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會考生物考試試卷及答案

校園 閱讀(1.42W)

你們在做會考生物試卷時,都是怎麼做的?是從難的做起還是從簡單容易的題目開始做起呢?以下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會考生物考試試卷附詳細答案,以供參閱。

會考生物考試試卷及答案

  會考生物考試試卷及答案(一)

第I卷 選擇題(1-20每題1分,21-35每題2分,共計50分)

1.下列關於ATP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一個ATP分子中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B.動物體內主要的儲能物質是ATP

是直接能源物質 D.線粒體是合成ATP的唯一場所

2.下列關於生物體內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的各反應階段均生成少量ATP

B.運動時肌肉細胞中ATP的消耗速率遠高於其合成速率

C.線粒體和葉綠體中消耗[H]過程伴隨著ATP含量增加

D.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的過程中常伴隨著ATP的水解

3.在細胞呼吸過程中有CO2放出時,則可判斷此過程( )

A.是無氧呼吸 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發酵 D.不是酒精發酵

4.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能產生二氧化碳,其形成場所分別是( )

①細胞質基質 ②葉綠體 ③核糖體 ④ 線粒體

A.④① B.③② C.①③ D.④②

5.在植 物體的細胞中,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反應(  )

A.既可以線上粒體中進行,也可以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B.既可以在葉肉細胞中進行,也可以在根細胞中進行

C.只能在有氧條件下進行,不能在無氧條件下進行

D.只能在有光條件下進行,不能在無光條件下進行

6.利用右圖所示裝置探究酵母菌的無氧呼吸,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

A.a 瓶先敞口培養一段時間後,再連通b瓶

B.a瓶密封后,應該立即連通b瓶

C.a瓶密封后,培養一段時間,再連通b瓶

D.實驗結束後,在b瓶中加入重鉻酸鉀檢驗酒精

7.如圖為葉綠體的結構與功能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葉片呈綠色是由於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能夠將光能轉換為穩定的化學能的過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Ⅱ中CO2被固定並還原成圖中的甲物質

D.Ⅰ、Ⅱ上酶的種類、功能不相同

8.與塑料大棚種植蔬菜相關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確的是 ( )

A.施用農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濃度

B.加大蔬菜的種植密度,可不斷提高蔬菜的產量

C.陰雨天適當提高大棚內溫度,可明顯增加有機物的積累量

D.用紅色塑料薄膜代替無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9.下列關於利用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其製片的順序是解離、染色、漂洗、製片

B.實驗中無法觀察到細胞內連續變化的過程,原因是細胞在解離過程中已被殺死

C.龍膽紫溶液屬鹼性染液

D.利用洋蔥根尖作為觀察材料的原因是分生區細胞分裂能力強,無葉綠體,避免顏色干擾

10.下圖中a→d表示連續分裂細胞的兩個細胞週期。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a和b為一個細胞週期

B.c段結束時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遺傳物質平分一般發生在d段

D.b和c為一個細胞週期

11.綠色植物倒伏後,它的莖杆能部分恢復直立狀態,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受重力影響, 莖向地性生長 B.受重力影響, 莖背地性生長

C.受水的影響, 莖向水性生長 D.受光的影響, 莖向光性生長

12.菠菜根的分生區細胞不斷分裂使根向遠處生長,在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的是( )

A.細胞分裂間期,中心體的兩個中心粒各自產生一個新的中心粒

B.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較固定 、數目較清晰

C.細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漸消失

D.細胞分裂末期,高爾基體參與細胞壁的形成

13.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單體的形成、出現和消失分別發生在細胞週期中的( )

A.前期、中期、後期 B.間期、前期、末 期

C.間期、前期、後期 D.前期、後期、末期

14.同一細胞中有絲分裂前期和後期的染色體數之比和DNA分子數之比分別是( )

A.1∶2和1∶2 B.1∶2和1∶1

C.1∶1和1∶1 D.1∶1和1∶2

15.下列關於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人體各種組織 細胞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隨著發育逐漸凋亡

C.細胞癌變是細胞高度分化的結果

D.面板上的“老年斑”是細胞凋亡的產物

16.有關細胞全能性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從理論上講,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具有全能性

B.未脫離植株的幼葉,在適當的情況下能表現出全能性

C.在個體發育的不同時期,由於細胞內基因發生變化,導致細胞不能表現出全能性

D.脫離了植株的芽,一定能表現出全能性

17.下列關於突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神經元的樹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後每個小支末端膨大形成突觸小體

B.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突觸的亞顯微結構

C.突觸小體可以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等通過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觸

D.前一個神經元的突觸前膜和後一個神經元的突觸後膜共同構成突觸

18.如圖表示反射弧結構,若在實驗條件下刺激部位a可引起b處產生衝動,效應器作出反應,而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應器作出反應,但不能引起a處產生衝動,對此實驗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

