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必備】教師教學隨筆

文學 閱讀(1.6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教學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教師教學隨筆

教師教學隨筆1

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老師,在生活中關注幼兒的各種表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孩子突然哭時,(很多時候孩子是用哭來求助)作為老師的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孩子怎麼啦?怎麼會哭呢?然後就著急地詢問原因,以便及時幫助解決孩子遇到的各種事情。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他們不斷在摸索、嘗試自己獨立,逐步擺脫對別人的依賴。只有在不斷的觀察中,才會發現孩子的各種情緒,以及他們稍微小小的一個動作,你知道它是代表什麼意思,知道如何去幫助他們,這都要靠平時的觀察。

在我們帶班的.過程中,經常可能會碰到一些與眾不同或表現為與集體格格不入的幼兒,在這時我們應當在一日生活中的盥洗,進餐,清潔,睡覺,鍛鍊,遊戲,等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的理念,關注幼兒的表現,實施指導策略。發現有問題,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反饋,讓家長放心,並願意和老師一起分享大家平日中觀察到的種種現象,加深對幼兒的瞭解。

在我班就有著這樣一位幼兒,他年齡稍微比其他幼兒小點,平時的表現也很棒。但是隻要在他做錯事的時候,他的倔脾氣就來了,無論老師怎麼哄,他就是理都不理,有時候作為老師的我們也無可奈何。但是在長時間的觀察下,我發現到了他對於新知識特別能接受,多鼓勵多表揚,他的倔脾氣就不會常常鬧出來,這樣他很快能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種種知識。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例子,但是通過這個小小的例子就能告訴我們,觀察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不僅僅是在學習中,在一日生活環節中,我們要懂得善於時間善於利用這種空間,來觀察幼兒在什麼情況是什麼反映,不應該在發生事件之後在來反思,這樣對於幼兒來說他得到了一個好老師,對於家長來說他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你。

教師教學隨筆2

1、備課應重在備學生

新課標強調:教學應以人為本,讓不同的人在英語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確,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物件,他們是一個個發展中的人,亦是一個個發展不平衡的人,更是一個個有強烈求知慾望的人,因此,在備課時,頭腦中絕不能只有大綱意識、教科書意識、教參意識,更重要的,應切實瞭解並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並以此為基礎引導他們主動探索、學習新知識。

在本課的教學中,重點是讓孩子掌握4個季節,天氣以及這個季節的小朋友的活動。如果象以前出示圖片教單詞,天氣,我想學生也能掌握這些知識。但對於回答“Whatdoyoudo”他們的回答可能就沒這麼豐富多彩,學生的思維不會在畫畫和互相交流中碰出火花,對於春天的描述也不會如此生動,一堂課也就這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英語課也就似有似無的結束了。

可見,備課時做到“心中有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興趣,而不是痛苦。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學得更主動;課堂也不是機械兌現教案的過程!

2、在上課時,教師應勇於“讓位”給學生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此,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學中“滿堂灌”、“一言堂”、而要勇敢地“讓位”,勇敢地把課堂還給學生,勇敢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整堂課,透過畫畫引導孩子去學英語、說英語,用畫畫把孩子的'思維得以最大限度的展開,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著並且互相傾聽著,碰撞著,從由一個單詞到一個句子,最後成一篇小文章。而我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探索,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交流。我想: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算是整正地“讓位”,才能算是讓學生從真正好處上進行自主學習。也只有老師這樣真正地“讓位”,孩子們的學習,才會是那麼的投入、那麼的主動、那麼的用心!

3、教師還要努力為學生帶給展示自己的舞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在其內心深處都強烈渴望著被欣賞、被發現,作為國小生尤是如此。他們生性聰慧、活潑、同時也擁有著更加強烈的表現欲!身為老師,只有完全瞭解學生,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帶給各種能夠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他們盡情地、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的潛能,才能進一步激起他們渴望學習的信心和熱情!

教師教學隨筆3

駿駿是我們上次轉到其他班去的,這次又重新或到了我們班。跟原先的情景差不多,他還是那副樣貌,怕羞、膽小又不愛動手。每次畫畫了,做計算操作題的時候,他總是那著筆不動手的,不管教師催了多少次,他還是依然不動。這是多它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是今日的表現卻使我對他的看法有所改變。

今日他的奶奶因為有事來到幼兒園,我向她反映了駿駿的這一表現。奶奶當即表示在家裡使會寫的,雖然寫得不是很好,可是真的會寫的。我當然相信奶奶地話。

同時也反思可能使平時我認為它不太會寫,就讓能幹的小朋友幫忙他,使它產生了依靠性吧。所以今日我得改變策略。我對她說:“駿駿,奶奶說你在家裡會寫的,那麼今日也要自我寫。”他看了看我,有看了看奶奶,開始動手寫了起來。我沒有一個進的催促他,當我巡迴一週回來時,我發現駿駿在本子上已經寫好了數字。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提高,我當即表揚了他,發現他不會寫年月日,

