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14篇

校園 閱讀(1.09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名著《昆蟲記》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14篇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1

夏天到了,這正是各種各樣的昆蟲出來大顯身手的時候。蟬會在草從中無憂無慮的唱歌。但這種似乎是永無休止的鼓譟,總是會使炎炎夏日中的人們感到煩躁,總會認為這種會“唱歌”的小東西是非常令人討厭的。

在法布林的`《昆蟲記》中,法布林對蟬的描寫卻讓我覺得蟬是一種十分可愛的小動物。

每個人都知道蟬在夏天會“歌唱”而法布林卻發現蟬自己唱的如此美妙的歌聲自己卻一點也聽不見。有一回,法布林借了一對槍,放出去的時候發出了巨大的響聲。可是,蟬卻一直趴在樹上,一動也不動,依舊悠閒的吸食著樹汁。原來,蟬是聽不見聲音的。

這讓我想起了童年的一件趣事。那天,我真在津津有味的寫作業。忽然,一陣蟬鳴漸漸地響起。不久,門口的草叢花園中就響起了協奏曲。我便再也沒有心思寫作業,高高興興跑出去找那有趣的“合唱團”了。果然,樹上爬著一群,草叢間又有一群,它們有的吸食著樹枝,有不停拍動著翅膀的,好熱鬧。

蟬的一生也十分的艱辛,從成為產下的一顆卵起,它們的命運就充滿了危險。它們的卵排在一個個的小洞中,可是不久就會被其他昆蟲吃掉或踩死。而剩下的倖存的,則會慢慢長成幼蟲鑽入地下,這一等就是四年。但是,蟬真正可以在陽光下展翅飛行和它們唱著合唱的時間也只有短短的夏天。

我想,我們不應該在夏日去厭煩那些蟬的“合奏”,應為他們的合奏為夏天也增添了一份樂趣,一分美麗。它們的叫聲成為夏天的一種標誌,也漸漸成為我們暑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夏季因此變得更有生機。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2

平時,我一說起昆蟲,全身便會起雞皮疙瘩和打顫兒,可是,在法布林的《昆蟲記》中,那些小小的蟲蟲們又是多麼可愛,連我這個“厭蟲者”也被不知不覺地吸引住了:我最害怕的毛毛蟲竟是最有集體主義精神的蟲子;藍蜂喜歡在別的蜂窩裡產卵,並且好吃懶做;還有會吃蟲子和自己丈夫的頭的“大力士”——母螳螂……這一切就像是一個無比神奇、美妙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法布林的《昆蟲記》所展現給我們的昆蟲世界。

這是一本經久不衰的好書,它的故事中的那些可愛的蟲子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在好看的'故事中,它還給我們解開了許多有關昆蟲的謎題: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公螳螂的頭?為什麼有些蜜蜂會好吃懶做?螳螂的一顆卵裡有幾隻小螳螂可以孵?……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林是一位傑出的昆蟲學家,他長時間地仔細觀察昆蟲才寫出了這部曠世之作,它不像一般的科普文章充滿了無聊,而是十分有趣,將筆下的昆蟲擬人化,彷彿那些昆蟲世界的居民和人類一樣,每天過著各種有趣的生活:屎殼螂是清潔工,每天推著一個大大的屎球;螞蟻也是清潔工,專門收拾飯粒兒等剩菜剩飯;蝴蝶則是美的使者,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昆蟲記》——一本讓人難忘的好書,它是昆蟲世界的真實寫照,是一本昆蟲們的身份證,一本值得我們一看再看的好書!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3

最近,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心中頗有感悟。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達爾文的代表作。這本書是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被稱為"昆蟲的史詩"。《昆蟲記》介紹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昆蟲,以及它們的特徵、生活習性等。它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昆蟲世界,情節引人入勝,讀來如身臨其境。

這得益於作者擁有一雙善於觀察、樂於發現的眼睛。"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形象、具體地為我們描繪出了螳螂的外形。正是善於觀察的習慣,使作者寫出了《昆蟲記》這部舉世聞名的鉅著。

觀察,使我們發現生活中的細節;觀察,讓我們認識事物更全面;觀察,甚至能令我們發現一個全新的、未知的世界只要你能夠靜下心來,用心觀察,就一定能有所收穫。

只有學會觀察,才能像達爾文那樣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對於一個善於觀察的'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能勾起他的好奇心。達爾文先生就是被許多人認為不起眼的小昆蟲所吸引,然後用心觀察,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達爾文曾評價達爾文先生是"無與倫比的觀察家"。我們都應該向達爾文學習,用眼觀察生活,用心體味生活。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人生路上,不妨放慢腳步,欣賞欣賞路旁的小花,傾聽傾聽鳥兒的歌唱,找尋找尋曾被自己忽略過的美好或有趣的東西。

