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我是貓讀後感15篇

校園 閱讀(1.44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是貓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是貓讀後感15篇
我是貓讀後感1

六一兒童節,陪女兒去買書,淘了本《我是貓》,拜讀了夏目漱石大作。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於大上個世紀初完成的。當時日本政府意氣風發,傲氣十足。狹隘的日本人開始以強國的上等人自居。在這時,一些冷靜的日本知識分子開始思索日本的前途和未來。一方面他們看不到出路,另一方面他們又無能為力,這些社會現狀導致他們感到無奈、無助、甚至絕望。在這種心情下,夏目漱石完成了這篇作品,也是被世人公認的一篇可以與《悲慘世界》、《呼嘯山莊》、《戰爭與和平》、《飄》等齊名的著作。

小說形式別具一格,寫的是一隻貓的一生,(從“我”出生流落苦沙彌家始,到“我”誤飲啤酒掉進水缸淹死止)作者藉此貓的眼睛來觀察、議論及評說當時的日本,大到社會現狀,小到人情冷暖。觀察細緻入微,筆法刁鑽犀利。,作者對人的心理描寫更是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絕,也使我不得不折服於夏老的文字功夫。無論是社會名流、販夫走卒,還是市井無賴、學者大儒,總之社會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夏老對他們的心理刻畫,簡直無法形容。

夏老還藉著貓的嘴說出了不少自己的奇談怪論,乍聽荒誕有趣,可細細品味,無一不是至理真言。比方說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大致如下:“世間人就是這樣,總是做些沒有道理的事情。從前無知時與自然和諧相處……可這樣下去,土地、空氣、水、天空……都歸了人類,也就是說自然屬於了人類,更可笑的是這些甚至可以劃分到具體某個人的名下……大逆不道,荒誕不經,這就是人類!比起我們貓……”寫的不錯。雖然有點像瘋人囈語,可這句句都直指人類本性的缺陷及陰暗,針對醜陋的人性,無盡的慾望。剋制住了這些,你就成了完人。可這世上沒有完人,所以你就會到處看見醜陋的人性和無盡的慾望。

我是貓讀後感2

《我是貓》中的這隻貓,雖然還沒有名字,平時也沒少受主人家女僕的氣,卻能夠在人貓兩個世界中來去自如。而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對話則盡收耳中。而其中,又屬梅亭最能折騰人。苦沙彌老是被他折騰得夠嗆。例如他剛出場時,帶著一副金邊眼鏡,認認真真地要苦沙彌畫畫——他自稱是位美學家。苦沙彌對畫畫可是個外行,正要向梅亭討教,梅亭便一本正經的說:“是啊,不可能一開始就畫得好嘛……從前義大利畫家安德里亞曾說過:‘餘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為禽……’怎樣樣假如你也想畫出像樣的畫來,畫點寫生畫如何”

於是,苦沙彌作恍然大悟狀,對安德里亞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事實上,安德里亞壓根就沒說出這話,是他的朋友瞎編的。

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這樣,在小貓的眼中如此不堪,實在是可笑。相比於這隻無名的小貓,它的主人真該感到汗顏。相比於許多人,這貓很富於哲理,善於詞辯。對人類的弱點有精細的研究,就連抨擊社會,也很有見地。它說:“說不定整個社會便是瘋人的群體。瘋人們聚在一齊,互相殘殺,互相爭吵,互相叫罵,互相角逐。”……並由此最終得出了“被幽禁在瘋人院裡的才是正常人。”的結論。雖然有些滑稽,但卻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風氣。

在《我是貓》中,苦沙彌和他的朋友應當屬於窮酸潦倒的知識分子之列。正如本文譯者所說,“他們應對新的思潮,既順應,有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好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難捱時光。他們時刻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卻又時刻遭受命運與時代的捉弄與嘲笑。”《我是貓》中作者所描述的景象,應當是當時人們精神世界空虛的真實寫照,這也無怪一隻小貓會將人類世界看得可是而而了。

總而言之,這隻無名小貓雖然神通廣大,卻又時而自作聰明,雖然看多了人類世界,卻又因為一時好奇,最終還了性命。也許正是因為好奇,才使得它對人有了這麼多的瞭解,也就有了這本《我是貓》。

我是貓讀後感3

《我是貓》是一部以貓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以貓的眼睛看世界,這在當時,在創作手法上有一定的突破。貓公很富於哲理,精幹辭辯,對人類的弱點諷喻得十分透骨。