在結束的小活動中,我表揚了駿駿,看得出來他今日十分的高興。我決定發五角星給他,發此刻紅花欄裡沒有他的照片,在我提醒他帶照片的時候,我也對其它小朋友帶照片的情景進行了排查,當我自言自語地說:“某某的照片有沒有?”時,在一旁的駿駿居然以快於我的速度找到了我說地那個人的照片,這使我很吃驚,這是他從來沒有過的行為表現。我有試了幾次,發現她都在認真地幫我找尋。當然找完了我感激了他。顯然他對自我今日的表現也很滿意,上課的時候我發現他心境很好,聽得也異常認真。

教師教學隨筆4

如今,我如願以償的站在了講臺上,成為了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如何在現在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裡學好英語這門語言,教育教學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通過幾個月的工作實踐,我認識到,國小英語教學不應該只滿足於對單詞、句型的概念化解釋和程式化分析,那樣只會使教學內容平淡、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使他們原有的興趣和信心很快喪失殆盡。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國小英語的教學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和心得:

一、勇創雙語教學特色,營造英語氛圍

1、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少地說漢語,而是以英語為主體,利用手勢、眼神、動作、音調等輔助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情景對話,通過直接的語言交流來幫助學生建立語感。通過這種方式組織教學,能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表達的習慣。

2、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教學應該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過課堂表演來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給孩子營造一方自由發展、自由發揮的天地;並且可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給每位學生自我表現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要求學生在學校見到老師、同學,用英語打招呼;在英語課堂,儘可能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課外,也要鼓勵孩子們儘可能使用英語。把英語教學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延續。

4、反饋資訊、即時鞏固。 英語的聽、說訓練一定要做到反饋及時。在教學中,學生對剛學的內容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及時鞏固,不僅會很快遺忘,而且會使學生在聽、說中的錯誤與偏差得不到及時糾正,以至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1、尊重每個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及時發現他們的進步並給予相應的表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功、合作發展。

3、關注後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正確表現自我的機會,讓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為他們進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交流和探索,瞭解學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學相長。

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積極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2、結合語言情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運用來深化學習。

3、進行自我評價,根據各自的不同狀況進行查漏補缺。

四、實行激勵評價,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1、注重教師的客觀性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激勵。

2、重視學生的主觀性評價,讓學生通過分析,通過比較,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國小英語教學的目標是要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正確使用英語,並具備一定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其中,聽、說訓練尤為重要,訓練的途徑也是多樣化的。兒童學習外語的方式、內容與成年人應該有所不同。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畫畫,喜歡錶演和遊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語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性格特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要聯絡實際,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進步和完善。

教師教學隨筆5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主要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這五大領域中,健康排在首位,可見健康的重要性。俗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幼兒期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所以,保持健康的身體特別重要。眾所周知,體育活動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在體育活動中,幼兒是最真實的,最開心的,也是最享受的,同時它也是實現幼兒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並不是一種單一的體能訓練,它是一種綜合的遊戲實踐活動,所以通過體育活動對幼兒進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促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於探究和嘗試、樂於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而體育活動是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的最佳途徑。在體育活動中,我為幼兒設計了克服不同困難的情境,因為幼兒只有克服了一定的困難,敢於探究和嘗試了,付出了某種努力,具有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才能將體育活動進行下去。如大班“跳傘運動員”的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了許多椅子,讓幼兒分別從一個椅子高度、兩個椅子高度跳下,幼兒完成得都很好。但當搭至三個、四個椅子高度時,有的幼兒膽怯了,特別是小女孩。這時候,教師的鼓勵和信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當一個孩子勇敢地跳下後,教師總會適時地翹起大拇指:“你真棒!”當孩子稍有猶疑,教師就會伸出雙手,做出安全保護的樣子,鼓勵孩子“你能行!”教師的鼓勵和保護讓幼兒感受到信任和安全,大部分孩子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跳。最後,只有一位小女孩,站在四個椅子的上面,無論教師如何鼓勵,就是不肯往下跳。她眼含淚花,想跳又不敢跳,不跳又不甘心。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和幫助下,她終於跳了下來。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她的膽子越來越大,從她興奮的小臉上,可以看到克服困難為她帶來了勇氣和樂趣。