注:—<為神經纖維末梢,○為神經元細胞體(含短樹突),—<○為神經元間的突觸聯絡

A.刺激後,興奮在傳入神經上的傳導是單向的 B.在神經中樞內突觸傳遞興奮的方向是單向的

C.刺激後,興奮在傳出神經上的傳導是單向的 D.刺激a使突觸傳遞興奮,刺激b使突觸傳遞抑制

19.下列生產活動或自然現象中,與生長素的作用無關的是( )

A.扦插枝條時保留芽,易於生根成活 B.摘除棉花的頂芽,使其多開花多結果

C.移栽樹苗時去掉部分葉,提高移栽成活率 D.倒伏的玉米苗,莖背地生長以更好地接受光照

20.關於植物激素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生長素可用於果實催熟 B.脫落酸能夠促進種子萌發

C.赤黴素能夠促進莖的伸長 D.乙烯可用於誘導產生無籽果實

21.用一定濃度的NaHSO3溶液噴灑到小麥的葉片上,短期內檢測到葉綠體中C3的含量下降,C5的含量上升。NaHSO3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

A.促進葉綠體中C02的固定 B.促進葉綠體中ATP的合成

C.抑制葉綠體中[H]的形成 D.抑制葉綠體中有機物的輸出

22.下面甲圖表示洋蔥根尖生長點連續分裂的細胞在各個時期細胞核內DNA含量的測定結果;乙圖是某同學所觀察到的影象。欲將乙圖視野中處於甲圖a時期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進行觀察,裝片正確的移動方向應是移向(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23.甲圖所示為某生物(2N=4)有絲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中DNA含量變化曲線,乙圖所示為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

A.甲圖中AB段遊離脫氧核苷酸被大量消耗

B.甲圖中B點所對應的縱座標的值是2

C.乙圖所處時期對應在甲圖曲線中的BC段

D.乙圖中染色體數目:染色單體數目:DNA數目:著絲點數目=8:0:8:8

24.下列關於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細胞癌變不受基因控制

B.細胞衰老,代謝減弱;細胞癌變,代謝增強

C.細胞分化是細胞分裂的基礎,也是個體發育的基礎

D.細胞形態發生了改變的生理過程有細胞癌變、細胞衰老、細胞分化、細胞分裂

25.下列有關人體中蛋白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會影響血漿滲透壓大小

B.細胞膜上存在著起資訊傳遞作用的蛋白質

C.細胞中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需要供給氮元素

D.細胞中蛋白質種類存在著差異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26.人在飢餓時遇到寒冷刺激,會表現出不自主顫抖、面色蒼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不自主顫抖是受大腦皮層調控的結果

B.面色蒼白與面板的毛細血管收縮有關

C.該過程血液中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會增加

D.該過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會增加

27.下列關於艾滋病及其病原體HIV的說法,正確的是( )

侵入T細胞後,將RNA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

侵入人體後,T細胞不會受HIV刺激而增殖

容易發生變異,使機體不能產生相應的抗體

破壞T細胞後,病人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升高

28.如圖是人體某組織內各種結構示意圖,A、B、C、D表示的是結構,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體,有關此圖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②可以進入A、C、 D

2濃度最高的液體是②

C.圖中O2濃度最低的液體是③

D.①②③④組成了體液,其中①②④構成了內環境

29.下列有關血糖平衡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飢餓條件下肝臟細胞中糖原的合成速率會加快

B.進食會引起血液中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

C.胰島素分泌增加會提高組織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會降低非 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的速率

30.關於右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圖表示體液免疫過程

B.細菌、病毒都可能成為1

C.與2的產生有關的細胞結構有:細胞核、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等

D.丁可保持對1的記憶功能

31.下列關於生長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植物的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進行非極性運輸

B.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影響不同

C.頂端優勢現象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D.果實發育所需的生長素主要來自頂芽

32.如下圖所示,相同的甲、乙、丙三株幼苗均被切去莖尖,切面的不同位置上分別放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小塊,然後從左側給予光照。一段時間後,不可能發生的現象是(  )

A.甲向右側彎曲生長 B.乙直立生長

C.丙向左側彎曲生長 D.甲、乙、丙都彎向光源生長

33.實驗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長;低濃度的生長素可以促進根系生長,但較高濃度的生長素則抑制根系生長。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

A.生長素與乙烯可以相互轉化

B.較高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誘導乙烯的合成

C.生長素與乙烯的化學本質相同

D.生長素對乙烯進行負反饋調節

34.人腦內有一種“沉默突觸”,它具有突觸結構,但沒有資訊傳遞的功能。你推測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突觸小體中沒有細胞核

B.突觸後膜缺乏相應的受體

C.突觸間隙不存在水解遞質的酶

D.突觸小體能夠釋放相應的遞質

35.下列有關神經調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負 內正

B.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和在神經纖維上傳導都是單向的

C .感受器不僅分佈在體表部位,在內臟器官中也有分佈

D.興奮在一個神經元上只能由軸突傳到細胞體或樹突

第Ⅱ卷 非選擇題(包括4個小題,共計40分)

