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消失的古鎮情感散文

文學 閱讀(2.97W)

江南多雨。來上海沒幾天,我已經領教了。

消失的古鎮情感散文

這幾天裡,上海整座城市一直沉浸在綿綿的秋雨中。我龜縮在賓館的房間裡,憑窗遠望,鉛灰色的天空下,城市的峽谷中,不規則的移動著車流和被五顏六色雨傘遮蓋著的人流。喧囂的市聲中,似乎可以聽出淅瀝的落雨聲。

其實,此時的雨並不強勁,只不過是“沾衣欲溼杏花雨”的那種“雨露”罷了,遠發不出淅瀝的聲音。既擋不住遊人的腳步,更能助添遊人的遊興。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裡,導遊安排我們遊覽西塘。

西塘被譽為“活著的千年古鎮”。其實,江南的古鎮太多了,譬如周莊,譬如同裡,譬如朱家角、甪直,都曾經一度吸引著遊人的腳步。我曾跟隨著人流遊覽過那裡,卻沒有留下太多的留戀和期待。那裡雖然有一樣的亭臺樓閣,一樣的小橋流水,一樣的石板路,一樣的花紙傘,一樣的弄堂,一樣的雨廊,或許在小鎮的哪個角落還一樣地躲藏著名人的故居。然而,那裡也一樣地喧囂,一樣地世俗,一樣地充滿了商業氣息。江南小鎮的遺韻已不復存在。記得周國平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旅遊業不知敗壞了多少風景,電視機不知培養了多少白痴。”

西塘也是這樣嗎?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了這座千年古鎮。

車停西塘門外停車場。時間尚早,售票窗沒有開啟。巍峨的景點大門客氣地阻止我們,使我有充足的時間仔細打量這座大門:黑瓦脊,馬頭牆,漆黑的大門敞開著,門前橫一不鏽鋼制的欄杆。這一不倫不類的組合,使人有一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

走進西塘鎮大門----不,確切些說是走進景點大門。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仿古商業街,店面裝修的不古不洋。店主十分賣力的向遊人兜售著中國所有景點差不多千篇一律的小紀念品和風味小吃。店主熱情的叫賣聲和充斥街巷的臭豆腐味差不多已經敗壞了我的遊興。我撇開導遊帶領的隊伍,快步邁過商業街,向小鎮深處走去。

還好,小鎮深處,流水猶在,小橋猶在,泊在岸邊的烏篷船猶在,鱗次櫛比的河房猶在。河房上,招攬顧客的幌子依然古樸,掛在簷角的燈籠依然醒目。我不禁拿起相機聚焦。可是,誤闖鏡頭的是:房頂上的太陽能,山牆上的空調機,縱橫穿空的高壓線,依偎依牆角的摩托車,花雨傘下摩肩接踵、袒胸露背的人流,這一切的一切,使我幾經舉起相機的手又幾經放下。說實話,走遍古鎮,無一處場景可以入鏡。

無奈,我只有尋遊人走不到的犄角旮旯走。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遊人罕至的小巷深處,看到古樸的一幕:灰磚砌就的矮牆,牆脊上爬滿的絲瓜秧,絲瓜秧上盛開的黃花,花蕊中盤桓的蜜蜂,還有那牆壁上掛著的斗笠、黃玉米、紅辣椒,和在如此背景襯托下的羅圈椅,椅子上端坐的閉目養神的老翁,老翁身邊躺臥的看家的黃狗,遠處的小橋流水,鱗次櫛比的白牆灰瓦的河房…… 江南水鄉古鎮的元素囊括在一起。我不由分說,按下快門,攝下難得的一景。

遺憾的是,進入鏡頭的除了以上這些,還有灰牆不起眼處的一行小字:私宅禁止拍照,參觀付款五元。看著黃狗那不可名狀的眼睛,我趕緊溜之大吉。

不管怎麼說,西塘是我走過的最像水鄉的水鄉,最像古鎮的古鎮。可是,西塘這一千年水鄉古鎮應有的韻味在遊人的踐踏下,正在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