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大社懷舊散文

文學 閱讀(2.6W)

集美在一天天地變大變美,從未離開集美的我每天都在享受這種變化併為之驕傲。閒來無事時,卻會去大社走走,總覺得踏上那裡的石板路才真正回到了家。

大社懷舊散文

大社很小,卻名聲在外,陳嘉庚先生就出生在這裡,拐過幾條街巷就是鰲園,每年都有上百萬的中外遊人慕名而來。但大社一直都是安安靜靜的,鮮有遊人走進這裡。大社,似乎離今天越來越遠,同歷史卻越走越近了。

老宅門前,依舊是那條長長的青石板路,一眼望不到頭,路的兩旁是寫滿歲月痕跡的老房子,上了年紀的老人閒坐在門前喝茶聊天。幾步一個豁口,一閃身就隱進一條巷子。這條路就叫大社路,是集美最長也是最老的一條青石板路。出了門右拐,直走,路的盡頭順坡而下,是集美國小;出了門左拐,直走,路的盡頭,是集美中學,大社路串起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記錄著我成長歲月的'點點滴滴。

記憶中的大社路是熱鬧的。尤其是靠近祖祠的那段。那間名叫“合作社”的百貨商店相當於今天的沃爾瑪,日雜百貨一應俱全,周邊分佈著幾家小店小攤,賣香噴噴的蚵仔煎、沙茶麵、花生湯和五顏六色的糖果、貼紙,常常誘惑著我停下腳步。

記憶中的大社路是安靜的。夜色降臨,老街沉睡,一片靜謐,推窗望去,醒著的寥寥燈火,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溫情。偶爾有夜歸的人,腳步清脆明晰,劃過夢中人的耳邊。尤其是雨後,簷角水珠,一滴滴滴到天明,石板如琴鍵,叮叮然,那是天籟餘韻,意猶未盡敲打著老街。

發現大社的美,是在讀大學以後。上的是離家很近的集美大學,學的是美術專業。週末,邀同學到大社寫生,踏著被腳踩磨得溜光錚亮的石板路,穿梭於街巷之間,常常會被那些或有閩南傳統建築特點,或帶有南洋風格的老房子吸引,窗櫺門楣上精美的雕飾,歲月剝蝕的牆壁和淡淡透出絳紅或紫色的柱樑都會成為我們入畫的素材。

失望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記憶中的街巷少有死衚衕,七彎八拐終有出口,聯通著裡裡外外的世界。不知何時竟出現了那麼多障礙物,冷不丁一截土牆或一扇鐵門就讓我迷失了方向。尤其是還沉浸在那些古意濃郁的意境中未回過味來,抬眼卻是水泥路面和一排排火柴盒式的瓷磚貼面的現代建築,那種強列的反差把心中剛剛積聚的淡淡的懷舊一掃而空。就像面對多年未見的好友那凋敗的青春,雖然明知歲月必然留痕,但心尖仍隱隱作痛。

畢業也有六、七年了,一直不敢獨自一人再去穿梭那些街巷,只是偶爾走走大社路,重溫小鎮昔日風情,那是一部背景很淡很遠的黑白片子。然後一拐,回到現代塵世中,繼續為殫精竭慮。

不知許多年以後,當昔日同窗白髮聚首,大社可還尋得著我們共同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