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又到清明祭奠時經典散文

文學 閱讀(2.13W)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又到了祭奠親人的時節,想到那些長眠於地下的親友,我又寫了一首清明詩:

又到清明祭奠時經典散文

又到清明祭奠時,萬里風送淚追思。

亡人路上無老少,塵世淵源有情痴。

長夢千年幾輪去,短宵一枕次第歸。

生前歡樂嫌酒少,泉下長眠無傷悲。

清明時節,人們最容易聯想到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有人認為:“路上行人慾斷魂”中的“行人”是指祭掃的人,因為思念親人而“斷魂"。

但是我對“斷魂”有不同的看法:清明節是一個春天的節日,在古代是大節日 ,這一天 人們或閤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遊踏青,活動多樣。

何況詩中的“清明時節”指的是節氣而不僅僅是清明節這一天 ,清明時節,親朋好友男女老少相約踏青郊遊,人們懷著勃勃興致,興高采烈,一路欣賞春天的美景——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大自然到處生機勃勃,感染著人們,使他們興奮異常,或許出發前就備好了酒菜準備野餐呢!這時突然紛紛揚揚下起了雨。由於沒帶雨具,所以大家失魂落魄,興致全無,好像斷魂,但是不願打消出發前的興致,所以才想到借問酒家。這裡是先有“雨紛紛”才有“欲斷魂”,何況是欲斷魂還沒真斷魂呢!因為目的是郊遊踏青,所以才有了借問酒家的興致,假若祭掃哪來興致再去尋酒家呢?想到那些開始還沉浸在歡樂和興奮的人們突然被雨淋得像落湯雞一樣“欲斷魂”,忍俊不禁!

詩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後面行人怎樣順著牧童的手指方向看到“杏花村”隱隱約約露出的酒招,聞訊而喜,怎樣加把勁兒上前去,怎樣興奮地找著了酒店,怎樣欣慰地避雨,盡享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不管”了。他把這些都付與讀者的想象。

全詩把十分通俗的語言運用得自如至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和諧圓滿,意象清新生動,意境優美隱約。實在是難與祭掃聯絡起來!

清明節畢竟是祭掃的節日。今天我們照例去玉頂山公墓為父親掃墓,玉頂山山麓人聲鼎沸,與這肅穆的節日氣氛極不相稱;掃墓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與這沉重的節日也不相稱;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並沒有人“欲斷魂”,這更堅定了我“欲斷魂”是因為下雨而不是因為悲痛的想法了。拾級而上,山上松柏蔽日,一片肅穆,這才讓我感受到了悲痛的氣氛,空氣中氤氳著濃烈的紙灰氣味,這裡面飄動著的是生人們的親情,悲痛和哀思;飄動著的是先人們的輝煌,平凡和遺憾。

我站在父親的墓前默默佇立,陷入長久的沉思——難道這就是那個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美少年嗎?難道這就是那個飽讀詩書,溫文爾雅琴書畫俱佳的鏽江才子麼?難道這就是那個充滿了信仰而為之奮鬥了一生,俠肝義膽的憂國憂民之士嗎?難道這就是那個多情善感,充滿愛心的父親嗎?父親啊!你雖然是個平凡的人但是你也許有著和許多人一樣的不平凡的情感經歷啊!可是現在你長眠於地下,你不知道世間的變化有多大!你不知道這塵世的輪迴,會埋掉人們多少愁和怨,也不知道這世事的變遷,會埋掉多少豪情和壯志!春風蕭蕭,寒鴉喳喳,我潸然淚下!想起了去年的一首七律:“清明祭奠紙灰旋, 鼎沸人生鬧玉泉。百年孤魂冷眼望,千載幽情冰心談。天堂紛擾驚隆基,塵世冷清動玉環。回望青蔥松柏處,埋了多少愁和冤?”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那逝去的'朋友,彷彿望見在遙遠的地方那孤零零的青冢,彷彿看到芳草青青,彷彿聽到冷風悽悽。我的親人啊,你們為什麼那麼匆忙地離開了我,與我陰陽兩隔,變得無影無蹤啊?我的朋友啊,如今我無法到你的墓前去祭奠啊,我不敢面對那些美好的回憶更無法捕捉到你美麗的身影。我知道,你們雖然已經讀不到我的詩歌,但是你能聽懂我字裡行間的哀愁。我知道,今生已不能相見,可是我定會在來世帶著我的詩集帶著我的思念帶著我的激情到你的身邊,讓你在夢中聽我把它一篇篇吟誦,聽我一遍遍讀完。讓你帶著淚水入夢,讓你帶著微笑入眠。

陰雲籠罩,北風凜冽,天真的下起了雨,人們失魂落魄的鑽進汽車,馬路上的汽車們真的“如斷魂”,如同喝醉了酒搖搖晃晃落魄逃去!

在濟南,“杏花村”是難尋的,我們全家只好在一個叫“陶然餃子城”的酒店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