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抒情散文

文學 閱讀(1.64W)

說走就走的旅行之於我,是不肯輕易啟脣的願望,帶有少年般的拘謹青澀;是常年揮之不去的念頭,經歷過一次次的偷偷浮出水面,又被泱泱的壓下去;是灰濛濛的時光隧道里飄出的一束光,搖曳出我出走的目標和方向,我唯有鼓足勇氣,才能驅散寒冷時節的層層霧靄,邁出眼界開闊的一大步。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抒情散文

然而,我居住的小城又分明是太小了,盛不下我這顆早已膨脹的內心,即便是前幾年就被認定為國家四A級景區,大大小小的幾汪湖水,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氣息清冽,柔情盪漾,我還是時常忽略她的存在,就像是一對生活多年的夫妻,已經沒了耳鬢廝磨間新鮮感;或如一件多餘的衣物,偶爾翻看一眼,也就放在原處了,再也得不到主人的新寵。可是,再仔細想想,出行跟居住的環境有關嗎?身居繁華都會的人們似乎走的更遠,生活在鋼筋水泥構建大廈叢林裡,對高山、大海、森林、草原、沙漠、溼地、古蹟,哪樣不向往啊。

簡單的一句,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人們有多餘的錢花費在路上了,和各地方政府紛紛搞起旅遊開發是同樣的道理,都離不開商業集團的推波助瀾,景區開發商、旅遊團體,紛紛出爐了眾多活色生香的撩人的詞語,比如:夢想在遠方,最美的風景在路上,人生就是一場完美的旅行等等。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顯然比這些個說法更高一籌,也深深迷住了我,說走就走,多麼自由、隨性、瀟灑、豪邁!一個人,把身邊的一切都放下,背起行囊,去完全陌生的地方;旅行,看美景、賞美色,腳步踏海角、丈量天涯,遊走山山水水。說走就走的旅行,豈止是任性,簡直美的像一場夢。

這場夢,讓我足足等了好多年,直到今天,才得以實現。

這是一個慵懶的午後,準備用午休清醒下腦袋,卻越躺越覺得精神倦怠,思維混亂,電視機好久沒開啟過了,電腦也被冷落到一旁,只有行影不離的手機,在掌心裡翻騰出一個雜亂而開闊的世界。我就那麼漫無目的的翻屏,看朋友圈裡轉載和晾晒的大雜燴,垃圾固然多,趣聞也不少,隨意瀏覽也可,發表幾句言論也行,不就是任一寸一寸的光陰從指尖溜走嗎?而“中國這212個五A級景點,你去過幾個”的一則條文,還是吸引住了我,點開,滑動,看到每個省的5A級景點數及漂亮的配圖,忍不住一一細數起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有62個,四分之一有餘,三分之一不足,對於一個勞碌半生的小人物來說,腳步也算夠長的了,雖然這之間有三十年的跨度。我每次各不相同的出遊方式,所去之處的景色,如同隔了一層窗玻璃,隨著時間的推移,就近的,明鏡一般;早些時候的,蒙了一層灰塵,漸變模糊;更遠的年月,就是粘滿了霧跡,再呵氣擦拭,也會影影綽綽的看不清晰。去過,就像是一個對外界來說毫無意義的符號,沒去過,也無足輕重。可此時,我卻上百倍的放大了遊歷對我來說的重要性,多去一個地方、再多去一個地方牢牢的佔據了我的思維。

我怎麼也坐不住了,我非要外出看些什麼不可,那麼,我想去看什麼呢?我為什麼非躁動著想離家出走呢?