二、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培養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小孩子喜歡遊戲,但更喜歡遊戲的成功。這是因為遊戲的成功一方面給幼兒帶來愉悅,另一方面還可以得到父母、教師、同伴的讚許。”《指南》中也指出,幼兒階段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如果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常常遭受失敗,那麼他們就會產生否定的“自我”傾向,表現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動消極、被動和退縮,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容易產生不安全感。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活動時,教師應做到在言語和行為上處處照顧每一位幼兒,多用肯定和鼓勵的語言與幼兒交流。對於那些活動能力差的幼兒,也要在言語上、情感上給予鼓勵和支援,而不應輕易加以否定或批評。如在組織幼兒跳繩子的時候,有個別幼兒由於無法掌握動作要領,老是被繩子絆住,對跳繩失去了信心,對自己也失去了自信,覺得自己肯定不會跳了,對活動產生了排斥心理,當他們面對甩過來的繩子時,腳就不聽使喚,這時老師就用鼓勵的口吻說:“你行的,試試看好嗎?”,哪怕只跳過了一下,老師也要為他加油:“真棒,再來一次。”“加油!加油!”這些幼兒在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影響下,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克服了畏難心理,掌握了動作要領,也樹立了自信心。

三、促進幼兒思維靈敏性的發展

《指南》中要求幼兒“動作協調、靈敏”,因為這樣的幼兒思維比較敏捷,並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快速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小班幼兒注意力不穩定,他們對單純的體育活動不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創設良好的遊戲氛圍,在不同情境中用不同的角色推動活動的開展。如遊戲“小狗爬爬”,遊戲以小朋友扮演小狗去給好朋友送禮物這一流程作為主線,在整個遊戲中,我們著重以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為目標。因為爬本身是一種單調,枯燥的運動,如果把爬變成為一種愉快的運動,既有益於骨骼和肌肉的發育,又有利於幼兒思維的靈敏性的發展。首先,小狗爬時要根據老師發出的訊號的變化,不斷變換爬的方式。如,小鼓節奏快,小狗要爬得快,小鼓節奏慢,小狗要爬得慢,有節奏地和著音樂的節拍爬,同時老師不時地變換方位,讓小狗朝指定目標爬行。這樣的一種遊戲方式既可以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又可以讓幼兒的思維做出快速思考和反應,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四、促進幼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

《指南》在目標中要求幼兒“能較快適應集體生活。”現代社會大多是核心家庭,獨生子女比較多,幼兒的玩伴特別少,很難有集體概念,而體育活動基本上是集體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接觸頻繁,協同活動多,可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幼兒集體概念的建立和發展。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體育遊戲來完成其教學任務的,體育遊戲有它特有的規則、情節,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強烈的集體性。為了達到遊戲目的,幼兒必須通過互相合作去完成各項活動。如在“送湯圓”的遊戲中,幼兒分成四組進行比賽,每個人必須手拿勺子,上面放個“湯圓”(乒乓球),跨過“水溝”,鑽過“山洞”,走過“獨木橋”,將“湯圓”送到小白兔家裡,最後,比比哪一組送的“湯圓”最多就獲勝。通過這種合作的遊戲,使幼兒在遊戲中探索如何協調配合完成任務,使幼兒知道,要取得遊戲的最後勝利,必須與同伴友好合作,互幫互助。因此,教師應多組織一些競賽性強,合作多的活動,有助於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總之,在幼兒充滿競爭色彩和趣味的體育活動中,幼兒通過不斷的努力和鍛鍊,體驗成功與榮譽,形成活潑健康、自信樂觀、團結互助,勇於克服困難,勇於競爭的良好品質,促使幼兒成為一個適應社會需要的人,一個堅強的人。

教師教學隨筆6

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樣一則事例:某幾位專家學者到一所學校做實驗,到某班時,隨意點出幾個學生並很認真地對老師們說:“他們幾個將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幾年之後,本來表現一般的這幾位學生真的成為了學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簡單,專家學者的暗示轉給了老師,老師對這些學生時常充滿信心,而正是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他們的情緒始終處於積極向上的亢奮狀態,所以,結果就如人們所看到的。

