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德勝員工守則的讀後感

校園 閱讀(2.9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德勝員工守則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德勝員工守則的讀後感
德勝員工守則的讀後感1

最近讀了《德勝員工守則》,開始覺得看到那些嚴格的規章制度時,慶幸自我不是德勝的一名員工,之後,再認真看後卻被書中德勝員工提倡的價值觀是:勤勞、誠實、有愛心、不走捷徑所深深地吸引。讓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就應具有敬業精神、關心群眾、遵守制度等良好品質。以下我就談談我的感想:

  一、具有敬業精神讓自我更專業。

“德勝員工守則”帶給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員工管理素質的辦法,確實是一條解決員工管理素質的現實途徑。書中告訴我們,企業管理素質分三個層面:員工層面、領導層面和系統層面。員工的管理素質,不僅僅表此刻遵守制度、理解管理上,還表此刻如何在一個團隊裡工作、與人協作,以及強烈的進取心和敬業精神等。而管理素質的另一個賣勁面是管理者的管理素質。管理者除了要建立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在德勝,從普通員工到管理者都體現出了強烈的進取心和敬業精神。

是呀,人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認真負責,具有敬業精神。我想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就是需要敬業精神,從我做起,做好本職工作,每次想起自我不是幼師的,開始時拿起畫筆時,覺得很是難為情,但在大家的鼓勵下,在一遍一遍的練習下,也能畫出漂亮的圖畫來了;應對歌譜時,我自學一般彈琴的知識,碰到難一點的,向專業人事請教,在長期的練習下,能流暢彈出一首曲子來,對我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了;應對這個資訊化的時代,我又自學了電腦知識,不但打字快了,而且會製作圖片了,會發電子郵件,能自如地傳送文章,製作表格了,能用很快的方式發信息和家長聯絡,能在部落格上與各位同事切磋技藝。回首一看,原先自我付出的很多努力沒有白費,自我居然也能走進專業的行列了,而這一切的進步都離不開敬業精神。

  二、關心群眾讓自我做個品德高尚的人。

在德勝員工守則有這樣一段話“珍惜是一種善良,珍惜是一種修養,珍惜是一種樸素的知恩圖報。”只有心中充滿愛,你才會有感恩的心,你才會有滿足感,你才懂得去珍惜這天擁有的一切。學會用感恩的心做事,學會用感恩的心做人。德勝守則認為:修養提高,就不得不提愛心。愛心需要勤勞、誠實做基礎,愛心同樣也要求不走捷徑。事實證明在各個崗位,人們只有密切配合,一齊合作,才能圓滿完成各項交付給我們的任務。在我的周圍有太多的感動讓我覺得這個群眾的溫暖,當我走進教室,我發現早就有其他老師把門窗開啟幫你做好了通風工作了;當你感到口渴時,阿姨早就幫你泡好了一杯開水了;當有的老師扭傷了腰時,你會發現已有別的老師幫著擦臺抹凳,拿著拖把在拖地了;當你還在因家長晚來接孩子急急忙忙走進教室準備打掃教室時,你會發現地面早被其他老師打掃乾淨時了,當大家一齊製作教學圖片……

當你看到這些情景時,你自然會感嘆這個群眾的凝聚力實在太強大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愛的集結,所以,我也要做個關心群眾,給別人以力量讓自我做個品德高尚的人。只有做到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有好處;我們才能生活得更好。更重要的是隻有做這樣的人,我們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三、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提升信譽度。

在德勝的封面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不可靠的人!一個不遵循制度的民族是一個不可靠的民族!”德勝要求每一個員工甚至於管理層都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式及規章制度來辦事,守則制定的規章制度很詳細,強調了遵守制度的重要性。而我們幼兒園工作也是繁瑣而艱鉅的,相信我們也會認真學習幼兒園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在業務方面學有所得,在安全保育方面我們老師也時刻緊崩安全這根弦,嚴格遵守幼兒園安全法則操作才會使學校、家長、社會放心,在考勤方面,做到有事先請假,決不弄虛作假,做到休息、工作兩不誤。當然遵守幼兒園其他制度,讓老師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老師遵守制度,相信對下一代會起到典範作用。老師遵守制度,不但提升了自身的信譽度,更能提升幼兒園的信譽度。

