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別在最好的年紀滿足於做自己美文欣賞

文學 閱讀(7.94K)

95後的實習生小蒙一早把我拉進會議室,委屈地求我:姐姐我求你了,我真的不想去做銷售,只要能留在專案部,加班出差我都願意,我昨晚一夜沒睡著,覺得我也沒做錯事呀,為什麼要把我趕走?

別在最好的年紀滿足於做自己美文欣賞

我跟她解釋了半晌,比如每個新人經過培訓都有可能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門,比如我們的銷售部也用不著賠笑和陪酒,比如她表現出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更適合前端的銷售而不是跟進……

可她始終堅定地搖頭:不行啊,我不合適。

我跟HR協調之後,應她所求把她留在了專案部,這個小姑娘拉著我千恩萬謝,可我覺得有點惋惜。

她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很優秀的明星銷售呢,她或許會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樣木訥和內向。

很多時候,我們身在局中,只能看得到那些已經被確認過的東西,而有關自己的潛質和潛力,一無所知。

在這個時代,我們太容易弄懂自己了。

從帶點迷信因素的星座,到專業詳盡的性格分析,再到高大上黑科技的基因檢測,從那一組一組的資料和曲線中,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有關自己的那個座標。

我們在層層資料中確認與自己相符的那個點,又因為深信不疑,將這個點無限放大,成為貼在自己身上的一個標籤,風吹雨打不去。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自我一致性。

凡是我們相信的,我們會不遺餘力地蒐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凡是親口說出的,我們會費盡心思維護乃至證明它。

我們被標籤定義,然後反過來證明那些貼在身上的標籤,那些幫你弄懂“你是誰”的資料和分析,像是一條輕而易舉就能找到的捷徑,但同時,也讓你失去了看到新鮮風景的可能。

第二期的《奇葩大會》上,來了個叫劉可樂的女孩,我在前一期的預告中看到她簡短的自我介紹:我叫劉可樂,躁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我原以為那會是一場類似“何為躁鬱症”“躁鬱症的種種表現”以及各種死去活來的'科普式現身說法,可是並沒有。

她只是輕描淡寫地介紹了有關躁鬱症的基本常識,更多的時間,是講述在自我治癒和幫助他人途中的心路歷程。

最打動我的,是在最後一段她講到的那個小細節:每次在看心理醫生之前會做一個測試,測試的最後有兩道題——你覺得你有雙向情感障礙嗎?你覺得你需要治療嗎?題目的下面有三個選項:

是的,我覺得我有;

可能吧;

我覺得我沒有,不需要治療。

聽起來很奇怪,好像病理上的躁鬱症不過是自己說有就有,說沒就沒的一道選擇題,而當她第一次選擇了最後一項,她的治療師告訴她設計這兩道題目的初衷:你到底還在不在乎你對你自己的看法?

是拿著一個已知的標籤就黯然離場,還是去追求一個嶄新的可能。一個人是他自己,帶著他所有的優缺點、性格、習慣等出廠設定。但一個人同樣可以成為比自己更好的人。

自我的心理暗示何其強大,只要你不滿足,只要你不停下,就永遠有機會突破現有的殼,走向更遠更亮的地方。

很喜歡宋涵的那句話:你懷裡的自我,是玻璃缸裡的金魚,生怕一碰就會掉在地上再也無法補救,還是更像一隻兔子,這隻兔子會長大,會變化皮毛的顏色,甚至會跳出去撒野,但它永遠屬於你。

它機靈好奇而又不改初衷,它想擁有更大的視野,保持對這個世界最真實的判斷,哪怕真實意味著,推翻曾經自以為是的事實。

做自己沒什麼了不起的,真正厲害的,是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畢竟這世上最遺憾的,從來不是求而不得,而是你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