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2022年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精選10篇)

校園 閱讀(2.23W)

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活動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年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精選10篇)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並進取支援、幫忙家長提高教育孩子的本事。

所以為了進一步增強親子間的互動性與合作性;培養幼兒的動手本事、創造力及想象力;並且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和嘗試探索的慾望,懂得“廢物利用”的價值,使每個幼兒的個性品質得到良好的發展。幼兒園決定與xx年x月xx號上午x點鐘,全園家長和小朋友利用廢舊資源進行“變廢為寶”的親子手工製作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x日上午

三、活動地點

幼兒園操場

四、活動物件

全園孩子和家長

五、活動主題

“月餅寶盒,變變變”

六、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大保護地球的力度,我們進取倡導“低碳理念”。鼓勵幼兒與家長一齊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創造再利用,製作出各種新穎、美觀的作品。

發揮家長的主動性、參與性,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融融親情,增進教師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家園互動,共同合作。經過本次活動體現出環保、創新等多方面,要注重參加活動的過程,從而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增強每一個人都“珍惜可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創造和諧社會”。

七、活動準備

xxxx年x月xx日向每位幼兒發放《xx幼兒園“月餅寶盒,變變變”親子環保製作大賽活動通知》,動員全體幼兒、家長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活動中來。

八、作品要求

1 . 製作材料:廢舊的月餅盒子

2.形式不拘,自由創作,平面的、半立體或立體的,採取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的製作方式。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2

一、背景分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嚐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這一主題活動貼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兒童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於幫忙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完美氛圍。而環境作為一種“隱性教育課程”,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為了更好的完成中秋節主題,就要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在環境創設上要突出幼兒的.主體性,也就是從設計到佈置再到評價整個過程均讓幼兒積極參與。在環境創設資料的選擇上,要充分研究到每個幼兒的發展需要,保證幼兒對環境的選擇和自由支配。

二、活動主題目標

1、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讓幼兒經過品嚐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製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歡樂,分享完美的情感。

2、明白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明白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3、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整理資料,提高幼兒的自我學習本事。

三、環境創設

(一)主題環境創設:

主題牆作為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已成為當前幼兒園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主題教學活動中,經過創設主題牆,讓牆由“靜”變“動”,融入到主題教學中,讓幼兒與環境進行有效地對話,成為我們主題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幼兒學習的互動平臺。在創設前,先和幼兒討論,多關注幼兒,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確定環境創設資料,並激發他們創設主題牆飾的進取性,傾聽幼兒創設牆飾環境的所思、所想,為幼兒供給適度的支援。其實創設環境的過程也是幼兒的學習過程。經過與幼兒討論決定了牆飾資料後,教師應和幼兒一齊設計、準備材料。

1、奇妙的月亮——關於月亮的圖片(由教師、幼兒、家長共同收集整理)如:嫦娥奔月圖片、月宮照片、神舟飛天照片、月球圖片等(下頭配上簡單的文字說明)。豐富幼兒關於月亮的經驗。

2、中秋風俗——關於中秋節各地風俗的照片。通常中秋節與國慶節在同一時間段,能夠佈置中國地圖,然後將共同收集的各地慶祝中秋節的照片按照地域佈置在地圖上。如:中秋團圓、賞月、吃月餅、登高望月等。由師幼共同完成。目的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3、中秋來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圖片。目的在於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相關傳說。

4、團圓樂——幼兒全家福照片,體現中秋是團圓的日子

5、歡歡喜喜過中秋——幼兒親子手抄報。幼兒與家長共同製作手抄報,體現中秋來歷、中秋風俗、中秋兒歌、古詩等,圖文並茂。增進幼兒對國家的傳統文化的認識,理解中華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6、中秋祝福——教師為幼兒準備一幅長卷,讓幼兒用畫筆在長幅畫卷上表達了自我對中秋的感悟。月桂樹下的玉兔、會飛的嫦娥、月亮的變化、團圓的心願……所有關於月亮的夢想都躍然紙上。

