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寫鄉情隨筆

文學 閱讀(2.72W)
寫鄉情隨筆1

鄉土鄉情,是最浪漫也是最真摯的感情。

寫鄉情隨筆

曾聽過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雖然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但是我願意相信。也許是有泥土一般的膚色,對於土,一種莫名的依戀之情在我心中湧動,不斷地湧動。

我雖然出生在城市,但我父母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常常帶我回鄉下。對於土和沙子,我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感。記憶中,童年的我最喜歡玩土和沙子,總是玩得忘記時間,玩得一身髒兮兮的,還喜歡在地上打滾,就是為了聞到土的芬芳。

土,有一種特別的味道,我總覺得那是女媧的體香,淡淡的,充滿了力量。其實,人的一生就是與土為伴,我們那一天能離得了土生土長的五穀雜糧呢?我們最終也得歸於泥土,與土一起地老天荒。

爺爺是一個農民,一生都熱愛土地,七十歲了,還每天都要到地裡去挖土,去耕種,去放牛。爺爺也總用那低沉的語調給我有關於土的故事,爺爺的一生都與土有關,出生在土炕上,在土屋裡長大,結婚,生子。在以前那艱難的歲月,是土給了爺爺生活的力量。有一天,爺爺和我說,等他百年後,他的身體會埋入泥土中,慢慢的和泥土融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爺爺也化成了生他養他的泥土。我靜靜地聽著,再一次地感受到了那種帶著泥土芬芳的鄉土情。

歲月雖然催我長大了,我仍然喜歡赤腳走在田埂上,感受泥土散發出的氣息,一種生命的氣息。還有什麼比旺盛的生命力更令人感動的呢?好舒坦,好愜意。那一瞬間,我感受到了,我也是大地的孩子,我在與母親交心。

那一瞬間,我理解了祖輩父輩的安土重遷;當人們離開家鄉時,會帶上一小瓶鄉土,以慰藉在異地他鄉的寂寞。土,是父輩們熾熱的執著,是醉人的鄉土鄉情啊。

土啊,是我們祖祖輩輩的魂靈之所;土啊,是祖祖輩輩的滴滴汗水所化;土啊,是祖祖輩輩的串串腳印。我又何曾能離開土呢,我們在土裡成長,迎接風吹雨打和雨露風霜。

鄉情就如土一般,永遠滋長著,滋長著

寫鄉情隨筆2

曾經,我們祖祖輩輩守土為本,用犁鏵拓荒,在這沒有陌生人踏過的土地上播種著希望。又是何時,我們這幫農民的兒子,以各種理由走出家門,從此不願回頭,努力褪去身上的土色,夢想身份換為“城裡人”。

我也不例外,泥巴腿子在城市的工地上往返穿梭,追求一個不著邊際的追求。在我有限的記憶裡,總是有很多最美的詞被用來形容城市的滄桑鉅變,那夢幻般的浪漫,還有那流光溢彩,都成了我們千萬農民工做了又做的夢。

我們擁擠在這現代化的城市裡,屏住呼吸,到處是前衛潮流,到處是高樓大廈,可我們總覺得雖舉世太平卻又無處不是喧譁,也更讓我們迷茫於這一片土地。

我們走進這城市,卻又融不進這城市,更讀不懂這城市,人心如此隔膜。在我們跋涉的路上鋪滿了絲網,折磨我們稚拙而又單純的幻想,以至於我們的心無處定在。太多的淚流與愁思,都凝結在蒼老的記憶上,生活在城市裡,可根一直在這堅硬的水泥地上裸露著,找不到賴以生存的土壤。一種孤獨,總是屬於我們這群農民的兒子。

回過頭來,總會有一種鄉土的特別氣息撲面而來:歸來吧,故鄉才是你們最好的歸宿。行於浮世,寧靜已是一種奢望,又有多少城裡人嚮往那一種恬淡的田園生活。有時,我們也迷惑,與遠離了大自然的城裡人相比,我們誰更幸運?與我們的物質一無所有相比,城裡人精神追求的匱乏,哪一種更象真的一無所有。

