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助學金作文四篇

校園 閱讀(1.85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助學金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助學金作文四篇

助學金作文 篇1

國家的關愛,像一道陽光溫暖我們的心房,讓我們無顧慮地載著夢想自由翱翔。——題記

——家庭環境

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很偏僻的農村家庭的我,父母親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勤勞,樸實,節儉。家裡平常都是靠種植農作物來維持生活,我總能看到母親那有病在身的瘦骨嶙峋的身軀,出現在炎炎烈日下的田間,彎著腰勤勤墾墾地工作,一年四季,任憑風吹雨打,她卻從未間斷,也從沒聽見她說過苦,其實,其中的辛酸只有他們體會最深。每當看到他們做工時的場面,我心裡都是一陣一陣的痛。母親的病就是因為這樣長年累積的辛苦而得出來的……

然而,家裡的兄弟也只有國小的學歷,在外只能做苦力活賺點錢給我作生活費,他們為了我真的是付出了所有的心血。

——求學歷程

在國小時段,本該是一個孩子最快樂的時光,擁有一個愉快的童年。可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已被現實和命運束縛,我想我必須努力學習,只有考上大學,才能改變貧窮,才能改變現狀。每天放學回家後,幫父母親幹農活,拾草餵豬。到了收穫季節,就必須到田裡收割。晚上吃完飯後,才有時間寫作業,父母親對我要求也很嚴格。

國中時,依然和父母親一起,我一邊幫家裡幹活一邊讀書,可那時候心裡並不覺得苦,因為我心中有著不變的信念和目標,我也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在班集體裡,我擔任過班長,文藝委員,語文課代表,三年時光一晃就過去了,讓我學會了自強,自立。

之後,我上了高中,在學校裡我積極參加各種比賽,我一直擔任班裡的語文課代表。雖然,在生活上比不上其他同學,但是我依然慶幸自己上了高中,因為我覺得大學離我並不遙遠了。好心的叔叔一直幫助我度過難關,老師也總是鼓勵我,激勵我。我也對自己說:“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顆上進的心。困難是生產強者的土壤,在絕境中求生存,求鍛鍊,從失敗中崛起,彰顯無懼無畏。”家裡的壓力很大,沒考上大學就意味著要出去打了。高中三年,讓我明白了只有經常在惡劣的環境中鍛鍊自己,才能練出鋒利的爪牙和果敢的心,使生命更加頑強。

在20xx年9月的秋季,我終於踏上了大學的旅途,帶著一個箱子,裝著我以前的衣服與鞋子,那時的我是快樂的,也是沉重的。

——獲助學金的變化

剛到學校的時候,我也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也想靠自己的能力去掙生活費。在大學裡,我並沒有像想象中的和像其他的同學那樣過得自如。因為家庭所帶來的壓力,因為條件的不允許,我省吃儉用,但也是福的。自獲得國家助學金後,我能夠把它用到實處,如買自己所需的書籍和用作伙食費等。有了這些幫助,減輕了我許多壓力,讓我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我的夢想打拼,能好好利用大學的寶貴時光,學到紮實的知識,掌握真正的本領,為以後所在的崗位有所貢獻,有所成就。

——學習目標

大學,人生理想即將在這裡確立;來的發展將在這裡奠基;美好的生活將在這裡開始。我明白目標確立了,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確,精神振奮,不論前進的道路如何曲折;生的境遇如何複雜;都可以使人透過烏雲和陰霾,看到未來和希望的曙光,永不迷失方向。

走過一段泥濘,便可以來到芳香四溢的花園邊,可不懂得堅強,過早的放棄,於是便與鮮花失之交臂,夢想也如此,我一直堅定我心中的夢想,永遠不會放棄。

學好英語,運用好英語,是我一直的目標。但是我的英語口語和聽力都不太好,不過我會一直不懈地努力,任何困難都將不會使人卻步,會使人有一種達不到目的誓不罷休的堅韌。

在專業方面,刻苦鑽研,不畏艱難,孜孜不倦的學習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將來踏入社會,能夠成為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感恩的心