(二)區域活動創設

區域活動是課程資料的延伸或拓展,所以本主題的區域資料來園與中秋節的相關資料,根據幼兒的不一樣本事和個別差異投放不一樣層次的材料,區域中的資料都是與課程和近階段的活動資料緊密聯絡的,幼兒經過區域遊戲,主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會進一步得到鞏固、遷移和提升。

1、團圓超市:

幼兒和蒐集各種月餅外包裝盒、手提袋、月餅盒、飲料瓶、各種水果等,開展“超市購物”遊戲。

2、美工區:

巧手吧:幼兒利用月餅盒、手提袋等,藉助教師供給的輔助材料(剪刀、雙面膠、彩紙、絲帶等)對包裝盒進行裝飾,組合製作立體化的作品。生活中隨處可取的廢舊材料在孩子們富有創造性的小手中就會變成寶貝,汽車、傢俱等。當孩子們體驗創造的歡樂時更收穫了成功的喜悅。

月餅店:幼兒利用橡皮泥,藉助模具製作月餅。

說明:為了體現幼兒互動,幾個區域能夠合作遊戲。泥工區幼兒製作好的月餅能夠送到巧手吧進行包裝,由司機送到超市裡出售。這些能夠在教師的提示下,由幼兒表達出合作遊戲的願望。

3、益智區:結合科學領域活動,在節前節後讓幼兒觀察月亮,進行比較,繪製出“月亮變化冊”等。

4、音樂區:歡樂音樂會。準備各種打擊樂器:圓舞板、三角鐵、碰鈴等,音樂圖譜,進行節奏樂練習,嘗試為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彩雲追月》,用不一樣的打擊樂器合作演奏,體驗歡樂,嘗試用樂器獨立演奏。幼兒接觸打擊樂,能夠發展幼兒對音樂的節奏感、感受力和理解力,培養幼兒耐心傾聽與相互合作的習慣。

5、表演區:為幼兒供給表演的頭飾、道具,引導幼兒舉辦中秋聯歡會,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展示自我,激發幼兒的自信心。

6、閱讀區:投放關於月亮、中秋節的故事書、圖片、識字卡片、圖文並茂的古詩、兒歌,提高幼兒的閱讀本事。

(三)走廊環境創設:

走廊是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室外場地和室內環境的通道,是幼兒每一天都必須接觸和經過的場所,它同樣肩負教育功能的職責。

(四)家園聯絡欄

家長園地是家園溝通的重要園地,家長園地不僅僅要溫馨、好看,並且要富有詩意,能吸引家長眼球,要讓欄目“活”起來,真正體現家園之間互動。為讓家長全面地瞭解班級活動,設立如下板塊:教育早明白——張貼主題教學計劃,讓家長了解本主題資料;本月話題:——家長討論“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的方案,讓幼兒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瞭解節日的來歷、風俗等;我學會了——張貼兒歌、故事;溫馨提示——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等,精彩瞬間——用照片的形式將幼兒園開展活動的情景向家長展示。從而體現家園共育的理念和主張!

在中秋節主題環境的創設中,要體現出以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身份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努力使每一塊牆面、每一個區域、每一件材料都能與幼兒互動,與幼兒“對話”,發展幼兒的自主學習本事。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歡樂中學習,讓環境也成為幼兒的教師。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有關活動,樂意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感受。

3.在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彩色紙杯若干,一次性紙杯兩隻,紅線若干,剪刀,膠水或雙面膠,雪糕棍,紅色顏料和水粉筆。

活動過程

一、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

指導語:你喜歡過中秋節嗎?你們知道中秋節要吃什麼嗎?

二、製作紙燈籠(燈籠的創作形式班級自己制定)

1.匯入活動

教師:為了迎接中秋節,我們一起來做一些燈籠來裝扮教室吧。

2.講解示範:

(1)提問:你看到過什麼樣的燈籠?