也許,今日的故鄉已遠不是過去那個概念裡的故鄉了,那種自然的青山綠水,讓迴歸的我們熱切渴望與它互動,在這單純美好的土地上書寫我們的青春。曾經,我們領略過了現代化的文明,接受過城市文明的浸染,使我們深深地體會,城市和鄉村,其實也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只是我們站在不同的兩端,觀察的角度不同罷了。

冬日暖陽,走在故鄉的小路上,到處仍是生機盎然,故鄉的色彩,飄入眼底,又如流霞照徹全身,這裡,或許真的可以栽種哺育我們的情思,讓發芽的夢想,沿著枯藤攀上柱天巨木。這一方淨土,是偏遠於城市的一隅,我們這些歸來的孩子啊,投入故鄉的懷抱,走進溫暖的童話。

走在這高天廣宇之下,心靈也解除了禁錮,獲得了頓悟後的自由,與大自然相融,無拘無束地寄情於天地之間,讓心逍遙起來,馳騁八極,視望無際。那些原始的風景,真的是夢境另一種形式的存在,鄉親有情,鄉土有情,那是單調沉悶的生活之外的另一種心情。故鄉的時光永遠是悠閒從容的,帶著一種溼潤閒適的氣質,加上那粗疏簡樸的生活,讓人迷醉,怎忍再別。

走回故鄉,無論是什麼樣的景緻,都會讓人目眩神迷,無限嚮往。這裡沒有喧囂,只有清澈明亮的自然美景。無論你走的再遠,它也總會在這一端靜靜地等待。對於我們這些在外打拼的農民來說,故鄉就是那軟玉溼香,總是能讓我們體味到什麼是幸福。

如今,又有一批人,他們生在城市,長在城市,卻將夢想嵌入鄉土,一種新的活力,一種新的朝氣,如巨龍般沸騰在他們心中,他們在用一腔熱情,敲醒蒼茫的大地,他們在用一顆含金的心,更迭著漫長歲月中的每一個黑夜和白天。他們想用神來之筆,勾勒出農村的靈動,體現出自然生命和諧的統一。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以一種順應自然發展的至上境界,來淨化俗世中人們疲憊的心靈,在這裡,人們用閒適的生活態度,詮釋著最樸素的生活哲理: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循道而生,循道而存。

有時想一想,人這一生,追求的是什麼,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幸福?看著故鄉那一戶戶的人家,院落連著院落,整個村莊寧靜一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園,故鄉,彷彿真正從畫卷中採擷出來的實景,漫步在壠上,生活對我們是如此寵愛,我們腳下的大地依然的踏實,我們頭上的天空依然蔚藍,原來,幸福已經象陽光一樣燦爛了。

今天的故鄉依舊沉默不語,可在我們心底某個柔軟的角落裡,卻深深地留住了這個名字,站在這繁華之外的靜謐之間,看到的是鄉親們如春風般的笑靨。由此,我默默許下美好的願望:天佑故鄉,天佑鄉親。

故鄉,這養育我祖祖輩輩的鄉土,如此”清幽“之氣,已把我們滿身浸染,幾許回眸,幾許輪迴,心中無數悸動,怎讓人捨得逃離?

故鄉,有一種純樸的美,這裡沒有人為的雕琢,也沒有世俗的侵擾,多少年來,它天然,安祥,在一片祥和的世界中,享受著自已安逸的美麗,它用四季中不變的生命之色召喚著早該為心靈放個假的世人。

是啊,人最應該享受簡單純粹的生活,就象我的鄉親,置於山野,沒有世俗的打擾,也沒有奢華的誘惑,他們只是簡單地為信仰活著,無欲則剛,這是一種境界,是對生命的淨化,也是對靈魂的昇華,我們這些歸來孩子的那些曾經的夢想,皆在此化為一抹淡淡的輕煙。

”鄉情是什麼?不就是那灣灣的小溪和溪邊的繁花嗎?不就是那絢爛果林和果林中的小鳥嗎?不就是那寬寬的田壠和田壠上的芬芳馥郁嗎?不就是那藍藍的炊煙和隨之升起的安逸嗎?不就是那永遠清冽甘甜的老井和井邊村女的遐想嗎?”驀然間想起一位作家說過的這段話,索性就以此來作結吧。