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幼教讀書筆記

文學 閱讀(1.16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教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教讀書筆記

幼教讀書筆記1

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有了書籍才使我們的話語有了意義,讓我們的存在有了價值。好的書當然是要精心細讀,細心品味。讀好書有如品嚐美味食品,只有細細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養才能充分吸收。

最近我仔細拜讀了吳放老師的《和孩子一起跳舞》。書中作者將自己的教育生活以簡潔樸素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故事,書信的形式娓娓道來,讀起來倍感親切。書中介紹的一些方法,有時能輕而易舉地解決我遇到的一些困惑。看完此書使我感受到了幼兒教育工作的多姿多彩,同時也使我對幼兒教師這份平凡的職業有了新的認識。

曾經,在我的腦海中無數次閃過這樣的想法:幼兒教師是個辛苦而又不被人理解的職業:每天早上七八點到幼兒園開始忙碌,接待家長、組織活動、開會、學習、看午睡……一直忙到了下午四五點鐘,有時還要加班佈置環境,晚上還要做一些文案工作,做得很苦,做得很累,卻有時得不到家長的認同和理解。有些家長甚至會經常抱怨老師沒有很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有時僅僅是為了孩子的褲子穿反了或者是鞋帶沒有繫好。

但當我仔細閱讀了吳放老師的《和孩子一起跳舞》後,我的想法就徹底變化了。換個角度看待問題,我發現其實我們並不是這麼辛苦、緊張而又忙碌的工作著,我完全可以讓孩子們的所思所想,讓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成為我快樂工作的動力。原來,快樂的工作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孩子還是孩子,我還是原來的我,原來痛苦和快樂只是一個想法的轉變,只是那麼一點點的改變。

當我驚奇的意識到後,我真的發現,我的工作中處處充滿著歡樂和甜蜜。有時,當我午餐過後,拿著書在孩子旁看時,不知不覺中,我的身後躲著幾個小傢伙笑著給我敲背呢;有時,當和孩子們一起到大型玩具處玩耍時,孩子們不時傳來叫我一起來玩的親熱叫喚聲;有時,當家長們從我手中接過孩子的衣服真誠的對我說謝謝……這些讓我興奮不已,原來快樂地工作可以是這麼簡單!

讀了這本書,真的是受益匪淺,我一定會懷著“我孩子一起跳舞”的情懷投入到以後的工作中。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保持一顆童心,學會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幼教讀書筆記2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願以償。心理素質好的豁達開朗,沉著應對,於是成功了;心理素質差,煩惱纏繞,難以自拔,於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智商),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個小改變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寶,對他的改變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那麼驚喜。孩子年紀小人生的路還很漫長,我們不要給以孩子過高的期望。其實,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沒有必要總去和別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在他實際的基礎上發展,而不是作別的孩子的複製品。所以當他學會寫第一個字。講第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們應該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把他的過去和現在拿來進行比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進步和改變我們都要真誠地給孩子鼓勵和支援。不要吝嗇你的那句“你真棒”雖然他寫的這個字在你的眼裡寫得不是很好,遠遠達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為愛他關心他養育他的父母,更不應該有這樣消極的想法。應該用你的溫暖去呵護他成長。

其實,孩子們每天都在尋找別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調皮鬼一類裡的孩子,為什麼他們總是在犯錯之後還是改不過來?其實他們的心並不是真的很壞!一直想和老師作對!而是我們給了他們認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這麼想的:大家都不喜歡我,連老師都說我不聽話。乾脆壞到底吧誰也不敢來惹我!這樣總比悶著好。這樣的例子我身邊也有發生:我班有一個小孩很好動,跟人家接觸的.時候動作特別粗魯,常傷害到別人,他的力氣也比較大,常喜歡起腳踢向別的小朋友。他的行為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奈的發洩,因為大家都不跟他玩所以心裡很難受。本文出自點子其他老師對他的態度都是很嚴厲的。有一次,我上課我故意點他起來回答問題時,發現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誇張地表揚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來他像變了一個人很安靜專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讓讓他把教室裡的油畫棒盒疊好,他一個人忙得滿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疊整齊!之後還問我“老師,還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的嗎?”當時我對他的舉動感到無比的震驚!確實,我給他的信任讓他感到很自信和驕傲,因為老師已經認可他是個能幹的孩子了!

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常告訴孩子們,你真棒!