(2)燈籠的製作方法

取一隻紙杯,沿縱向條紋均勻剪開成一個個條狀。

平齊剪掉多餘的杯邊。

修去寬邊,因為杯子的杯口是寬些的。

一根根向外牽拉一下紙條,成內卷狀。

取另一隻紙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餘剪去,為和剛才的條狀對接做準備。

先在兩個底部的中心鑽孔穿紅線,然後將兩隻紙杯的條狀對應粘接好,燈籠就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用彩紙包邊,底部中心掛上燈籠穗子,會更有感覺。

可以用顏料將燈籠塗成喜慶的紅色。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太空的探究慾望。

2.初步感受神話傳說的特點,知道神話故事講述的是遠古時代發生的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進行過認識月亮的活動。

2.材料準備:嫦娥奔月的圖片,《嫦娥奔月》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嫦娥奔月的圖片,激發欣賞故事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你們道這是誰嗎?是什麼時候的人?

教師:圖片中的人叫嫦娥,她是古時候傳說中的人物,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來聽一聽《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二、教師有感情地為幼兒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裡有哪些人?后羿做了一件什麼事?老道長送了他什麼東西?他是如何做的?嫦娥為什麼要吃下長生不老藥呢?她吃了以後發生了什麼?

三、接著觀看動畫片《嫦娥奔月》,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感受神話故事的特點。

提問:這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故事?這個故事神奇在什麼地方?

四、圍繞話題,展開討論:人能夠到月亮上去嗎?

教師:后羿也想飛上月亮,他成功了嗎?

教師:現代人能夠飛到月亮上去嗎?怎麼去呢?

教師:你想飛上月亮嗎?想飛到月亮上幹什呢?

小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登上月球已不再是夢想,“嫦娥一號”就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探月衛星。小朋友們應該從國小好本領,長大以後為祖國做貢獻!

活動延伸

在活動過程的第三個環節中,可以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討論,或者可以藉助圖片、視訊瞭解衛星探月的過程。

第三場:戶外遊戲(活動材料、難度要根據幼兒年齡發展需要)

技巧與平衡:巧送月餅(例如:設定障礙,傳送手圈)

力量與協調:大力吳剛(例如:推輪胎、拎水桶等)

協調與配合:嫦娥奔月(例如:接力跑、跨欄、雙腳連續跳等)

投擲活動:后羿射日(準備太陽目標)

五、活動參與人

第一場:全園師生、部分家長志願者、行政人員

第二場、第三場:全園師生

六、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準備音響裝置播放音樂(明月幾時有等跟中秋有關的音樂)、攝像機錄製視訊、照相機拍照等。

2.燈籠(30個)、幼兒桌子(8張)、長條桌(6張)。

3.嫦娥的衣服、鞋子、頭飾、黑色KT板(6塊)、藍色KT板(6塊)、黃色KT板(3塊)、白色KT板(3塊)、彩泥、記事貼(心形各色)、紙盤子100個。

4.小蜜蜂8個

5.志願者吊牌

七、人員分工

1.總策劃與顧問:園長

2.活動總負責人:保教主任

3.現場佈置:後勤主任

4.攝像攝影新聞報道:文員

5.服裝道具:資料員

6.活動組織:各年級組長

7.協助人員:各班家委(各班2人)

8.現場執勤人員:安全員、安保人員

9.安全預案:後勤主任

10.醫務應急:保健室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標

1、帶領孩子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內涵及風俗習慣,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氛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2、以中秋賞月發散開來,帶孩子們瞭解關於月亮的“陰晴圓缺”,培養幼兒觀察記錄能力和科學探索的興趣。

3、帶孩子們體驗動手製作月餅的樂趣。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x日—x日。

三、活動主題及內容

(一)主題一:嫦娥玉兔迎中秋

從晨間接待開始,契合幼兒的年齡特徵,激發他們對於節日的興趣,引領他們進入節日情境。

早值教師帶幾名幼兒扮演嫦娥和玉兔進行晨間接待,和入園幼兒展開關於中秋節的互動話題!

幼兒園可以提前製作中秋節相關拍照牆,或者嫦娥、玉兔、吳剛等拍照人偶,供孩子們在早入園時進行拍照。

負責人:早值教師。

(二)主題二:詩詞歌賦話中秋

還有什麼比在中秋時節帶領孩子們賞析那些關於賞月、思鄉、團圓的優秀詩詞歌賦,聽那些有趣的傳說、故事更有趣、有意義的呢?

