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經典散文:從社會看誠信

文學 閱讀(2.4W)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華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質,是一個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而誠信已傳承數千年,誠信典故比比皆是,而關公就是影響最大的中華誠信美德的代言人。

經典散文:從社會看誠信

徐州兵敗,關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張遼以“三便”勸關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關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約’:一、今降漢不降曹;二、請給二位嫂子俸祿,單獨居住,不論何人不許入門;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辭曹歸劉而去,三者缺一不可。“土山三約”正體現了關公對漢室,對劉皇兄的忠誠,在文字上約法三章,表明他對兄弟桃園結義承諾的踐約之志。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中說:夫信者,人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誠信,是人的法寶,因為國保於民,民保於信。君無信用不能使民,失去民心則不能守國。所以古代聖王不欺四海,五霸不欺四鄰。善治國者,不欺其民;善齊家者,不欺其親。可見,誠信在治國齊家中是何等重要。

而如今呢?在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景下,誠信卻變了味道,似乎中國人大多都丟棄了所謂的誠信,遺棄了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智慧。我們經常會看見:在大街上某某暈倒了,卻沒有人去扶,或者敢扶;某某為了個人的私慾賣著良心說話,某某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違背了道德底線;某某向別人借錢說好了到期就還可是還要讓人跟著屁股要債,就在前幾天,雙十一購物出現了很多假貨,很多人退貨的現象……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折射出現在中國社會道德存在很多嚴重的問題。

而黃宗羲《孟子師說·卷七》曾說:誠則是人,偽則是禽獸。誠信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之一,只有人具有誠信美德,而禽獸則是不講誠信的。如果人只求物質私慾而不講誠信,就是失人性的禽獸行為。難道我們都真的願意成為禽獸嗎?被國外人恥笑嗎?

不過,如果你經常留意一些大型企業家、成功人士,你總會發現在他們身上,永遠把德商放在第一位,誠信則是他們立身之本。

古語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誠無偽,才可使內心無愧,坦然寧靜,給人帶來最大的精神快樂,是人們安慰心靈的良藥。人若不講誠信,就會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彼此無信任感,後患無窮。正如《呂氏春秋·貴信》篇所說,如果君臣不講信用,則百姓誹謗朝廷、國家不得安寧;做官不講信用,則少不怕長,貴賤相輕;賞罰無信,則人民輕易犯法,難以施令;交友不講信用,則互相怨恨,不能相親;百工無信,則手工產品質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見失信對社會的危害何等大啊!

綜觀而言,誠信對於自我修養、齊家、交友、營商以至為政,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見誠信在人類社會非常重要的。

誠信是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他是一個講文明的人。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人人都要從自身做起,呼籲這個社會講誠信,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

誠信是為人之道,更是立身處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