36.(每空2分,共10分)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細菌,使我們的牙齒亮潔,口氣清新。回答下列有關酶的問題:

(1)酶是 產生的具有 作用的有機物。細菌侵入機體,機體還可通過   細胞產生的抗體與之結合而將其清除。

(2)酶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   。

(3)若將此牙膏放在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中浸泡一定時間,再取出 進行分解口腔細菌的實驗,發現與不用此牙膏的效果相同,原因是   。

37.(每空1分,共10分)下圖為高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圖解, 請根據圖作答:

(1)圖中Ⅰ階段必須在 (填“有光”/“無光”)條件下才能進行,故稱為 階段,該階段進行的部位是 。

(2)科學家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02來自[②] 。

(3)圖中Ⅰ階段為Ⅱ階段提供[H]和[③] ,葉綠體中Ⅰ階段產生的[H]參與反應的場所在 。

(4)在適宜條件下正常生長的綠色植物,若突然減少[④] 的供應,則(CH20)生成量將 (填“增加”/“減少”/“不變”)。

(5)甲圖表示植物光合作用與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甲圖B點表示 達到相等,當植物缺鎂時,B點將 (左移/右移)。

38.(每空2分,共10分)近幾年,PM2.5已成新聞熱詞。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μm的顆粒物,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易通過肺部進入血液,從而危害人體健康。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PM2.5進入人體的肺泡中時並沒有進入人體的內環境,原因是呼吸道、肺泡等與外界環境相通,屬於人體的 。

(2)顆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後, (填“會”或“不會”)導致血漿呈酸性,因為人體內環境中含有 。

(3)顆粒物進入人體時,容易被吸附在呼吸道黏膜上,進而被阻擋在體外,此時是人體的第 道防線在發揮免疫作用。

(4)PM2.5含有的有害顆粒物較多,易致癌,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 。

39.(每空2分,共10分)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現分別向正常人和甲亢病人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並於注射前和注射後連續取血測定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 (TSH)的濃度,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通常採取抽取血樣方法來檢測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是利用激素調節具有 的特點。注射TRH後,與正常人相比,甲亢病人的血液中TSH濃度無明顯變化的原因是:甲亢病人體內高濃度的甲狀腺激素對垂體產生 。

(2)臨床上80%以上甲亢是由Graves病引起的, Graves病患者體記憶體在TSH受體的抗體,所以Graves病屬於 病。

(3)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甲減患者體內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的原因可能有

(填器官,有三種)功能下降。若給某甲減病人注射TRH,結果血清中TSH無明顯變化,表明病變的器官可能是 。

宜昌市部分示範高中教學協作體2017年春期末聯考

高一生物參考答案

第I卷 選擇題(1-20每題1分,21-35每題2分,共計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D C A B C B A A D B A C B B A C B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C B A C B C A D B C D D D B B C

第Ⅱ卷 非選擇題(包括4個小題,共計40分)

36.(每空2分,共10分)

(1)活細胞 催化 漿

(2)活化能

(3)強鹼條件使酶的空間結構破壞從而失去活性

37.(每空1分,共10分)

(1)有光 光反應 葉綠體類囊體薄膜

(2)H2O(水)

(3)ATP 葉綠體基質

(4)CO2 減少

(5)光合作用速率(或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速率(或呼吸作用強度) 右移

38.(每空2分,共10分)

(1)外部環境

(2)不會 緩衝物質

(3)一

(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

39.(每空2分,共10分)

(1)通過體液運輸 反饋抑制

(2)自身免疫

(3)甲狀腺、垂體、下丘腦 垂體

  會考生物考試試卷及答案(二)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1-2題每小題3分,3-4小題每小題3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如圖為近日在浙江麗水確認的一新物種,它的叫聲聽起來像鳥鳴,大約仔豬大小,有肺,受精和幼體發育都在水中進行.它屬於(  )

A.鳥類 B.爬行類 C.兩棲類 D.魚類

2.建立模型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模型及其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X是肺泡,那麼②是靜脈血

B.

完成反射活動的過程

C.

①②表示細胞的分裂,③表示細胞的分化

D.

植物細胞模式圖

3.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圖在換用高倍鏡後,調節②來觀察物像

B.乙圖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②

C.丙圖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

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大細胞

4.如圖為尿液形成過程的示意圖,下列關於尿液形成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 B.②中的液體是原尿

C.③的作用是濾過 D.④中流的液體是尿液

二、填空題(每空2分)

5.隨著科技的進步,農場也向智慧化方向發展.某智慧農場中種植了大量的果樹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實現遠端控制和自動控制.

(1)經農場智慧系統檢測後,自動為農場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為大白菜施加了   肥.

(2)把胡柚移栽到農場時要前去部分枝葉,主要是為了減弱   ,提高成活率.

(3)把馬鈴薯塊莖埋在土壤中,長出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屬於   .