感謝國家對我們這些山村孩子的關愛,讓我們不管有沒有錢,只要考上大學就能繼續讀書,同樣能夠在一條精彩的人生道路,感謝黨和國家為了我們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平臺。

感謝學校,為我們營造了濃厚的學習研究和成才的氛圍。提供了教人育人的良師,以及提供了我們浩瀚的圖書資料和先進的儀器裝置。

感謝我的同學,不斷的關心我,激勵我,讓我明確了人生目標。

我會用實際行動來報答所有關心我的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獲助學金的感想

我將不會滿足於現狀,也不屈服一時一地的困難與挫折。我會一步一步地,踏踏實實地去實現我的'目標,一步一步腳印。“合抱之木,生於毫木;九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風順,他總會遭遇波瀾與坎坷,漩渦與逆流,迂迴與挫折,到我絕對不會屈服的。

我將努力學習生活技巧,適應殘酷環境,鎖定目標,鍥而不捨,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將敢於戰勝自己,明天的成敗等著我們去創造,擦乾眼淚,卸下重擔,重新燃起心中的火焰,踏上新的征途,不讓風雨耽誤了年輕的前途,我堅信,逆境中的人是不可戰勝的,只要明天,太陽依然升起,生命沒有達到極限,我一定要笑著站起來。

我將立志成為四有新人,不斷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閱歷,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珍惜年華,刻苦學習,磨練意志,砥礪品格,作一個有用的人。

國家的關愛,讓我在逆境中躍身奮起,追求生命的極限,笑著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將笑著面對愛的陽光,穿越黑暗的脊樑。

助學金作文 篇2

清理學生時代的舊物,一枚木質印鑑赫然映入我的眼簾,雖時隔三十多年,我的大名依然清晰可見,舊印鑑勾起了我對一段往事的回憶。

63年夏,我考入無錫縣中學,9月入學後,為了能得到助學金,我向班主任陸老師遞交了一份書面申請。他向我瞭解家庭情況時,我一古腦兒地將底牌和盤托出。我家是純農業戶,經濟條件十分拮据,我考上國中,二哥考上大學,姐姐上高中,弟弟上國小,好在二哥考上的是軍校,否則這麼多書包是無論如何也負擔不起的。當陸老師問起我二哥畢業於哪所中學時,我回答也是縣中,當我說出其姓名時,陸老師一拍腦袋大笑起來,他高興地說:“你二哥曾是我的學生,你們兄弟倆一個走出去一個走進來,我們真是有緣,你的助學金包在我身上,不過還要經校領導批准才作數。”當時我申請每月補助2元,在向下中學裡,數額已經不低了。

盼星星,盼月亮,喜訊終於盼到了。我的助學金申請已批下來,每月是1元。領取助學金需個人印鑑,我就去學校附近的小鎮雕印店,花了2角錢將印鑑雕好。那幾天裡我特別高興,高興的是上完三年國中有保障了,否則總有幾分擔心,因我考取中學,父親說:“這學上得起就上,上不起就歇擱。”

學校離家很遠,早去晚回根本不可能,於是我只能當寄宿生,每逢週六下午上完一堂課才能放學回家。得到助學金的那個週六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將好訊息告訴了家人,大家聽了心裡都樂開了花,父母總算鬆了一口氣,臉上的皺紋也都舒展開了。當時我自帶糧,每月需交菜金4元,有了這1元助學金,每月只需交3元了,一年也能省12元錢。那時的種田人家無經濟來源,只能靠養些豬,羊,兔賣了弄些活絡錢,若無這1元助學金,也許我中途就會輟學。我第一次領到那1元助學金時,興奮得幾夜沒睡好覺,週末回家時將1元錢帶回讓父母過了目,全家皆大歡喜。