學會觀察,用心體味,才能發現生活中不平凡的美麗。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4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叫《昆蟲記》。讀了這本書後,我學到了好多有關昆蟲的知識!如:蜣螂是如何把另一隻蜣螂的糞球搶走的,螳螂是怎樣產卵的等等,我都覺得非常有意思,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好像在聽故事,一點都不費力地就把知識給記住了。 這本書主要是講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習性、製作巢的方法、產卵的時間、地點、方法和捕食的過程。 我覺得這本書中講的幾個昆蟲中,最傻最笨的,就是蟬了。在蟬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要小的`小蟲子,也會在那一堆裡產上它的卵,而這種小蟲子發育要比蟬快好幾個月,這種小蟲子的幼蟲便拿蟬的卵作為食物。其實當時那些小蟲子就在蟬的腳邊,蟬也看到了,如果蟬會輕輕地一腳把那些小蟲子踩扁,,它的孩子也不會被這些小東西給吃掉了。另外,螳螂是最無情的,它竟會六親不認地把它的親人吞食掉了,而且它在一個地方產下卵後,便再也不回來了,也不管自己的親生子女能否健康成長! 我挺佩服法布林的,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著的昆蟲來觀察,法布林每次出去,都要裝兩口袋昆蟲回來,而且會加倍地保護它們。法布林這種對科學的嚮往的精神,把他引進了科學的殿堂。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我們平時學習也像法布林這樣努力、堅持不懈的話,那我們的成績一定會大大地提升了,就像我做糾錯本一樣,如果我堅持的話,我的成績一定會更好的。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5

近段時間,我讀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的著作——《昆蟲記》。

它既是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巨集偉詩篇,被稱為“昆蟲的史詩”,而它的作者法布林也由此獲得了“昆蟲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等桂冠。在這本書裡,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地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區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這部作品所表述的是昆蟲為了生存而努力的'靈性,而法布林則以自己那詼諧的將它們的大部分記錄下來,這其中有蟬、樵葉蜂、黃蜂、捕蠅蜂、松毛蟲、狼蛛……還有的一些被當做閱讀短文呢。這部作品以它獨特的形式創造了奇蹟,一個人幾乎耗盡一生的心血一絲不苟的來觀察那所謂的“蟲子”,這已經是一個奇蹟了,而這些寫“蟲子”的書竟然在百年之後還在讀書界引起一次又一次的轟動,這更是奇蹟中的奇蹟!他以那獨特的風格席捲了世界!

在描寫蟬的幼蟲的那一段中,法布林那觀察入微的精神感動了我——“從放大鏡下,我曾見過蟬卵的孵化過程。開始像極小的魚,眼睛大而黑,身體下面有一種鰭狀物。由兩個前腿連在一起組成。”在這一段,作者觀察的那麼入微,而這也告訴了我們,無論幹什麼都要仔仔細細,一絲不苟……

隨後,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這本書,我不但從中學到了昆蟲的知識,而且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6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跟昆蟲有關的名著——《昆蟲記》。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昆蟲的知識,這本書的作者法布林,他一生中寫過兩百多篇昆蟲記。

作者把《昆蟲記》裡面的昆蟲描述的不但有趣,而且生動: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徵等。在這裡我向大家介紹一樣我最感興趣的昆蟲———螢火蟲。螢火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昆蟲,它的肚子頂端會發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肚子裡掛了一盞小燈籠,在寧靜的夏夜,經常會看到它們在草叢中游蕩。有人把它們捉了拿個瓶子放在一起,就像一盞燈。你們一定沒有仔細觀察過它吧,它長著三對短短的腿,幼蟲時期它們利用這三對小短腿邁著碎步跑動,雄性螢火蟲到了成蟲時期會長出鞘翅,就像其它的'甲蟲一樣,而有的雌蟲則永遠保持著動蟲階段的形態,無法享受飛翔的快樂。螢火蟲有著色彩斑斕的外衣,它的身體呈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紅色,其圓形的服飾邊緣則點綴著一些鮮豔的棕紅色小斑點,這就是可愛的螢火蟲。有空的時候,你也可以仔細的觀察一下,看是不是和我說的一樣。

《昆蟲記》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它教我怎樣觀察昆蟲、教我怎樣識別昆蟲,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們要愛護昆蟲。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7

