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與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散文

文學 閱讀(3.13W)

回孃家已有一週之餘。細數短短數日,我不僅改掉了手機依賴症的毛病,曾經早飯將就、熬夜晚起的不良作息也“隨遇而安”地調整到了正常。於是,我神奇地發現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那些一貫紊亂的生物鐘不但能夠回到正規,就連吃不下早飯、睡眠質量差、失眠的“頑疾”,竟然也不治而愈了。

與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散文

雖然父母對微信、網路略懂並有所使用,但多數時候跟家裡其他老人一樣,對很多年輕人沉迷網路、整天機不離手感到頭疼。於是從回家第二天起,我就打算外出儘量不帶手機,減少看手機的次數,暫別網路。雖然前兩天堅持下來有點難,但是發現不帶手機不帶網路,對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和障礙。於是很快地戒除了手機病,三代人在一起,零碎的生活有了人氣,瑣碎之事成了每天的家常話,日子倒也不覺無聊。

父親說,他上班的地方見到兩個男孩上網上的讓人看了心慌,吃飯的間隙看手機,走路上下樓梯眼睛也不離手機,上廁所的幾分鐘時間也要消磨在手機上……然後說我們的孩子在這方面還算好的,還沒有那麼大的癮。我心裡沾沾自喜,幸好剋制了兩天戒掉了手機依賴症。我知道他們並不是看不慣年輕人的網癮,而是覺得能夠把那些無聊、浪費的時間用來陪父母說說話;能夠把心思用在其他事情上,愛護眼睛和身體,都比那些虛無的有趣更有意義。像從前在家一樣,跟父母聊聊外面的事情,聽他們說說單位的事情和退休後的生活規劃;隨他們去菜園走走看看,晚上一家人坐門外納涼;或者看會電視然後各自睡去。父母含蓄不愛表達,我一直是內斂話不多的性格,一天一天,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過著。雖然一開始會感到有一點長期不見的微妙的疏離感,但寶寶的存在就成了一家人親密的融合劑,更拉近了親情的距離。

看著一歲多的寶寶口齒不清地叫著“姥姥、外外(外公)”的可愛勁,和每一個憨態可掬的'樣子,父母和我的歡聲笑語裡,洋溢著家庭的溫暖,和對孩子的愛。母親說,我小時候也是生就跟寶寶一樣的一張臉,還說好像還存有我一歲多的照片,只是多年不翻不知道還在不在,也是這樣一個胖胖圓圓的小臉,高高的顴骨,稀疏的柳眉單眼皮。一句平常的話,除了溫暖還是溫暖。深知孩子小時候的變化有多快,尤其是臉龐的改變,新生兒的相貌對於作為母親的我來說,腦海裡依然是模糊的。而能夠幾十年還清晰記得孩子從零到一歲時的樣貌,大概只有母親吧。她說的照片我從沒見過,我想那是已經存在她記憶裡的幼稚吧。看著眼前的寶寶,似乎就看到了幼時的我,匆匆幾十載,青絲變白髮,我們蹣跚學步、哭泣歡笑的樣子似乎還恍惚眼前熟悉如昨,在父母面前很多時候我們還像個孩子,轉眼間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孫子已經在跟前轉悠,就像《時間都去哪了》所唱的,養兒方知父母恩。

他們總說我吃飯少,不好好吃早飯,愛熬夜,不注意養成的壞習慣。我偏說多年的飲食習慣就這樣,飯量小,生就的瘦子,睡眠也是帶孩子熬夜時留下的後遺症。母親卻埋怨我就是因為長期吃飯少才導致的弱不禁風面黃肌瘦,試著每天多吃點吃好點,慢慢地把腸子撐大了,飯量就上去了,人也會隨之變的面色紅潤有精氣神了。我多是笑而不言,其實心裡是完全不認同她的說法,不管從審美還是健康角度來說,我們的看法永遠不同。自離家後,已經聽她說過多次這樣的愛的勸告,只是她沒有了以往的責備,我也不會再因意見不統一而跟她反駁。也已習慣了這樣每次回孃家父母都是提前幾日不嫌勞煩地趕集拾掇,為了能好好地給我改善生活“換腸子”。知道我帶孩子不易,他們總想我一回家就能好好歇息,只管好吃好睡管好孩子。而我卻多是抱怨在家的各種不適,比如睡不好、吃飯用的碗太大飯盛的多、小孩不好好睡覺太氣人。往往過後又會後悔,後悔自己的不懂事和口無遮攔,雖然明白他們不會計較這些。都說我們總是容易傷害身邊最親近的人,因為太過熟悉和心無設防。愈加明白就愈覺得不捨,不捨父母的老去,不捨他們對孩子剛剛建立的依戀被我忽然又抽離出他們的生活,不捨我們在一起的日子越來越少。儘管還會孩子氣,可每次回孃家住的時間不知不覺間延長了一天又一天。

婚後,能這樣跟父母呆在一起的時光是越來越少了;隨著孩子長大,以後能在一起的時光也越來越有限了。我和弟弟各自成家以後,與父母的相處就總是聚少離多。曾以為還有時間,等有一天過的好了,就接父母跟我們一起住,能讓他們有機會好好享受,過一過養尊處優的生活。結果不是理想難以兌現,而是由於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他們寧願守著空空蕩蕩的大房子,卻難以習慣城裡那種樓層封閉空間狹隘、白天喧鬧晚上晚睡無事可做的狀態。去我們家父母總是匆忙而歸嫌住不住,更不習慣不用動手、大小生活都用網上訂購服務到家的方式,便捷的生活讓他們感到懶散和沒有用處。他們不是一定要有事情做,而是想要被孩子們需要,還能夠體現他們愛的行動。於是一回家,我和寶寶即使多半是被他們伺候公主般地勞碌著,他們也欣喜地希望我們能夠在家多住一天,再多一天。

鄉下人都是多年如一日地過著早起早睡,三餐一樣正式對待的生活作息。我回家後,由於早睡早起、吃飯定時定量,從一開始為了完成任務似的不情願裡,飯量也開始與日俱增,竟然能夠跟父母一樣每餐一大碗飯輕鬆搞定。不知是夜晚靜謐還是早睡的原因,竟發現我能從晚上9點多睡到早上5點多,曾經試過各種辦法都對抗不了的失眠狀況居然就這樣恢復正常。

父親喜歡孩子,一歲多的小寶正是好玩可愛的時候。下午五點多聽到門外摩托車的聲響,小寶就呼喚著向門口跑,哇哇有語跟父親打著招呼。父親滿臉堆笑,總要忍不住抱抱親親出去轉悠一圈。看著他們的親密互動,一種溫暖在心裡蔓延。而我小時候也是在父親的肩頭、背上甜蜜長大的吧,那時候不知道也沒想到過關於幸福這回事,等到明白懂得的時候,我已經長大到不再拽著他的一衣角攀著他的大腿撒嬌嬉鬧,也不再跟屁蟲般地圍著他喋喋不休漫無邊際,直到跟他的話越來越少有了隔閡。當聽到身邊有人說孩子十多歲還整體天黏著媽媽寸步不離,就覺得特羨慕。

母親說,家裡有個小孩,能每天多說多少話,能多多少笑聲。只怕在這跑慣了,以後一回去再每天關在樓上就關不住了,該悶壞了。而我只怕我們一回去,他們又開始了孤單的生活,少了話語少了歡笑。

時間一晃,那些帶孩子的辛苦難捱也都過去了,轉眼她會走會說了,看著她的嘴巴越來越巧步子越來越穩當,我似乎有點擔心以後哪一天離我就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