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女人讀書-經典散文

文學 閱讀(1.96W)

女人愛讀書,是件好事。許多學者和書籍都提到讀書的好處,勸人要多讀書。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之於女人甚至是另外一種更為長久而有效的美容。君不見有一些年近五十的中年女人比起許多二十歲的青春少女的美更有過之而無不及,讓人一見傾心,心嚮往之。此美,美在大方沉穩,美在雍容有度,美在深具內涵,美在人生在握。

女人讀書-經典散文

可是,作為普通女子,書讀多了,沉迷於其中,是否就好呢?

如果是漫無目的地讀書,讀雜書,那麼讀太多的書並不是件很好的事。大凡喜讀書的女人,必定是愛幻想,不滿於現實,浪漫而不切實際者居多。書看得越多,心思越沉,越不利於她生活的真實和為人處世的實踐。

古代提倡女紅,閨中針線,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事。女子在日常瑣事中經受一針一線的磨礪和細緻溫柔的薰養,便教會她怎樣做一個真正的女人,怎樣安於本分,過好平實的日子。《紅樓夢》裡薛寶釵勸林黛玉的話:書看得多了,以至移了性情就不好了。女子最應安於本分,該做些女人該做的針篦線頭之類,這樣才不失女子本色。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薛寶釵在我印象中不過是一個“人面俏”玩得非常高明的人,奉上壓下,精通人事而已。但是她的這幾句話卻實在是曹雪芹通過薛寶釵之口說出來奉勸天下女子的:不要被書移了性情。

林黛玉雖是才華橫溢,性情奇殊,薛寶釵卻勝在了氣度與平凡。黛玉之悲在於她走入了書中,再也無法走出來。終因太耽於完美的幻想,不能自已,無法排解,鬱積於內,不得釋然,終不幸青年夭折,令人嘆息。而青年演員林曉旭自小便入戲太深,又何嘗不是為書所耽誤。中國人的心理向來最是強調善終和圓滿。林曉旭後來在現世裡再怎麼成功優異,擁有過人的低調的輝煌,可是,不能得享天年和善終,終是讓人扼腕長嘆。佳人已乘黃鶴去,仙姝終入仙姝林。但願這一點點淺見沒有驚擾了曉旭的安息。

一部紅樓,讓古今多少女子沉入其中,自憐自艾,不能自撥。傷懷而不能遣,憂鬱而不能樂。而古詩詞中的傷情之作也曾風靡一時。不知道那些曾經脆弱沉迷的`心在現世的殘酷裡經過了多少的挫折與打磨才得以清醒過來。因此,《紅樓夢》一書,雖知它吸引力巨大,我卻再不敢輕涉,不敢再次看進去。如果沒有進退自如的能力,還可以稍具一些自知之明。

女人有時候也可以與男人一較高低,但是女人永遠不應該忘記自己作為女人的本色。回到家裡,就該拿起女人該做的事。例如織毛衣就是一件能體現女人本性和耐心的手工活。女人在織毛衣的過程中,一針一線,均馬虎不得,耐煩細緻,專一地操作,多少煩惱和心事都交付於編織中去了,毛衣織就,又是一個爽朗的天,該做什麼做什麼。上班、買菜、帶孩子。安於平凡的每一個實在的日子,不必做無謂的幻夢。正如女人的活命之根在腸,需要素食與纖維一樣,女人只能做女人該做的事,吃必需的瓜果蔬菜。與男人一樣想幹一番事業的女性也許會在心裡指責我滅女人的志氣。可是,看到很多在男人的世界裡艱辛跋涉的女人,即使取得一點點成績都是付出了驚人的代價,終不免得不償失。

其實到最後,真正能獲得成功的女中強者,必定是自身努力與順其自然相結合,且堅持了女子淳正本色的女人,她也必將會是一位不失女性溫柔氣質的巾幗。而這樣的頭腦與生命內涵卻並不是雜書能夠浸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