6.花生被稱為“長生果”,除了脂肪外,蛋白質含量也高,被譽為“植物肉”.它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花生的種皮有紅色、黑色等.

(1)花生種皮的顏色,這種生物性狀特徵是由   控制的.

(2)花生中的蛋白質主要在人體的   (填序號)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進入血液迴圈系統,最先到達心臟四個腔中的   (填序號).

三、實驗探究題(7題每空3分,8題每空2分)

7.小柯利用如下實驗裝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1)圖甲實驗設立B組的目的是   .

(2)如圖乙,把幾棵新鮮菠菜裝入塑料袋中,紮緊袋口,在   環境中放置十二小時後,鬆開袋口,插入導管立即紮緊袋口,並將導管口插入燒杯中,緩慢擠壓塑料袋,蠟燭熄滅.該現象能否說明菠菜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判斷並說明理由:   .

8.小柯探究pH對唾液澱粉酶活性的影響,其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

組別 A B C

試管中依次

加入物質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1ml鹽酸溶液 1ml蒸餾水 1ml氫氧化鈉溶液

2ml澱粉溶液 2ml澱粉溶液 2ml澱粉溶液

水浴10分鐘 37℃ 37℃ 37℃

各滴入2滴

碘液後的現象 變藍 不變藍 不變藍

(1)B組實驗不變藍的原因是   .小柯觀察到C組也不變藍,認為氫氧化鈉對酶的活性沒有影響.老師提示他:“氫氧化鈉會影響酶的活性.”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C組沒變藍?小柯進一步分析並做出猜想.

猜想一:氫氧化鈉變質.

猜想二:氫氧化鈉與碘發生了化學反應.

(2)小柯按圖甲實驗,看到溶液變紅,認為氫氧化鈉沒有變質.小常認為他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   .

在小常的建議下,小柯按乙實驗,溶液中沒有沉澱產生,從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來C組實驗基礎上,只要繼續   (寫出操作和現象),就可以證明猜想二正確.

四、解答題(9題5分,10題4分)

9.我國的“太空180”科學試驗於2016年12月14日收官.4名志願者在一個完全密閉的迴圈艙內,模擬在太空環境中的生存狀態,試驗持續180天.艙內栽培了小麥等25種植物,從生態學角度看該迴圈艙可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如圖為艙內碳迴圈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

(2)X這類生物屬於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

(3)圖中   (填序號)過程可為志願者提供氧氣.

10.當侵入人體的病原體超過人體的抵抗力時,就會引發疾病.

(1)小柯用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如圖).當①侵入人體之後,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   ,從而獲得相應的免疫力.

(2)如果人體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體的①會大量繁殖引發感染.今年3月以來許多學生感染諾如病毒而得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該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從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患病孩子屬於   .

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會考生物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1-2題每小題3分,3-4小題每小題3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如圖為近日在浙江麗水確認的一新物種,它的叫聲聽起來像鳥鳴,大約仔豬大小,有肺,受精和幼體發育都在水中進行.它屬於(  )

A.鳥類 B.爬行類 C.兩棲類 D.魚類

【考點】MH: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徵.

【分析】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心臟一心房一心室;成體生活在陸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面板裸露,輔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躍,心臟二心房一心室.幼體和成體的差別較大,屬於變態發育.

【解答】解:麗水樹蛙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在陸地和水中均能生活,屬於兩棲動物.

故選:C

2.建立模型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模型及其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X是肺泡,那麼②是靜脈血

B.

完成反射活動的過程

C.

①②表示細胞的分裂,③表示細胞的分化

D.

植物細胞模式圖

【考點】21: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分析】(1)血液迴圈分為體迴圈和肺迴圈兩部分:體迴圈是指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彙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的迴圈;肺迴圈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迴圈.如圖所示: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3)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後,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後,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於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如圖:

由圖可知:①②是細胞分裂、③是細胞分化.

(4)植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葉綠體、細胞核、液泡、細胞質、線粒體.動物細胞的結構有:細 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

【解答】解:A、當血液流經肺泡時,肺泡中氧的濃度高,周圍血液中氧的濃度低,這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擴散進入血液.這樣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若X是肺泡,那麼②是動脈血,A錯誤;

B、在反射弧中,神經衝動的傳導過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併產生神經衝動,然後神經衝動由傳入神經傳導神經中樞,神經中樞位於脊髓中央的灰質內(神經元細胞體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經衝動,產生新的神經衝動(即做出指令),傳出神經再將來自神經中樞的神經衝動傳至效應器,最後由效應器接受神經衝動並作出相應的反應.可見,按照神經衝動的傳導方向,反射弧的結構依次為: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B錯誤;

C、過程①由一個細胞變成兩個細胞,是細胞的分裂,過程②細胞數目增多,是細胞的'分裂,過程③中細胞的功能、形態結構都發生了變化,是細胞分化的結果,C正確;

D、植物細胞結構名稱從上向下依次是:細胞壁、細胞膜、葉綠體、細胞核、液泡、細胞質.動物細胞的結構有:細 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圖示是動物細胞結構.D錯誤.