這部小說語言幽默,風趣,用諷刺的與前去描寫貓所遇見的景物。例如:咱家是貓。名字嘛……還沒有。”語言十分詼諧幽默。

其實作者在寫貓,就是在寫一種社會現象。《貓》所處的時代恰是明治維新以後。當時資本主義思想和封建主義的思潮相沖突,貓眼中瘋瘋癲癲的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社會狀況。

我喜歡貓的那種閒適和自然。即使是在他死的時候。他喝了酒之後,暈暈乎乎的掉到了水桶裡,他掙扎,費勁了全身的力氣也無濟於事。於是他選擇了放棄。雖然現在看來似乎有那麼點惋惜,但實際上這也是明智之舉。放棄掙扎的念頭,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死亡。

其實這對於現實生活也何嘗不是這樣呢?有時候我們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周邊的事物。多一些自然,少一分拘束;多一分快樂,少一分憂愁。其實有時候我們面對的對手並不可怕,只是我們把他神化了。

生活中的挑戰有很多,挑戰的人也有很多,但真正成功的卻又少之又少。在困難面前我們缺少的並不是技巧,也不是知識,而是勇氣。其實勇氣不是培養的,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

我們之所以會失敗,只是我們被自己束縛罷了。

我們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就註定會有著消亡的命運,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在這個現實面前,我們所以該做的並不是應該等待死亡,而是應該儘自己所能,發揮生命的最大價值。

一個真正的勇者,應該用樂觀去面對現實,應該用無畏去面對挑戰。

時光如梭,光陰似箭,我們真正能帶走什麼呢?回憶?那太渺茫。我們能留下的,只是一分寄託,一分期待。一個人活著,總應該為他人做一些什麼。即使我們給不了所有人。但是我們可以用樂觀,用勇氣去感化別人,即使只是一股小小的暖流,對無助的人,對憂愁的人也是莫大的幫助,應為,你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多一點關心,多一點理解,對於他人,是生命的復甦。

我是貓讀後感4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十分精彩的日本名作《我是貓》,它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它是夏目漱石的處女作。

收中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一個窮教師家的貓,這隻貓在夏目漱石的筆下變成了一個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於正義感的貓,但是到了最後也沒學會抓老鼠的貓。

大概內容是一隻可憐又可愛的小貓,被一個書童玩過了以後,又弄傷了,無家可歸,十分幸運的是被一個“好心人”給留了下來,可是,小貓被主人家的人又打又罵,有的時候還得餓肚子,它的窩就是一個破紙箱,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十分的可憐。那個時代有錢的人十分少,沒錢的人很多,有的時候人都吃不飽,生活都沒有保障,別說一隻貓了,更是可憐,有的時候二、三天都吃不上飯。最後,它為了喝水一不小心滑到了水缸裡淹死了。

我讀了這本書後思緒萬千:在那個黑色的時代,那人吃人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就連一隻小貓的生命也無法保障。

如果它生長在現在的我們中國,一定會被好心的人帶回家,天天餵它吃好吃的貓糧,各種各樣的口味都有,還會有溫暖的小窩,冬曖夏涼。看電視上的報道,有一個老奶奶每天去餵養在她的房子周圍的流浪的貓和狗,現在有愛心的人越來越多了。如果它生活在我們的社會,它一定是幸福的都不想離開。

這篇文章也表達出了20世紀初的日本的黑暗時代,人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困苦,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實在是太好了,吃的有營養,穿的又暖和又漂亮,還有寬敞的教室,精緻的書籍供我們來學習,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為國家貢獻我們的力量。

我是貓讀後感5

“我是隻貓兒。要說名字嘛,至今還沒有。”這樣親切的一句話為我打開了一隻貓的心靈大門。

這隻貓,生活在教師苦沙彌的家中,看似是一支普通的貓,卻有著人一樣的思維,夏目漱石把他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隻貓很富有哲理,語言精闢。夏目漱石在描寫貓偷吃年糕年住嘴巴的場面時,一方面誇張地刻畫了貓兒拼死掙扎的各種滑稽動作,一方面又述說貓兒在這過程中三次發現的真理。“真理嘛,倒是發現了兩個之多,可年糕依然年在嘴巴上。”如此詼諧的語句讀來讓我忍俊不禁。這隻貓甚至還能搬出牛頓第一運動律和第二運動律,真不愧是生活在教師家中的貓!