我班大約有十多名同學享受助學金,其中最高額每月能拿到5元,十分令人羨慕,我能釓進享受助學金的行列,也算是幸運者了,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共領到助學金30多元,黨和人民助我完成學業,我終生難忘。

助學金作文 篇3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裡,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的經濟來源是遠遠不夠我們的學費。或許,在這個渴望而不可及的情況下,我的道路不像“十”字路口那麼寬廣。正在我準備放棄的那一刻,一個喜訊傳來家中,叔叔找了他的同事幫忙,從扶貧辦讓我進入了一所中專職業學校。就這樣一波一折,我來到了華夏旅遊學校,開始了我的華旅之程。

倒在挫折的岸邊,苦難的岸邊,四周是無邊的黑暗,沒有燈火、沒有星星、甚至沒有人的氣息。恐怖和絕望從黑暗裡伸出手緊緊鉗住可憐的生命。可能是上天對我的眷顧和憐惜。讓我有了學習的機會,讓我的目標不再遙遠。此時的我又是無比幸運的,得到學校的通知,國家專門為我們貧困學生制定了一項扶貧教育政策。政策中規定在受教育的同時,可享受國家每年1500元的生活補助。我那幼小的心靈再一次的得到了尉籍。1500元的補助金,現實的說:對於富裕家庭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套名貴的西服,也可能是一次聚會。但對於我們貧困學生來說,它的作用是極大的。他不僅為我們的學生家長減輕了經濟負擔,也為我們的生活添上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也許我們不曾經歷感情的劇痛,不曾經歷無路可走的絕望,可是晴朗的日子裡也常會有陰風、晦雨襲來。當我們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煩惱,痛苦總是相伴人生時,我們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的放棄,早早的絕望呢?社會給予了我們太多,生命也給予了我們太多,我們為何不用一顆平常的感恩之心去回報社會,讓社會充滿每個人的感恩,讓感恩的心相伴我們每個人。

我們要感恩生活,是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的收穫,從生活中,我們懂得了什麼是苦,什麼是甜?是生活教會了我們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會成功。是生活磨練了我們堅持真理,剛強不屈的品格和意志。從生活中,我們學會了怎樣做個對社會、對家庭負責任的人。是生活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謙虛之德人,是具有敬畏之心的人。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彎腰,便是屬於前者。感受上蒼懂得要抬頭仰視,便是屬於後者。因此,那怕是一點一滴的幫助,這樣的人也是不敢輕視,不能忘記的。跪拜在教堂裡的那些人,仰望著從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灑進的陽光,是懷著感恩之情的。縱使我並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總是被那種神情所感動。

總有許多關懷讓我無法釋懷,總有許多感動讓我無法表達;總有許多往事讓我用感恩回報感恩;感恩不需要豪言壯語,重要的是在於行動,在與實實在在、一點一滴言行和舉止。

助學金給了我們貧困學子一條路,讓我們的理想不在迷茫;人生不在彷徨。助學金解決了我們不能解決的生活瑣事。不過,我也清楚的認識到,助學金給我的不是一生的依靠,只是一時的扶持。不是通往幸福世界的天梯,而是促使我們努力向上的動力;不是晴空萬里的藍天;而是讓我們能夠搏擊風雨的翅膀。助學金借給我們一雙堅強的翅膀,我們定會用它努力飛翔。現在,我得到國家助學金的資助是我的榮幸,而將來以自己的成就來回報社會、回報國家,則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為國家助學金政策的收益者,從國家獲得的資助,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很大。從小的方面可以改變你的心態,改變你的生活境遇。而從大的方面來看,可以改變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你奮鬥的理想目標。我們這個小小的個體就在國家的澤披下,變得自強、勇敢、成熟。

感恩是世間最美的語言,是心中最美的境地。感激父母,你將不再辜負父母的期望,感激社會,你會輕輕扶起跌倒在地上的兒童。撫慰孤若無依的老人。感激人生,你將笑對狂風暴雨,迎接天邊那一道彩虹。

助學金作文 篇4

我心平靜,放眼整個人類,如滔滔長河奔湧向前,一如汪洋大海,寬大雄偉,而人生在世卻如滄海一粟,微不足道,又如曇花開放,轉瞬即逝,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以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上帝賜予的一切。

------題記

銘記那一份恩

在這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春天,陣陣春風帶著暖意輕拂著我的面頰。綠油油的小草又破土而出,大樹也長出了新葉,我不禁感嘆:“多麼美好的春天啊!”

