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摘抄讀書筆記400字

文學 閱讀(8.05K)

知行合一。。

摘抄讀書筆記400字

知來自於行。。

知痛必有自痛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致良知。。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靜處體悟。。事上磨練。。

學習:立志->勤學->事上磨練->勤于思考。。

吾年來欲救末俗之卑汙。。引接學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時弊。。今見學者漸有流入空虛。。為脫落新奇之論。。吾已悔之矣。。

高明一路。。主要側重悟見本體。。僅僅明見本體。。則很容易導向疏放。。

道德教育中應貫徹自覺與自願相統一的原則。。

無辯止毀。。

良知與致良知。。心與物。。心與性。。心與理。。知與行。。本體與功夫。。天與人。。群與己。。德性與德行。。

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故曰: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這裡的致兼有推行之意。。在此。。格物與致知的為一。。同時表現為知與行的合一。。而二者作為功夫。。又以心與理為一的本體為前提。。良知即內在於吾心的天理。。致知的內涵之一。。便是將作為本體的良知推行於事事物物。。使之合乎理。。總之。。良知(本體)與致知(功夫)展開為動態的統一過程。。

心體的重建同時意味著道德本體的建構。。

黃宗羲:

心無本體。。功夫所至。。既是本體。。。心體並不是既成的。。先天的存在。。而是形成。。展開於現實的認識過程之中。。

周敦頤: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

中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旅遊(暫未找到原書。。)。。

古代陵墓的發展階段。。

周代:“封土為墳”。。即按照管理的等級來定墳頭封土的大校。春秋戰國以後。。墳頭越來越大。。

秦代:“方上”。。早期帝王陵墓的.封土是在地宮之上用黃土層層夯築。。使之成為一個上大下小的椎體。。因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頂。。好像被截取了頂部。。古名“方上”。。秦始皇陵正是方上的形式。。

唐代:“以山為陵”。。唐太宗李世民為防止盜墓和水土流失。。改方上為“以山為陵”的形式。。

宋代:宋代復古。。又採用了“方上”的形式。。但規模較秦漢要校。

明、清:“寶城寶頂”。。從明代起。。改變方上之制。。採用寶城寶頂的形式。。其建築方法是在地宮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在磚城內填土。。使之高出城牆成一圓頂。。城牆上設垛口和女兒牆。。宛如一座小城。。稱為“寶城”。。高出的圓頂部分稱為“寶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