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山中一夜雨隨筆散文

文學 閱讀(8.8K)

湟源的秋天來得太倉促。時值八月下旬,它就跟不速之客一樣,大踏步走向了我們的面前,尤其是一場冷雨澆後,越能讓人察覺到十足的秋意

山中一夜雨隨筆散文

她該是以一種怎樣的姿態走近了我的視線呢?我想,她遊走時,合該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行動時“似弱柳扶風”,邁步時“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反正我很難斷定她是怎樣破門而入、不請自來,對於她的到來,我或多或少是有點不自在。

悄悄地,偷偷地,她從我書桌邊的窗戶縫隙裡硬擠了進來。我先是感到了一股逼人的涼氣,而後才聽到了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這雨如同凌空而降的仙子,不過她播撒的不是仁惠,而是透徹心扉的涼意,給我這顆寂寥的心又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調。

當白天的溫度還處在二十幾度的時候,晚上這場突如其來的冷雨就把氣溫降到了七八度,倘若我的心似這般嬗變的天氣,尚能受得了如此強烈的冷卻否?可是,她還是來了,就這般悄無聲息地,在一個燈火昏暗、悽清如許的夜色中,從門窗縫隙裡向我走來了。可我不敢迎迓,以為她在演穿越劇。

她就像枝帶露的梨花,雖然楚楚動人,卻讓人惆悵滿懷。為何她非要選擇這樣一個夜晚呈現在我的視野?我內心拷問著眼前的自己,亟待解決疑竇的渴望使懷有童真心的我催生了強烈的好奇。我知道,她必定是有許多寂寞難言的苦悶想找人來傾訴,正如我是一位孤獨漂泊於異鄉的遊子一樣,當我感受到她的到來時,她的眼神就告訴我,她是帶著傷感和孤寂出現的。

也難怪,此地四面環山,山前是山,山後還是山,一山藏著一座山,2600米以上的海拔,把人與天的距離拉得更近,最易得知天人的喜怒哀樂,只要她有什麼不快,也最先在這兒表達,而我又最是多愁善感,所以她只好凌空而降與我敞開心扉了。

大凡與我說話者,不必躲躲閃閃,更何況她是靜若處子的夜雨。倘若與人說話躲閃慣了,總覺得有口蜜腹劍、綿裡藏針之嫌,那樣便不會開啟心扉、互訴衷腸,我想,她也是極其厭惡的。古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又云“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倘若將寡薄的人情放在寂寥的冷雨中澆一澆,不知這人情還有幾分餘熱?但我想,只要人情是真摯的、誠懇的,去掉虛偽的、寒磣的,它依然不會被凍冰。既然她能敞開心扉,我就能促膝而談,彼此都做個透明人,把裸露的靈魂留下,這才談的徹底、放心。

然而,我不敢,我開始害怕起來,我害怕我的體溫不足以溫暖對方的心。當人生的行囊裡被太多的私慾、利益侵填時,它總是想方設法以別人的溫度來烘暖自己冰冷的身軀。倘若以溫暖的、火熱的心看待周圍的事物,這世界上彷彿到處充滿了陽光、友愛;如果以冷漠的、冰涼的心看待周圍的事物,這大地上彷彿到處都是寒冷和淒涼。世界在人心的一瞬間可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天地,可我寧願選擇前者,因為我怕慣了寒冷,受夠了孤獨。

漫漫長夜,一片漆黑,我無法看清夜雨中外面世界的景象,不知那些尚綠的樹木是否在忽然降溫到七八度的冰冷中打顫。我想,它是的,樹木與人一樣也有知覺,但它沒有一顆熾熱的心,倘若人是那樣,在苦雨夾雜的長夜中,面對的是周圍的冷漠和悽清,這將是何等的痛苦和不堪!

我想,這種痛苦和惆悵只有宋朝的女詞人李清照表達得最為透徹,她在《醉花陰》一詞寫道:“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早年的李清照過的是美滿的愛情生活,作為閨閣婦女,由於遭受封建社會的種種束縛,她的活動範圍屢屢受禁,生活閱歷也受到重重約束。婚後不久,丈夫趙明誠便“負笈遠遊”,當她與丈夫分別之後,面對單調孤寂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來抒發自己的離愁別恨了。正處在久別獨居、寂寞惆悵的重陽佳節,她躊躇輾轉之餘,揮筆真實流露了內心情感告白。元朝伊士珍在《琅嬛記》中有一段記載:“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趙明誠。明誠歎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忌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在這一年的重陽佳節,李清照夫婦勞燕分飛、各居異地,一邊是蕭瑟的秋風搖撼著羸弱的瘦菊,一邊是思婦佈滿愁雲的憔悴面容,她在孤獨無依、對月傷懷之際,感受到的不只是肌膚所觸之涼意,更有柔腸寸斷之淒涼,這又怎能是一個愁字了得!