故選:C

3.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的過程中,出現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圖在換用高倍鏡後,調節②來觀察物像

B.乙圖清晰物像的視野中,細胞數目多的是②

C.丙圖物像要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載玻片往右下方移動

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大細胞

【考點】17: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的顯微鏡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識,只有熟練地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操作才能較容易地完成此類題目.

2、甲圖中,①細準焦螺旋、②粗準焦螺旋、③物鏡、④目鏡;圖乙中,①物鏡短放大倍數小、②物鏡長放大倍數大.

【解答】解:A、低倍鏡換高倍鏡後,只需轉動甲圖中①細準焦螺旋,物像就更加清晰了,A錯誤;

B、乙圖中,②表示的物鏡鏡頭長,放大倍數大,看到的細胞數量少,B錯誤;

C、丙圖物像在右下方,在觀察物像時,物像移動的方向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視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動正中央的話,玻片標本應往右下方移動.C正確;

D、丁圖中黑色的圓圈是氣泡,由於蓋蓋玻片時操作不規範造成的,D錯誤.

故選:C.

4.如圖為尿液形成過程的示意圖,下列關於尿液形成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 B.②中的液體是原尿

C.③的作用是濾過 D.④中流的液體是尿液

【考點】D4:尿液的形成;D3:腎臟的結構和功能.

【分析】(1)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經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連續的過程.

(3)圖中,①腎動脈,②腎小囊,③腎小管,④腎靜脈.

【解答】解:A、①是腎動脈,A錯誤;

B、血漿通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他的如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會濾過到②腎小囊腔形成原尿;B正確;

C、③腎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錯誤;

D、④腎靜脈內是靜脈血,D錯誤.

故選:B

二、填空題(每空2分)

5.隨著科技的進步,農場也向智慧化方向發展.某智慧農場中種植了大量的果樹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實現遠端控制和自動控制.

(1)經農場智慧系統檢測後,自動為農場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為大白菜施加了 氮 肥.

(2)把胡柚移栽到農場時要前去部分枝葉,主要是為了減弱 蒸騰作用 ,提高成活率.

(3)把馬鈴薯塊莖埋在土壤中,長出新植株.這種繁殖方式屬於 無性生殖或營養生殖 .

【考點】8E:氮、磷、鉀對植物生活的意義;8A: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JA: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及應用.

【分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稱為磷肥.含有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複合肥.

(2)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綠色植物的葉片,減少葉片能降低蒸騰作用.

(3)無性生殖是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從本質上講,是由體細胞進行的繁殖就是無性生殖.主要種類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嫁接、壓條、扦插等)、組織培養和克隆等.

【解答】解:(1)尿素中只含有營養元素氮元素,屬於氮肥.

(2)植物在移栽過程中總會損傷一些幼根和根毛,導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為了減少葉片大量蒸騰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葉,從而保證水分吸收和消耗間的平衡,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這也是人們常常在陰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以及對移栽的植物進行遮光的原因.

(3)植物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馬鈴薯屬於塊莖,把馬鈴薯的塊莖切成小塊,每塊帶有一、兩個芽眼,然後埋在土壤裡,不久芽眼裡的芽就能長成植株.馬鈴薯的這種繁殖方式屬於營養繁殖.

故答案為:(1)N 或氮 (2)蒸騰作用 (3)無性生殖或營養生殖.

6.花生被稱為“長生果”,除了脂肪外,蛋白質含量也高,被譽為“植物肉”.它是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花生的種皮有紅色、黑色等.

(1)花生種皮的顏色,這種生物性狀特徵是由 基因 控制的.

(2)花生中的蛋白質主要在人體的 ④ (填序號)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進入血液迴圈系統,最先到達心臟四個腔中的 ⑤ (填序號).

【考點】K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B8: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C8:血液迴圈的途徑.

【分析】圖中:①肝臟、②胃、③胰腺、④小腸、⑤右心房、⑥右心室、⑦左心房、⑧左心室.

【解答】解:(1)遺傳物質存在於細胞核裡,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鹼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資訊、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體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2)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主要在小腸內進行,小腸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有:小腸很長,約5~6 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於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迴圈系統.花生中的蛋白質主要在人體的④小腸,中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進入血液迴圈系統,最先到達心臟四個腔中的⑤右心房.

故答案為:基因;

(2)④;⑤.

三、實驗探究題(7題每空3分,8題每空2分)

7.小柯利用如下實驗裝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1)圖甲實驗設立B組的目的是 與A組進行對照(或對照) .

(2)如圖乙,把幾棵新鮮菠菜裝入塑料袋中,紮緊袋口,在 黑暗或無光照 環境中放置十二小時後,鬆開袋口,插入導管立即紮緊袋口,並將導管口插入燒杯中,緩慢擠壓塑料袋,蠟燭熄滅.該現象能否說明菠菜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判斷並說明理由: 不能,燒杯中的燭焰熄滅只能說明塑料袋中的氧氣含量少,而不能說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證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進行檢驗 .

