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珍愛贈書散文

文學 閱讀(1.69W)

有位朋友告訴我,他在舊書攤上買了本諸暨籍作家寫的書。

珍愛贈書散文

我沒問那書有幾折新頭,不用問也知道,肯定不會很舊。

我相信,賣書給舊書攤的那個人,連通讀一遍都不曾有過。

我更相信,這書肯定是贈書。掏錢買的,可能捨不得賣掉。

禁不住有些悲哀,一種類似兔死狐悲的悲哀。如果是我出的書出現在舊書攤上,會有什麼樣心情。

曾經也碰到過類似的事情。

好多年前,盛夏,白天出去太熱,理髮也得趁夜風涼。從理髮店出來,順便去逛了夜市。在西施大街口,見到幾個舊書攤,過去挨個翻看。舊書攤上鮮有合我心意的,一部寫西施的小說卻吸起了我的注意。攤主最善察顏觀色,立馬介紹說,這書的作者是諸暨最有名的一位作家云云。我拿起書信手翻開,書很新,卻少了扉頁,心裡便想,那扉頁上肯定有作者簽名,本來是不該撕去的,可能因為上面還有請某某雅正之類的字樣,留著恐壞了書的原主人名聲。我問了一聲,這書多少錢?我聽到的數字是原價的三成,估計書攤主人收進此書時,一成價差不多。

我沒買,原因很簡單,那書我早有了,而且也是贈書,文化館一位朋友送我的`。雖然上面沒有作者簽名,但我始終珍愛著她。

喜歡書的人,理應愛書,至於書作者的惠贈,這愛字之前,更應加上一個珍字。

一本書當然值不了多少錢,可這是人家送你的,內中包含著的主要內容卻是一個情字。

中國有句古話,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說的正是不管禮多麼微薄,情誼卻是深厚無比的,更何況人家送的是自己用心血凝成的作品,輕嗎?將朋友的心血和情意換取區區小錢,很難想像這人是怎麼樣的一副德性。

那天去逛一位朋友開的書店。見我翻閱幾本諸暨作家的書,朋友過來問,他們(指書的作者)沒送過你嗎?我老實回答,沒有。於是,朋友二話沒說,一本一本起碼取了有七八本要送我。我連連謝絕,我知道,這些書放在書店裡是要賣錢的,可我又不好說一個錢字,只好說實在抱歉,現在家裡已是書滿為患,這麼多書帶回去,你叫我放哪裡。我說的一半是實情,與此同時,自然也不能排除另外的一種心情。

如果是作者本人送我,我會感到欣慰榮幸,可那是在書店,店主不可能向作者報銷。

事實上,我接受過許多作者的惠贈,有幾位甚至是出一本送我一本,比方周光榮、陳強還有楊仲堅等幾位本地的老師。外地的也有,像寫《微山湖上》成名的少兒作家邱勳老師,紅學領域的霍國玲女士,他們也都是出一本贈我一本。大部分贈書的作者都是我的朋友或至少是熟識的,可也有幾位素昧平生,例如著名畫家蔡雪亮先生的女兒蔡芝萍老師,就託人轉送過我一部《蔡雪亮畫集》;還有一位姚漢軍先生,我只在網上看到過他的攝影作品以及他開個人風光攝影作品展的訊息,沒想到一次極偶然的機會,居然有幸獲贈他那部攝影集《瀾?域》。說實在話,對藝術我是徹底的外行,不過,我相信自己會經常鑑賞這些高雅的藝術珍品,並將她們視作珍寶。

很難預料未來,但有一點我很明白,有生之年,我都會珍愛每一部贈書,不為別的,只因那份千金難買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