在實際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實驗發現:同樣的班級,如果這節課我鼓勵讚揚的話語多了適當了,學生的情緒便會異常地高漲,他們的行為也會與我緊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幾個所謂的調皮學生身上,批評多了,學生唱歌的情緒馬上讓人覺得無精打采,心不在焉。無數次的實驗證明:越是輕鬆有趣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學習效果也就越好。當然必要的批評也要有,不過要考慮課堂氣氛及學生的承受能力,講究語言藝術。比如唱歌時,有說話或大聲喊唱的聲音,我就讓學生自己說說內心的感受,讓學生辨別美與醜,對與錯。通過這一環節,使那些沒做好的同學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並且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還在課下和同學們達成協議,課堂上違反紀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師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時成線績的懲罰。這一方法不僅保持了課堂氣氛不被破壞,而且還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音樂老師不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還是美的傳播者。在實際教學中,我不只一次地發現:當我身體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時,學生上課也是懶洋洋的,歌唱時很難進入狀態。同樣的班級,當我富有激情地和他們一起活動,一起唱時,學生不僅學的快,對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時,我和其他老師交流中都發現,學生把音樂老師當成了美的標準。音樂老師會跳舞,言談舉止美觀大方;音樂老師會唱歌,聲音美;音樂老師會彈琴,很讓人著迷;……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物件。所以,作為音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使學生從老師這裡不僅能學到書本知識,還能感受到美的薰陶。

教師教學隨筆7

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是國小美術教學中必須重視的要素。在整個國小教學階段,這時學生的興趣還不夠穩定,認識興趣以一定的情境性為特徵,只有掌握學生年齡特點基礎上,才能瞭解國小生由於在感知、意識、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懸殊,所表現的興趣上不一樣。低年級學生,雖然課堂回答問題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是自覺性弱。高年級已經有了一定的自覺性。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各個年級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能力,應該根據年齡特點提出相應要求,在教學美術繪畫課中,那些有趣生動的形象是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們形象思維發展的主要意象。學生作畫只憑頭腦中簡單的記憶去作畫,效果不好。我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就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如:形狀、顏色、結構、姿態等,並注重在觀察中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色彩方面則多憑主觀映像。因此,指導兒童觀察和向兒童指出觀察任務時,首先讓其觀察形狀,當紙面上畫出形狀再考慮著色。觀察能力的提高在於鍛鍊,經常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其觀察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靈手巧,這說明技能與感知、觀察、記憶、思維等關係密切。

要想低年級學生積極開展美術活動,需調動他們學習、練習的主觀能動性,其積極性在於興趣的驅使,興趣的濃厚必然勤練,表現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帶動興趣遞增,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當然培養國小生的繪畫表現能力,不能操之過急,應依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施教。好比一株樹苗,使這株樹比其他的樹的生長得更高大,祕訣就在於每個年齡應具備經驗常識,在每個年齡必須完成起年輪的正常發育,然後由下一個年輪延續。

作為一個國小美術教師,上課時,我千方百計的為學生創造產生興趣的條件。利用匯入語(常用編故事、編兒歌、猜謎語,做遊戲、競賽性活動)直觀教具和直觀演示等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高漲的情緒和作畫的強烈慾望,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如何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創造更新、更奇的繪畫作品?作為美術專職教師我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豐富的形象資源。在教學中鼓勵和引導學生想象,運用形象化的聲情畫意,設定情境等手段,激發學生開啟廣闊的想象思維空間。

教師教學隨筆8

《愛什麼顏色》是一首小詩。詩歌很是簡練,結構比較簡單,勾勒了三幅絢麗的色彩,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以和對自身理想的追求。

課前,我讓小朋友們蒐集有關各種顏色所代表的意義的資料,讓學生在預習詩歌時交流自身喜歡的顏色和原因。教學詩歌時,我放手讓小朋友自身去閱讀、考慮,鼓勵小朋友在朗讀中想象詩歌出現的畫面。小朋友在自由選擇詩歌的小節來賞析,懂得作者所喜愛的顏色,理解作者所喜歡的原因,以和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理解課文是離不開“讀”的。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我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會。如,師生接讀(老師讀喜歡的顏色,學生讀喜歡的原因)、男女分讀(三年級的小朋友開始有性別的歸屬感)、合作讀(邀請好友配合,培養協作能力)、小組讀(各個小組進行競賽,提高競爭意識)等多種形式。小朋友們在朗讀的過程中,既理解了“我的心”,明白“我的夢”,還知道了“我的理想”。同時也在朗讀中無痕地記憶了詩歌。

在學完詩歌后,我還讓學生自由地討論交流自身喜愛的顏色和原因。在學生暢所欲言中相應指導,為讀寫小詩做好鋪墊。學生的發言充溢童趣和想象力。有些學生這樣寫道:

我喜歡烏黑的顏色,

因為——

衣服是烏黑的,

皮鞋是烏黑的,

我是一箇中國人,

我的頭髮,我的眼睛,

也是烏黑的。

我喜歡潔白的顏色,

因為——

雲朵是潔白的,

鴿子是潔白的,

將來,我要當一名醫生,

為病人解除痛苦,

我穿的那身神聖的衣裳

也是潔白的。

……

這節課的公開課教案中,我積極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讀文、識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在這過程中,教師不是統治者或權威者,而是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與學生一起研討問題,分享自身的感情和想法 。沒有出現外表化、形式化的傾向,充沛展示了新課程的理念,以“色彩”為主線,把知識整合在語文課堂中,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積極倡議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了新教材的人文主義精神,拓寬了教學的空間。