似乎早年的我,就有許多不安份的因子,在學生時代,注意力總不在課堂上,結果是早早就離開了校園,有了工作後,又十二分的羨慕起校園裡薰染的大學生。那就鄉向他們看齊吧,上了北京人文大學的中文函授,以拼湊文字為樂趣,而第一次發表在《商丘日報》上的文章,就是寫出遊的,篇名是《走,看山去》。

現在,早已沒有這篇文章的蹤跡了,但裡邊的內容還有些印象,是寫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見山的心情的,我隨單位組織的旅遊活動去了洛陽嵩山一線,從未走出大平原的我,驚詫欣喜著外部世界的博大,就從此愛上了出遊。

之後,除了看一處又一處、每處都不相同的山,我還看了水,小至涓涓溪流大至汪洋之水;看了城,最現代與最古老的城;看了植物,細小席捲成草原、偉岸磅礴成大樹的植物;看了不同環境、不同氣候的大地,有的平緩有的起伏,有的白雪皚皚,有的黃沙漫漫;看了不同習俗、不同面孔的人,在朗朗白日下勞作、在夜幕降臨後醞釀各自的夢。只要帶了雙睜開著的眼睛,就有萬花筒般撩人的畫面一一呈現。足夠我接下來去寫:走,看海、看湖、看溪流、看雪原、看戈壁、看花草去,等等之類的文章。

我決計是要動身了,什麼也阻擋不住。一個人,背起行囊,說走就走,把自己交給火車、大巴、出租、三輪等大大小小的交通工具,交給穿了旅遊鞋的雙腳。

我沉浸在出發前準備行具的愉悅中,除了洗漱用品和隨身替換的內衣,必不可少的是杯子和雨傘,相機帶不帶就行,手機和充電寶就可以了,運動服和衝鋒衣似乎是旅行的必備,我卻總是把它們拿起又放棄,最終選擇文藝風的民族服,寬鬆、舒適、飄逸、別緻,更重要的是更符合我的審美情趣。

是潛意識嗎?我想做回一位古典仕女,在藍天白雲下,在青山綠水間,黑色長髮飄飄、白色衣袂飄飄,我輕移蓮步,我婷婷嫋嫋,我清麗而永遠年輕的面孔,定格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唯美畫圖。

然而,這個時代、這麼些歲月又把我鍛造成了一個多麼粗俗的女人啊。我總是大著嗓門說話,生怕別人聽不清似的,也沒有柔美的嗓音,用於愉悅人心;走路的步幅總是過大且急,像被人鞭打著一般,走姿跟優雅無關;還曾經養成了邊走路邊吃早餐的習慣,在公交車站臺、在紅綠燈口、在人行道上,我會匆忙又旁若無人地往口中送吃食。就在前幾天,我坐鄭州地鐵,從一號線轉二號線,隨身背的小包被兩個橘子撐的滿滿的,我恰好口渴,就很快就把橘子剝吃掉了,似乎覺出不協調,卻也沒有多想,到了出站口,聽到大喇叭裡傳出請不要在地鐵裡吃東西的提示音,這才覺得自己的不妥和難堪。

我顯然是任性的,任性到骨子裡,連同外人很難覺察的叛逆,蟄伏在看似一臉平和的笑意裡。直到現在,許多時候,我還喜歡漫無目的走,不受外界打擾,在睢縣,我會沿著東湖轉一週,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還會在大街上行走,感慨三十年間的歲月荏苒,變化的不僅是建築物,還有一個個陌生的面孔,新人,不認識,曾經熟悉的人,每次見到都又衰老了容顏,陌生了一般。在鄭州,我坐在公交車上,我隨便投了一枚硬幣,就讓它把我拉到終點站,再投一枚硬幣,讓它再把我載回來,只為看看,看什麼?看沿途的.風景,車水馬龍的風景,高樓林立的風景,人來人往的風景。這,顯然是與尋常的旅遊風馬牛不相及,而給我留下的印象和記憶,一樣不輸給景區,在之後的任何時候翻閱和描述,都會活色生香,繪聲繪色。這,算不算是一朵塵埃裡開出的小花,喚醒了我的什麼呢?

