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雲南大旱美文欣賞

文學 閱讀(4.03K)

決堤潰壩的滔滔洪水,拔樹摧屋的狂風暴雨,年年在神州大地肆虐,製造著家毀人亡的災難。大自然時時在提醒你,必須對他心存敬畏。近幾年冰雪嚴寒又加入了災難的行列,人們期盼風調雨順,可老天偏偏不如你願。阿勒泰的積雪正在融化,融雪性洪災正在威脅著伊黎河谷的生命財產安全,時不時的暴雪還在接連不斷的下,那裡的水實在太多了。而云貴川桂的許多地區卻有半年多沒有下雨了,從飛機上往下看,河塘乾涸,田園龜裂,真個是禾苗焦枯,赤地千里。這裡的水又太少了,少到了人畜飲用都無法保障。這龍王好像睡著了,它利用手中的權力,如此荒謬的調配水資源,早該把它推上斬龍臺,剮上一刀了。

雲南大旱美文欣賞

當然這是氣話,老天不可能將雨露陽光滋潤到每一個地方。洪澇乾旱年年都有,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但旱情大都出現在北方瀚海沙磧水源缺乏的地方。雲南貴州水資源豐富,那裡山峰高聳,河谷幽深,山麓有滔滔江河,溝壑有股股清泉。山明水秀,森林蔥鬱,不是缺水的省份。也許人們意識不到會有這麼一天,連水也喝不上。90多歲的老奶奶,揹著水桶去20多公里的山谷取水。十多歲的國小生,把別人捐贈的礦泉水留著,他們要把這些水帶回家裡,給同樣乾渴的爸爸媽媽。這場景看了讓人唏噓。

龜裂的土地張著大口,旱情還在繼續,有專家說可能會出現連續十年的乾旱。這話有點危言聳聽,我不信他們能預見十年的氣候變化。我們的學者多半有點馬後炮,事情發生後都會頭頭是道的說出許多許多原因。如果他們真有這樣的能耐,為何去年不預報,好讓人們早點有所準備。

災難既然降臨,就不能怨天尤人,應該坐下來好好反思。今年的.旱區是屬於水資源充沛的地區,即使乾旱也不至於連人畜飲水也會成問題。也可能正是因為水資源豐富,人們才沒有了憂患意識。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有49%屬於病險工程,有些還是晚清時期的建築,發揮不了灌排作用。而云貴地區的大部分農田依然是靠天吃飯,抵擋不了災害。那麼為什麼不早一點加強水利建設呢,是不是沒有乾旱預警,才忽略了抗旱的準備。但據云南氣象資料,從元代至今的近700年間,總共出現大旱75次,小旱126次。特別是從1950年到1979年的30年中,大旱就有11年,不到3年就有一年大旱。這本足以引起當地政府對抗旱的重視,但是為了發展經濟,人們總存在著一絲僥倖。

有人質疑,2010西南旱災與這些省區近年來實施林、漿、紙一體化化發展造紙業,大規模生態林被砍伐,然後又大面積種上速生桉樹有關!據說這種速生桉樹,對土壤的水分需求極大,大面積種植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水土保持能力很差,土地表面板結,還出會現土地沙化。事實是否真是這樣,我們只能等待官方和專家的答覆。都說時間可以解決一切,但時間會等我們嗎?大旱過後是否會加大對水利建設的投入,那是政府的事,作為民眾只希望旱情能早點結束。

問題是我們能從這次大旱中吸取教訓嗎?災難來了才知道防震減災,災難過了又心存僥倖。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思維。比如礦難,很少看到西方國家有這樣的報道,而我們國家幾乎每個月都在發生。一旦發生,就來個停產整頓,安全大檢查。到下一次礦難再出現時,依然是老問題,於是再來一次安全大檢查。已經記不起山西這樣的反覆檢查有過多少次了,但這幾天王家嶺的透水事故,又造成一百多名礦工被困礦下,已經三天過去了,但被困礦工依然生死不明,為什麼我們總不能吸取教訓呢!

窗外淅淅瀝瀝,又在下雨了。據說這次雨區會光臨西南旱區,但願它能為緩解那裡的旱情作一點貢獻。旱情過去之後我們該做些什麼呢,今天從新聞讀報中聽到雲南水利部門的領導說,災後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完善農戶水窖工程,保障人畜飲水安全。這也許是亡羊補牢把,雖然它不如未雨綢繆好,但補總比不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