我想,在今後新課程的推進中,我們更要靜下心來,更進一步理解課程規範,實踐課程規範,發展課程規範。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創新學習習慣的養成,真正地理解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

教師教學隨筆9

-----我的育人分享

在一開始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就發覺很不對勁,大家都是覺得音樂課是所謂的“豆芽課”,上不上好都是無所謂的,覺得上音樂課只是唱一首歌那麼簡單,更別說對音樂知識的渴望。更過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樂課很多同學都把自己的作業拿出來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麼課,聽的同學呢還動動小嘴,不聽的同學完全就沒有在這堂課上。我這一想就擔心了,這個該怎麼辦呢?國小音樂教學目標明確規定要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學生連學習這個的想法都沒有我要怎樣才能讓他們學習呢?最後我想我應該以興趣來帶動大家學習。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師應該在不同的教學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增加學生對老師上課的興趣,渴望老師來上課,這裡呢不僅要求教師的業務水平高、口語表達幽默、帶動性強等外在的素質,還要教師的內心必須是以愛動其心,以禮服其人,以智動其行。愛心和責任是老師必備的東西,所以當老師上課而學生不聽你

教師教學隨筆10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認知能力、生活經驗客觀地受家庭環境、地域所處等的不同而存在差異,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選素材、合理設定教學活動內容、使用有效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多年的教學使我真正懂得“課標是源、教材是流”,逐漸具備創造性使用教材教學的能力。但也留下了一些教學遺憾:一方面部分學生計算速度慢、正確率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差。

一、用“發展”眼光去評價國小數學教育物件

1、教師要樹立“發展”觀

“發展是硬道理”,人的發展首當其衝是各種發展的核心,教學必需堅持“以人為本”。在數學教學中,必須要打破“只注重書本知識,只注重問題結果”,以“結果對錯”做為學生解答數學問題的唯一評價標準,以“得分高低”做為學生學習成效的唯一評價尺度等從眼前出發,急功近利,有損於學生終身發展的落後評價觀,而應該思考一下我們今天的教學對於學生的明天,對於他們能否自主地學習、發展有什麼影響。

2、教師要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好長遠的服務

“終身教育”是時代對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所以做為教育者的教師要從“服務”的角度審視每一天的工作,不僅是一本書、一個單元、幾道題等該掌握的知識,而是學生在獲得這些知識的同時,是否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使“自覺的學習”將來能夠伴隨他們的終身。所以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做好今天的服務,從這樣的角度加強自我反思和評價。

3、實現學生有差異的發展

“差異性”是人在素養方面的客觀存在,它反映了人在教育發展中的不平衡性,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個性化的教育,數學教學應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差異,實施有區別的分層教學;()在評價上,教師更要實施分層評價,使評價符合學生的個性發展實際。我們必須摒棄那種追求高平均分、高優秀率的一刀切的教學要求和評價要求,使每個學生在符合自身基礎的前提下實現真正意義的`發展。我們尤其要關愛“學困生”,理解他們的苦惱,幫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也能夠在自身的進步中發展,不至於被排擠在數學、乃至整個學習之外。

二、針對個體進行有效評價

實施“分層評價”正體現了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客觀尊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體現了服務於學生主動發展的宗旨。學生的各自思維方式不同,學習的起點不同,但是《卡》的運用過程中,學生分層次完成題目的時候,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題目,並在解答過程中獲得一份自信和鼓勵。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始終以新課程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不斷地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向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方向轉變。我想,每位教師都具有各自的教學風格,擁有適合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和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除錯自己的教學行為的能力,但在不同的教學方法的作用下,學生存在的問題有些是帶有共性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努力尋找真正有效於學生學習的教學素材、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只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學生按照思維過程的規律進行思維活動,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學應從較好的知識結構出發,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係上,依據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和遷移條件,引導學生抓住舊知識與新知識的連線點,抓住知識的生長點,抓住邏輯推理的新起點。這樣就自然地把新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科學地聯絡起來。新的知識一經建立,便會納入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建成新的知識系統。

三、激發求知慾望,發展學生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可感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在喚起學生數學思維情趣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地調控,讓學生在"心求通而未通"、"口欲書而不能"的"憤徘"狀態之中,這種"道弗牽、強弗抑、開弗達"的思維激發,有助於學生的數學思維慾望的提高,有助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數學問題的興趣。這樣,學生的思維活動也就啟動、開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素質得到發高。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那麼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就是我們一直永恆不變的追求。