1、觀看《嫦娥奔月》《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通過故事傳說,讓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中秋詩詞互動賽:

各班級準備中秋詩詞、歌曲至少一首,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級部內分享。

推薦詩詞:小班《靜夜思》,中班《月下獨酌》,大班《水調歌頭》。

推薦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中秋節》。

欣賞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春江花月夜》。

3、認識漢字:中秋、月餅,會說英文"Happy Mid—Autumn day","monncake"等相關節日單詞。

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溫馨提示:在每天早入園、晚離園的時候,為孩子們舉辦詩詞歌賦的表演專場吧,給他們一個舞臺,展示他們對於中秋節的理解與詮釋。

(三)主題三:五彩繽紛畫中秋

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會給中秋節帶來什麼樣的精彩和亮點呢?

1、各班級進行《月亮上的故事》繪畫展,幼兒通過對中秋節來歷的瞭解,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創作。

2、美味月餅(或月餅盒,包裝袋)創意設計:請家長配合收集各種月餅盒、包裝袋以及小裝飾品,帶來幼兒園,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開始一次小創意家的創作之旅吧。

3、大班幼兒可在家長的幫助下,對月亮的陰晴圓缺進行觀察記錄,由此進行知識點的發散,進行科學探究。

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四)主題四:團團圓圓慶中秋

月餅是自古中秋節不可缺少美食之一,一道美食寄託了中華兒女無數的情思,於是月餅進課堂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1、帶孩子們瞭解月餅的傳說,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意義。

2、邀請家長進班級,親子製作月餅。

教師設計教學:從吃月餅的習俗、月餅種類講起,到親手製作、分享,這既是一次親子活動,也是一堂中秋節公開課,希望大家好好準備哦。

負責人:班主任。

(五)主題五:豐富多彩展中秋

如此多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此多真實的體驗和表達,那麼我們給傳統佳節與孩子們搭一座橋樑吧。

1、製作中秋特輯展板,既可以展出幼兒節日後的口述日記,也可以展出孩子們關於中秋、賞月等的相關畫作和手工藝品。

2、大廳裡如果有LED或者展示電視,那麼不妨收集師幼、家園在節日期間的精彩瞬間照片吧,家園一家親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啊。

3、設立祝福專欄,向家長髮放仲秋節日祝福,可以是一段簡短的信,也可以通過漫畫等各種形式表達祝福。

負責人:教研組。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6

活動目的:

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明白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本事,體驗節日的歡樂。

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活動時間:

9月15日16日(今年的中秋節在開學後的第一個週末,因為時間關係,孩子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不提議開展長時間大型的慶祝活動)

活動形式:班級團體活動

活動資料:

中秋月餅圓又圓(小班)

1、活動準備:月餅、橡皮泥、玩橡皮泥的工具(瓶蓋、圓盒等)、月餅盒(或漂亮的小紙盒)、小卡片

2、活動過程:

聽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者兒歌,瞭解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的習俗是賞月、吃月餅。

品嚐月餅。先觀察月餅的形狀、顏色,再觀察切開後的月餅,之後大家一同分享月餅。

利用工具用橡皮泥製作月餅。引導幼兒將橡皮泥變圓、壓扁做成月餅的形狀,本事強的幼兒可嘗試包餡、或做簡單的裝飾。

將幼兒的作品裝入月餅盒和小卡片一齊帶回家。

卡片文字資料參考:

3、注意事項:

小班幼兒剛入園,情緒還不穩定,如不能開展團體活動,可分小組進行。活動過程中不強調幼兒的作品有多精緻,能夠完成就好。

幼兒的作品最好能裝到月餅盒裡帶回家,小卡片用彩卡紙自制即可,小卡片資料由教師手寫效果更好。

如果有條件,提議把孩子製作月餅的過程錄影或拍照,傳到網上或手機發送給家長看。

愛滿中秋情意濃(中班)

