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大不了讓他三尺唄美文摘抄

文學 閱讀(2.83W)

一件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智慧與修為。同樣的一件事,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會寬容地對待,表現出的大智慧令人景仰;而有的人則會錙銖必較,不僅傷害他人,甚至可能會因為這件事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大不了讓他三尺唄美文摘抄

明朝末年,有位進士出身的大官僚,才氣也有,權勢更是大。有一次,他家與鄰居為了一點地基發生糾紛。接到家書,他認為自己身為朝廷命官,倘若不打贏這場官司會有辱自家門庭,便立即寫信指示家裡人,對“祖宗遺業”,應該“寸土不讓”。同時,他一面串通當地官府,官官相護,仗勢壓人;一面竟然唆使惡奴家丁對鄰居大打出手,還殘忍到將對方上到七八十歲的老婆婆,下至二三十歲的少婦姑娘全部“剝褲搗陰”,肆意侮辱。結果因為影響惡劣,引起公憤,老百姓對他家群起而攻之,並對其予以“民抄”(即非官方組織的抄家)。

同樣因為家人與鄰居爭地,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張英所表現出來的品格和風度與這位官僚大相徑庭。張英老家宅前有塊空地,與吳姓為鄰。吳家蓋房時,越過界線,侵佔了張家土地。家人於是修書到京城,希望張英出面干預。可是這位張大人“宰相肚裡能撐船”,見信後,只寫了四句打油詩寄回,再無其他表示。詩云:“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詩,心領神會,於是決定讓出三尺地基來。吳氏見狀,心想明明是自家過分,張家卻能如此對待,便深感其義,於是也往後退讓了三尺。雙方退讓留下的.這六尺地,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後人稱之為“六尺巷”,至今猶存。事情就是這樣: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

同樣是為宅地糾紛寫信,為什麼有人能夠寫“讓他三尺又何妨”,而有人卻咬牙切齒寫下“祖宗遺業,寸土不讓”呢?這就如本文開頭所說,是人的智慧與修為所決定的。那些看起來“輸”的人其實是“以退為進”,最終能和平地解決問題,留下美談。那些“輸”不起的人則徒生一肚子怨恨,最後鬧得不歡而散,誰也沒得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