【考點】X5: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析】(1)對照實驗是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對研究物件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2)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解:(1)圖中兩個裝置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後,由於A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產生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B瓶由於煮熟的種子,石灰水變化不大,因此B裝置起到對照作用.

(2)圖乙,為防止新鮮菠菜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應在黑暗或無光照環境中放置十二小時後,否則,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實驗現象不明顯.蠟燭熄滅,該現象不能說明菠菜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燒杯中的燭焰熄滅只能說明塑料袋中的氧氣含量少,而不能說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不支援燃燒的氣體不僅有二氧化碳,還有其他氣體如氮氣、二氧化氮等氣體.證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進行檢驗.

故答案為:

(1)與A組進行對照(或對照)

(2)黑暗或無光照 不能,燒杯中的燭焰熄滅只能說明塑料袋中的氧氣含量少,而不能說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證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進行檢驗

8.小柯探究pH對唾液澱粉酶活性的影響,其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

組別 A B C

試管中依次

加入物質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1ml鹽酸溶液 1ml蒸餾水 1ml氫氧化鈉溶液

2ml澱粉溶液 2ml澱粉溶液 2ml澱粉溶液

水浴10分鐘 37℃ 37℃ 37℃

各滴入2滴

碘液後的現象 變藍 不變藍 不變藍

(1)B組實驗不變藍的原因是 澱粉被唾液澱粉酶完全分解 .小柯觀察到C組也不變藍,認為氫氧化鈉對酶的活性沒有影響.老師提示他:“氫氧化鈉會影響酶的活性.”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C組沒變藍?小柯進一步分析並做出猜想.

猜想一:氫氧化鈉變質.

猜想二:氫氧化鈉與碘發生了化學反應.

(2)小柯按圖甲實驗,看到溶液變紅,認為氫氧化鈉沒有變質.小常認為他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 變質產生的碳酸鈉也能使酚酞變紅 .

在小常的建議下,小柯按乙實驗,溶液中沒有沉澱產生,從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來C組實驗基礎上,只要繼續 滴加碘液直到出現藍色 (寫出操作和現象),就可以證明猜想二正確.

【考點】W6: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

【分析】(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對研究物件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數設定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數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2)唾液中的唾液澱粉酶將饅頭中的澱粉分解成麥芽糖;澱粉遇碘變藍色是澱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來驗證澱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專一性:一種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種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無機催化劑要高 三、酶有個最適溫度(或者範圍)

【解答】解:(1)B組實驗不變藍的原因是澱粉被唾液澱粉酶完全分解.

“小柯觀察到C組也不變藍,認為氫氧化鈉對酶的活性沒有影響.老師提示他:“氫氧化鈉會影響酶的活性.”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C組沒變藍?小柯進一步分析並做出猜想.

猜想一:氫氧化鈉變質.

猜想二:氫氧化鈉與碘發生了化學反應.

…”

(2)“小柯按圖甲實驗,看到溶液變紅,認為氫氧化鈉沒有變質.小常認為他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變質產生的碳酸鈉也能使酚酞變紅.“在小常的建議下,小柯按乙實驗,溶液中沒有沉澱產生”,表明沒有碳酸鋇生成,從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來C組實驗基礎上,只要繼續滴加碘液直到出現藍色(寫出操作和現象),就可以證明猜想二正確.

故答案為:(1)澱粉被唾液澱粉酶完全分解

(2)變質產生的碳酸鈉也能使酚酞變紅

(3)滴加碘液直到出現藍色

四、解答題(9題5分,10題4分)

9.我國的“太空180”科學試驗於2016年12月14日收官.4名志願者在一個完全密閉的迴圈艙內,模擬在太空環境中的生存狀態,試驗持續180天.艙內栽培了小麥等25種植物,從生態學角度看該迴圈艙可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如圖為艙內碳迴圈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小麥(植物)→人(志願者) .

(2)X這類生物屬於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分解者 .

(3)圖中 ① (填序號)過程可為志願者提供氧氣.

【考點】54: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52: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係,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圖中,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④⑥表示呼吸作用、⑤⑦表示分解作用、③捕食.

【解答】解:(1)食物鏈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如二氧化碳和分解者X,因此該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小麥(植物)→人(志願者).

(2)小麥等植物是生產者,志願者是動物屬於消費者,X這類生物屬於生態系統成分中的分解者.

(3)①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製造氧氣,因此圖中①(填序號)過程可為志願者提供氧氣.

故答案為:(1)小麥(植物)→人(志願者)

(2)分解者

(3)①

10.當侵入人體的病原體超過人體的抵抗力時,就會引發疾病.

(1)小柯用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如圖).當①侵入人體之後,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 抗體 ,從而獲得相應的免疫力.

