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為責任加油經典散文

文學 閱讀(3.06W)

日月如梭,斗轉星移,在這個秋冬交替之際,第17個記者節又悄然而至。窗外,夜色深沉,秋雨淅瀝,寫完一篇採訪稿併成功傳送到報社郵箱後,面對電腦,我的心情卻仍然像潮水般起伏不定……

為責任加油經典散文

記者節,我有話要說——

首先,我想對一路陪我走來,幫助我,督促我不斷進步的新聞界前輩們說聲“謝謝你”!

現任《山西廣播電視報 臨汾週刊》總編輯的崔海昀大姐是我剛進報社時,第一個帶我採訪的人。那次,我們採訪的是一位世界健美操冠軍,第一次面對採訪物件,我緊張的大腦一片空白,都有點語無倫次了,海昀姐見狀,不動聲色的接過話題,開始引導對方展開訪談,才始得采訪得以順利進行。後來的日子裡,我和海昀姐又無數次上山下鄉,結伴採訪。我們的足跡遍佈臨汾周邊十多個縣市。在此期間,海昀姐不但手把手教我寫新聞報道,而且在生活中對我也是關懷備至。直到現在,無論遇到什麼事,我第一個想到的總是她。因為在我心裡,她永遠都是一位善良熱心的好姐姐,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

《山西日報、生活週刊》編輯安奮偉是一位對我來說非常熟悉,卻又從未謀面的老師。因為工作的便利,我採寫了很多人物通訊報道。每次有稿子在《山西日報 生活週刊》刊發時,做為本版編輯的安老師總會提前打電話給我,指出文章中不足的地方,指導我如何做進一步修改。有時,甚至親自動手幫我調整文章佈局。經她編輯修改後的文章讀起來,總是讓我有耳目一新,恍然大悟的感覺。比如《打工農民義救棄兒》、《為折翼同窗療傷》《“鹹菜哥”傳遞愛》等,每次有稿子在《山西日報》發表,對我來說都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提高的過程。

其實,我想謝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身為作家著作等身,卻一點架子都沒有,多次帶我外出採訪,並指導我寫作的原臨汾市文廣新局副局長王友明,還有一手把我帶進新聞行業的.原《山西廣播電視報臨汾週刊》總編趙學軍,以及我多年的同事們……一個記者的成長,如同一篇篇文章,有多少新聞前輩的陪伴、指點、修正,才有我們從稚嫩走向成熟。所以我常想,如果將來有一天回憶我多年來的記者生涯時,他們必定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他們都是我工作生活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接下來,我想對我的女兒點點說一聲“對不起”!

眾所周知,選擇記者這個職業,就意味著要四處奔波,行蹤不定。這一點,對於父母都在媒體工作的女兒點點來說,更是深有體會。記得在她還很小的時候,有一年為了給我過生日,小小的年紀的她守著蛋糕眼巴巴的等我,從早上一直等到深夜。可是那天我恰好下鄉採訪,回家時已經半夜時分。女兒在睡夢中醒來,看見我的第一句話是:“呀,媽媽回來了!祝媽媽生日快樂!”那一刻,我忍不住淚水潸然而下。

如今女兒已經是一名身材高挑,聰明伶俐的高三女生了。因為工作忙我們無暇照顧她,有時,長長一個暑假,就只能留她一人在家。所以,和別的同齡孩子相比,她要顯得成熟得多。她會做飯,會洗衣服,會自己收拾家……當別人誇她能幹時,她總是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我這都是被逼的!”可是每次聽到她這樣說,我的心裡總是會湧起一種特別複雜的感覺,有辛酸,有愧疚,也有欣慰。

最後,我想對自己說:“加油!”

記者,是個苦樂相伴的職業。說實話,最初選擇記者這個職業,只是出於對文字的喜愛。所以,很多年前的那個春天,當年輕的我第一次走進電視報編輯部時,還是滿腦子不以為然。我以為一切都很簡單,很輕鬆,新聞寫作就像平日裡寫的小散文,信手拈來。但現實很快就給了我迎頭一擊。我在採寫一篇新聞稿時,錯把“七千萬”寫成發“7000千萬”。報道刊出後結果可想而知。當時,分管我們報社的王友明局長曾為此鄭重告誡我,說:“記者是個不允許出現錯誤的職業,你說錯一句話,寫錯一個字,印到報紙上,那可就摳都摳不下來了!”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敢忽視新聞採訪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篇稿子完成,我都要反覆校對,修改,力求表述正確無誤。

有人說,記者這個職業是一個需要性格也印證性格的職業。參加工作以前,我的性格一直以懶散著稱,但自從當上記者後,特殊的工作要求,讓我逐漸變得認真勤快。為完成一項重要的採訪報道,我常常要通宵達旦地趕稿子。有時遇到難寫的稿子,心中就像壓著一塊石頭,寢食難安,連晚上做夢都在夢見寫稿子。經常在半夜時分,靈感突現,就會馬上爬起來寫,生怕一覺醒來忘了……

由此可見,記者這個稱呼背後是無數的艱辛和付出,但在完成一個個報道任務,看到自己的作品變成鉛字奉獻給讀者時,我心中升騰著的那種欣慰和自豪——是辛勤的汗水凝結的收穫,是夜以繼日的勞作後的甘甜,從心底油然而生!

記者,是我的職業,也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