教師教學隨筆11

又開學了,相對於上學期來說。孩子是喜悅和快樂的。經過了一個暑假,小朋友們碰到一起時也開始唧唧喳喳地找好朋友說話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在想怎麼樣才能讓幼兒能夠在新的學年裡交到新的好朋友,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學到新的好習慣?而有的家長也和我們提出了一些要求,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眼睛不好,最好坐中間一點;有的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和誰是好朋友,最好把他們放在一起;有的家長又說哪個小朋友有點皮,最好自己的孩子離他遠一點……

正因為這種種的原因,我們覺得我們反而可以在排位置這個問題上好好的考慮考慮。我的原則是讓每個孩子都在一段時間裡換一個位子。因此我的初步打算是分三大組,每兩週一大組換一次,這樣起碼每個孩子都會做到中間的位子,也會坐到邊上的位子。

接下來,我首先著手的是請幼兒自己與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自己最想和誰坐在一起,接下來我再按幼兒的意願進行排位子。其次,我從上學期的經驗中得到一些啟發,我依據幼兒能力的強弱來搭配幼兒的座位,這樣安排有利於幼兒在相互學習中共同提高。

這樣排好後,感覺還不錯,但效果到底如何,還要看以後的活動中才能慢慢地驗證。我真心的希望這些孩子能在我們的精心安排、呵護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教師教學隨筆12

多讚美 少批評 對於很多非教師行業的人來講,教師多好啊:假期多,聲望高,又受人尊敬。而所有當老師者都有同感:當老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 對於這一感受,我已經開始淺嘗,但卻不能輒止。這學期我第一次成為了班主任,而且還是一年級。當我聽到這個安排後,我第一個想法就是:如何來調教這些所謂的熊孩子們。我上網查了很多,也向有經驗的老師討教。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對於他們不能太好,要嚴肅,要批評。 因此,在剛開學的這幾周,我很是嚴厲,時刻監督他們,“恐嚇”他們,大聲斥責他們,希望他們能夠按照我的要求做到更好,希望在他們心理能夠塑造一個嚴肅的老師形象。同時也怕學生翹尾巴,我很少“誇張地”表揚學生,更不會不厭其煩地表揚,認為做好是應該的,沒表揚的必要。相反,對犯錯誤的同學,我“提醒”得很及時,我相信他們在小事上能做到“寵辱不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是,通過幾件小事,我發現我錯了。 在一次課上,有位學生突然舉手,他說:“老師,我發現你變了。”我一聽,才開學兩週就發現我變了,以為是我今天的穿著引起了他的注意,蠻隨意的問起:“哪變了啊?”接下來學生的回答讓我驚訝了,只聽他用那稚嫩的聲音說:“老師,我發現你今天上課變得溫柔了好多,表揚了我們好多次呢,前兩週你好凶哦!”我馬上想想確實這節課上,我比以往多了表揚,發現學生們也很配合,做小動作的少了,回答問題積極了許多,笑著問起了同學們:“你們喜歡變了的老師嗎?”全班同學用響亮的聲音齊聲回答:“喜歡。”讓我的心裡頓時美滋滋的。

還有一次是在和家長的QQ上說起的事情,為了能夠賞罰分明,鼓勵學生,更好的管理班級,我採取了小紅花制度,對於表現優秀的學生獎勵一朵小紅花。我們班有個小男生,有點內向害羞,在一次課上我請他回答問題,其實回答的並不是很理想,聲音很小。但是為了鼓勵他,我仍然給其貼了多小紅花。貼的時候發現他並沒有向其他同學那樣笑容滿面,而是非常平淡的接受了。那時我以為這種表揚的.方式並不能把他“馴服”,可能還是得“嚴肅”的教育。但是,放學沒多久我就收到男孩媽媽的資訊:“謝老師,今天孩子得了小紅花,一回到家就開始和我們炫耀,可開心了,謝謝老師。”此後,我發現這個學生上課積極了很多,活潑了很多,積極的舉手發言。 這兩件事給我啟示頗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開始漸漸地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雖然我做的還不夠,也還在慢慢的開始做,但我希望我的表揚能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

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請多給學生一點讚美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讚美之中。

教師教學隨筆13

“啊,我的,是我的車!”正在“停車場”玩的汪君昊叫了起來,我循聲走了過去,看見兩個孩子正在爭奪一輛玩具車。“怎樣啦?”“老師,馬孫伊搶我的小汽車”、“我也要玩這個車的,我也要!”

