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有關《化石吟》教學教案設計

校園 閱讀(3W)

【教學目標】

有關《化石吟》教學教案設計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象。

3、增強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學習朗讀並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揮聯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可利用網路或書籍查閱有關化石的資料並指導學生蒐集有關資料,或參觀調查有關自然、有關化石的內容,進一步瞭解生物進化的過程,為學習文章做鋪墊。

【教學步驟】

一、精心匯入

1、可採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用大螢幕展放有關化石的圖片並配以音樂旁白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2、也可用音樂匯入:《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同學們聽了歌曲,也會想象到,精美的石頭怎麼會唱歌呢?它怎樣講述著善良和美好呢?有詩歌寫道: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萬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請向我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石頭真的能向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讓我們共同研讀一首科學抒情詩《化石吟》。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裡是讚頌的意思。

出示並板書課題。

課題:《化石吟》 張峰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象。

3、增強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以上內容用多媒體大螢幕出示,學生朗讀或默記目標內容。)

二、感知內容

1、在聽讀前,檢查預習練習讀一讀,寫一寫:

蔥蘢〔cōng lóng〕 奇幻〔huàn〕 潛行〔qián〕 裹〔guǒ〕 雅幽〔yōu yǎ〕 藏〔cáng〕 海枯石爛〔kū〕 骸骨〔hái〕 猛獁〔měng mǎ〕 引頸長吼〔jǐng〕 月轉星移

2、(過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動優美的科學抒情詩,它向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並讚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詩前後呼應,節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易於誦讀,在誦讀中能體會詩人的感情波瀾。請聽老師範讀。(配樂範讀課文)

3、有感知才有思考,請同學們跟讀課文(跟教師朗讀一次)。好詩不厭百回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並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問題組(大螢幕投影出示):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3、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詩歌如果分層,可分為幾層,大意如何概括?

學生可在自由誦讀中思考,然後討論,四人小組討論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討論後教師幫助學生明確。

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讚美之情。

詩歌分為三層:(1~2)通過發問,引發聯想。

(3~6)具體抒寫,無限遐想。

(7)迴應發問,照應開頭。

4、學生討論,教師明確後,教師可以再次指導朗讀,為進一步理解文章做鋪墊。

三、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對文章的大體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瞭解,還應學會細緻研究好的章節、詞語,以便對文章主旨有貼切的把握。

2、自主探究:

(大螢幕出示問題組,學生思考並體味)

問題組:研讀3~6節,學生齊讀或自由讀。

1、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2、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3、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4、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時,你有何感想?(此時可以出示一組圖片,也可以利用課本的圖片)

5、從詩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句,品味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以上內容在朗讀後由四人小組討論。每組討論一個題,第⑸題每組都要討論。發言時可以展開小組競賽,比比哪個小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啟迪意義。

學生髮言可以暢所欲言,不做任何概念性定論。假如學生希望教師指點或總結時,教師可做小結:文中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 珍貴的 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 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臉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做人臉皺紋,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其餘的內容,只要想象合理,賞析有道理即可。

3、學法指導:

好詩閱讀有節奏,反覆吟誦感悟深。

重點詞句細品味,聯想想象悟中心。

簡單的內容歸結:

發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讚美科學

4、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繼續進行合作式探究式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從小積累的一些生物知識,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注意將語文知識和自然知識結合。如:沉睡千年的石頭說了話能說些什麼呢?除 此之外,還能想象些什麼?

⑴ 質疑交流:

研讀文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有哪些疑問?教師與學生可以相互質疑,形成參與式討論。

⑵ 拓展延伸:

① 教師出示錄象或圖片,做下水文,介紹某種古生物。

② 學生也可展示自己蒐集的材料,做口頭介紹。

四、延伸作業

參觀或查閱資料後,寫一點感想,題目可定為《遠古的遐思──讀(觀)XX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