在它的眼中,人類是怎樣的呢?主人苦沙彌現實、遇事不爽快、心情陰晴不定。他像牡蠣一般把自己藏在殼裡,真有點像契訶夫筆下的“裝在套子裡的人”。這隻貓嘲笑了主人的虛榮心、自負心、及知識分子的種種怪僻。另外一位常來住人家做客的迷亭君,他是個玩世不恭的人。每次來都要大大地吹噓一番,自以為是多博學的人,常常咬文嚼字。還有寒月,講究情趣,卻不善於處事,研究些無聊的“知識”。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重視知識,厭惡小市民所追求的榮利。因此,他們在一起聊天時往往以詼諧的語言表達所愛所憎,從中反映出知識分子的種種複雜心態。

讀了這本書,我想:自負的人一直以為自己了不起,我們擁有最發達、最聰明的腦袋,可殊不知,在那些小貓小狗看來,人也不過如此,沒有絕頂智慧,沒有高尚品質,只知自命清高,有時甚至連它們都不如。但我們又能說什麼呢?

在書的結尾,貓因為饞嘴喝啤酒而誤入水缸。起先它還在掙扎,可漸漸地就放棄了,因為它覺得這樣很舒服,遠離了世界的喧囂,進入了奇妙的、寧靜的世界之中。“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感謝呀感謝。”這竟是那隻貓的最後思想,可見它有多厭惡這個醜陋的世界了。

貓是夏目靈魂、思想的體現,他厭煩了這社會,在詼諧中帶著消極,帶著諷刺。好一個日本“魯迅”!

我是貓讀後感6

作者以貓眼寫人類社會,使小說得以撇開一定的社會成見,以其充滿離奇的想象,鞭撻和嘲諷當時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小貓寄居的房屋裡住著一個奇怪的主人,他喜歡拿著一堆晦澀難懂的書籍假裝欣賞;嘗試過詩歌、繪畫等高雅藝術卻失敗;社交面極窄,左鄰右里的關係都處理不好;作為英語初級教師也普普通通;他的性格固執、暴躁,卻也有讀書人的迂腐、怯懦。苦沙彌深受胃病所擾,與妻兒子女的關係不慍不火,由於身居陋室而又自命不凡,因此被街坊稱為“本世紀難得一見的怪人”。

貓兒正是在對主人家為數不多的訪客的觀察和主人如何處理與外界的衝突中形成了對社會的看法。理所當然,苦沙彌所交往的都是些知識分子同學:喜愛胡謅八扯但又有一定文學素養的迷亭先生;文質彬彬,痴情藝術卻糾纏於戀愛的理學士水島寒月;話語中帶有出家人的迷幻與飄逸,但卻過分關注自我的八角獨仙:和主人一樣,他們都是在人格中充滿矛盾的`讀書人。

放在明治維新的大背景中看,小說反映了在世風日下、人人追名逐利的社會中知識分子的無奈與彷徨。當時日本人的價值觀正經受著西方的衝擊:一方面,追求學問還是追求名利的問題考驗著他們;另一方面,社會上富人的種種現象又刺激和嘲諷著他們。於是,他們各自形成了各自的獨特性格:主人鄙視實業家,在自己的空間裡固執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迷亭先生在不斷地與他人胡扯聊天中得到解脫;寒月想娶實業家金田先生的女兒,但終究未能如願;獨仙先生似乎深得東方哲學觀的深邃,要求自己以“消極”的方式修養心靈。

如果聯絡夏目漱石先生的個人經歷來看,這幾個在大變革環境中艱難度日的文人何似他本身呢?也許書中諸位的性格正是反映了夏目漱石內心微妙的各個方面吧。他本人幼年不幸被生父拋棄,正像小貓一出生就煢煢獨立一樣;而晚年死於胃潰瘍,就如小說中女主人說苦沙彌“終將死於胃病”;而對東方人生觀的理解與嚮往,他又與獨仙先生有幾番神似。

“一定的社會意識反映著一定的社會存在”。在經受西方思想的洗禮中,總有些敏銳的心靈憂慮著他們眼前所見到的,惋惜著他們背後所失去的。夏目漱石先生的早逝是我們的不幸,但他所遺留下來的文學瑰寶,卻為一代又一代人所誦讀、讚賞。