這就是經常發生在我們班的一幕幕搶玩具事件,也是我們最頭疼的事,我們班的小兄弟姐妹平均年齡只有三歲半,而且都是嬌生慣養獨生子女、父母、爺爺奶奶的寵愛讓他們構成了倔強、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但是到了幼兒園裡,和那麼多小兄弟姐妹在一齊,玩具數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如何讓他們學習並領悟分享,從而減少這種爭吵的發生呢。

經過和孩子們三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對故事、兒歌理解的很快,每次當我宣佈要開始講故事的時候他們就會很安靜的用小眼睛看著我,於是我就想到能夠利用兒歌、講故事的形式引導他們,讓他們從中領悟分享,體會分享的愉悅。有一次我講故事《大家一起玩》,讓他們學習並領悟講:“大家一起玩,你玩一會,我玩一會。”教育他們要和小兄弟姐妹一起玩,不能爭搶玩具。

對於孩子們,最有效的方法就應就是遊戲了吧。因此我就利用區角活動的'時刻讓幾個孩子在建構區一齊搭積木,在娃娃家玩的時候,我讓孩子分主角扮演,分好工作,比如:讓馬亦心和陳茜小兄弟姐妹專門負責廚房那塊,做好吃的點心,讓黃夢妍小兄弟姐妹哄寶寶睡覺,小醫院就有唐佳怡小兄弟姐妹做醫生,給生病的寶寶看病,讓他們一起搭建玩具,分工合作,培養幼兒合作潛質和體會分享的愉悅。在去淘氣堡或是滑滑梯的時候我們也總是不忘提醒一句“注意安全,不能和小兄弟姐妹搶著玩,要一個輪著一個!”

在小兄弟姐妹離園時,和家長交流幼兒園裡的活動狀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裡需要大家一齊分享才能愉悅融洽的生活、遊戲。

經過一段時刻我突然發現孩子們為搶奪玩具而爭吵的現象明顯比以前少了,雖然還是會有個別小兄弟姐妹但是我明白他們。正因我知道他們還小,我們只有用博大的無私愛心去理解他們,包容他們讓他們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明白分享的愉悅。

教師教學隨筆14

第一次走進學前班教室,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看著你,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但是課堂上的一個個讓老師苦笑不得的場景也是讓我們始料未及的。任你的嗓門有多大,任你的眼神有多犀利,過不了三分鐘他們就照舊,氣歪了也不理你。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了一個月,驀然回首,發現我也收穫了許多......

一、兒歌促學,培養課堂常規好習慣。後來,我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握好學前班的課堂紀律,通過向其他老師討教經驗以及多次試驗,我發現兒歌特別適用我們這種大容量的班級。例如:課前迅速使學生安靜坐好組織教學的一問一答式口令:師:一二三。生:請坐好。師:請你跟我坐坐好。生:我就跟你坐坐好師:請你跟我來寫字。生:我就跟你來寫字師:小眼睛。生:看黑板。師:小耳朵。生:仔細聽。

我的課前準備操: 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課前準備操, 動動手,動動腳,開動腦筋勤思考。你一言,我一語,這樣發言可不好。耳要聰,目要明,文明守紀我最行,棒!棒!棒!我真棒!爭做班級的NO.1。YEAR! 其次,我覺得學前班的孩子一定要捨得表揚。同樣是有同學不遵守紀律,如果我用表揚表現好的同學來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評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還準備了很多小紅花,小星星,糖果等,用來獎給表現好的學生,以激勵他們好好學習。不論是紀律方面,還是發言方面,哪個同學表現得好就給他所在的這一組加一顆星,如果哪個同學不遵守紀律就給他這組打個叉,下課後,一個叉抵一顆星,看哪組的星最多,這組就是勝利者。我會在黑板上畫一個禮物送給他們或者給他們一些小獎勵,這樣一來,他們會覺得非常光榮,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也會有所提高。上課紀律好多了,我又上得輕鬆,教學效果自然就好很多。

二、創設情景,創造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我認為要想學生學得好,首先要讓他們喜歡學。而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是要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但興趣不是天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老師的引導或家長的配合培養出來的。五六歲的孩子,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裡。腦袋裡總喜歡想象著小動物們的活動。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課,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從講故事開頭,創設一種情景,再進行一組富有啟發性的提問,來匯入新課。我們兩個班每班都要六十多個學生,單靠教師控制課堂紀律,教學秩序很難。但一說到講故事,教室立刻安靜下來,個個豎著耳朵聽講。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裡,動腦筋為故事裡面的小動物想辦法解決困難,解答問題。