(2)如果人體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體的①會大量繁殖引發感染.今年3月以來許多學生感染諾如病毒而得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該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從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患病孩子屬於 傳染源 .

【考點】R8:抗體和抗原.

【分析】(1)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

(2)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後,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3)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

(4)圖中,①表示病原體、②B淋巴細胞、③抗體.

【解答】解:(1)“小柯用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如圖).當①侵入人體之後”,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從而獲得相應的免疫力”.

(2如果人體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體的①會大量繁殖引發感染.今年3月以來許多學生感染諾如病毒而得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該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從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患病孩子屬於傳染源.

故答案為:(1)抗體

(2)傳染源

  會考生物考試試卷及答案(三)

一、選擇題(共3小題,)

1.水痘是一種春季多發的呼吸道傳染病,常用接種水痘疫苗的方法來進行預防.接種的水痘疫苗所屬的免疫型別分別是(  )

A.抗體 特異性免疫 B.抗原 特異性免疫

C.抗體 非特異性免疫 D.抗原 非特異性免疫

【考點】抗體和抗原;RA: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分析】(1)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

(2)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後,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佈在血清中,也分佈於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

【解答】解:接種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後,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後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增強抵抗力,從而避免傳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種的水痘疫苗屬於抗原;抗體具有特異性,因此接種的水痘疫苗所屬的免疫型別是特異性免疫.

故選:B

2.“製作人體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並用顯微鏡觀察”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製片時,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

C.調節時,用左眼觀察目鏡內,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

D.觀察時,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使位於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

【考點】製作臨時裝片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分析】製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

1.擦片:用潔淨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乾淨;

2.滴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3.取材:用牙籤在口腔內側輕刮幾下(操作前請漱口),並將之塗抹在生理鹽水滴中;

4.蓋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輕輕蓋在表皮上.蓋時,讓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水滴的邊沿,然後慢慢放下,以免產生氣泡;

5.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碘液;

6.吸水: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

【解答】解:A、滴水時,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A錯誤;

B、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B正確;

C、調節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物鏡,防止壓碎玻片標本,C錯誤;

D、觀察時,物體和像的移動方向相反,向右下方移動載玻片才能使位於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D錯誤.

故選:B.

3.如圖所示,A、B、C、D、E表示與人體新陳代謝直接相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完成A過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腸

B.經過B過程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C.C過程可以表示組織內氣體交換

D.完成D、E過程的結構單位是腎單位

【考點】血液迴圈的途徑.

【分析】圖示表示了人體新陳代謝的部分生理過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血液迴圈、尿的形成等生理過程.圖中過程A、B、C、D、E表示與人體新陳代謝直接相關的生理過程,A表示吸收,B表示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C表示組織細胞與血液的氣體交換,D表示腎小球和腎小囊壁過濾作用,E表示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

【解答】解:A、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迴圈系統的過程叫做吸收;分析圖示可知:過程A表示營養物質的吸收,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A正確.

B、B表示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經過B過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氣擴散到血液,血液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B錯誤.

C、C過程可以表示組織內氣體交換,當血液流經全身的毛細血管的時,由於組織細胞中氧的濃度比血液中氧濃度低,血紅蛋白與氧迅速分離擴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血液.因此通過組織的氣體交換,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C正確.

D、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D表示腎小球和腎小囊壁過濾作用,E表示腎小管的重吸收過程,因此完成D、E過程的結構單位是腎單位,D正確.

故選:B

二、填空題(每空2分)

4.生態旅遊農業是一種新型農業模式.小科進入某生態旅遊農場,開始了一天的農場體驗.

(1)該農場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其中的樹木、花卉、多肉植物等屬於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生產者 .農場內空氣清新,溼潤宜人,堪稱綠色氧吧,主要是由於其中的植物進行 光合作用、蒸騰作用 等生理活動的結果.

(2)多肉植物肥厚多汁、憨態可掬,惹人喜愛(如圖).查資料獲悉:多肉植物大多數生長在乾旱的環境中,根系發達.可見生物的 形態結構 與其生存環境相適應.

【考點】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分等因素.

【解答】解:(1)生產者一般指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該農場中的樹木、花卉、多肉植物等屬於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大氣中的含氧量,促進碳氧平衡,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可以增加大氣溼度,增加降雨量,因此通過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可以使空氣清新,溼潤.

(2)多肉植物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乾旱的環境相適應.

故答案為:(1)生產者;光合作用、蒸騰作用;

(2)形態結構.

5.運動過程中蘊含著許多科學知識.如長跑測試中,同學們聽到發令槍響,迅速起跑,完成該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稱為 反射弧 .長跑過程中骨骼肌劇烈收縮、舒張、呼吸加深,心跳加快,產熱增加;同學們面紅耳赤,大汗淋漓,散熱增加,這是一個在 神經系統和激素 參與下的調節過程,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考點】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

【分析】在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下,激素通過血液迴圈參與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人體的生命活動受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激素調節的共同影響.

