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恬淡的智慧散文

文學 閱讀(1.95W)

陸游《老學庵筆記》裡有一則很有趣的故事:“呂周輔言:東坡先生與黃門公南遷,相遇於梧、藤間。道旁有鬻湯餅者,共買食之,粗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恬淡的智慧散文

在面對顛沛流離的人生憂患時,蘇軾以豁達淡泊的心態樂觀地面對生活,從容而不急進,自如而不強求,穩重而不浮躁,堅韌而不墮落,而黃庭堅卻以消沉悲觀的態度對待生活,看到的是處處蒼涼,烏雲密佈,陷入痛苦的深淵中,難以自撥。

古語云:“心悅則物美,心悲則事哀”,人生一切境由心生,心態決定人生的態度,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能使人獲得一種靈魂上的昇華。從蘇軾身上,我們品味到恬淡也是一種智慧。智慧的人生,就在於能夠理智地取捨,恬淡地保持一顆平常心,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正如諸葛亮所說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姿態;洪應明所說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愜意;他所說的`“隨遇而安,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灑脫;朱熹所說的:“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品節詳明德性堅定”的隨和。

唐朝的郭子儀,一生仕途得意失意交加,在朝廷裡多次被奸臣讒言陷害,丟官回鄉,他沒有變得一蹶不振,而是“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春風拂面時,它釋然一笑;冬雪飄零時,它付之一片淡淡的漣漪。與平常一樣樂天開朗、坦坦蕩蕩,生活得寧靜從容,這是一種胸懷。

一代學者陶淵明,在人生的低谷期也沒有沮喪彷徨,而是憑著睿智的操守、光風霽月的品格、物我皆忘的狀態,在失意時不為五斗米折腰,慎獨而不趨炎附勢,把心融于山水,把情寄於自然,恬淡地超然世俗。擁有如此健康的心境,人生道路上縱使有千山荊棘萬種陷阱,還有什麼不能安渡的呢?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勞;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窘困而改節。”淡泊是對生命的一種珍視,是對人生的一種堅守;它不慕名利,遠離喧囂和誘惑,律己寬人,謹慎執著,永葆人性本色。人生在世,求恬淡二字,不亦樂乎?能夠擁有恬淡是一種幸福、一種享受、更是一種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