幼教讀書筆記3

最近我在認真拜讀伍香平的《幼兒教師易犯的150個錯誤》這本書,讀完之後這本書中的內容,所出現的錯誤及案例讓我深有感觸,這些錯誤不正是我們現在也正在犯的錯誤嗎?回憶我兩年的幼教工作生涯我深有感悟,以前我教育幼兒的行為與方式,對教育和保育的認識是毫無錯誤的嗎?這使我陷入深深地沉思中。

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本書的第二個環節“晨間活動”,放羊式的晨間活動組織方式——孩子來園後,老師帶著幼兒走出活動室,交代規則之後,大手一揮,自己去玩吧,然後就幾個老師三五一群的聚集聊天說笑,玩手機等等。

忽視與家長的溝通——幼教工作室需要家園合作的,而晨間活動是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的最佳時機,通過晨間談話活動來告知家長幼兒的在園情況及家長需要配合的工作等等,這些環節在我們身上不是也體現了嗎?這些錯誤環節不正是我們工作的折射點嗎?

早操內容單一缺乏變化,我們幼兒園的早操基本上是一年才變換,有時可能更久,天天如此幼兒就沒有興趣了,他們感覺天天這樣,見怪不怪了,沒有興趣了,有時甚至動都不願動了,站在那裡自己玩自己的,如果老師叫了他的名字,他才敷衍的動一下,他們已經完全沒有興趣了,也達不到晨間鍛鍊的目的了。

通過讀完這本書,看了這個晨間活動環節及老師給的建議使我明白了晨間活動要有計劃,一日活動皆教育,晨間活動也是教育,既然是教育就一定要有方案有計劃,晨間活動組織方式要改變,晨間活動內容要更新,一年都是一套早操,孩子們就慢慢的失去了之前的新奇,變成應付了,那樣早操就毫無意義了,我們可以定期更換早操,或是讓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我們的早操編排。

對於上述的錯誤,可以說是在我們幼兒園全面覆蓋,需要們逐步的去改正,這本書是幼兒教師觀察幼兒,反省自身,提高專業知識專業成長的有力工具,我們要懷著虔誠的心態來面對這一特殊的教育——幼兒教育。

幼教讀書筆記4

今天我閱讀了《撥開教育的責任》中《標準不能只有一個》這篇文章,文中說到每一個兒童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會呈現不一樣的特徵,他們既有共性也有個性,而正是因為不同的個性,才成就了這個世界的五彩繽紛。

這就是說每個孩子都有其特殊性,我們要從孩子的本身出發,以理解的心態去詮釋孩子的一言一行。

曉頻是一個輕度弱智的孩子。她剛到幼兒園時什麼都不會,也聽不懂老師說的話,什麼都要老師幫忙,平時總是會大喊大叫摔東西,有時也會打人,還經常亂跑。

由於她經常這樣無理取鬧搞破壞,我也漸漸的習以為常,慢慢的把她忽視了。記得有一次開展打擊樂的活動,我給每個孩子發了樂器,惟獨沒有發給她。當我在上面講要求時,曉頻突然在下面大喊大叫起來,顯得十分煩躁。我怕影響其他孩子正常上課,於是我便把她送到了辦公室裡,請搭班老師看著。

在那之後,這樣的情況還是時常會出現。就在我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才好時,搭班老師的一句“現在的曉頻和剛來的時候的她比起來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讓我突然醒悟了。從這時起,我便重新開始關注起徐曉頻來。對她的生活、學習更加的關注,試著去了解她的性格。我發現,原來她發脾氣不乖時都是有原因的。亂倒積木是因為有人去搶她的積木或不准她玩積木,上課時大喊大叫是因為她也想像其他孩子一樣學習。慢慢的,我開始越來越瞭解她,也能理解她了。

從那以後,我發現了她越來越多的可愛之處,她總是希望和別人抱抱,有時也會來親親我,我也經常親切的稱呼她為“頻頻”。我也發現其實她並不比其他孩子笨,她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每次我上音樂課她都學得特別認真,也能比較好的演唱部分歌曲。當我放音樂時,她總會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特別可愛。每次上打擊樂的課時,我也都讓她一起參加,她總是特別高興。一開始她不懂,總是亂打,漸漸的也有了點進步。頻頻還認識很多字,其實她是個挺聰明的孩子。現在我跟她講話或對她提一些要求,她都能聽得懂,照著做。頻頻的進步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真慶幸我們沒有放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