人的建議都只是建議,真正做決定的還是她們自己。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即使我們深知其中的道理,真的輪到我們時,還是陷在裡面不容易爬出來。

她跟我們講了那麼多別人的情感故事,關於自己卻隻字未提。看來每個人心裡都有樹洞,有人選擇深埋心底,有人願意昭告天下。當他們願意說出來的那一刻,其實已經放下了一點,做出了選擇。

《偶遇》讀後感 篇6

這本書書名是《偶遇》,我看到這本書其實也是偶遇。一看作者是陳魯豫,就忍不住想看看。魯豫是我特別喜歡和佩服的主持人,提到魯豫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魯豫有約》沒錯,可能很多人認識魯豫是因為《魯豫有約》。我稍微有點不同,我是在看《我是演說家》知道她的,特別瘦小的她,坐在評委席,每次選手演講完她總會說出很多金句點評,讓我心生佩服。腹有詩書氣自華,她雖外表瘦小,可每次說話都會成為全場的焦點。在書中魯豫提到,她這一生只佩服有才華的人,沒有其他。我也一樣,我一點不佩服那些有錢的,長的帥的,可能主要是這些我不具備。哈哈……同樣特別特別火的薛之謙也說過:才華勝過一切。

全書由一封封粉絲來信和魯小胖一封封回信構成。每一封粉絲來信裡都有粉絲情感問題,魯小胖的每一封回信都值得令人思考。裡面設及了戀愛觀,擇偶觀,婚姻,愛情觀等等。可能有的和你無關,但大多數都和你有關。魯小胖提供了一個遇到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或者說思考角度。比如最近大火的《前任3》裡面關於如何好好的和前任再見,很多人看完了哭的稀里嘩啦,甚至據說有人看完當場和現任分手,回去找前任複合了,這真是神轉折。對此魯小胖的看法是:愛情的開始可以莫名其妙、自然發生,愛情的結束、轉折需要鄭重其事,這是對彼此過往的一種尊重。愛情裡要麼無條件的去愛,要麼狠心徹底放棄。不愛了,就不要託著彼此。不該在一起的人怎麼都會散,該在一起的人怎麼都不會散。

愛情這個自古至今一直都在談論的話題。可到底什麼是愛情,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情嗎?愛情,親情,友情,這三種感情似乎每個正常人都會經歷,但這是必需品嗎?親情這個出生就自帶的,友情,人是社會性動物,與身邊的人總會產生聯絡也就有了友情。那愛情呢,愛情是什麼?愛情漸漸的成為了奢侈品。愛情和夢想就是人人嚮往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只有少數人這一生需要愛情和夢想,絕大多數人慢慢地就和自己和生活妥協了。沒有愛情,沒有夢想,也能夠平靜甚至興高采烈地生活著,這其實並不可悲,甚至會讓人有些羨慕。因為追求愛情,夢想實在太累了,得到了又太幸福了。

對於愛和喜歡什麼區別呢,記得以前看過:喜歡是放肆,愛是剋制。但我比較認同魯小胖的解釋:喜歡的時候,用的是眼睛,而眼睛有時候是勢利的;可愛上的時候,用的是心。我們的心,貌似瘋狂,實則清醒,它可以透過外表浮華的一切,只看到一個讓你感到歡喜的靈魂。魯小胖還舉了個極端的例子,愛上的感覺就是你明知道對方是個渣男,或者渣女,你都會幫他辯解;不愛就是,人家明明就是暖男、暖女,但你看著就是煩。愛,你就包容,當然愛也才會包容;不愛,你就別浪費時間,因為愛就是沒轍、活該、願意!

關於什麼時候該談戀愛,選擇什麼樣的人戀愛。在沒談戀愛時,我們對於自己的另一半都有著自己的要求,身高,體重,年齡,工作,年薪等等。可是很多過來人都知道,當愛情來了,你會發現以前你想的條條框框都沒有了。魯小胖的觀點:愛情存在的時候,這些條件通通都隱到看不見的地方。愛情一旦消退,它們會來決定一段情感的生死。

關於愛情和婚姻的關係。人們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錢鍾書說:婚姻是座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那我們到底要不要結婚?魯小胖的觀點:婚姻必須要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之上,你要夠愛這個人才跟他在一起,不愛,其他的條件都一定一定不要成為你們攜手的理由。當然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有的結婚就是為了找個人陪著自己度過餘生,有的人是為了錢財,有的人是為了人才,但只要不是因為愛情,好像大都最後都不是很幸福。

愛情可以任性,因為愛情是“我相信”,但婚姻是“我願意”,透著隱忍、堅持,當然還有辛苦。不要草率結婚,更不要輕易離婚。人們說有一天,愛情終會逝去,會變成親情。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婚姻不可避免地一步一步走向平淡,甚至最終會變得不美好,我還是希望,它的源起,是由於愛情。那樣,我才會願賭服輸,心甘情願!

《偶遇》讀後感 篇7

從前年開始,自己每看完一本書都會寫讀後感。兩年來,書沒看多少,文筆還是那樣爛,但是就是喜歡瞎寫寫。

對於這本書,我也是偶然得知陳魯豫她出書了。是在我以前西西弗同事的朋友圈,知道她1月14日要在天津某家西西弗籤售。我覺得魯豫在主持界、文化界,都是有足足的氣場及影響力。

我之前給很多書友都說過:看書,一定不能跟風。不要看到什麼電影、電視劇版小說就要掏錢買書,也不要為了某個明星而傻傻的追求。我看到陳魯豫出書,是有一點驚訝。但是,那種感覺不像是之前說的“是個人都可以出書”。因為我認為陳魯豫在當今主持界的分量足夠重。

或許我看這本書的出發點,就是因為作者是陳魯豫。主持界中的白巖鬆、楊瀾、敬一丹、陳魯豫等,就是這個行業的標杆。他們的思維邏輯、思考方式、敏銳的視角、穩健的颱風,都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

《偶遇》這本書,是魯豫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整合起來的。有七個大類,我現在看了六個大類,還剩最後一章節沒看,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本書不錯。

每個小篇章都是,讀者來信和魯豫回信的方式寫的。每封來信,都真實。每封回信,都經過魯小胖的認真思索......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產生了好多好多聯想。感覺這本書,就像《解憂雜貨店》內地版的電影一樣,用書信方式貫穿全文。我有朋友也考了心理諮詢師,但是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像諮詢師。常常給朋友建議,給領導提想法,這些都是“心理”的作用。還有就是“會過去的”,這四個字。不管是對於任何人,都是一種激勵!“會過去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對自我不斷的警醒。因為每個人都不能保證現在的狀況,可以一直持續。

雖然書中涉及到很多政界、商界、娛樂界的某些名人的事蹟,但是我更多的關注都在魯豫的回答中。她的回答充分體現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她認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愛就是愛,不夠愛就是不愛。愛憎分明、身邊事例的體現,讓我就覺得,陳魯豫也是普通人。

或許我們都看到了魯豫的成功、魯豫有約的成功。但是又有多少人,看到過凌晨4點的香港?又有多少人明白放棄比堅持更困難?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陳魯豫知道,她不僅僅知道,她還付諸了行動。我前年,見過白巖鬆,他來重慶籤售《白說》。我從白巖鬆身上看到了他努力的滄桑,也從《偶遇》的書中體會到了陳魯豫行動的果敢。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失敗。你們還記得“一萬小時定律”嗎?任何事業,只要努力堅持一萬小時,就會有一個質的改變。但是這堅持的一萬小時,首先要保證,你努力的方向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