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愛如種花-散文隨筆

文學 閱讀(9.18K)

手機壞了,拿去修。在店裡和店主聊天。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進來。店主一聲喝:出去。我見那老人嘴巴動了下,沒說一句,出去了。他走後,我聽店主說:“這種人,不值得可憐!”

愛如種花-散文隨筆

他說的可能有些過火。我剛才看見,這位老人在街的南口。我進店來不過四五分鐘,從這家店到街南口最少也有四十幾家店,這麼短的時間裡他就把四十幾家店全走過了一遍。

在這個城市裡,到處都有這樣的人,他們白天黑夜,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過著棲生的生活,晚上他們寄宿街頭,白天乞討,形成這個城市裡一道“風景”,他們的家在哪兒?他們的親人允許他這樣嗎?他是否也想念過自己的'家人?這兒本不是他們的家,他們卻以此地為家,難道真要做長久的生存打算嗎?

那店主的話,我明白,話外之意就是沒閒錢打發他們,說打發好聽,我慶幸這位老人沒遭到暴力,暴力在這個城市裡其實不鮮見。我不禁想,乞討者在今天已被人們如此側目。

想象這樣的一個場景:在街頭,你正在趕路,巷道中突然衝出一個人來,破爛的穿著,拿著個叵羅,跟你要幾毛錢花,你的心情會怎樣?肯定不舒服。

現在人們的愛心哪兒去了?也許很多人會這麼想。

不是人們沒有愛心,是因為愛心是不能被當作飯拿來吃的。

無數乞討者,一次次索取的除了他的溫飽,更多的是善良人的愛心。

當愛心被一次次地索要,而愛心不能像地下的泉水那樣取之不竭,總有一天會枯涸,那時,乞討者還怎麼索取。那時,就免不得被人理解為像一個人摔倒了,你把他扶起來,他又摔倒,扶起來又摔倒,一直摔倒下去,直到扶他的人沒了耐心,拂袖而去,乞討者成了扶不上牆的一捧泥,這話固然難聽些,事實卻還不止於此,我們屢見媒體報道乞討者拿錢去下飯館、吃價格不匪的飯菜,買天價日用品,更有甚者拿善良人的錢花天酒地,這與給他錢的人的初衷實在大相徑庭,如此下去,人們的愛心哪還有?愛心被踐踏了!

愛心是要長在適宜的土壤裡的,付出愛心就像種花,種花的人無不希望能開出美麗芳香的花來,而這些乞討者,沒拿善良人的錢去奮發、自強去改善生活,就像種花,種子沒在適宜的土壤中就不能生根、發芽,最後只能腐爛、死亡。

培育花的土壤,誰來管理呢,就該是由全社會來做,愛心需要被管理,愛心的土壤需精心培育。現在,社會上成立了很多救助站,管理民間捐獻,幫助那些生活確有困難的人,但總觀其效甚微,乞討者不願接受這種救助,而實際生活中人們的愛心仍然屢被強取、褻瀆、踐踏,時間一長,社會就變得冷漠,於是,人們的愛心不再。這是社會之悲哀,是人性之悲哀,更是對人們善良的人性的摧殘。

乞討的人拿了我們的錢,因為他討來得容易,就生出好逸惡勞的心,從此不再想去辛勤付出,等於我們一片好心培養出一群寄生蟲來,這難道是大家的初衷麼?只有精心管理愛心的土壤,讓愛心有承載和生長的溫床,愛心才能被收穫。

真的希望有一天,會有更多的人當面對貧弱時,不再猶豫,而是慷慨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