當我坐在教室裡,閉上眼睛對著窗戶任由春風吹拂時,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幸福之後卻又流露出一絲絲的感傷,靜下心來仔細想,使我感觸最深的便是要學會感恩,回報社會深深感謝黨和國家以及學院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們的關懷和重視。作為國家補助學政策受益者中的一名,我深深體會到黨和社會以及政府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感到無限的溫暖,感謝他們對我的關心。

感慨中,我思緒萬千。

我出生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裡。雖然,我的父母從小就教育我要努力學習,然而,他們從小就沒有接受到太多的教育,他們畢竟沒有能力教我應該怎樣去學習。父母必需為養家餬口忙碌,幾乎就沒有時間、沒有太多的精力放在我的學習上。可是他們卻以踏踏實實做事情的行為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學習態度。每當我看到我的父母起早摸黑的幹農活,我的心中就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這時我總會想:長大了要做有用的人,讓父母親過上好日子。

於是,我就發奮讀書。放學後,先做完作業,然後就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便減少他們的勞累。

一晃九年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高中錄取通知書》在火辣辣的七月送到了我家,當我手拿著通知書時,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說不出的高興和激動撞擊著我的心頭。然而,就在我還沒來得急收斂笑容時,就看到了那驚人的學費。一剎那間我呆了,父母沉默了。鉅額學費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我們全家人的心頭,給了我一個無情地打擊。看著父母那焦急而又無奈的眼神,我心中有一股說不出來的痛。

第二天清早起來時只見桌子上有一份中職學校招生簡章,正打算拿起來看看,這時爸走過來了,坐下來,告訴我說:這是我今天一早去幹活,別人發給我的一份招生簡章,你看看吧!如果可以的話你就去這所學校吧!他說他沒有辦法供我讀高中,希望我不要怪他!但是我這麼小他不能讓我出去打工,職業技術學校也是高中,說是學費不多。你可以去學習一門技術,過兩年你長大了,有能力就可以了!當時的我一句話也沒有,淚水出來了,只是點頭,同意了。幸福、感激、心痛、自責一起湧上心頭!最後說出了那一句:“沒關係,爸!”爸最後說了一句話,好好把握機會!說完拿起鋤頭又出去了!

是的:“好好把握!”

來到學校才知道,每個月國家會發150元的助學金,這對於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回家告訴了爸媽他們聽了也是好高興,也是很感謝國家和學校這麼的關心職業學校的學生,這150元,對於我來說真是太可貴了,至少每個月我不會因為生活費而煩惱了,真的好高興!

在學校裡,我以最好的態度來回報學校,在20xx年“懷寧縣職教中心學生技能大賽”中,我在“電子元件識別”專案中獨佔鰲頭,勇奪第一。這一次的成功使老師對我更加的肯定,給予我很多的鼓勵和表揚。當爸媽雙手拿到我獲得的證書時,臉上充滿了喜悅和感動,那一刻我落淚了,是的,也是感動的淚水,沒有職業學校的栽培,沒有國家給予的幫助,我是不能得到這一切的成功的!能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我感到非常的光榮,那份感謝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然而僅僅如此是遠遠不夠的,當我拿到國家勵志獎學金的時候,我的內心有很深的感觸,我切身體會到國家給我們的關懷和幫助。在感激的同時,我更想回報,作為一名職業學生,作為一名學生幹部,我唯一能做的是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為同學為老師為社會為國家服務!

付出了就一定會有肯定和回報,這也讓我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加堅定目標,刻苦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