我是貓讀後感7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以貓的視角觀察了這個世界,並寫下了奇文《我是貓》。

寒假拜讀後,感觸良多。貓公的確是了不起,很多複雜的事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大概就是作為一隻貓的好處吧。

書中以貓的視角觀察了英語入門教師苦沙彌的世界,主要描寫了苦沙彌和他的幾個朋友。

苦沙彌大概就代表了作者本人。因為這本書的主人公貓公的原形正是某天闖入漱石家中的小貓。書中的苦沙彌是個患有嚴重胃病的暴躁教師。他十分清貧,別人找他的家時都可以說“找那個房上有茅草的屋子就對了”。他其實很渴望金錢,但又看不起實業家賺錢的很多陰險手段。所以只能一直清貧。有一次因為招惹了實業家夫人,於是遭到實業家手下的走狗的無盡的困擾。這個角色我認為類似於中國目前的“憤青”。自己什麼也沒有,亦看不起其他任何人,是一種典型的病態心理。

美學家迷亭是苦沙彌的朋友之一。這個人非常有個性,嘴裡從沒有正經,胡謅八扯是家常便飯。他以捉弄別人為樂,玩世不恭是他對人生的態度。整本書都有他的很重的戲份,可到最後我仍然沒有讀懂這個人。寓意過於深奧,只好略過不表。

理學士寒月則是標準的書呆子。他為了做博士會去研究“吊頸學”“紫外線對青蛙眼珠的影響”等等荒唐的學科。為了研究青蛙眼球去磨玻璃球,吹毛求疵的去追求完美球體,最後只是浪費了大好青春。迷亭問他什麼時候磨好,他居然會回答“快的話得10年,慢的話大概要20年”。真的是迂腐的可愛了。

哲學家八木獨仙則又是截然不同的風格。他的哲學除了兩個瘋子懂外,其他人全都認為是笑談。我初看他的哲學還感覺有理,哪知越到後面越感覺不對。他只陷入了自己創造的完美世界。另外提一下,他的徒弟之一。

我是貓讀後感8

我是隻貓兒。要說名字嘛,至今還沒有。”這樣親切的一句話為我們打開了一隻貓的心靈大門。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處女作,是日本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作品。這部作品是以一隻生活在窮家的貓為主人公的。全書以貓的角度來描寫看到的聽到的,甚至視察人的心理活動。這隻貓是一隻善思索,有見識,富於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不會捉老鼠的貓。

夏目漱石在描寫貓偷吃年糕年住嘴巴的場面時,一方面誇張地刻畫了貓兒拼死掙扎的各種滑稽動作,一方面又述說貓兒在這過程中三次發現的真理。“真理嘛,倒是發現了兩個之多,可年糕依然年在嘴巴上。”如此詼諧的語句讀來讓讀者忍俊不禁。這隻貓甚至還能搬出牛頓第一運動律和第二運動律,真不愧是生活在教師家中的貓!

在它的眼中,人類是怎樣的呢?主人苦沙彌現實、遇事不爽快、心情陰晴不定。他像牡蠣一般把自己藏在殼裡。這隻貓嘲笑了主人的虛榮心、自負心、及知識分子的種種怪僻。另外一位常來住人家做客的迷亭君,他是個玩世不恭的人。每次來都要大大地吹噓一番。還有寒月,講究情趣,卻不善於處事,研究些無聊的“知識”。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重視知識,厭惡小市民所追求的榮利。因此,他們在一起聊天時往往以詼諧的語言表達所愛所憎,從中反映出知識分子的種種複雜心態。

有些人天生自負,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殊不知在貓的嚴重人類其實只是一種有些可笑的生物,人也不過如此,沒有絕頂智慧,沒有高尚品質,有時甚至連它們都不如。

整本書的結尾是個精彩之處,貓兒掉進了水缸。起先它還在掙扎,可漸漸地就放棄了,因為它覺得這樣很舒服,遠離了世界的喧囂,進入了奇妙的、寧靜的世界之中。“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感謝呀感謝。”這竟是那隻貓的最後思想,可見它有多厭惡這個醜陋的世界了。整本書的批判思想引領著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了這個社會。

