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春節裡的浪漫事-愛情散文

文學 閱讀(2.33W)

猴年春節裡,有一則上海姑娘隨男友到農村吃年夜飯,面對現狀後心理崩潰連夜分手的新聞,引爆了社交網路。有人痛感區域差別、貧富分化;有人歷數年節禮俗,家庭教養;還有些一批憑弔鄉愁的人轉而高談闊論起門當戶對的話題。我在春節裡也帶著城裡妻子回到鄉村,我們卻有另一番甜蜜收穫。

春節裡的浪漫事-愛情散文

我妻子最近著迷民間木板年畫等傳統工藝品,獲悉我的爺爺堪稱這方面半個專家,纏著要請爺爺帶路,調研一些我認為是封建迷信而不屑一顧的民俗。爺爺就拉上奶奶乘著孫媳婦的車在鄉村裡穿梭,邊探尋民俗,邊走訪老友。我做方言翻譯,樂在其中。

80多歲的爺爺搗鼓年畫、紙馬多年,在20多年前為幫小兒子頂替城鎮戶口提前退休,就開始這項事業。爺爺有祖傳的鐵匠手藝,解放後鐵匠鋪收歸國有,學過半年私塾的爺爺就轉型為國營鐵器工廠職工,靠工資養活4個兒子。他的大兒子娶了那家鐵器廠會計的女兒,就是我父母。爺爺退休後,一雙擺弄鐵器的手,轉行拿起了毛筆、刻刀,跟著古鎮廟裡和尚抄寫佛經、雕刻影印紙馬的木板。後來寫春聯、剪刻有複雜圖案的'畫。在奶奶開的雜貨鋪裡,爺爺的作品最暢銷。舊時候,婚喪嫁娶的禮儀風俗裡,似乎少不了這些元素。

隨著人口的外流、習俗的變遷,年畫、紙馬等民俗在千年古城如皋的市場空間越發狹窄。我們拜訪的幾戶人家,也算是爺爺民俗產品供應鏈上游。如皋九華鎮龍舌鄉的楊夕照家族,年畫和紙馬的印刷已經不再用木板,更不用人工,用機器。我妻子調研的卻是那些撇在一邊塵封了的木板。終於在一些家庭的犄角處,尋寶似地找到一些雕刻細膩的木板,老少同喜。走訪到白蒲鎮勇敢鄉的陳松濤家,他拿出一堆刻畫木板,我妻子如獲至寶,照相機拍攝不停。老人還拿出一本書——東南大學陶思炎教授贈給他的一本《江蘇紙馬》,裡面有一些介紹他的內容。

我在這次調研後,發現以往不屑一顧的紙馬,居然有如此成體系的神仙圖案。有玉皇大帝、如來佛祖、龍王等,還有36位神仙濟濟一堂,畫在一張紙上。牛欄、豬欄、灶王、土地神專業分工明確。如來佛祖、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神仙可以拋棄宗教差異,為了一個革命理想走到了一張紙上,神仙表情往往嚴肅認真,煞有介事在念咒。我妻子居然能將整體圖片體系牢記於胸,讓我聯想起邏輯上能自圓其說的好萊塢科幻阿凡達、哈里波特等,毫無疑問,老一輩留下的文化遺產,好好消化吸收,一定能轉化成超級IP原創版權。爺爺說,人一輩子其實幹不了幾件事情,那些神仙就懂,只專注做好自己擅長的、對別人有用的,就行。

望著花花綠綠的年畫,那些各管一攤的文神、武將,我也開始走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