小時候,那一隻只蝴蝶、蜜蜂、蟋蟀使我感到十分好奇,現在,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法布林寫的《昆蟲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段了:

因此,有一種嚴肅的美存在著,它屬於理性範疇,它在各個階層中都是相同的。它在所有太陽的照射下都是相同的,無論這太陽是單一的還是繁複的,是白色的還是紅色的,是黃色的.還是藍色的。這種普通的美就是秩序。世間萬物都被製作得恰到好處。這句話非常的偉大。他的真實性隨著對事物奧妙的探索而更加的顯現。這種秩序,這種普遍的平衡基礎,是一種盲目的機制生產的無法避免的結果嗎?它是否如百拉圖所說,進入了一個永恆的幾何學家的規劃之中了?它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美學家的美嗎?而這樣的美正是世間萬物存在的理由。

這是我讀完這一段後的感受:

這本書明明是寫昆蟲的,而這本書的作者卻借昆蟲這種小生物,完整地剖析出了人生的大道理。昆蟲的生命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那麼微不足道,但是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昆蟲不是不引人注目嗎?可他們無處不在:土地上,山崗上,花園裡,甚至石頭的裂縫裡都有他們的影子,你能說他們不存在嗎?所以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光彩,只不過某些人更鮮豔、亮麗些而已。別灰心,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8

大家都知道法布林吧,他用五十餘年深入到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精力去了解昆蟲。使大家進一步喜愛昆蟲。

我剛讀完這本書,便對他有尊重與敬畏之情。小時候,法布林的父母怎麼也阻止不了他對昆蟲的熱愛,他經常撿那些“小玩意”,把衣袋裝得鼓鼓的,然後偷偷的去研究昆蟲。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昆蟲是螢火蟲。因為它不僅在夜間發光,而且捕食也非常有趣。它們以吃蝸牛生存。當然,我還喜歡其他昆蟲,如:紅螞蟻、大孔雀蝶、黑胡蜂等等。紅螞蟻它的嗅覺很敏銳,能聞到回家的路;大孔雀蝶雖然美麗,但形狀稀奇古怪,而且吃樹葉;黑胡蜂的形狀非常獨特,捕食也非常厲害。它們都非常有趣,使我著了迷。

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痴迷,把法布林引進了科學的殿堂。轉頭想一想,正是法布林這種精神,讓我對小提琴更加熱愛。

我拉小提琴已經年了,但因為平時作業有點多,便想打退堂鼓。但媽媽告訴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如果放棄了,那前五年的心血就白費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媽媽的話震撼了我的心靈,我下決心做什麼事都要一心一意,不打退堂鼓,做一個堅強的快樂女孩。

《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們陶冶情操,也讓我們更深的瞭解到昆蟲的好與壞,這是本充滿科學趣味的好書,值得大家閱讀。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9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昆蟲記》,想必很多人都看過這本書吧,《昆蟲記》的作者是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林,他從小就喜歡昆蟲,熱愛昆蟲,所以才寫出這麼精彩的一本書來。

看過《昆蟲記》的人都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好,當然我也是這麼覺得,裡邊精彩的故事有很多,例如蟬的歌聲是從哪裡來的,熒火蟲為什麼是晚會燈光師,螳螂是怎麼捕食和蠍子毒液的作用等等。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講述螳螂捕食和蠍子的'毒液的故事。接下來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螳螂捕食這個故事是講了螳螂的前爪是它最凶狠的武器,它的前爪像屠刀一樣鋒利,就是因為它有這樣的武器,被它捕到的獵物是絕對逃不出它的魔爪的。撇開它的致命武器不談,其實螳螂的樣子一點也不恐怖。它一身淡綠色,那輕盈的體態,雅緻的短上衣,還有那長長的薄紗似的翅膀,甚至不乏幾分優雅的味道。

接下來談一談關於蠍子的毒液,人人都知道蠍子的毒液巨毒無比,只要被蠍子的毒鉤碰到就必死無疑了。其實蠍子的前面還有兩隻巨大的螯,一般蠍子捕獵時都是用螯來制服對手,只有在碰到強勁的對手時,它們才會使出自己的殺手鐗毒液來和對手決鬥。

讀了《昆蟲記》裡的這些故事後,我明白了螳螂的前爪是它最厲害的武器,蠍子的致命武器就是巨毒無比的毒液,所以在昆蟲界裡,只有強大的昆蟲才能生存下去。

這樣的描述裡面還有很多很多,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許多新鮮的知識,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相信我講的這些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10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林,是世界上一位在自然界環境中觀察昆蟲和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出生在法國南部,因家境貧窮,從小被父母送到祖父家寄養。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偶然讀了一本關於昆蟲書籍,便開始對自然界中的昆蟲有了濃厚興趣。在此興趣的引領下,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終於用畢生的精力創作了留傳後世的——《昆蟲記》。