小故事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例如,在教學“1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時,編了一段這樣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約好,一起到森林裡給小松鼠慶祝生日。它們一大早就來到車站,買好車票。小牛的座位號是8,小山羊的座位號是9。過了一會兒,小猴開著中巴車來了。小猴想考小牛和小山羊,給它們說,誰的座位號數大誰就先上車。小牛和小山羊都還沒有學過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麼辦。他們想回去問問小狗,可時間又來不及了。小朋友,你們能幫幫小牛和小山羊嗎?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積極性很高,誰都想幫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師及時加以引導,學生很快地學會了兩個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三、以遊戲為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數學。 學前班的學生最喜歡玩遊戲。在課堂教學的後半段,適當運用遊戲和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符合國小生好奇、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能防止課堂教學後期容易產生的精神分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遊戲可以使學生動手、動口、動腦,鍛鍊他們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讓孩子們在遊戲和活動創設的環境中,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在教學中我採取“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手裡拿的是什麼,一共有幾個?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7的組成,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學習得數是7的加法做好鋪墊。 記得有位教育家說過:“老師不一定是什麼都知道的,但一定要知道怎樣去引導、誘導和勸導孩子。”學前班的幼兒是天真的,是可塑的,而我們正肩負著啟蒙的重任,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責任,為孩子們加油,也為自己加油!

教師教學隨筆15

創新教育是指更新觀念,把創新素質的養成和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結合起來,從不同層次、不同方向、不同內容上採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貫穿於素質教育實施和每一個學生個體成長的全過程。可見,創新教育是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關鍵所在。

一、學生的創新興趣是培養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

(一)利用“學生渴求他們未知的、力所能及的問題”的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

興趣產生於思維,而思維又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教學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適度,問題是學生想知道的,這樣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衝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學生因興趣而學,而思維,並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

(二)合理滿足學生好勝的心理,培養創新的興趣。

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理,如果在學習中屢屢失敗,會對從事的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幾何圖形設計大賽、數學笑話晚會、邏輯推理故事演說等等,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它們不同的特長,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感受自己勝利的心理,體會數學給他們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

二、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的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路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認知和情感密不可分,教師本身的情感現狀,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使課堂上出現某種心理氣氛,當一位有威信的、受到學生尊敬和喜愛的教師走進課堂時,學生就會興趣盎然,精神飽滿,反之,學生的心理就會蒙上一層陰影,情緒就相當低落。在近幾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中規中矩的教學模式遏制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使得學生的學習是一種機械化的學習,久而久之對數學就喪失了興趣和信心。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創新思維

主動性的心理特徵,就是積極地開展思維活動,真正的“課堂氣氛活躍”是指學生思維活動活躍,而不是表面熱鬧。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恰當創設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的創新意識就會孕育而生。例如:在講“平行線的判定”時,可以提問:“如果有兩條直線,這兩條直線是不是平行線?如何作出判斷?”教師同時在黑板上畫出兩條看起來不相交的直線,讓學生作出判斷,學生可能會不假思索的判斷為平行線,教師再提出疑問:“能肯定地說這兩條直線是不相交的直線嗎?我們現在看到的部分是不相交的,但能肯定在遠處也不相交嗎?”這一問便使學生陷入思考,學生會對自己先前的判斷產生動搖,看到了單憑定義去進行判斷是困難的,由此激發思維的積極性,自覺去探索判斷兩直線平行的判定方法。

三、把數學和現實生活聯絡起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中都有廣泛的應用,而大部分學生因看不到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絡而失去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善於抓住日常生活、生產的點點滴滴,構建基本的數學關係,使學生在一種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解決數學問題其實,實際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課本中的知識來解決,關鍵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和運用,逐步形成

三、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只是強調學生應該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概念、定理等,並運用它們來分析、解決問題,這樣的要求是合理的、必要的,但卻是不夠的。教師如果把學生的思想束縛在教材的框框內,不

準他們越雷池一步,學生的創造力就難以得到發展。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應拘泥於課本,而應在緊扣課本注重命題教學的同時,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根本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創新能力發展的重要保證。在學習中必須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記憶、學習思維,才能真正把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的而課本中又沒有專節專門講述的推理論證及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適時適度地教給學生,盡力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包括數學思想方法在內的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這都有益於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這樣不但能拓寬學生思維領域,也使他們學到的不僅是一道習題習慣的解法,而且還學到了解答這一類問題的思維方式。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正逐步成為學校教育的重點,就中學數學教學而言,學生的創造性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核心,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教師站在新的高度去確定教學目標,研究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效果,讓每一節課充滿創造活力,讓數學教育在培養創新性人才方面發揮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