我是貓讀後感9

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動力是人們對於金錢的渴望與追逐,這個價值觀與原有社會的重視人情、友誼、正義、公平等,常常構成衝突。日本在維新帶來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之後,也致使社會文明的原有體系崩潰了。東方文化的基礎是道德的,現實社會不是道德的了。你想,日本人,在那個時代是不是接受?夏目漱石,以他的發言,在《我是貓》裡的冷嘲熱諷,將一個處身社會鉅變下的日本人,他心裡的失衡與糾結,以及憤怒都暴露出來。

他以貓眼看世界,這本身就表達了,對於人的世界當時日本社會的陌生感。在藝術手法的選擇上潛在意思是,對於現實社會不滿,不接受,表達鄙夷,以及對於人類行為的保持距離。

我們以為夏目漱石是資本主義作家,可是他也是資本主義金權社會的批判者。正如馬克思在現實社會,對於這個新鮮出爐的資本主義不喜歡一樣,夏目漱石也對於資本主義的先天弊端做了無情的揭露。

他看到歐洲資本主義可憎的面目,以為日本不應該再走歐洲的路。可是限於當時的社會普遍認知,他也看不到還有另外的出路。他可以做到的,便是不容納,批判,以及絕望一般的嘲諷。

作者本身,在他的思想裡,也雜糅了很多東西方的東西。他是個人主義者,這是西方的,可是他又反對資產階級文明。他的社會理想是具有宗教情懷的,以為需要則天去私。這無疑是東方文化裡,天下為公的思想。若把這個思想矛盾的特徵,放諸當時社會發展中,各樣思想和觀點衝突與融合的背景,一切就好理解了。

讀書是照鏡子。

我是貓讀後感10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笑,笑一定帶有各式各樣的感情。——題記

不同於多麗絲·萊辛所寫的《特別的貓》,這是一本完完全全以貓的視角來寫的小說。《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處女作也是使其贏得不朽聲名的作品之一。

初讀這本書,一時半會兒會找不到感覺,會認為這本書是索然無味的。其實不然,這裡的每一篇章,都有無盡的笑意。這裡的笑,並不是單純的快樂的笑,種種複雜的笑的要素都滲入其中:有對自己人的調笑和嘲謔,也有對厭惡物件發出的冷笑和譏諷。

我鍾愛這本書,是在於這部作品的藝術構想——以窮教師家裡的貓為整個情節的敘述者。我喜歡這隻貓,這是一隻被巧妙擬人化了的"靈貓",也是一隻善思索、有見識、喜議論、好調侃並且賦予正義感的貓——雖然他不能講話

從貓的眼中看這些自命清高、憤世嫉俗的知識分子,會有不同的感覺。這些人在對待現實的態度上各有不同:苦彌殺對現實十分執著,遇到事情就打動肝火;迷亭玩世不恭;寒月講究情趣,遇到事情無所沾滯;獨仙十分消極;東風喜歡粉紅色的唯美世界…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讓他們走到一起,那就是重視知識,熱愛學問,厭惡榮華利祿。

對於貓的世界,說不上有多瞭解。但是,自從看了這本小說,我每次看到奶奶家的那隻貓蹲坐在我面前,就會覺得它正在用它那雙閃亮亮的眼睛看著我。我看不懂那種那種眼神,或是鄙夷,或是嘲諷,或是不屑…驀然發現,自己的一切都早已暴露在這隻貓的面前。我在猜測,眼前的這隻貓會不會也有話對我講。

親身的感受,更讓我深刻體會到《我是貓》的意義所在,那種以第三者來看透人心的敘述,更加能走進人心。

最後那隻聰慧的貓因為好奇而死去,但它那活靈活現的形象依舊在我心中。

讀了此文,或許收穫的並不多,但給我的感觸卻有許多許多。

我是貓讀後感11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小說的主角是一隻貓,故事由貓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講述,沒有完整的線索,在看似不經意的貓的所見所聞所感的表述中,嚴肅的主題卻鮮明地顯示了出來。

貓的主人叫苦沙彌,是一箇中學教員,喜歡清靜,常常在家用功。他興趣廣泛,但卻一事無成。主人常和自我的朋友們–“美學家”迷亭、“理學士”寒月、“藝術家”東風、“哲學家”獨仙在一齊談古論今、吟詩弄文,打發時日。一天,資本家金田的老婆為女兒的婚事上門請苦沙彌幫忙。苦沙彌認為寒月會愛上金田家的小姐簡直是笑話,又和迷亭一齊把她嘲弄一番。從此,主人家招來了不少的麻煩。先是車伕老婆傳播流言蜚語又鬨鬧辱罵主人;後是主人的老同學鈴木上門規勸要主人少惹事;再是中學生們被唆使在主人家門喧譁吵鬧,使主人肝火大旺。貓來到金田家,聽到了金田夫婦的商量,明白這一切都是他們在整主人。