他要讓厭惡這些小東西的人們,通過讀《昆蟲記》後知道,這微不足道的小蟲兒有多麼神奇的本領,也和自然界中其它小精靈一樣可愛。

法布林為什麼能寫成一本人人愛讀的《昆蟲記》這本書呢?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原因一:"興趣"——是法布林研究昆蟲的原動力。自從法布林偶然讀了一本關於昆蟲的書後,就對昆蟲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我感覺興趣是探索各種知識的首要前提。我想興趣是自身學習和探索的最好老師。如果他對昆蟲不敢興趣,就不會用大量的時間和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和探索。

原因二:"持之以恆的毅力"——是法布林最終能寫成《昆蟲記》的重要條件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如缺乏持之以恆毅力,"三天打漁,兩天晒網"這樣是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原因三:"嚴謹和細緻的探索態度"——是法布林能寫成《昆蟲記》的必要條件之二。如果法布林沒有嚴謹和細緻的探索態度,就不會把別人都認為不起眼的昆蟲世界寫的活靈活現,充滿詩情畫意和樂趣。

每個人都想實現自己的理想來獲得成功,但是通向理想的路程非常曲折。我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一定要向法布林學習,學習他持之以恆的毅力和嚴謹細緻的探索態度,我想在新的學年中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11

十卷本的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耗費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蟲學的鉅著。

他懷著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餘年深入到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精力對昆蟲的種類、習性乃至覓食、婚俗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真實,細微、詳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特性,用第一手資料將紛繁複雜的昆蟲世界真實而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其中,我最喜歡的昆蟲是螢火蟲。

螢火蟲,一般人都知道這種昆蟲。這個小傢伙兒,競在自己的屁股上掛了一個小燈籠,在夏天的夜晚,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在草叢中發現它們的身影。雄蟲到了成年的時候,背上長的鞘翅,因此它們可以像甲蟲一樣飛行,而雌蟲卻始終保持著幼蟲的`形態。別看螢火蟲外表弱小,它可是個食肉動物,獲取獵物的手段異常惡毒。它的獵物通常是蝸牛。螢火蟲在獲取獵物前會先將它麻醉,然後再大吃一頓。螢火蟲用來麻醉獵物的工具其實很簡單,就是兩片鉤狀的顎,十分鋒利,但細得像一根頭髮。假設在一隻螢火蟲的前方有一隻蝸牛,螢火蟲就會用它的麻醉工具,反覆輕輕地敲打蝸牛的外膜,這種看似溫和的蜇咬,卻能產生快速的效果,最多六次蝸牛就不能動了。麻醉後螢火蟲並不是吃,而是喝。蝸牛不管有多大,差不多是先由一隻螢火蟲上去麻醉,然後大夥一起用嘴裡的兩個彎鉤注射,把蝸牛變成肉湯,然後各人吃各人的,吃飽後各自離開,留下的只有一個空的蝸牛殼和裡面的殘渣了。

昆蟲的世界是如此奇妙,神奇的大自然還有許多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現。我們應該保護大自然,不然終究會受到懲罰的。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12

多少人陶醉在法布林筆下的昆蟲世界,多少人欣賞著情趣盎然的文學經典,而我,卻孤身一人領略著法布林高尚的靈魂。

昆蟲記將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和特徵描寫的淋漓盡致,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帶給多少人無限樂趣。而這成功的背後,法布林付出了多少汗水與心血,付出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他耗盡畢生時間與昆蟲默默交流,譜寫一部昆蟲世界的樂章,創造出只屬於他自己與昆蟲的一個世界,他,比任何人都具有傳奇色彩。付出就有收穫,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而堅持則會讓收穫更大,會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人生漫漫,有多少次成功,就有多少次堅持,或許,人生本來就是堅持。任何事情沒有絕對,任何情況沒有必定,如果你為此努力,為此堅持,那將不是奇蹟。

一個人耗費一生光陰觀察昆蟲已是奇蹟,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法布林研究昆蟲的動力,來自於一種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源自於作者內心對昆蟲的喜愛。興趣往往能帶領一個人進入另一個奇妙世界,只要你喜歡它,任何一個高雅情趣都能使人升高一個境界。法布林喜歡昆蟲,喜歡研究昆蟲,他是屬於昆蟲世界的一個人,正是因為他的喜歡,他可以與昆蟲默默交流一生,那麼,這也不算是奇蹟了。

