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讓音樂讚美生活隨筆散文

文學 閱讀(1.38W)

著名的文學大師雨果曾經說過:“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數字,字母,音符。”這句名言表達出了音樂教育對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性,即音樂教育不只是培養職業音樂家,她更擔負著提高人類全面素質的重任。

讓音樂讚美生活隨筆散文

在中國古代有“士之致遠,先全識而後文藝也。”的言論。意思是說做學問的人如果要有遠大的作為,首先要知道如何做人,而後才談得上學習文化藝術。《樂記》中記載:“樂者,德之華也。”意思就是音樂家的情感中都浸透著超越常人的道德情操。

職業論的角度來說,人其實也是一個書寫容易,但做起來很難的職業。翻開歷史,每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和文學藝術家在教授或傳藝的同時,無不教育自己的弟子首先要學會如何做人。縱觀古今中外,堪稱音樂家的人,儘管時代不同、個性不同,但是有一點幾乎是共同的,這就是品格高尚、思想豐富。他們對自己的祖國、民族懷有深厚的感情,與人民同“呼吸”,共“患難”。

被譽為歐洲音樂總監、世界指揮帝王的卡拉揚,稱為“鋼琴詩人”的肖邦,站在古典與浪漫交替時代的巔峰人物——貝多芬,在我國被譽為“無產階級開路先峰”的聶耳、冼星海等音樂家——他們的音樂創作和表演活動所傳達給人類社會的,不僅僅有他們深厚的音樂才華和高超的技藝,還有為人類大眾所廣泛崇敬、為時代所確認的思想境界——強烈的民族意識。

文化素養雖然不能等同於品格和能力,但它是做人的基礎。有人將文化素養比喻為人的行為“貯藏器”,這是因為它可以為人的活動隨時提供可供提取和利用的資源。也有人將文化素養比喻為“調節器”,這是因為它可以使人們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應該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

卡拉揚曾經說過,學音樂的孩子很少變壞。音樂可以陶冶情操,淨化心靈,使人的靈魂變得安寧和平和。音樂的素質修養要從小開始培育,平時除了要注重音樂知識的學習,還需要創造一種純淨的音樂藝術化的`生活氛圍,置身其中,才能真正享受到貫徹成長的音樂薰陶。

對於孩子們來說,學生時代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敏感時期,也是學會做人的關鍵時刻。這一時期所建立起來的思想、觀念、情感、品德將影響人的一生。而音樂中滲透的情感對人的思想情操、文化素養、與做人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狄更斯曾經在《雙城記》裡這樣評價: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來說也是一樣,他是處於人類社會兩個時代的交界——理想主義和經濟主義的過渡階段。人類社會在創造巨大物質文明的同時,我們的信仰和精神生活也正在逐漸消失。

著名的國際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幸福。”

我們說,音樂是來自靈魂的召喚,它促使那些“在路上”的飄泊者永遠都不停止腳步。尼采、叔本華等西方哲人在痛苦和絕望之際,都不約而同地將內心裡需求的生活幸福選擇了“音樂”。

在人類社會的精神生活中,音樂蘊藏著夢想。她是自由和高貴的國度。

愛因斯坦是20世紀人類公認的貢獻最大的科學家之一,而他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在音樂上有著崇高的造詣。愛因斯坦曾經這樣描述音樂與他工作的關係:他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正是音樂賦與他無邊的想象。

在人類通向熱愛音樂帶來的自由和高貴生活的路上,嚮往就是通向這個國度的翅膀。

愛音樂,愛生活!讓音樂讚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