1、活動準備:

心形彩色卡紙、水彩筆、油畫棒,漂亮的信封。

2、活動過程:

經過故事、歌曲等了解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能夠互送賀卡,說節日祝福的話。

為爸爸媽媽製作中秋節賀卡,引導幼兒在心形彩色卡紙上畫上月亮、月餅、燈籠、兔子等體現中秋節的物品。

討論“中秋節送賀卡時應當說些什麼、做些什麼”(“祝爸爸媽媽中秋節歡樂”“多謝爸爸媽媽和我一齊過中秋”“爸爸媽媽辛苦了,中秋節歡樂”、親親或抱抱爸爸媽媽,給爸爸媽媽唱歌、背兒歌等)

將賀卡裝在信封裡由孩子送給爸爸媽媽,教師在封面寫上“中秋節歡樂”。

3、注意事項:

教師能夠根據本班情景,在開學的第一週開展這個主題活動。

送賀卡能夠讓家長看到孩子的作品,也能夠作為小型的節日親子活動。裝入漂亮的信封裡送給家長,能提升幼兒園的品質感,教師自我手工折的信封也能夠。

如果有條件,提議把孩子製作賀卡的過程錄影或拍照,傳到網上或手機發送給家長看。

月兒圓人團圓(大班)

1、活動準備:

彩色卡紙、水彩筆、剪刀、膠水、綵帶等製作卡片的材料。

2、活動過程:

經過故事、圖片等了解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豐收節、團圓節。

利用視訊等幫忙幼兒回憶,討論應當怎樣過中秋。(一家人圍坐在一齊吃月餅、水果,看月亮,玩花燈,猜燈謎等,團團圓圓過中秋)

製作邀請卡,邀請爸爸媽媽和其他家人一齊過中秋。教師引導幼兒在邀請卡上體現出中秋的元素,並幫忙寫上要表達的文字。

將邀請卡帶回家,送給家人。

3、注意事項:

對剛升入大班的幼兒要求不要太高,卡片不求精美,主要是為了體現幼兒渴望和家人一齊過節的情感。所以教師要引導孩子說出心裡的話,並把孩子的話寫在卡片上,如“爸爸,我最愛你了,所以中秋節必須要和我一齊哦”“媽媽,期望你能陪我過中秋,拜託拜託!”“爺爺,中秋節和我一齊過吧,我會讓你很開心的”,“姥姥,你最辛苦了,我邀請你和我一齊過中秋”。

提醒幼兒必須將卡片送給被邀請的人,並引導幼兒思考:如果大家都答應了邀請,中秋節那天自我應當做些什麼呢(準備月餅、水果、零食等食物;唱歌、講故事、跳舞、表演節目;給家人端水、捶背等)

如果有條件,提議把孩子製作邀請卡的過程錄影或拍照,傳到網上或手機發送給家長看。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7

一、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澱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傳統民俗節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瞭解這一傳統節日,學習相關知識,並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處。

二、總體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完成親子作品,增強親子關係,親子作品展。

3、瞭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一同分享,體會分享的樂趣。

4、蒐集中秋節故事,讓幼兒願意在班級講故事。

活動時間:

9月5日

活動準備:

1、各班教師準備:中秋節視訊、音樂、水果刀。

2、幼兒準備:月餅、食品、水果、塑料或不鏽鋼盤子,每人一張中秋節親子作品(要求8K紙、班級姓名寫在右下角)。

活動一、作品展示

活動目標:

讓孩子用繪畫等手法表達自己認識的中秋節,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每班老師於9月4日為幼兒介紹中秋節相關知識與傳統習慣,播放相關視訊後佈置有關中秋節親子作品一張,週五早上各班精選10——15張在幼兒園大門口統一展出。

根據孩子年齡特徵,建議家長:

大班孩子:水粉畫、水彩筆畫(自選)

中班孩子:撕紙畫、添畫、黏貼畫(自選)

小班孩子:拓印、黏貼畫、塗色(自選)

活動二、小故事,大家講(中大班)