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愛源自於他對生命的尊重,一個人對所有生命的熱愛源自於他對每個生命的尊重。法布林以人性觀照蟲性,與大自然融合的`無比和諧。他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是因為他能夠品味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他尊重每一個生命,是因為他懂得生命的可貴,他尊重每一個生命,是因為他知道生命的意義非凡。

此刻,我看到了一個高尚的靈魂在眼前徘徊。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13

法國作者法布林寫的昆蟲記真是太好看了,我兩次就看完了。

他小時爬上山,看見了小鳥,那隻小鳥的蛋竟然是藍色的,更驚奇的是有的蘑菇破了會流出牛奶一樣的眼淚;有的踩過後會變成藍色;有的用手指一戳就會噴出一股煙來。他放鴨子的時候看見泥土上有纏繞的“繩子”,他本想放在手上仔細觀察,沒想到它太滑了,一下子溜掉了,散成一顆顆小珠子,還拖著一條尾巴,原來是蝌蚪!

最有趣的是石蠶,它的房子竟然是米做的,石蠶和水甲蟲戰爭,竟然是它的房子救了它呢,蜣螂是地球環保衛士!它從地收集活物,用野外垃圾包起來仔細搓卷形成的,它要生寶寶的時候它們就把收集的食物做成一個梨形的東西,把卵產在裡面。蟬蛻皮的時候是從外層皮開始裂開,裡面露出淡綠色的蟬,當時頭先出來,接著是吸管和前腳,此時除了身體和尖端,蟬已經全蛻出來了,然後它們會做一種奇怪的體操,全部過程大約要半小時,蟬非常喜歡唱歌,不管什麼時候它都要唱歌,而且聲音很大,因為,蟬什麼也聽不見。螳螂很可怕,尤其是它大鉗子、尖針和硬鉤,那可是殺蟲工具,螳螂還會吃自己的`兄弟姐妹呢!雌螳螂還有吃自己丈夫的習慣。採棉蜂在蘆葦中做一個棉袋當巢,這麼漂亮的小棉袋,竟然是用樹葉做成的,可是灌上蜂蜜就不好看了,因為它要產卵了,那是給寶寶的食物。採脂蜂把蝸牛殼的空隙用廢物滿,就可以了。黃蜂是一個不歡迎近親的蜜蜂,只要有別的蜜蜂稍微靠近一點,黃蜂們就一起進攻把它趕走,而且它們很愛乾淨,總是把殺死的蜜蜂扔到外面去。狼蛛的一刺能讓人瘋狂的跳舞,而且蜘蛛是看不見的,它靠的是感覺。蟹蛛是個檜子手,但你想過嗎?它竟是個愛寶寶的媽媽!

啊!昆蟲世界多麼美好啊!

名著《昆蟲記》讀後感 篇14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這是一位昆蟲學家的傳世佳作。

這本書中深刻的描寫了12種昆蟲:螳螂、螢火蟲、蟋蟀、蟬、狼蛛等昆蟲的本能、習性、繁衍、死亡,寫到了一些我根本不知道的生活習慣與飲食。其中,令我映象最深的`就是螢火蟲了。

以前,我一直以為螢火蟲是一種素食昆蟲,只會吃一些樹葉、小草。可當我讀完螢火蟲這篇後,我才驚奇的發現——螢火蟲是肉食動物,主食是蝸牛。螢火蟲吃蝸牛時先用嘴裡的兩顆獠牙想蝸牛注射毒素,再用一種特殊化液把肉夜化,蝸牛就這樣成了螢火蟲的美食。大家一定都想知道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原來螢火蟲會發光是因為它的發光帶上有一層白色塗層,是由非常細膩的顆粒構成,白色塗層供了可氧化物質,異管則輸入了氣流,當氧化物質與氣流相遇,便產生了光。

讓我感動的就是螳螂了。螳螂是個捕獵能手,但在雌螳螂產卵時,雄螳螂甘願被妻子吃掉,以確保小螳螂可以健康出生。

在法布林樸實、清新、詼諧的筆調下,紛繁複雜的昆蟲世界被真實生動地呈現出來,大自然的聲、色、形、氣息等多方面被描寫得恬到好處,彷彿使我親臨19世紀法國的南部普羅旺斯迷人的田園風光。在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了關於昆蟲的正確知識,可以鍛鍊自己的觀察能力,激發自己的閱訊興趣和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培養自己熱愛大自然,樂於探索求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