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六木本散文隨筆

文學 閱讀(7.81K)

梅花淺淺綻放之時,逢了週末,我應邀到富恆做客,有了一次愉快的旅行,感受到了富恆之美。

六木本散文隨筆

未到富恆,先感覺到了一種大氣之美。從漾濞縣城出發,過滇緬公路第一橋,順著博南古道的脈絡,走滇緬公路,經石窩鋪、秀嶺、太平和永平黃連鋪,走大保公路,岔入富恆。

從遠處看,富恆宛如一個巨大的懸壺,被置於一圈高山的裹挾中。

晨陽之下,高山峽谷,流水淙淙,雲霧繚繞,人在其中,頓感山的博大,人的渺小,寫意之情自然萌生。在此之前,我去過很多地方,其山其景其水,曾經給過我很深刻的印象,有過高吟和低唱,然而當我走進富恆時,我意外地發現比起那些地方來,富恆並不遜色,只不過她養在深閨人未識,不被人所認識,不被人所寫意而已。

富恆沒有喧譁,甚至沒有渺遠的雞啼。我是一名教師,教師之美靠繁重和煩瑣的勞動表現出來,遇到喧譁是常事——從喧譁中走出來,到一個寧靜的地方,享受幾分清淨,不是很美妙的事情麼?不是值得追求的境界麼?在我的想象中,富恆中學應可能是破舊的,然而當我走進富恆中學時,客觀存在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被一種現實所折服,心裡不由地萌生出來許多的情愫,然而到底,我把自己的情愫隱藏起來。

走過富恆中學便是六木本。六木本,彝語老虎晒太陽的地方。據富恆人說,從前的富恆樹高林密,受盡林中潮氣之苦的老虎,便經常從森林中走出來,來到這裡晒太陽。

富恆宛如一根巨竹,可以分為四節,其中六木本為第三節。從那裡往下看,最底層是順濞河,兩岸之山極為陡峭,淡淡的霧靄在溝壑間遊弋著,流淌著,迷離而又隱諱,深不可測,妙不可言。

第二節為山腰,山間小路宛如絲線,絲絲相連,山野之間林木蔥籠,雲從樹下起,成自樹葉間,升到空中,凝成雲團,彷彿去趕集,又如去赴宴,與其它雲團一道,朝南疾走,絕不停留。

第三節是富恆,以六木本為基點,為山裡典型之處,最美的是風。風如小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從山上走來,漫過矮叢,樹葉間發出的聲響,低低的,如吟如唱,如訴如歌;風如貴婦,緩緩走來,裙裾擦過人家之屋,屋頂發出之聲如琴音,絲絲縷縷,飄飄蕩蕩,始自眼前,彌散遠方。

第四節為山頂。山尖遙遙相向,遙相呼應,山間極為空曠。山頂的風聲,彷彿無數戰馬在奔跑,奔跑之聲不絕,把一方寧靜之地鬧得有了情調,鬧得有了暖色。又見一朵白雲,箭一般地從林中衝向天空,彷彿朝天放了一個禮炮,花作無數朵碎花,紅藍相間,紅藍相映,倏忽消失,美妙至極。

午後的風如詩人一般喃喃敘說,深情歌唱,其間夾雜著短暫的沉默。我想富恆應當知道,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教師,沒有必要向我展示那麼多的美,或許她在向一個不諳世事的人訴說自己的故事?而我竟然在這個故事中,深情而固執地把一個很不起眼的洗筆潭,想象成了瓦爾登湖。

我不在乎我用什麼樣的敘述方式,也不在乎能聽懂多少,重要的`是我被她那份真誠所感動。我想我離開富恆儘管有離開的理由,不過我不會在起初的戰慄之後去淡忘這個美麗的地方。我想如果把富恆比作一個蒼老的作家,我會對他的傳奇經歷感興趣——也許我連他的作品都看不懂。

我徜徉富恆街道,淺淺的陽光之下,發現於寧靜中透出一份祥和。遊走的雲,映襯出一方藍藍的天,白雲擦著山頂的樹梢而去。

我說富恆很美,鄉人說美在景緻。我問生活怎麼樣?鄉里人說今年的核桃好,價格高,而我以為這些與富恆這塊寶地的靈氣有關聯。

富恆,這顆天邊璀璨的星辰,在富有恆心的等待中迎來了新時代,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她以特有的景色和內涵向世人展示出自我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