目標:通過孩子講故事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準備:1、提前一天教師給講故事的孩子佈置任務,和家長一起尋找、準備中秋節的小故事。

活動:

1、先由一名教師生動地給大家講中秋故事。

2、幼兒輪流上臺講故事,幼兒獨立講,其他人做觀眾,要有觀看的禮儀。

要求:講故事的幼兒聲情並茂地講。家長、幼兒都保持安靜狀態聽故事,並用掌聲鼓勵。

活動三、背跟中秋相關的兒歌、古詩(各班自選也可自己找,每班會背一首),幼兒回家背給家長聽。

靜 夜 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八月十五夜玩月——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水調歌頭——蘇東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活動四、 齊動手,共勞動,吃月餅,同分享。

目標:

1、培養幼兒幫助父母做家務的良好行為習慣。

2、懂得謙讓,共同分享勞動成果。

活動:

1、幼兒負責清洗水果並裝盤。

2、教師將水果、月餅、食品切小塊,幼兒擺盤。

3、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製作水果拼盤以及食物拼盤。

準備:教師做為引導員,準備個人小餐具、樂曲。

活動:用自助餐的形式,把每組小朋友做的食物都擺放在大桌子上,然後全園共同品嚐。同時欣賞歌曲《春江花月夜》、《爺爺為我打月餅》等。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2、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展示幼兒在中秋節前觀察月亮後繪製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閱讀區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懸掛燈籠,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形式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節日嗎?

2、向幼兒介紹中秋節的時間、來歷。

(1)教師先請幼兒介紹自己所瞭解的中秋節,並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獲得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是與別人不同的。

(2)教師給幼兒講有關中秋節的故事,使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3、擴充套件幼兒經驗,並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節要吃什麼嗎?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幹什麼呢?

4、教師向幼兒介紹獲取資料的方法。

教師:“呀!小朋友瞭解那麼多知識,那你們是從哪裡瞭解到的呢?”

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小結: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9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瞭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通過幼兒品嚐月餅、和家長一起製作燈籠、學習和欣賞歌曲、手工製作,繪現等形式,體驗過節的快樂,感受中國傳統的文化習俗。

二、活動準備

xx

三、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幼兒園集體活動

四、活動內容

(一)環境創設

1、各班和幼兒一起佈置教室、公共活動場所,其中有月亮的變化、燈籠等。

2、各班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3、幼兒在節日前觀察月亮,繪製月亮的變化圖。(各班事先發起記錄表)

(二)藝術

1、繪畫:中班提供圖片或實物水果,供幼兒畫水果。小、託班塗色練習:好吃的水果

2、泥工:供幼兒製作月餅。

3、製作燈籠:用空瓶、綵帶、色紙、貼上素材等做燈籠。

4、唱有關月亮的歌曲。《小白船》、《爺爺為我打月餅》等

(三)語言

1、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嫦娥奔月(小、中、大班,小小班視情況定)

2、兒歌《中國的點心真不少》

過節啦,吃點心,吃點心,吃些啥?清明節,吃青團,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吃塊糕,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中國的節日多,中國的點心真不少!

3、小班:古詩《靜夜思》

中班:吟唱《楓橋夜泊》《泊船瓜洲》(有關中秋節詩詞自選一到二首,附後)

(四)社會

1、中秋節是什麼時候成為固定節日?(唐朝初年)中秋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2、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

3、瞭解有關月亮的傳說、神話故事的名稱。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朱元彰月餅起義、唐明皇夜遊月宮許多故事流傳至今,月亮上的嫦娥姐姐、小玉兔、桂花樹

(五)科學

瞭解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稱: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六)猜燈迷遊園活動:各班按分工懸掛燈籠並貼上迷面。

中秋節幼兒園活動方案10

活動目標:

1、經過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明白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教師一齊過節的歡樂。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

活動形式:

班級團體活動

活動流程:

介紹節日——欣賞故事——談話品嚐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明白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瞭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三、談話品嚐:

1、中秋節吃什麼

2、分享:共同品嚐自帶的月餅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