德勝員工守則的讀後感2

《德勝員工手則》,這本書融入了東西方的文化和管理理念,始終貫穿著誠信、敬業、勤勞、愛心的主線,提倡、激勵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及至推進社會主義程序的價值觀。以至於安徽人民出版社的汪鵬生社長都認為透過這本書,使他跨入了現代化成熟管理者的隊伍。

“德勝公司始終不認為職工是企業的主人,企業和職工之間永遠是一種僱傭和被僱傭的關係,是一種健康禮貌的勞資關係。”過去,我們常說職工是企業的主人,用以凝聚職工的向心力,剛看到“德勝”的這種說法,我覺得好奇,甚至覺得離了譜。他這樣說,在情感上首先給職工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既然我不是企業的主人,企業的盛衰與我無關,我只管上一天班拿一天工資,這怎能提高職工的用心性呢?這就是一般中國人的觀念,不敢承認現實和正視現實。“在做戰略的時候,必須要注意人靈魂深處的東西,就是人格的平等,僱傭和被僱傭的關係,並不影響二者的和平相處和相互需要,人格上的平等並不排斥僱傭和被僱傭關係,僱傭和被僱傭關係也不排斥人格上的平等。這是我們中國企業最容易搞錯的地方。”這一敘述給我們理清了思路,我們每位員工都要調整好自我的心態,我們不是老闆,都是自願受僱於雲鬆賓館,雖然分工不一樣,但“職業均平等,敬業比高低”。我們都有義務和職責為僱主盡心盡力地服務,否則,我們就隨時要理解被解僱的現實。

“德勝”的管理是現代禮貌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化的管理。

說他是現代禮貌的管理,是因為他能把大多數是農民工的近千人建築隊伍的素質提高到讓蘇州喜來登大酒店管理層感到驚詫,被同濟大學的學生稱為“農民的臉龐、白領的氣質”。被世界五百強之一的公司定為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讓許多客人到了我們公司就變得很有禮貌,有些人感到很拘謹,走到我們公司裡戰戰兢兢的,拘謹的有兩種:兩邊全是刀槍,還有一種是修養造成的拘謹。我們給客人的是修養造成的拘謹”。設定百部開放式的公用電話,無人監管,員工使用後自覺繳費,這不就靠員工的品德和修養?這不正是現代禮貌管理的具體體現嗎?

說他是人性化的管理,他強調愛心,認為“沒有愛心的人,嚴格地講,就不是嚴格好處上的人”。人有愛心才不會傷害別人,“愛心需要勤勞、誠實做基礎,愛心同樣也要求不走捷徑。”按常理,如果我們某個同事帶病堅持工作,就應得到表揚和獎勵,但在“德勝”一經查證,是要受到懲罰的,因為你不明白珍惜你的身體。“德勝”必須要創造老實人贏天下的氣氛,刁鑽的人讓他永遠見鬼去,“德勝”做到了,“德勝”嚴格將愛護職工幫忙同事與庇護、包容同事區分開來。“德勝”不是慈善機構,但員工遇到特殊困難時,他必須會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

說他是制度化管理,就是他的制度不是拿來做樣貌的,他說“蔑視程式的人,永遠是‘德勝’的敵人”。他規定“釘釘子務必在6寸釘一個釘,就不能在6寸半或7寸處釘釘子,6寸半或7寸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但你一旦放縱,就可能以後在7寸半、8寸甚至9寸處釘釘子,長此以往,你的質量就得不到保證,你對客戶的承諾就將大打折扣,你辛苦創造的誠信就一文不值”。他規定,對犯同等錯誤的人,管理者在處理問題時,務必對你的親戚、同事或你最接近的人,處罰要比其他員工高10%,否則你就違規,將要受到處罰。他規定“無論你是楊振寧也好,李政道也好,無論你是陳逸飛也好,張藝謀也好,只要你在‘德勝’工作,你每一天早上必須要默讀這句話:其實我沒有什麼大的`本事,我只有認真做事的精神”。這就是制度,他也認為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也決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它將隨著各種條件的變化不斷修改、完善。