主人仍與迷亭、寒月等一班朋友聚會,在高談闊論嬉笑怒罵中攻擊世道、痛斥資本家的可惡和偵探走狗們的可鄙。主人有個學生三平,要和金田小姐結婚了。他來邀請主人蔘加婚禮,主人斷然拒絕。貓在主人家也覺得沉悶。“人類最後的命運不外乎自殺”,主人的說法大概不錯。醉酒的貓想著,不慎掉進水缸,在掙扎中死去。

這篇小說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作者從貓的角度來觀察著這個世界,描述這個世界。貓的議論看似東拉西扯,實則形散神不散。貓既起敘述的作用,又起評論的作用,還起串連故事的作用,獨特的構思構成奇特的魅力。透過貓的視角,敘述了發生在它身邊的一些事,生活在它身邊的一些人,以及這些人的悲喜,離合,或許這些人是那麼的微不足道,但他們確確實實存在過,不管這些人最終是歸於沉寂,還是化為塵泥。

死是為了永生,這是我們每個人最終的歸宿。

我是貓讀後感12

這是一位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貓》,貓在人們心中一直略帶幾分神祕感,平素則慵懶,我們無法理解動物的語言和表情,所以只能依著自己的神態和心境來解讀,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忍不住在想作者是怎樣以貓的角度來理解人類的。

《我是貓》便是以貓的角度來審視人類的生活,第一次拜讀夏目漱石的作品,很喜歡他的文字風格,細膩而有韻味,書中呈現了一幅幅明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生活風俗畫,迂腐的緊,卻也令人發笑。關於《我是貓》,我的解讀是作者夏目漱石,主人公苦沙彌,主角貓三者即為一體,又各自獨立。中學教師苦沙彌不吃喝嫖賭,也不講究穿著,終日待在自己的小書房裡讀書寫字,有妻女為伴,但他並不是徹徹底底的無慾無求。

苦沙彌腸胃不好,卻十分貪吃,閱讀時讀不了幾頁就在書房睡著了,這些細節表明,作者本人雖然傾向於無慾無求,但他作為一個肉體凡胎,依舊還是會被世俗的煙火氣息干擾,與此同時,作者又化身為一隻無名的貓,以冷靜,客觀的態度旁觀人類的生活。即不參雜進人世間的種種虛妄荒誕,反而對各種亂象做出見解,小說裡種種思想和情節體現出夏目漱石先生應該是位哲學語境上的悲觀主義者,我本以為結尾作者會安排貓於其他人物的生活繼續延綿下去,直至自然死亡。我想的太過簡單,結局貓的溺水而亡恰是全書悲觀主義和批判思想的頂峰,貓明知自己無法逃生,與其奮力掙扎,不如看淡一切,不再強求。而人呢?面對如今社會的誘惑,大部分人顯然沒有貓的覺悟,也沒有貓的勇氣,我想這是現實語境下真正的悲哀。

我是貓讀後感13

貓,或許只會令小部分人著迷,但儘管貓有多平凡,我也會對貓咪痴迷。既然有緣找到我的心聲——《我是貓》,就買下吧!我回到家中,捧著書細細地看著,細細品味著。

這本書是一一位窮教師家中的貓為主人公,以這隻被“擬人化”的貓的視覺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鍼砭現實生活中的市儈哲學。這是一直善思索,有見識,富於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兒。

最令我難忘的是有一個人到那位窮老師家中偷東西,事後主人夫婦不厭其煩地列出被偷物品之量,還互相不斷罵對方買的東西太貴,應……

這隻貓兒發出極盡調侃的嘲弄和不屑,顯示了人類的市儈,對金錢的著重性。也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們並不能發現自己的醜惡。從這隻貓兒,我們可以知道盡管怎樣善良的人,心中總有一絲惡念,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一惡念儲存好,不讓她併發出來。其實人類是如何分辨善於惡的呢?行為還是品行?內在還是外在?我想我們不過以對自己好或者有益處的人歸分為善,而對自己不好或者沒有益處的人歸分為惡。人們總說外在不重要,其實外表乃是邁向成功的開始,形象不好便連開始也沒有。例如有一天,有一個乞丐向你推薦自己做你家的清潔工,你會接受嗎?大概只會給幾元錢打發以下罷了。人類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做著一些小惡的事情,在不自覺中,戴上了“有色眼鏡”——歧視別人。人類需要被大家鍼砭的地方還有許多許多,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誰能擺脫“天性”,突破“人性”的考驗呢?