好似秋天的雨夜總是脫不了愁悶的外衣,自古以來,多是如此。公元852年,七月到九月的一個夜晚,李商隱沿著長江西上,翻過巍峨險峻的山脈,越過驚濤駭浪的三峽,落腳在山城夔州的江面上,眼看巴山上空濃濃的積雨雲,在慘淡的夜色中就要一觸即落了。蒼茫的夜雨落在了巴山上、打在了江面上、拍在了船篷上,瞬間漲滿秋池,這連綿不息的冷雨讓他失落、悵惘。從當時的情況看,他的人生確實如這迷離的雨夜,從他走向仕途的那一天起,政治上的風雨好像就沒晴朗過,他漂泊的人生苦旅,似乎永遠沒有“風雨後”,總是處在“風雨中”。面對當朝賢明的天子唐宣宗和炙手可熱的國相令狐綯,這兩個位及九五之尊的“大腕”級領導都沒有將眷顧的目光投向他,他想從官場的失意和事業的坎坷中儘快逃脫出來,於是乘舟西行,前往西川尋找雨後的明媚陽光,誰知巴山上空醞釀已久的陰雨也為他的困境送來揶揄和嘲諷。人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在眼前這種灰暗、蕭條的`冷色調中,他冀望回憶一些溫馨、歡快的暖色調來漸漸撫平他內心累累的傷痕。他想象,遠在天子腳下的長安城中,西窗前搖曳的蠟燭,繡出婀娜多姿的燈花,他與妻子徹夜長談……於是,在悉悉邃邃的哭聲中寫下了《夜雨寄北》這首詩。然而,這樣溫馨甜蜜的場景,卻是建立在一個悲涼、飄渺的現實之上。在他寫此詩前一年,妻子王氏早已撒手人寰。想嬌妻,卻天人永別;念前途,星光黯淡。無情的苦雨,將一位多愁善感、孤獨無依的大詩人糾結困頓在漂泊的船篷上,後來一直愁悶鬱結至死。

然而,北宋的晏殊要比李商隱幸運得多,他眼下對秋天的夜雨又多了層婉轉和含蓄。他在《踏莎行?碧海無波》中寫道:“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瀟瀟雨。”自幼聰明好學的晏殊,5歲能詩,享有“神童”之稱,14歲時就與全國各地千餘名考生上帝京應考,受到真宗皇帝嘉獎,賜進士及第。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晏殊被召為翰林學士、左庶子,真宗每遇疑難,常以方寸小紙細書向其諮詢,他也將自己的答奏縝密封呈,多獲真宗採納,被倚為國之股肱,可謂前途不可限量。乾元元年(公元1022年),年僅十歲的仁宗趙禎繼位,劉太后聽政,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想獨攬大權,朝中百官眾說紛紜,一時束手無策。晏殊提出“垂簾聽政”的建議,被加封右諫議大夫侍讀學士、給事中,後又升任樞密副使,因反對張耆升任樞密使而違抗了劉太后旨意,加之在玉清宮怒以朝笏撞折侍從的門牙,被御史彈劾。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晏殊以刑部侍郎貶知宣州,此詞即在憂鬱滿懷的被貶途中所寫。他原本也可以隨波逐流,趨炎附勢,裝聾作啞,可他偏要直言勸諫,致使被貶,憤懣滿懷。可他畢竟是心思細膩、情感豐富的詞人,即使被貶,也把登高遠眺看作一種痴望。他沒有像溫庭筠那樣露骨:“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也沒有像李清照那樣悽清:“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他把惆悵難言、纏綿悱惻的離情別思,全寄託在了婉轉含蓄的“瀟瀟雨”上,這種苦雨澆灌在他心裡又相比李商隱多了幾分“淡定”。

相比而言,這場秋夜飄來的苦雨又給林黛玉增加了幾多悲涼,她把秋雨當成了書寫性靈、寄託身世的音符。《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寫道,恰值秋分時節,林黛玉又犯了咳嗽病,日見沉重。一日傍晚,突然天色大變,昏黃灰暗的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臥病瀟湘館的黛玉,在夜幕漸漸降臨的時候,面對脈脈的秋霖,耳聽颼颼的西風,倍感寂寞淒涼,又偶因翻閱《樂府雜稿》,發現有《秋閨怨》、《別離怨》等詩,不覺心有所觸,悲從中來,遂擬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格調,寫成《代別離》一首,名之為《秋窗風雨夕》。一個自稱草木之人的林黛玉,寄人籬下,棲身賈府,孤單寂寞地住在瀟湘館,聽著悽風苦雨的秋夜不斷拍打著窗櫺的陣陣雨聲,想著自己堪憂渺茫的身世前景,似有“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感。這時候,夜已深沉,但對於心事重重的她來說,除了感受錦衾被冷的滋味,靜聽聲聲殘漏不停的催夢外,恍恍惚惚之中,她只感到那漆黑的天幕中飄灑而下的陣陣細雨,飽含了自己在燈前對月流珠的隱隱陣痛和絲絲悲涼,這種綿綿不盡的痛楚,使她通宵難寐,只好向著屏風轉移蠟燭來消磨這煎熬的光陰。作為一名心性孤傲、氣若幽蘭的弱女子,在封建禮教森嚴的社會背景下,她每次盈眶的熱淚都是對封建禮教的牴觸抗議和宣洩告白,她只好將心中無限的失魂落魄、傷春悲秋都凝結成了這首歷來傳誦的千古絕唱,這其中蘊含了她太多複雜傷感的淚水。

自古以來,秋天的夜雨就不是以一種單一的元素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她從一出現,就被穿上了悲涼、愁悶的外衣,也註定要與諸多情感豐富的文人墨客不期而遇,並締結金蘭、相伴終身,以至於了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作和千古傳誦的名篇。也正是“悲”這一永恆偉大的主題,促使人性的惻隱之心在這一契合點上找到了共鳴,使得受傷痛的靈魂有了可以傾訴和告白的知己,有了可以舒展和停留的港灣,有了可以療傷和拯救的家園……而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需要這樣一方淨土來聊以慰藉。

就讓她來澆一場痛快淋漓的冷雨吧,放飛心中諸多的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