德勝員工守則的讀後感3

我喜歡積極的思維,好比一顆會讓人鬥志昂揚的神丹,而“禁止”或“杜絕”等頻繁出現的詞往往令人產生壓抑和牴觸的心理,除此之外,“不犯錯”並不等同於“做得好”,所以,我們更加需要被正確的指導引領著,而不是用限制式的條框禁錮我們的行為和思想。

然而,在喜得的自由氛圍中,我們面對的是更高難度的挑戰——對自我發起的挑戰——自主性與積極性,這些都來源於自身的意識和正確的認知。寫到這,我不禁想起曾和女兒一起觀看的宮崎駿先生的動畫片《貓的報恩》,片中的小主人公小春為人善良,救了一隻身份恰是王子的貓而與貓王國結緣,貓國王希望讓她當太子妃以示崇高謝意,正當小春糾結於人和貓的差異時,她來到了貓王國。在參觀的過程中,每當她發現一點當貓的優越性時,身上便多一點貓的特徵,最後竟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貓。然而,她沉迷在享受中,險些丟失了自我,多虧朋友提醒,她猛然意識到自己真正渴求的人生並非如此虛無的存在,於是努力擺脫誘-惑。逃離貓王國之後的蛻變讓同學和家人對眼前不再毫無主見的小女孩刮目相看。很多時候,希望並不是來源於客觀世界的種種條件和機遇,而是來自我們的內心,只有內心足夠強大,才能擁有戰勝艱難困苦的力量。反之,當一個人內心不再相信前途時,即使客觀條件再好,也無法通向成功的康莊大道。你可以享受,可以沉淪,但你同樣可以奮鬥,生活是公平的,差異就在於你自己——這都是我所熱愛的家庭和工作教予我的,而家和公司同樣是因為有了大家的信任、付出和堅持才讓我有了無差別的愛的享受,這溫暖,厚重而輕盈。

在集體中,個人作為渺小卻重要的一員,雖然往往不能左右集體的走向,卻也不能因此喪失自己的價值和判斷。有時候,當你多保留一些自己的思考,那麼集體的錯誤行為也會得到及時的匡正。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獨到而成熟的見解和敢於表達的勇氣,溜鬚拍馬和見縫插針等一些看似是“會做人”的行為恰恰與誠實正直相悖。無論我們在什麼崗位,做著什麼工作,我們第一要做好的就是對自我的完善,這是美妙的過程——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若是能言行一致,用同樣的標準時時衡量自己,那“三好員工”同樣是我們一輩子的榮耀!

《德勝員工守則》毫無疑問地強調製度化管理的不可替代性,令人不由不感嘆其扞衛制度之不可侵犯性的堅決態度。守則所制定的規章制度,瑣碎,像中國小生守則,甚至詳盡到了刷牙、洗澡、理髮的次數、不得出入網咖”等條文,要求每一個員工甚至guǎnlǐ層都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初看之下,讓人覺得十分苛刻,缺乏人性化guǎnlǐ的意味。但是看到關於企業文化的篇章,看到聶聖哲總監的講話記錄,慢慢有了這樣的感覺,這些瑣碎的條文,苛刻的紀律,對於德勝集團來說,十分重要,是成功的基石。嚴格而瑣屑的規定,是為了形成一種習慣,一種認真負責的習慣。對於一個大部分員工脫胎於最樸實的農民的企業而言,這些詳盡的條文顯然不是可有可無的。而德勝公司“長著民工的臉龐,卻有著白領素質”的員工,也恰恰成了這些“繁文縟節”合理性的有力佐證。這種制度的約束形成了一種良性迴圈,習慣成自然,自然成文化,這是一種從個人到個人的迴歸。這種迴歸對於德勝集團來說,十分重要,是成功的基石。

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單位、一個企業,都必須有一個與形勢發展相適應的制度。只有遵循這個制度,我們才能引領時代潮流,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德勝公司的崛起,同樣也是一個有力的佐證。制度對於一個不自覺的人而言,或許是一種制約、一種束縛;而對於一個自覺的人來說,則是一種激勵、一種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