【解答】解: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當你情緒激動時,大腦皮層就會特別興奮,並通過支配腎上腺的神經促使腎上腺分泌較多的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能夠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並且促使面板因血管擴張而顯得面紅耳赤.因此在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下,激素通過血液迴圈的運輸,也參與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因此題幹中長跑過程中骨骼肌劇烈收縮、舒張、呼吸加深,心跳加快,產熱增加;同學們面紅耳赤,大汗淋漓,散熱增加是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共同作用.

故答案為:反射弧;神經系統和激素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3分)

6.過度肥胖有損健康,有人建議喝綠茶減肥,因為綠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真的有減肥作用嗎?小科用小白鼠對此展開探究.

【提出假設】茶多酚對小白鼠營養性肥胖具有減肥作用.

【實驗步驟】

(1)分組:質量為20g左右的同齡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隨機平均分成A、B、C三組,分別養殖在相同適宜環境中.

(2)餵養和灌胃:每天定時給各組小白鼠餵養等量適量飼料,並在晚上8時進行灌胃,具體見表.(備註:灌胃是動物實驗中常見的給藥方式)

組別 A B C

天數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餵養飼料 基礎飼料 基礎飼料 高能量飼料 基礎飼料 高能量飼料 基礎飼料

灌胃液體 2mL蒸餾水 2mL蒸餾水 2mL蒸餾水 2mL蒸餾水 2mL蒸餾水 2mL茶多酚溶液

(3)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別對各組小白鼠進行稱量、記錄,並求平均值.

【實驗資料】

組別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質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質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質量/g 58.6 63.9 59.5

【交流討論】

(1)在實驗過程中各組小白鼠的體重都不斷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體內的有機物的合成量 大於 有機物的分解量.(填“大於”、“等於”或“小於”)

(2)通過B、C兩組實驗對照,能得出的結論是 茶多酚具有減肥作用 .

(3)第46﹣90天,A、C兩組實驗 不可以 形成對照.(填“可以”或“不可以”)

【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對研究物件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數設定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數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解:(1)在實驗過程中各組小白鼠的體重都不斷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體內的有機物的合成量大於有機物的分解量.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物件的影響時,對研究物件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茶多酚,據表中資料可見:茶多酚具有減肥作用.

(3)AC有茶多酚和高能量飼料兩個變數,不可以形成對照.

故答案為:(1)大於;

(2)茶多酚具有減肥作用;

(3)不可以

四、解答題

7.寧波開展“剿滅劣V類水體”攻堅.2017年3月起,對月湖水域進行清淤,重構月湖水生態.

(1)清液前,技術人員需對月湖淤泥中的氮、磷等元素含量進行檢測,因為氮、磷元素含量偏高會導致水體 富營養化 ,可能造成汙染.

(2)清淤時,技術人員對淤泥進行固化處理,產生的“泥餅”製成營養土或綠色肥料.“泥餅”中的 氮 元素能促進植物莖葉茂盛、葉色濃綠.

【考點】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分析】本題考查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我們要積極保護生態環境,破壞生態環境就等於破壞我們的生態家園.

【解答】解:(1)月湖淤泥中氮、磷元素含量偏高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會導致藻類植物大量繁殖和生長,可能造成水體汙染.

(2)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需要量最大,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所以“泥餅”中的氮元素能促進植物莖葉茂盛、葉色濃綠.

故答案為:(1)富營養化

(2)氮(或N)

8.寧波奉化是水蜜桃之鄉.春天,各個品種的桃花競相開放,相互傳粉.小科疑惑:結出的桃子是否會由於異花傳粉、受精而改變口味?小科諮詢果農得到以下資訊:

①種植多年的桃樹結出的果實口味沒有改變;

②桃核繁殖的桃樹結出的果實口味改變,退化嚴重;

③桃核繁殖的桃樹只能作為嫁接時的砧木.

(1)圖甲中的桃花傳粉受精後,最終發育成圖乙的結構.圖中A結構的名稱是 種子 .

(2)果實口味是一種 性狀 ,由基因決定.不同品種的桃花相互傳粉受精並不改變 果皮細胞 (填“果皮細胞”或“種子中胚的細胞”,下同)的基因組成,改變的是 種子中胚的細胞 的基因組成.

【考點】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分析】當一朵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後,子房發育為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為種子. 果實的形狀和口味是由果皮的遺傳物質決定的,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形成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傳粉受精後遺傳物質改變(基因)的是種子.一朵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後子房的發育如圖:

【解答】解:(1)觀圖可知:A是種子,胚珠發育成種子.

(2)性狀是指生物體所有特徵的總和.任何生物都有許許多多性狀.有的是形態結構特徵,有的是生理特徵,如果實口味,由基因決定.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來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傳粉受精並不改變果肉細胞的基因型,改變的是種子中胚的細胞的基因組成..

故答案為:(1)種子

(2)性狀;果皮細胞;種子中胚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