我分明是孤單的,即使淹沒在茫茫人海里,即使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即使我已經滿面風霜,有了年歲,我還是一個惶惑人世的孩童,跌跌撞撞著走了一程又一程,回望來路,覺得自己有時太拘謹、有時又太誇張,有時太前衛、有時太遲後,總是沒能做到恰到好處,顯得與周圍格格不入。尤其在這個商業氣息喧囂塵上的社會,我卻越來越提不起參與的熱情。怯懦、牴觸於結成為孤獨,滿無目的的孤獨,需要不停的遊走才能有所緩解。然而,在一家知名商家的業務培訓課上,一通煽情的講演後將旅遊、出國旅遊作為激勵和成功的標誌,還是使我啞然失笑了,如果拼命掙錢的終極目的是這樣的,有雙健壯的長腿就夠了!

尋常之人,對旅行的認知還是有的誤區的,認為是燒錢,是生活的奢侈與揮霍,外出就是要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豈不知,人,只要踏上行程,哪裡都是好風景,就如同兩個相愛的人,只要能夠在一起,一間茅草屋也能安頓下激情和甜蜜。

年輕的時候,幾次遠遊都是單位組織去的,自己只是在週末陸陸續續去些小地方,那時候旅遊業還不發達,除了跟隨旅遊團,也沒有更多的出遊方式。最近這幾年的出遊,則大多選擇跟隨戶外團出行,AA、自助,看似去了不少地方,花費卻比常規的旅遊節省很多,除了路費是必不可少的,吃、住、景點、購物都是有彈性的。有次去南京,我和大家說好集合地點,就坐上市內公交車出發了,玄武湖、十三陵、總統府,就是有五a級景點,也都無需門票,一整天下來,也就區區二三十元。青海湖、扎尕那、武功山,美不勝收吧,迷人醉人的地方是沒有被圈養的,沒有人為的設定著收費的籬笆牆,將大氣磅礴的寬廣胸懷袒露給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只等你風塵僕僕的趕到她的身邊。

這次的出遊,將與往日的完全不同,沒有目的和目標,也不設規劃攻略和行程,就是出走和離家,走到哪算哪,風景名勝地固然好,不知名的小地方也值得去。不與人為伴,最大限度的自在與隨意,我是我自己的,我的身體由我的思想支配,就象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孤獨狀態。生是孤獨的,呱呱墜地的孤獨,赤條條降生在世上,沒有誰跟自己是完全一樣的;終死也一樣,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離世,完成屬於個人的在世行程,將經歷、見識、思想、故事一一帶走,沒人知曉與參與。還有內心的澄靜,不被俗事打擾的澄靜,離開一個熟悉的地方,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雖都一樣有著遼闊的天空和廣袤的大地,可是,不同的氣場還是帶給我們進入了一種新鮮生動的全新體驗,這氣息是大自然的聲音和呼吸,是和我一個人的竊竊私語,需要我身臨其境才能夠聽得懂。我,震撼著、欣喜著、迷戀著、沉醉著,該是怎麼一種完美的境界,怎麼一程完美的旅行啊。

大自然對我說,萬物都是生命的輪迴,都與生命息息相通,山如骨胳,無論怎麼樣千奇百態,都是強有力的堅強支撐;水是血液,不管是叮噹的溪流還是汪洋大海,都是我們的滋養;河流如血管,縱橫交錯在山山水水間,連線著一座座城市和小鎮;叢林似毛髮,蔥蘢而茂密地搖擺在藍天白雲下、四季薰風裡……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非常微小,我又分明強大。

三毛的流浪情懷,有孤獨、異域、愛情等文藝元素在裡邊,餘秋雨行者無彊的豪邁中,有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沉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語句很經典,靈魂和身體,必須一個在路上的說法很時尚,那麼,我們這樣定義旅行吧:旅行不是一次出行,也不只是一個假期,旅行是一個過程,一次發現,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旅行不僅讓我們看到世界,更讓我們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那就動身吧,現在、馬上、立即,晚是晚了點,但還算不上恨晚。那怕流逝了韶華,那怕錯過了最美的相遇,那怕天幕即將暗了下來,我也要開始我說走就走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