我願意變成《我是貓》中的那一隻貓,給人們無限啟發,助人們揚長避短,開闢一條走向成功的捷徑。

我是貓讀後感14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創作的。整個作品以“貓”的視角觀察人的心理。這是一隻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不會捉老鼠的貓應該是是一隻假貓,它的靈魂已經被“夏目漱石”更換了。所以,有時候,這隻貓會產生幻覺,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思想家,能夠統治宇宙的超級貓咪,人類在它的眼前晃來晃去,他們傲慢,自私,虛偽,懦弱…卻又在陽光下大聲說笑,在煙霧繚繞的書房裡高談闊論,在餐桌前祈禱上帝賜予的食物。他們會分給它一些食物,是憐憫?是責任?還是高興時的施捨?它不屑於他們的慷慨,常常遛出去,可是轉了一圈不爭氣的肚子開始咕咕的叫,在飢餓面前還談什麼貓的尊嚴。吃飽喝足後,伸過懶腰趴在那裡無聊的拍打著尾巴,忘記了思考。有的人見了我,常說什麼:“像貓那樣,多快活啊!哦?說的什麼啊?我是一隻有文化素養的貓!在“苦沙彌”的長久薰陶下,這隻貓已然是半個知識分子,自然有些清高,不屑於與那些凡夫俗子同類。它站起來邁著貓步優雅的離開。但是,做貓的確有一點好處,可以隨意出入鄰居家的客廳,有如領導視察民眾生活的疾苦。這個世界容許了太多自作多情,有人被女人斜著眼睛瞟了一眼,就覺得自己是萬人迷。它巡視了一圈,發現了諸多問題,有一股正義之氣激盪在胸懷,但最終只是發出了一聲悠長的“喵……”聲。它黯然的走進黑色的夜裡,它需要涼涼的露水和清冷的月光。貓世界之事,畢竟只有貓才能理解。不管人類社會怎樣發達,僅就這一點來說,是萬般無奈的。何況,人類並不像他們自己所認為得那麼了不起,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我是貓讀後感15

《我是貓》的創作距今已經有100多年了,歷時百年而經久不衰,足以可見其魅力所在。夏目漱石通過貓的獨特視角,將社會、人性表現的淋漓盡致,批判腐朽的金錢社會同時,喚醒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我是貓》中貓是一隻不同尋常的貓,它可愛、聰明伶俐、富有正義感、身上充滿文化氣息,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抓老鼠。當然,書中故事情節不是重點,通過人物的刻畫表現出人性的弱點才是本書的重點,而人物則是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對話來表現。通過這隻即聰明又蠢笨的貓的奇特視角,寫出日本社會荒誕、瘋癲,看似在寫貓,其實是在表現社會的現象。一群窮困的文化人對於新思想的排斥與無奈,不知道自己的未來,他們的內心是彷徨不安的。看似他們在嘲笑時代,其實都是被時代嘲弄的人。在詼諧的對話中,讓你對社會有深刻領悟。面對著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社會變成了金錢社會,就如那隻貓所說的那樣,能使世界上的事物運動的就是金錢,只有資本家知道怎樣能夠將金錢發揮最大的威力。這是對於充斥著臭銅氣社會的最大諷刺,表現出作者對於金錢社會的憎惡。

這部作品讓我想起巴爾扎特的《高老頭》對金錢社會的諷刺。社會的一切醜陋都是因金錢在作怪,這隻貓看得很透徹。而這隻貓就是作者自己,他看到世間冷暖,看出萬惡的金錢對於社會的影響,看到人們的價值觀發生的改變,看到市儈的社會哲學……但是貓僅僅是貓而已,無法去改變這個社會。就像是看到主人被欺負,看到家裡半夜發生入室盜竊一樣,無能為力。夏目漱石只能通過這樣深邃的文章,警醒著世人,這是一種強烈社會責任感的表現,是對於迴歸理想社會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